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与医院对接的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9 11:20: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产妇应用和医院对接的产后访视后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来我中心进行孕产管理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访视,实验组接受和生产医院对接的产后访视,从母乳喂养率、产后知识知晓率、脐带脱落率、婴儿黄疸消退率、新生儿频繁腹泻或便秘、连续3周红色恶露等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母乳喂养率、产后知识知晓率、脐带脱落率、婴儿黄疸消退率的比较上,实验组的发生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频繁腹泻或便秘、连续3周红色恶露、辅食添加不科学等环节的对比上,实验组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的产后护理中,相比于常规访视来说,应用和医院对接的产后访视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有效强化产妇对婴儿和本身的护理能力,值得应用。

关键词:医院对接;产后访视;母婴健康状况

本文引用格式:代容.与医院对接的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124+126.

0引言

现如今,我国的生育政策,大多少产妇都是初产妇,对生产育儿的经验、知识均了解不高。但是即使当前资讯发达了,然而接受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对于医疗资源贫乏的基层,产妇产后会回到家庭,家庭肩负着整个母婴的护理工作,护理质量参差不齐,影响着母婴健康的保障能力。本文主要选取的是来我中心系统管理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在产妇应用和医院对接的产后访视后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中心进行系统管理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40例,对照组中年龄19-35岁,平均(25.2±2.4)岁,孕周38-41周,平均(39.1±0.7)周。实验组中年龄20-36岁,平均(26.5±2.5)岁;孕周38-41周,平均(39.2±0.6)周。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

 
1.2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均在与本中心对接的上级医院院内生产;均对本次研究目的和意义均知情,同时已经签署同意书;产妇和家属均同意接受入户访视。

1.3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造血系统功能异常以及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合并功能障碍者;合并精神疾病者;出现记忆、认知障碍者[1]。

1.4方法

1.4.1对照组:对照组提供常规访视,在孕产妇产后展开3次护理督导,在产妇出院后2周内对产妇及其家属展开一次电话回访,通过电话了解孕妇的相关产检情况,并给孕妇做一些指导,全面的掌握产妇、婴儿的实际健康状况。并且明确下次回访调查的时间、回访内容。

1.4.2实验组:在与医院对接的前提下融入入户访视方案,涉及了一次医院床旁访视、电话回访、入户访视。若产妇有疑问,借助电话咨询获得相关信息后,及时进行产后访视,在获取生产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安排人员上门进行床旁访视。床旁访视涉及内容包括实时观察产妇、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对家属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分析出现的问题,指导产妇、家属的护理工作[2]。产妇在出院后7天内实施入户访视,内容包括了:对母婴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了解家庭护理的问题,尤其是母婴生活环境的实际卫生状况,现场解答产妇、家属在母婴健康环节上的疑问,按照情况现场示范护理方法。在出院后第3周实施电话回访,掌握其健康状况,耐心解答相关问题,再次确认之前入户访视中出现的问题,多加嘱咐产妇、家属对新生儿的母乳喂养实时观察,了解注意事项,如黄疸观察、脐带卫生护理、等,同时确定下次回访调查的时间、回访内容[3]。

1.5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选择SPSS 16.0软件包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结果

2.1两组母乳喂养率、产后知识知晓率、脐带脱落率、婴儿黄疸消退率的比较。在母乳喂养率、产后知识知晓率、脐带脱落率、婴儿黄疸消退率的比较上,实验组的发生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
 

2.2两组母婴健康状况的对比。在新生儿频繁腹泻或便秘、连续3周红色恶露、等环节的对比上,实验组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


3 讨论

产后访视被视为妇幼保健工作关键组成部分,被作为国家基本卫生服务项目。完善产后访视对于进一步强化母婴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4]。随着产后访视活动的展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产妇的自我保健水平[5]。现如今,大部分产妇是初产妇,生儿育女的经验往往不足,由于住院时间较短,产妇所了解的各类护理存在局限的,因此出院后面临的各种育儿问题及自护问题会影响产妇的康复和之后的养育自信心。这就需要相关的医务工作者深入产妇家庭中提供行之有效的健康指导和身心支持,促进产妇重建信心,巩固住院期间获得的自护和婴儿护理知识,同时能够随时处理母婴喂养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围产期母婴安康及母乳喂养顺利进行的目标[6]。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母乳喂养率、产后知识知晓率、脐带脱落率、婴儿黄疸消退率的比较上,实验组的发生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频繁腹泻或便秘、连续3周红色恶露、婴儿黄疸消退率等环节的对比上,实验组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对产妇展开专人专访,同时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融为一体,确保产妇获得便利卫生服务,进一步强化产妇的自护水平,确保母婴安康及母乳喂养成功,和现代护理工作相符合。所以,对接医院的产后访视方式工作路径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较常规访视优势显著。

综上所述,在产妇的产后护理中,相比于常规访视来说,应用和医院对接的产后访视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有效强化产妇对婴儿和本身的护理能力,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海苗,林嫦梅.产后访视人员对母乳喂养核心技能掌握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16,30(15):1919-1920.
[2]王晓侠,张婷.3392例新生儿产后访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22(31):4422-4423.
[3]姜蕾,陈晓红,刘筱娴,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产后访视工作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0):2626-2629.
[4]张嫣,茹鲜古丽·买合苏提,热娜·买买提.不同产后访视方法对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8):2185-2186.
[5]陈卫红,胡美花.产后访视中健康教育对产褥期产妇康复效果的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4):724-725.
[6]杜稳侠,王荣,李佰成,等.产后访视健康教育在产妇产褥期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150-1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4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