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在临床上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也可以说是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同时该指标也在很多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很有应用价值,本文就其在除了心血管系统外其他临床常见疾病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临床应用;进展
本文引用格式:罗雪影.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临床应用新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65-66.
0引言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这一参数是由血液分析仪测量所获得,其反映的是周围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也可以说是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一般通过RDW和MCV这两个参数表示,RDW最初主要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1]等。自2007年Felker等[2]首次报道了RDW对慢性心力衰竭不良预后有较高的预测能力以来,近年来RDW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大量报道了RDW与急性心力衰竭[3]、慢性心力衰竭[4]、心肌梗死[5,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8]、高血压[9]、心血管事件[10,11]等疾病的发病率及预后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最近的研究显示,除了心血管疾病外,RDW在很多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也很有应用价值,本文就其在除了心血管系统外其他临床常见疾病的应用作一综述。
1RDW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
厉彦山等[12]研究了RDW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情活动的相关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RA分类标准筛选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风湿内科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RA患者89例,收集疾病状况相关的临床资料(关节肿胀、疼痛、患者对疾病总体评价等)、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血常规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ioid factor,RF)等实验室指标。以ESR40mm/h和hs-CRP 5mg/L为界分为高炎症组和低炎症组,以Hb 110g/L为界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分别比较两组的RDW水平,并对RDW与ESR、hs-CRP及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炎症组患者的RDW水平为(14.88±1.80)%,明显高于低炎症组患者的(14.14±1.45)%(P=0.04)。RDW与ESR、hs-CRP、DAS28-ESR、DAS28-CRP和健康评定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有明显相关性,rho值分别为0.22、0.27、0.25、0.24和0.34(P均<0.05),RDW与ESR、log hs-CRP和HAQ有线性回归关系。认为RA患者的RDW与疾病活动性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性可能受到贫血因素的影响。
2RDW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随着全球肥胖及相关代谢综合征的流行,NAFLD现已成为发达地区慢性肝病的重要病因,并且可能向肝硬化转变。Kim等选择了24547例NAFLD患者,分析肝纤维化水平和RDW水平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以BARD及FIB-4评分分析肝纤维化水平,先将所有指标进行分组,再分析,其主要分析指标为患者年龄、糖尿病病史、红细胞平均体积、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等。其结果显示:增高的RDW与增高的肝纤维化水平有着独立关系。Yang等在对1637例健康者和619例NAFLD进行分析后也指出,NAFLD患者有更高的RDW水平。
3RDW与新生儿疾病
Tonbul等做了不同孕期婴儿的RDW范围的分析,1594例新生儿先按照孕期分为2大组,然后每组有根据预期进行细分,经测定,第1级为孕期在34周及以下的,RDW范围为17.8(2.1),第二级为孕期在35周及以上的,RDW范围为16.7(1.6)。对不同组的RDW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孕期在不足35周的新生儿RDW要高于孕期超过35周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认为RDW联合其他红细胞参数能够用于新生儿血液疾病的诊断。作者认为高RDW是危重新生儿的危险因子,其在新生儿疾病中的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
4RDW与乙肝
我国是乙肝大国,Lou等报道了RDW在乙肝患者中的诊断价值,选取了123例患者,包括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48例健康者作对照,进行了至少4个月的跟踪研究,用Cox风险评估及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生化、血液等多项检验结果与患者预后的联系。结果显示:患者(包括各型乙肝)RDW入院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RDW增高水平与肝病严重程度及3个月病死率相关。多变量分析显示RDW是终末期肝病病死率独立的预测因子。作者认为RDW在乙肝时有显著的增高并且增高水平与肝病严重程度相关,可以独立作为3个月存活率的预测指标。
5RDW与恶性肿瘤性贫血患者
张成侠等探讨恶性肿瘤性贫血患者的RDW的差异。方法用SCC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恶性肿瘤性贫血组和正常健康组RDW值。结果轻度恶性肿瘤性贫血组和中重度恶性肿瘤性贫血组RDW值分别为15.43和15.3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认为恶性肿瘤性贫血患者RDW值明显高于正常人。
6RDW与胆道狭窄
王丽梅临床研究发现胆道良恶性狭窄两者临床症状相似,鉴别诊断较为困难,主要是由于一方面病变部位不易直接观察,另一方面判断良恶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相关检查手段所得结果均不理想,因此,对于协助胆道良恶性疾病诊断新方法的进一步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回顾性研究及各种统计学数据结果,作者认为:(1)临床实践表明,诊断界值以RDW0.15为准,其诊断恶性胆道狭窄的灵敏度为47%,特异度为81%,可见对于胆道良恶性狭窄的诊断RDW具有一定的价值。(2)既往肿瘤相关生化指标CEA及CA19-9与RDW无明显相关性,因此,临床上可独立将此两项指标应用于恶性胆道狭窄的诊断。(3)RDW是影响ERCP术后胆道恶性狭窄预后的因素,在远端胆道恶性狭窄及胆管癌中具有统计学价值;当胆管癌患者RDW为0.15时、中位生存期<3个月时,临床上可参考指导放置胆道塑料支架于ERCP术之中。
7RDW与脓毒症
