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3 15:47: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提高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肢制动的舒适度,并降低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将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应用于26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通过髋固定罩和膝固定罩与髋关节和膝关节插合固定,避免患者下肢的扭动,当弧形压板处于股动脉出血点时,再操作充气球囊,实现对气垫充气,在直视下观察无穿刺出血即可。结果26例患者使用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固定并压迫止血,均未发生股动脉穿刺点血肿、假性动脉瘤、皮肤青紫、淤血等并发症,固定有效,舒适度增加。结论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的应用,能够有效固定患者下肢,避免下肢扭动牵拉创口,同时配合充气压迫止血,能够实现对患者股动脉区域的止血,提高了患者术后安全与稳定。

关键词: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护理装置;肢体制动;压迫止血

本文引用格式:汤云,王奎,范桢,等.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261.

0引言

经股动脉穿刺是介入诊疗的常用途径之一[1],特别是对于颅内血管疾病患者,则首选经股动脉途径,因其有内径大、可以容纳较大腔径的管道、支撑导管易到位等优点而成为常用途径[2]。介入术后常需对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纱布绷带持续压迫及穿刺侧肢体制动24小时,以达到止血的目的。由于长时间的制动,导致清醒患者卧位不舒适,心理压力大,而对于意识障碍躁动患者,易使弹力绷带移位,无法有效制动下肢,导致术后穿刺部位的渗血是常见的并发症[3],我科尝试将肢体定位按压一体装置应用于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患者制动止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制作与使用方法

1.1材料与制作


如图所示,其中髋固定罩与固定套一体,伸缩杆与固定套滑动,伸缩杆下侧固定座,固定座右侧膝固定罩,髋固定罩和膝固定罩之间由导向套和导向板滑动连接,滑套与导向套滑动,滑套后端为弧形压板,弧形压板采用透明硅胶材质,可以直视穿刺点情况,弧形压板后端为气垫,气垫通过Y型气管连接充气球囊,弹性绑带位于髋固定套和膝固定套右侧。固定套内饰衬垫外粘一次性的绒布使用。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结构示意图,见图1。

\

 
1.2使用方法

患者介入手术返回病房,手术者用双手按压穿刺点止血,同时助手将髋固定罩和膝固定罩与髋关节和膝关节插合固定,避免患者下肢的扭动,滑套顺着导向套进行上下滑动,来便于调节弧形压板的位置,当弧形压板处于股动脉出血点时,再操作充气球囊,实现对气垫充气,通过气垫的膨胀作用来调节适宜的松紧度,在直视下观察无穿刺出血即可,我院神经外科于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将本装置用于26例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后患者中。

2结果

26例介入手术后使用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压迫止血均未发生股动脉穿刺点血肿、假性动脉瘤、皮肤青紫、淤血等并发症。患者下肢固定有效,可适当轴线活动,无不适主诉。

3讨论

3.1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优点


该装置伸缩杆根据患者腰腿长度灵活调整间距,穿脱方便,适当控制穿刺侧下肢活动,固定套内饰衬垫均使用透气带孔的海绵,外粘一次性的绒布使用,既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又符合医院感染的要求。弧形压板采用透明硅胶材质,可以直视穿刺点情况,以穿刺点无出血,周围皮肤无青紫,患者无不适为准。

3.2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应用效果

目前,介入诊疗技术在各系统取得了长足发展,运用越来越广泛,使以往传统手术不能治疗的患者得以救治,并以其微创、安全、患者痛苦小优势逐步取代部分传统手术方式。但由于手术结束后,需要拔出股动脉上的动脉鞘,当动脉鞘拔出后会在股动脉壁上留下2-0.7毫米的出血孔。传统止血方法多利用沙袋直接平压或者医护人员用手直接按压股动脉壁孔部位,挤压时间在15-40分钟,使股动脉壁的肌肉组织收缩和血小板凝血形成血栓,以达到短时间内止血,但对于躁动或意识障碍患者在按压过程中极易发生扭动下肢,因此导致沙袋移位无法有效止血,引起局部血肿和腹膜后出血等并发症[4],如医护人员直接用手按压,耗时耗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劳动量增加,通过应用本装置,能够有效固定患者下肢,避免下肢扭动牵拉创口,同时配合充气压迫止血,能够实现对患者股动脉区域的止血,提高了患者术后安全与稳定的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黎世勤,李霞,黄振,等.改良式髋关节支具在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7,32(17):37-38.
[2]朱荣华,张桂敏.动脉压迫止血带在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12A(27):1801-1802.
[3]覃芳红,梁贤,卜秀群,等.实施护理方案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渗血发生率[J].护理学杂志,2016,31(11):5-9.
[4]孙皓,范剑.改良股动脉止血方法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3):1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49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