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人文护理在患病儿童检查心电图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2 10:33: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观察人文护理在患病儿童检查心电图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住院、出院、门诊患儿及陪护人员进行的满意度调查和信息反馈,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9%以上。探讨如何做好检查心电图患儿这一特殊人群的心理护理和人文护理工作,提出了针对患儿的心理特点,加强沟通交流,对患儿施以积极的影响,消除其对检查的恐惧心理,以取得配合,达到最优化的检查目的。

关键词:患病儿童;人文护理;心电图检查;临床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饶美红,李燕.人文护理在患病儿童检查心电图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295,300.

0引言

在心电图检查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1~3岁的患儿,由于交流障碍和配合问题,成为心电图检查工作的难点。作为一名心电图室的工作者除了具备熟练的业务知识外,还要不断学习探索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并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1-2]。因此,我们针对患儿的心理特点改变了以前“公事公办”的工作模式,加强沟通交流,对患儿施以积极的影响,消除其对检查的恐惧心理,以取得配合的目的。现将患儿心电图检查时采取的人文护理措施经验报告如下。

\

 
1患儿常见的心理问题

1.1恐惧


恐惧情绪是患儿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环境的改变及陌生的人;躯体疾病本身产生的不适;各种注射引起的疼痛;其他医疗护理操作带来的不良体验,如胃管、尿管、灌肠和外科手术等引起的不适。

1.2依赖心理增强

患儿由于躯体疾病的影响,精神体力不佳,加上家长给予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引起患儿的依赖心理增强,行为退缩,情感脆弱,表现为激惹性增高、易激动、乱发脾气、较平时正常行为倒退。

由于上述患儿的心理问题,使得他们来到心电图室时常常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抗拒,不安和焦虑感很明显地写在脸上,导致检查时很不愿意配合,使得检查成功率低,或者即使勉强配合了,出图质量也不高,大大增加了读图的困难。

2人文护理措施

2.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检查室布置明亮整洁,医务人员面带微笑主动热情迎接患儿,目光亲切随和,主动与患儿的目光对接,使其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善意。并可主动上前牵拉患儿的小手抚拍其背部表达医务人员的喜爱之情[3-4]。此种情况下,一般患儿都会放松戒备,为下一步的沟通创造条件。

2.2带领患儿熟悉环境

儿童是以直观表象来认识事物的,他们对外观因素的敏感性比成年人高。因此检查室布置除符合规范化要求外,可以准备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或者一些小点心,以调动其愉快情绪。并用儿童化语言介绍心电图设备,与患儿一起以游戏的方式摆弄吸球,同时让患儿观看其他病人做心电图的检查,并暗示患儿做出愉快表情。

2.3情绪护理

婴幼儿期孩童常常害怕接触陌生人和陌生环境,与陌生人陌生环境接触时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和不安全感,所以不合作者居多。医务人员要有意识地迎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与他们亲近并拉近距离[5],可以用拥抱、抚摸、赞美,或与他们“拉家常”取得他们的信任,减少不安全感。对于不能语言交流的患儿可以用丰富的面部表情、玩具以及模仿动物发出的声音转移其注意力。对于能够语言交流的患儿,可以与其交流在幼儿园或生活中的愉快经历,赞美其平常一定是个棒小孩,今天的优良表现如果老师和好朋友知道了也会为他自豪的,以调动其积极的心理状态,然后用暗示性语言把希望患儿配合达到的目标逐步传达给患儿。对于女孩子可以夸赞她好看、懂事,穿的衣服漂亮,女孩子往往听了都会很开心。男孩子一般要激发其勇敢精神。对于一进检查室就哭闹的患儿,可以与其共情,主动上前,语速平和缓慢地把他想要说出来的话替他说出来。由于在病房治疗的经验,他们把打针的痛苦感受迁移到无痛苦的心电图检查中来了。此时,医务人员可以耐心地讲解心电图检查与打针的不同,并用形象化的语言告诉患儿:“我们只是给我们的“小心”拍个照,看它里面是不是有小虫子了,要不然宝宝怎么会生病呢,来,我们一起数到10就好啦”。对于特别任性胆小的患儿,我们可以运用延伸式护理模式,与患儿协商到他相对熟悉的病房去做检查,与患儿家长约定一个恰当的时间,都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2.4做好家长(陪护人员)的工作

