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PEG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6 11:07: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PEG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肿瘤科住院放疗的30例患者实施PEG,观察相关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PFG的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治疗前后对相关营养监测指标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体重进行检验,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造口感染、胃肠穿孔、出血、包埋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PEG临床应用安全、方便,能为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

关键词:PEG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疗效观察;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于成霞.PEG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121-122.

0引言

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头颈部肿瘤大致占5%-8%,头颈部中集中了很多重要器官,其生理功能十分重要,若发生肿瘤,放化疗是其主要的根治方式之一。急性口腔黏膜炎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放疗后2-3周,表现为咽痛、吞咽困难以及干咳等症状,重者还可能出现溃疡以及合并感染,进而对患者的营养供给产生影响,最终直接影响放疗的疗效和预后。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FG)是一种内镜引导的胃造瘘术,可以有效地保障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供给,适合各种原因造成的经口进食困难引起营养不良,而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1-3]。本文主要就PEG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科收治的30例实施PEG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病史资料完整;(2)年龄在70岁以下,KPS评分在80以上,明确的放化疗指征,无放化疗禁忌。(3)无明确PEG禁忌证,包括严重的基础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肠梗阻、腹水等。本组30例患者中,男25例,女5例,年龄31-72岁。

\

 
1.2器材

胃镜以及相关设备器材,PEG造瘘管套装,吸痰、消毒、吸氧以及心电监护等设备。

1.3术前准备

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常规检测,乙肝、丙肝、HIV+RPR+TPPA常规筛查,心电图、腹部CT常规检查。术前8h禁食,确保胃排空。使用静脉麻醉,常规吸氧,心电监护、指脉氧监测,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密切观察。

1.4操作方法

使患者取仰卧体位,并使其头部向一侧倾斜,含口腔筒,丙泊酚静脉麻醉,待麻醉生效后通过口腔将胃镜置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情况,若无异常,退镜至胃腔,充气使胃扩张紧贴腹壁,内镜结合指压穿刺点定位,然后常规铺巾消毒,2%利多卡因麻醉,持胃壁固定器在穿刺点旁一侧刺入胃内,释放导线收纳圈,将导线插入胃内通过收纳圈,回收收纳圈,并退出胃壁固定器带出导线,导线在腹壁结扎,同样手法在穿刺点对称部位完成腹壁结扎固定[4]。持穿刺针在穿刺点刺入胃内,固定外套,拔出穿刺针,套管内插入胃瘘用导管,气囊内注入灭菌蒸馏水3ml,回拉外套管以及导管,使气囊贴紧胃壁,撕裂并去除外套管,将导管固定器下滑紧贴腹壁,无菌纱布固定。术中常规止血方式:8%mg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喷洒。

1.5术后管饲及处理

(1)术后卧床休息1d,当日暂不行管内营养,并观察造瘘管,保证其通畅。(2)12h后可通过导管内注入葡萄糖液,若无不适,以后行导管内营养。(3)常规预防性抗感染、止血、抑酸治疗。(4)观察生命体征及有无出血、穿孔情况。(5)做好导管及造瘘口护理:每24h换药,并轻轻转动导管,定期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防堵塞,尤其注入营养液之后需反复冲洗。(6)术后48h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将流质食物加入其中,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计算出需要的热卡,予以500ml,每日2-4次。每天对造瘘口换药,保持造瘘口周围的干燥整洁。

1.6观察指标

统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体重的变化,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自身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PEG结果


本组30例患者,均完成PEG手术,平均耗费时间为(8.7±1.8)min,所有患者术后无造口感染、胃肠穿孔、出血、包埋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出现。

2.2营养指标评价

放疗前,患者的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体重分别为(38.4±4.2)g/L、(4.05±0.53)×1012、(121.7±14.5)g/L、(62.4±10.1)kg,放疗后,患者的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血红细胞以及体重分别为(38.3±4.3)g/L、(4.11±0.52)×1012、(121.6±14.7)g/L、(62.3±10.2)kg,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头颈部肿瘤放疗周期大致为30-40d,周期相对比较长,但是因为疾病的特殊性,患者的饮食摄入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由此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这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不利的。根据相关的研究,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改善,可以提升患者的放疗质量,并促进预后的改善,减少患者发生放疗副反应的概率。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发现,患者的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等与放疗毒性之间具有负相关的关系,因此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将会降低放疗毒性反应的发生概率。因此这种方式更易被患者接受,确保患者放疗顺利的同时,具有安全、符合生理、方便等优势[5,6]。

当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经口摄入食物时,可以进行肠内营养。传统的肠内营养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鼻饲,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引起十分严重的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以及反流性食管炎等。有研究表明,对于实施PEG肠内营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来说,其效果更好,操作时间短、管饲起始快、手术费用低、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7]。另外,发生食物堵塞的可能性小,对于长期肠内营养供给十分有利,可以很好地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提高。

\

 
为研究探讨PEG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科住院放疗的30例患者实施PEG,观察相关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根据对治疗结果的观察,实施PFG的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治疗前后对相关营养监测指标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体重进行检验,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造口感染、胃肠穿孔、出血、包埋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由此可见,PEG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有重要的价值[8]。

综上所述,PEG临床应用安全、方便,能为头颈部肿瘤化疗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

参考文献

[1]洪瑞松,徐子海.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应用观察[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5(32):00076-00076.
[2]梁荣,朱苏雨,聂少麟,等.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2):239-242.
[3]葛奎,徐兵,张霖,等.经皮内镜胃造瘘营养支持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3,11(4):308-311.
[4]卢群波.鼻咽癌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23(11):132-132.
[5]林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进食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4):72-73.
[6]范佳,冯玉峰.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在高龄危重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7):56-57.
[7]林秀梅,陈秀梅.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医药前沿,2013,3(26):108-108.
[8]钱立,葛奎,徐兵,等.预防性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在接受放化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8,6(2):167-1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63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