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标准化护理对老年高危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7 11:22: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对老年高危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05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入的286例经临床评估具有高危跌倒因素的老年患者设为研究组,并给予标准化护理,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04月期间收入的290例经临床评估具有高危跌倒因素的老年患者设为参照组,并给予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跌倒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参照组患者的跌倒事件发生率为17.24%,研究组患者的跌倒事件发生率为3.50%,参照组的跌倒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参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2.76%,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20%,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在老年高危患者跌倒护理中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可降低老年患者的发生跌倒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率。

关键词:标准化护理;护理满意率;高危患者跌倒

本文引用格式:杨婷婷.探讨标准化护理对老年高危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347-348.

0引言

跌倒是一种常发于老年人的意外倒地现象,属于老年人意外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因老年人身体相较于常人而言运动量少、基础疾病多、平衡能力也较差,因而在跌倒时极易出现骨折、摔伤等情况,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当前已有许多国家将住院跌倒率作为一项控制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因而如何做好有效预防跌倒护理措施已成为当下医学护理的热点问题[2]。有研究指出,标准化护理可通过建立规范化、标准化及程序化的护理计划来达到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几率,基于此,本文就标准化护理对老年高危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汇报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05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入的286例经临床评估具有高危跌倒因素的老年患者设为研究组,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04月期间收入的290例经临床评估具有高危跌倒因素的老年患者设为参照组。参照组有男性患者166例、女性患者120例,年龄为62~79岁,平均(67.41±3.28)岁;合并疾病:糖尿病85例、高血压9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11例。研究组有男性患者168例、女性患者122例,年龄为62~79岁,平均(67.46±3.30)岁;合并疾病:糖尿病87例、高血压9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12例。本次研究目的已告知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并已通过其同意研究批准。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后发现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标准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入院评估

在患者入院后重新对其进行高危跌倒评估,以便能够重点监控高危发生跌倒、坠床的患者及目标人群,以降低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率。同时对患者进行安全宣教。高危评估:年龄≥70岁(1分)、年龄<7岁(2分)、眩晕/昏厥史(1分)、虚弱/瘫痪(1分)、6个月内有跌倒史(1分)、使用镇静药/降糖药(1分)、躁动(1分)、活动障碍(1分)。

1.2.2加强基础措施,做好生活护理

对有跌倒坠床史、肢体偏瘫、移动不便、眩晕症、肢体肌力下降者:①对其进行详细的安全宣教并告知帮助患者认识床头预防跌倒坠床的警示标识。②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出现跌倒、坠床的危险性及不良后果及相关护理防范措施。如患者由卧位突然起身会出现头部眩晕情况,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准确遵循起床的“三个半分钟”,来预防因头晕发生跌倒坠床情况。③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使用床挡的方法,如下床先将床档放平后在下床,不可翻越床档,值班护士应提高对高危跌倒患者的重视,加强对其巡视以便及时帮助患者解决各类需求问题,为其提供生活护理。如值班护士可在抽血,发放药物前询问患者为其提供帮助,或者提示其从事有关于跌倒风险的活动时可求助于护士,以免发生意外。④主动将患者可你能使用的物品放置与随手处,方便患者取用。⑤叮嘱患者若需如厕时须有家属陪同或在床旁使用座便椅。若出现紧急情况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⑥观察患者衣物是否合身,以防衣物过长会被绊倒。

1.2.3细节护理

随时保持病房、走廊地面干净干燥,若地面湿滑,要及时通知保洁人员处理,在清洁地面时,要在清洁区域放置明显防滑标识。在患者血压不稳定时,建议其卧床休息,若要下床活动必须由护士或家属陪同协助方可。

1.2.4服药护理

护士在患者服用药物时要密切监测其服用后的反应,并详细记录其用药情况,有利于防范患者因药物因素致跌倒、坠床事件发生。

1.2.5护士培训

加强对科室医护人员培训,专门建立药物学习制度并设立药物资料夹,由护士将常用药物说明书收集学习并重点标记强调会引起患者跌倒的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制定针对性制定防范措施。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跌倒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让两组患者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为满意、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分析处理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2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将两组患者的跌倒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参照组患者的跌倒事件发生率为17.24%,研究组患者的跌倒事件发生率为3.50%,参照组的跌倒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详见表格1。

\


2.2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

参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2.76%,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20%,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格2。


\
 


3讨论

标准化护理是一种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的现代化护理工作模式可通过制定规范标准的护理计划来体现专科护理的优势,以期达到有效防范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目的。可通过进行高危跌倒风险评估,重点监控高危跌倒患者,加强对其进行安全宣教,指导患者了解警示标识,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跌倒坠床的安全防范意识,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及防范护理措施,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配合度[3]。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学习培训,规范护理行为,提升护理人员对高危跌倒患者的重视程度,增加护理责任感让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有被动变为主动,满足患者的生活护理及专科护理要求,强化病房巡视管理,注重细节护理及用药护理,对会引起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使得患者跌倒的安全管理得到有效落实降低患者的跌倒事件的发生率,可确保其活动安全,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综上所述,标准化护理在老年高危患者跌倒护理中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可降低老年患者的发生跌倒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率。

参考文献

[1]宋玉波,张晓露,宋达琳.标准化护理降低老年高危患者跌倒率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2):105-107.
[2]胡桂英,江海云,郑莹,等.护理专案对住院高危跌倒老年患者跌倒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5):69-70.
[3]蒋华,廖婧雯,徐运芳.强化平衡训练对高危老年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及跌倒发生率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4):3096-30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26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