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对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随机选择近两年曾经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 300 名,并对其进行随机平均分组,每组患者均为 150 名,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针对对照组的150 名患者实施传统的常规治疗方案,针对实验组的 150 名患者则实施盆腔灌注的治疗方案,经三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在同时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患者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两个组统计数据有明显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过对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与分析可以看出,采取盆腔灌注的治疗方案,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妇产科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妇产科
本文引用格式:章晓美.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治疗效果的观察与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4):54+58.
0引言
临床上慢性盆腔炎患者由于其病情容易反复的特点,导致传统疗法治疗周期长且效果并不明显 [1]。目前临床多采取盆腔灌注治疗方案。并且过去两年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 150 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盆腔灌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 300 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患者年龄在 18-65 岁, 平均(35.7±2.5)岁;病程在10 个月至 7 年,平均(3.3±1.4)年,所有患者均患有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症状:①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坠痛,白带异常,月经紊乱,月经持续不断且月经量多,经期前后或性交后有明显加重迹象,经统计部分患者曾经患有急性盆腔炎。②临床检查中一些患者出现子宫呈后位,粘连固定或活动受限,伴有附件增厚或压痛,或有不规则包块,压痛等症状。③经B 超检查发现, 患者子宫内部伴有回响或子宫处直肠已经凹陷。另外 300 例患者均排除心、肝、造血系统等病症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哺乳期、妊娠期患者。将 300 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150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资料上并无明显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P> 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我院对对照组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静脉滴注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把四百万单位的青霉素同 250 mL 的生理盐水混合,对患者进行一天两次的青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如果患者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则把250 mL 的生理盐水同三克的头孢噻肟及一克的甲硝唑混合对患者进行滴注治疗。接下来,再把十六万单位的大霉素同五百毫升的医用葡萄糖混合对患者进行一天一次的大霉素静脉滴注治疗。
1.2.2观察组治疗方法。
我院对观察组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盆腔灌注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将患者进行麻醉,药量视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而定。其次,把患者平放在床上,在患者的外阴部位上进行消毒工作,我院用于消毒的药物是常规的消毒药物,主要由肥皂水、无菌盐水等构成。再次,手术取位使用截石位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暴露患者的会阴。然后,把患者的臀部移动到床缘,在其下面放上消毒铺巾。接下来,使用超声引导来对患者进行检查。具体检查标准如下:一是要检查患者会阴部位液性包块的情况,二是要检查患者的输卵管内是否有出脓情况的出现。对于患者以上的病症,医生用抽液法来清理患处,并且用药物氯化钠对其消毒。最后,为患者注射药物,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先用B 超观测患者的液性暗区,再用十二号穿刺针把四百万单位的青霉素注入患者的液性暗区,对于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的患者,医生要将青霉素换成具备同样药效的药品。
1.3疗效判定。
如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月经与白带恢复正常,且 B 超检查与常规妇科检查结果正常, 则视为该患者痊愈;如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且 B 超检查显示其液性暗区的范围缩小,则视为对该患者的治疗有效;如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无好转, 或改变不大,且 B 超检查显示其液性暗区的范围没有明显缩小,则视为对该患者的治疗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 SPSS 20.0 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用 % 表示技术资料采取率,组间率对比用卡方检验,当P < 0.05 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实验结果现示,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个组统计数据有明显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青年女性身体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特别是在 20-40 岁之间女性的身上尤为普遍。当女性患有慢性盆腔炎时,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腰腹部不时坠痛、白带异常特别是白带量增多同时患者的月经也会出现异常且与白带异常相同特别表现在月经量增多上。而慢性盆腔炎为患者带来最大的消极影响就是它很可能会导致患者生育能力出现问题, 进而导致患者的家庭关系出现裂痕,使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与生理的双重压力。慢性盆腔炎治疗过程相对漫长,因为它不仅较为顽固难以去除,还极易反复,这为其治疗带来很大的麻烦 [2]。因此,现在我国医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普遍方法是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普遍使用的药品有含有青霉素、甲硝唑等的混合药品和大霉素。我们可以看见这些药品都是抗生素类,所以在为患者用药前要问清楚其过敏史,同时还要为患者做皮肤敏感试验,如果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或皮肤敏感试验结果证明其对青霉素存在过敏反应,医生要将青霉素用其它同等药效的药物替换。青霉素虽然属于抗生素类的药物, 但它相比于其他抗生素类药物对人体的消极影响要小得多。但是这些药物虽然临床效果显著,却不应过多使用,否则会使患者产生抗药性,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除此之外,过量使用这些药物还有可能为患者的健康带来二次伤害。
参考文献:
[1]甘露.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 [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3(12):496-497.
[2]刘金丽.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 [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6(15):1399-1400.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治疗效果的观察与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22/2018112204201872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