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医院妇产科中3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对照组的16名护理人员给予常规的护理管理,研究组的16名护理人员给予护士分层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和带教能力评分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士分层管理;妇产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探讨
本文引用格式:马华玉.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267+269.
0引言
妇产科是医院的重点科室,该科室风险高、周转快、急诊多,因此对临床护理工作有更高的要求[1]。合理配置护理人员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在护理发展过程中,妇产科对护士配置的研究逐渐深入,结合实际的护理工作,寻找一类可行性的配置模式。护士分层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类管理模式,根据护士的分级给予不同职能,着实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具体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医院妇产科中3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对照组的16名中均未女性,22-38岁的年龄范围,(30.21±1.25)岁的平均年龄;初级护士10名,主管护师6名。研究组的16名中均未女性,22-39岁的年龄范围,(30.01±1.30)岁的平均年龄;初级护士11名,主管护师5名,入选的护理人员均自愿参加该次研究。
1.2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接诊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研究组:应用护士分层管理,具体措施有:①确定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制定和完善护理工作制度,规范各项操作流程,给层级管理提供考核标准,并提供保障,将妇产科管理工作制度化和标准化,并给予规范化,从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护理岗位分层。②护士主要分成3个层级,各个层级的职责,触及护士对基础的护理知识和相关技能进行熟悉,并了解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对妇产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流程进行了解,并会使用常用仪器,熟练掌握常见的急救技能和常识。主管护师掌握疑难重症疾病的护理技能,对各项突发事件具有组织抢救的能力,能完成临床的带教工作,明确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③分组,将护理人员进行分组,责任护士带领实施8小时工作制度和24小时负责制度,确定各项护理工作持续进行,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定期展开健康教育工作,各组组长负责每组日常工作的协调,确保给每位患者提供全面的专业护理服务。④培训工作,结合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和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分层的培训方案,上级护士对下级护士进行培训,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组织专科讲座、护理查房以及操作技能培训,主要的培训内容有疾病的护理、工作流程、文书规范记录等。
1.3观察指标。经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能力和带教能力进行综合能力评分,总分为100分;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将研究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然后输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所得数据平均值用(±s)表示,检验用t、χ2值,计数用百分比%表示,所得P<0.05,所得数据拥有统计学比较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评分对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和带教能力评分高,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2.2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患者的满意度(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妇产科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将“以疾病作为中心”逐渐转向为“以患者作为中心”。妇产科的护理是一类具有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主要是研究、诊断和处理女性的健康问题,主要的工作有计划生育指导、妇科护理、产科护理[3]。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沟通技巧和极强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妇产科护理工作能顺利进行[4-5]。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的责任、职能和义务进行明确,确保在护理流程工作展开过程中护理人员具备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责任进行层层分配,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在护理工作中全心投入,给患者提供更加舒适、优质的护理服务[6-8]。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和带教能力评分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9-13],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丽.护士分层级管理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4):176-177.
[2]朱月华.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质与量的综合评估体系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3):3284-3287.
[3]王爱平,王六平,胡润珍,等.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2):1487-1489.
[4]陈红梅,彭燕,张莹.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绩效考核在妇科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81-82.
[5]郝冬梅.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8):109-110.
[6]万盈璐,耿力,赵俊钧.参与式分层管理在妇科病区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8):59-60.
[7]刘稚琴,胡传娣.参与式分层管理模式在妇科病房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9):42-43.
[8]彭文俊.参与式分层管理在妇产科病区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8):35-35.
[9]田梦琪.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质与量的综合评估体系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8,v.56(20):155-157.
[10] 钱玲,胡新红.绩效考评在我院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0,30(2):57-58.
[11] 庞湘侠,时军辉,暴青竹.分层管理模式在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3):271-272.
[12] 刘月萍,刘小芳,林燕秋.研究妇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参与式分层管理的效果[J].哈尔滨医药,2018,38(05):70-71.
[13] 张颖,张红.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6):2195-21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