耐心有教养的患儿家长,患儿往往都比较合作。那些一看见孩子哭闹就烦躁、甚至责骂孩子的家长,我们一定要说服劝导,使其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注意育儿的方式方法,以取得家长的合作。

3效果评价

通过对住院、出院、门诊患儿及陪护人员进行的满意度调查和信息反馈,医院《行风通报》上心电图室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9%以上。

4体会

心电图作为非创伤性检查诊断方法的一种,当前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心电图检查可长时间记录、分析、编辑患者心脏活动或者安静状态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该项检查具有较长的检测时效,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是检测过程中还是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遭受影响。有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在心电图检查中,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可提高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率。本文主要将人文护理应用于患病儿童检查心电图中的效果进行了探究。

通常情况下,幼儿的心思都是极为单纯的,他们对于心电图检查的恐惧往往多是由于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陌生而产生的不安全感,以及既往对打针的紧张害怕所致[6]。故稳定好患儿的情绪,使其能够自觉接受心电图检查是我们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医务人员一定要掌握患儿的心理特点,熟悉他们的语言和心理需求,诱导其产生我们需要的情绪反应[7-8]。另外,医务人员一定要有良好的职业修养,一切从病人的需要出发,对待患儿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有爱心、有耐心,尊重他们的心理需求,用积极的职业态度取得和谐的护患关系,争取达到最优化的检查目的。

人文护理人员主要是围绕患者开展各项护理服务,加大对患者各项状况的关注力度,让患儿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尊重,同时护理人员在各项护理工作中融入爱心、责任心、关怀心等,让患儿享受到更为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接受各项检查时,产生的各项负性情绪及心理得以消除,以较好的心态与医护人员配合开展各种检查及治疗。人文护理最大的特点在于站在患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人情味色彩浓厚。相比于常规护理,人文护理起到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

本次研究将人文护理应用到儿童心电图检查中并对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儿童年龄较小,对家属存在极大的依赖性,不擅长与其他陌生人接触,当其入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如果医务人员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不那么友善,加上对医院环境的陌生,使得儿童极容易产生恐惧感,对心电图形成抵触。基于儿童产生的心理问题,本文研究的人文护理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患者进行了护理:首先良好形象的创建,医务人员在儿童面前创建一个良好的形象,热情、友好地对待患者,向儿童传达其喜爱之情,更容易拉近儿童和医务人员的距离。其次,带领儿童对检查室的环境加以了解,可为其有效开展心电图检查打下良好基础。在人文护理中,儿童的情绪护理十分关键,如果儿童情绪遭受影响,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其心电图检查。本次研究对儿童开展情绪护理,立足于儿童身心发展情况,应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比如:模仿、赞美、游戏、玩具等,使得儿童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距离得以拉近,更好地与医务人员配合开展心电图检查。另外家长的配合也十分重要,家长不能采用暴力方式对待儿童,合理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与医务人员相配合,进而使得儿童实施心电图检查的依从性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要想保证儿童心电图检查顺利进行,并使心电图检查准确性得到提高,提升家属及患者的满意度,应用人文护理必不可少。

\

 
参考文献

[1]邓瑶琼,程云仙.提高儿童床边心电图检查成功率的实践与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2):175,182.
[2]王惠珍.综合优质护理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1):183-184.
[3]加尔勒·哈比有拉.综合优质护理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7,23(13):216-217.
[4]李玉萍.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心电图描记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7):109-110.
[5]王小春,陈玉芹.人文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2):289.
[6]朱丽.人文护理在护理教育中价值及伦理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153-155.
[7]宋俭.浅谈在儿童护理加入人文关怀的意义[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279.
[8]刘沙.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心电图监护的运用及影响[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195-1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1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