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评价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来随机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10例,按照住院的单双号来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在护理结束后的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表现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是(7.1±2.0)d,对照组住院时间是(13.8±5.7)d,明显可看出实验组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比较显示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是99.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88.5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同样显示有意义,P<0.05。除此以外,实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表现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白内障患者的时候,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此外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干预;白内障患者;护理效果;评价
本文引用格式:袁延忠.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360,362.
0引言
在临床眼科中,白内障属于一种常见病症,而且发病人群多集中在中老年群体里,因为随着正常人群年龄的增加,白内障发病率也在随之增加。形成白内障的主要病因有代谢发生异常、老化或者是局部营养发生障碍甚至是遗传等[1-2]。白内障患者病症的主要表现为视力进行性减退、出现炫光感等,临床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段还是以手术为主[3]。但是很多患者的学历普遍不高,所以对白内障方面的有关知识了解程度并不是很高,因此在治疗中就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甚至是烦躁等消极情绪,最终影响到治疗效果[4]。这就意味着,临床在治疗白内障患者时,选用恰当的护理干预模式十分关键。人性化护理模式是本着促进健康的目的,通过传播、教育以及干预来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目标。在白内障患者治疗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5],为评价其具体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表法来随机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10例,按照住院的单双号来均分成两组,每组各105例,所有被选入患者都有经过症状检查确诊[6]。其中实验组男55例,女50例,年龄61~82岁,平均(71.9±2.2)岁,平均眼压(50.1±4.3)mmHg,病程0.5~3年,平均(1.1±0.1)年;对照组男48例,女57例,年龄60~81岁,平均(72.7±1.5)岁,平均眼压(51.4±4.0)mmHg,病程5个月至3.1年,平均(1.2±0.3)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等资料上比较无差异,可对比。
1.2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以后就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术前进行常规检查。在滴眼药水的时候,患者可以在弹性支架中压入药瓶,固定药瓶后一手拉眼睑并用小指持起指环,一手持药瓶底部,用眼睛通过看着指环上的小镜子将药瓶缓慢靠近眼睛,轻轻挤压瓶底,完成眼药水的滴入。注意为患者讲解手术过程以及情况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并在术后及时对患者展开病情观察,同时进行并发症的有效预防。而实验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心理护理:首先通过PPT的图片来为患者展示关于白内障的相关知识,此外也可以通过为患者配备手机来观看视频,上述措施都能够增加患者对白内障的了解程度,同时可以让患者知晓整个手术流程,以此来消除患者的紧张、烦躁情绪,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为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打下基础;②健康宣教:可在术前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表现以及实际年龄来讲解白内障的知识,只有充分了解白内障诱因、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方式,才能够掌握保护眼睛的措施,从而不让视力进一步退化;③生活护理:通常患有白内障的患者年龄较大,所以其身体机能较弱,特别是肠道蠕动功能较低,所以在选择日常饮食时要格外注意,尽可能服用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同时避免辛辣刺激等物。同时医务人员要指导患者适当食用深色且新鲜的蔬菜,尽量避免油炸物、动物脂肪以及奶油奶酪等物,因为上述食物都会加速氧化反应,从而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每位患者的口味,来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在整个治疗期间都要注意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患者以一个最佳的状态来治疗疾病;③术后护理:在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要指导患者行平卧位,这样可以避免头部过多地活动,患者在咳嗽或者是打喷嚏时,要适当揉鼻,以防切口裂开。并在术后服缓泻药,这样能够防止患者排便时因用力过猛而使切口裂开。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结束后,评价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即抑郁自评量表(SDS),注意做好有关数值的记录,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同时在患者出院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来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是(7.1±2.0)d,对照组住院时间是(13.8±5.7)d,明显可看出实验组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比较显示有意义,P<0.05。除此以外,实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表现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是99.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88.5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同样显示有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白内障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患病率可达25%,若患者在早期未接受及时治疗,将可能面临致盲风险[7-8]。而且白内障患者多以老年群体为主,此类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低,且机体素质差,所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护理要求极高[9]。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应用以后有着良好的效果,而且可以护理患者身心等各个方面[10]。首先该护理模式能够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护理中充分展示了何为人为关怀;此外,在护理中给予患者周到的服务,也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其次,针对性地对患者展开关怀,可以增进与患者间的交流,从而更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其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表现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白内障患者展开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烦躁、焦虑的负性情绪,同时提高护理效果,临床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李追.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5):15.
[2]侯晓梅.老年白内障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3):255-256.
[3]方乐,李盼盼,张丽.白内障手术中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5):3032.
[4]刘秀娟.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6):218.
[5]李杏红.人性化护理在对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7):269.
[6]陈利,张祥.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7):3057-3059.
[7]韩奎.人文关怀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8(7):1116-1117.
[8]黎发均.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护理干预[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3(1):184-186.
[9]王彩虹.人性化护理在成批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0):57-58.
[10]常丽先.人性化护理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11):294-2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