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与延迟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 2018 年 3 月到 2019 年 3 月开展研究,在研究期间总共选取了 80 例无特殊性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在患者入选时以随机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处理。常规组采用延迟治疗,实验组采取早期治疗。以肺功能与治疗效果作为对比指标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超过常规组患者,数据差异较大,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多项指标参数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差异较大,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更加突出,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机体功能,值得在临床当中普及。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延迟治疗;急性左心衰竭;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 :任丽萍 . 比较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与延迟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65):103-104.
0引言
呼吸衰竭属于呼吸系统中比较严重的功能性障碍疾病,其主要病因在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障碍,从而导致体内的二氧化碳过多从而形成缺氧状态,导致机体呈现出多方面的紊乱。伴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性发展,呼吸支持治疗技术不断成熟[1]。无创正压通气属于一种不借助人工气道向肺部输送气流的治疗方法,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辅助通气耐受性,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和普遍[2]。但是,近些年有研究认为早期治疗方案可以更好的提高临床干预效果。因此,为了更好的明确最佳治疗方案,本文以对比研究方式探讨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与延迟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开展,在研究期间总共选取了80例无特殊性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在患者入选时以随机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处理,分组结果为实验组40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7.5岁;常规组40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6.8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不突出,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
1.2方法
采用澳大利亚瑞思迈Stellar140呼吸机。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无创呼吸机治疗参数,其中呼吸频率14~20次/min,潮气量8~10 mL/kg,氧浓度40%~100%,呼气末正压通气3~8 cm H2O,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变情况,同时做好动脉血气以及体征的监测。常规组采用延迟治疗,先接受强心、利尿以及扩张血管等常规治疗,在等待1~2 h后无症状时再接受治疗。实验组采取早期治疗,与常规治疗同时开展无创呼吸机治疗。
1.3观察指标
以肺功能与治疗效果作为对比指标进行组间对比。治疗效果具体判断标准如下,显效:临床指标以及呼吸指标均显著改善达到正常标准,心率恢复,pH、PaO2、PaCO2等血气指标正常;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呼吸指标接近于正常,心率基本恢复,pH、PaO2、PaCO2等血气指标正常;无效:未达到有效指标标准。
肺功能:在治疗后48 h时实行肺功能指标检测,肺总量、残气量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作为主要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资料以定量、定性的方式进行记录,采用连续型变量与离散型变量进行数据记录,定性数据以无需分类变量为主,数据检验中均数数据以t值实现,占比数据以2实现,数据统计后以P值进行对比分析,在P<0.05时代表数据差异显著,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超过常规组患者,数据差异较大,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肺功能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多项指标参数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差异较大,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呼吸衰竭属于呼吸系统中危害性较高的一种障碍性疾病,其主要是因为肺泡中的气体交换存在障碍,进而导致患者发生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症状,进而引发系列性的生理、代谢性紊乱问题[3]。在临床当中呼吸衰竭属于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因素,特别是合并冠心病等严重心脏功能障碍患者而言,其疾病发生率、死亡率均比较高,整体预后效果也比较差。近些年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越发普遍,其不仅可以规避气管插管的应用,同时还具备许多的优势,尤其是整体治疗效果理想,并且几乎不存在严重负面影响,患者治疗舒适度较高[4-5]。
无创呼吸机应用双水平正压的处理方式,能够具备较高的同步性能,同时在漏气补偿方面的作用突出,所以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呈现出较高的舒适感,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无创呼吸机的应用价值较高,更早期的应用可以更好的保障患者呼吸衰竭症状的改善效果,在疗程方面得到有效缩减,同时对于肺部功能的整体预后也有明显的帮助[6-7]。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有明显的优势;实验组患者的多项肺功能参数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有明显的优势。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早期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肺部功能指标,显著优化预后康复效果,对于整体治疗效益的提高有着明显推动作用,可以作为常规治疗方案推广[8]。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更加突出,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机体功能,值得在临床当中普及。
参考文献
[1]邵伯云,周维华,朱伯金,等.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7,23(1):244-245.
[2]卓振权,闫红,范海鹏,等.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时机对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8):161-163,210.
[3]申前进,阳文新,吴飞,等.早期无创通气在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东南国防医药,2017,31(1):105-106.
[4]张晓波,窦海艳.丹红注射液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80例疗效评价[J].辽宁中医杂志,2017,20(2):86-88.
[5]王品,冯文杰,申方臣.无创呼吸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急性期15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8,40(6):566-567.
[6]董春丽,吴丽红,罗莉.纳美芬与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3(1):14-15.
[7]Oliveira MF,Santos RC,Artz SA,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of 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Associated to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J].Arq Bras Cardiol,2018,110(24):255-256.
[8]Li Z,Wang T,Yang Y,et al.Efficacy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and oxygen therapy on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with acute hypoxaemic respiratory failure:protocol fo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Bmj Open,2017,7(6):335-3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