王华研究RDW在判断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中的价值,同时进一步研究其他生物学指标与RDW联合作用。通过分析RDW单独以及联合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II)评分与急性生理学、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动脉血乳酸等指标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及预后的价值。作者收集129例脓毒症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同时对于患者入院当天的血常规以及PCT、动脉血乳酸、D-二聚体、CRP等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依据,将其分为非严重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组(包括脓毒症休克);以患者28d预后情况为依据,将其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以患者RDW是否升高为依据,将其分为RDW升高组(>16%)和正常组(≤16%)。分析对比每一组别之间患者基本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指标情况,从而进一步分析RDW与其他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各种回顾性研究及所得到的统计学数据分析,认为RDW与脓毒症患者的病情程度以及预后有关,可将这一研究结果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评估预后情况的指标之一。
8RDW与住院患者预后相关性
Wang等研究RDW、CRP与APACHEⅡ与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时,发现其存活住院总天数与死亡率的具有相关性,即ICU患者不良转归与高的RDW水平之间存在独立的相关性,因此,可以得出结论,RDW可作为ICU患者预后的有效临床监测指标,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9RDW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和提高,使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不节制的生活使糖尿病的罹患率呈上升趋势,而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后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糖尿病早期发现率和血糖控制达标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是最终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因此,目前对糖尿病研究的热点及难点是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Ye等研究发现RDW可以作为外周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独立标志物。虽然近期某些研究明确认为RDW与糖尿病及后期并发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明确的内容是,二者之间存在的调控机制可能不尽一致。
10RDW与肾脏疾病
Oh等选取了延世大学医学中心ICU中470例接受过连续肾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结局、生化参数等作了回顾性研究,评估了在接受CRRT后28d的病死率。研究显示刚开始接受CRRT治疗时,RDW水平就与白细胞数、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有密切关系。RDW正常时,多器官衰竭评分、低平均动脉压、低胆固醇是患者预后独立的危险因子。通过多元Cox风险比例分析,去除年龄、性别、低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清蛋白、总胆固醇、CRP、多器官衰竭评分分数的影响,RDW在CRRT初期是患者28d全因病死率独立的预测因子。作者认为对在ICU中接受CRRT治疗的AKI患者的病死率,RDW可以作为一个额外的预测指标。
RDW作为一个传统的血常规参数,客观反映了红细胞大小不等的水平,临床检验报告包括两种形式: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最初主要用于贫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在红细胞大小不均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及大量溶血时,RDW有显著的增高。近年来该传统指标再次得到大家的重视,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RDW与急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等疾病的发病率及预后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同时,近年来的研究又陆续揭示了其在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NAFLD、新生儿疾病、乙肝、恶性肿瘤性贫血、胆道狭窄、脓毒症、代谢疾病、肾脏疾病等疾病的诊疗中存在一定的价值,还与住院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RDW作为血常规的参数,在血细胞分析仪对红细胞测量过程中即可得到,方便价廉,有着其他价格昂贵、方法复杂的指标无法比拟的优点,此外,RDW与其他指标的联合应用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使得RDW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29-130.
[2]Felker GM,Allen LA,Pocock SJ,et al.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As a novel prognostic marker in heart failure:data from the CHARM Program and the Duke Databank[J].J Am Coll Cardiol,2007,50(1):40-47.
[3]Van Kimmenade RR,Mohammed AA,Uthamalingam S,et al.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and 1-year mortality in acute heart failure[J].Eur J Heart Fail,2010,12(2):129-136.
[4]颜秉菊,蔡久英.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指标关系的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1):767-769.
[5]黄媛,陈建魁,于农,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关系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6):1807-1808.
[6]黄丽华,林飞宁.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2013,31(3):229-230.
[7]张翠苹,马向红.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5):1332-1335.
[8]胡文杰,王爱玲.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冠心病相关性的回顾分析[J].安徽医药,2013(3):422-424.
[9]孙子涵,韩凝,孙黎,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J].检验医学,2010(9):728-730.
[10]凯塞尔·阿不都吾甫尔,艾合麦提江.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关系[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4(1):33-35.
[11]吴为强,杨梦,吕蓉,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MPV、PDW和RDW检测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6):759-760.
[12]厉彦山,陈慧勇,潘文志,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活动的相关性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2(2):152-1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