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3 12:57: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30人。然后对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个性化护理措施。两年后,检验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分别体现在肌力情况与生命质量评分上。研究组患者的情况体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均被治愈,并且几乎不发生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两名患者死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结论对待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来说,采用个性化护理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并且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麻丽.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243+245.

0引言

小儿格林巴利综合症是指一种急性起病,以神经根、外周神经损害为主,伴有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又称多发性神经根炎。小儿格林巴利综合症临床一般以感染性疾病后1-3周[1-4],突然出现剧烈以神经根疼痛(以腰肩、颈、和下肢为多),急性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软瘫,主观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症。其具体表现在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发射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及一些颅神经症状。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研究共选取了60例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这60例患者均符合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将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0)。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15岁,平均(6.1±3.6)岁,其中近期内有疫苗接种史1例、上呼吸道感染史16例、消化道疾病13例;秋季发病12例、夏季发病18例;城市地区9例、农村地区21例;轻型肌无力24例、重型肌无力6例。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16岁,平均(6.4±3.2)岁,其中近期内有疫苗接种史2例、上呼吸道感染史17例、消化道疾病11例;秋季发病10例、夏季发病20例。城市地区7例、农村地区23例;轻型肌无力26例、重型肌无力4例。两组间上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护理方法,包括病情观察、病情指导、对症下药以及日常看护。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方法,即相比较常规护理更具备专一性和特殊性。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①患者的肌力水平,采用徒手肌力实验来判定患者的肌力情况。②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少儿生活问卷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③患者的不良反应,采用WHO标准来判断患者的不良反应[5]。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肌力前后比较。实验前两组患者肌力无显著差异(P>0.05);与实验前相比,2组肌力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实验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表2。


\


2.3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情况体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均被治愈,并且几乎不发生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两名患者死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

3讨论

个性化服务注重患者的个体化,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个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在整体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更高境界及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新模式。个性化护理提高了现代临床护理的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治疗患者疾病的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可能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由实验可知,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可以为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急性期个性化护理:保障休息:限制活动、卧床休息、密切注视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通畅:衣着宽松、抬高床头、随时准备气管切开手术;肺不张干预:定期听诊肺部、检查血气、保证气管通畅;饮食指导:多食高能量、高纤维、高维生素、高蛋白的营养并且易于消化的食物。

(2)恢复期个性化护理: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局部减压、经常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促进瘫痪恢复:被动变主动、幅度有小到大、循环渐进;心理护理:随机干预、积极引导;功能锻炼:耐心指导、辅助训练。

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个性化护理方案逐步迈入了患者的生活中。而个性化护理的出现,则是很多患者的福音,它可以更专一个性化[6],为患者量身打造更优质的护理方案,在为患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改善生命质量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培.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21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115-116.
[2]王莉,梁波.30例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3):213-215.
[3]赵霞.21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主要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48):354-354.
[4]鲁雪.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护理及评价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8):135-135.
[5]刘双云,周璇,赵伶燕.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2):63-64.
[6]张蓉.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0):138-1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2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