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对比分析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病理科接收的496例颈部肿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后分别进行颈部细针穿刺活检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比二者检查结果的符合性。结果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穿刺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99.39%,其中诊断良性病变的符合率为99.37%(475/478),诊断恶性病变的符合率为85.71%(18/21)。结论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穿刺细胞学检查更快速、方便、经济,在有病理组织学依据下诊断准确性更高。
关键词: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细胞学;病理组织学;临床诊断
本文引用格式:白占祥.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39,47.
0引言
淋巴结肿大是多种因素所致的,其中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最高,多为炎症、肿瘤[1]。现就我院496例颈部肿大患者的穿刺细胞学检查资料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资料进行归纳和对比,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病理科接收的496例颈部肿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56例,女性240例;年龄30~81岁,平均(50.8±1.1)岁。
1.2研究方法
①细胞穿刺:患者仰卧位,枕头垫高肩部,头后仰,脱去上衣,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嘱患者勿吞咽或咳嗽,碘伏和酒精两次消毒操作区域,以无菌干燥注射器快速刺入肿大的淋巴结,再反复推拉针栓抽吸。在负压下让注射器和针头脱落后平稳拔出针头,再重装注射器,将针芯的穿刺喷涂到玻片上。进行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②组织学检查:细胞学诊断提示后切取活检标本,福尔马林溶液固定、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最后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
2结果
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穿刺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99.39%,其中诊断良性病变的符合率为99.37%(475/478),诊断恶性病变的符合率为85.71%(18/21),见表1。
3讨论
淋巴系统是一个重要的脉管系统,以淋巴器官、淋巴管组成,具有防御作用。淋巴器官包括胸腺、脾、腭扁桃体及全身约800个淋巴结[2]。颈部约350枚淋巴结,在人体淋巴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淋巴系统主要作用具体表述为滤过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来参与免疫应答[4]。淋巴系统和血液系统相通,在机体发生病变下对应淋巴结也会发生异常,主要包括炎性、肿瘤性两大类,而肿瘤性又分为转移性肿瘤、原发性肿瘤[5]。淋巴液经左侧胸导管、右侧大淋巴导管汇流至锁骨上淋巴结,全身任意部位的恶性肿瘤出现淋巴道扩散都可转移至颈部,表现出颈部淋巴结肿大[6]。
临床上对于收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多考虑是肿瘤或炎症所致,需进一步检查[7]。穿刺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均是常用的检查手段。①淋巴结结核: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中一半以上为淋巴结结核,多为青少年,患者以乏力、盗汗、低热等症状为主,外观可见单个或者多个串联,活动度良好、质硬、无压痛。穿刺也为褐色、灰白、颗粒或豆腐渣样、黏稠,细胞学检查除炎症之外可见上皮样细胞、郎罕氏细胞。其中上皮样细胞的细胞核无规则性,为梭形、长圆形、杆形。郎罕氏细胞胞界模糊、胞质丰富、胞核数量多,形状方面主要呈马蹄状、半环状。组织病理学诊断除了有上述特征,还包括干酪样坏死,且细胞由中心向外分布层次清晰,上皮样细胞围绕中心呈放射状的干酪样坏死,并分布于其他炎症组织中。②炎症:穿刺细胞学诊断化脓性淋巴结急性炎症前要先详细探寻疾病史,是否存在病程不超过2周的红、热、肿、痛等情况,这类肿大的淋巴结非常柔软,穿刺时进针很容易,穿刺物为脓血或脓性,涂片主要为中性白细胞,有坏死碎屑、吞噬脂质细胞。淋巴结慢性炎症则病程长达3个月以上,质地硬、无压痛,穿刺进针相对困难一些,涂片内主要为成熟淋巴细胞,可见各阶段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巨噬细胞、网状细胞[8]。淋巴结增生性炎症病程短、质软、压痛,滤泡反应性增生后涂片内转化的中心细胞、中心母细胞、异型网状细胞较多,核分裂现象明显。组织学上不论多么复杂的细胞成分、多么奇怪的形态,都只限于滤泡内[9]。滤泡外为分化成熟的淋巴细胞外套,淋巴窦、被膜均保持完整。穿刺涂片中因观察不到上述组织学改变极易被误诊。③转移癌:年龄超过50岁的颈部肿大患者多为转移癌,一般认为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多因胃肠等腹腔肿瘤转移所致,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这多因食道、肺等胸腔肿瘤转移所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多因甲状腺癌、鼻咽癌转移所致,颌下淋巴结肿大者多因鼻腔、口腔、面部肿瘤转移所致。也存在乳腺、睾丸、卵巢、尿道、前列腺等肿瘤转移至上述部位的病例。转移癌包括鳞癌、腺癌、未分化癌,均有各自细胞学特征和组织学特征,组织学分型诊断不难,但细胞学分型不可勉强,以免导致错误导向[10]。④淋巴瘤:原发性淋巴瘤比较少见,患者有乏消瘦、发热、肝脾肿大等液电,组织学诊断属于非霍金奇淋巴瘤,存在淋巴窦被破坏、薄壁血管增生、被膜浸润、滤泡消失等情况,有弥漫性浸润性肿瘤淋巴细胞,且呈克隆化。
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涂片检查技术操作简单、快速、经济、创伤小,是近些年兴起的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筛查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在微小肿瘤筛查中效果明显,能达到早期诊断、初步分型、评估预后等多种目的,但对诊断医师的专业水准有较高要求,且最好要具备组织学诊断基础,如此才能避免假阳性、假阴性结果,提高细胞学诊断准确性[11]。
本组496例颈部肿大患者分别接受穿刺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穿刺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99.39%,其中诊断良性病变的符合率为99.37%,诊断恶性病变的符合率为85.71%,这充分表明穿刺细胞学是一种安全、灵敏性检查手段,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相比,穿刺细胞学主要局限在于难以观察到组织结构以及缺乏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等技术。部分肿瘤病变只累及部分淋巴结时穿刺难以获得代表性病变细胞。遇到恶性肿瘤病例时还须进一步分型和明确其来源,淋巴瘤就必须切除完整淋巴结后免疫组化后确诊。肿瘤生长快,而穿刺细胞少,也会造成漏诊。干酪样坏死期结核在穿刺涂片时不能发现类上皮细胞,也会误诊。涂片太厚或固定不良、染色深浅不一均会导致结果出现误差。总的来说,要在穿刺细胞学诊断基础上尽量切取活体组织检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夏艳.超声对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1):45-48.
[2]卢敏艳,方洁莹,袁雅婷.探究颈部血管超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黑龙江医学,2017,41(7):679-681.
[3]梁坚林.探讨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7,18(2):164-166.
[4]张更臣,李俊来,黎晓林,等.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颈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4):295-298.
[5]王文莉,韩灵敏.超声对颈部淋巴结性质鉴别及治疗价值的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7,28(1):12-14.
[6]李敏,梁朝阳,郭俊唐,等.颈部淋巴结超声分析及活检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决策的价值[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35(7):680-683.
[7]张文智,杨高怡,孟君,等.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粗针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3):211-213.
[8]王金荣,高攀,马洪芳,等.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0):1534-1536.
[9]沈建红,刘广健,吕明德,等.超声引导下切割式与抽吸式颈部淋巴结粗针活检的比较[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1(7):501-503.
[10]万岁桂,孙雪静,惠吴函,等.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0,18(2):473-476.
[11]糜公仆,王劲,周旭,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MYC、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7):25-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