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评估彩超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尿毒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8 13:00: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彩超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尿毒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配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盲穿法进行置管,观察组60例,采用彩超引导进行置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以及术后满意度。结果通过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方式置管后,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术成功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1.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尿毒症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其成功率显著,并且具有绝对优势,是值得临床运用。

关键词:尿毒症;彩超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盲穿法;应用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张金东,王淑波,陈莹,等.评估彩超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尿毒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88,90.

0引言

临床中,针对没有提前做好动静脉内瘘的或者内瘘闭塞的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均需行中心静脉穿刺留置临时或长期血透导管。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实施常受到患者自身体型以及血管解剖异常以及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的影响,使其最终的成功率也受到了影响,通常采用的盲穿法在实施过程中,具有相对的风险性(特别是误穿动脉)。而采用彩色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置管,不仅能够很好的定位,而且能时刻进行动态观察。对于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实施过程,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明显增加了穿刺置管的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配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21~79岁,平均(76.2±0.5)岁,采用常规盲穿法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23~78岁,平均(75.3±0.2)岁,采用彩超引导下进行中心静脉置管。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数据,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盲穿进行置管。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其中彩超探头的频率为18 MHz。进行置管手术前,为患者进行彩超检查,检查患者双侧股静脉血管以及双侧颈内的静脉血管情况,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选择性的血管穿刺[1](右侧的首选)。①在为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时,先利用探头来确认静脉的具体位置,并使患者皮肤与探头保持垂直状态,当中心静脉纵切图被扫查出后,保持血管和探头处于平行,并对血管到皮肤的距离进行测量,同时预测出需要穿刺的深度以及路径。再进行术野碘伏消毒,铺洞巾,彩超探头用彩超专用无菌探头套套入,并涂抹耦合剂,再次检查定位要穿刺的静脉血管。颈内静脉穿刺时以探头上端边缘中点作为穿刺点而股静脉以探头下端边缘中点为穿刺点[2];②先用5 mL注射器抽取2%盐酸利多卡因约2 mL自穿刺点与皮肤呈30°角在彩超引导下行局麻(由皮肤到静脉血管边缘)后边抽吸边进针至突破静脉血管抽到静脉血(穿刺过程中必须保持穿刺针在扫查断面内并与扫查断面平行,确保穿刺针与静脉能同时清晰显示于屏幕上),彩超探头固定不动,撤出5 mL注射器,再用10 mL注射器接穿刺针,自穿刺点在彩超引导下以原路径刺入静脉血管,回抽有静脉血后固定穿刺针,拔掉注射器,自穿刺针引入导丝,在彩超下可以看到导丝滑入静脉血管,至此彩超引导结束,采用Seldinger方式完成中心静脉置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手段的穿刺成功率,包括:初次穿刺、二次穿刺、穿刺失败。观察患者对于手术效果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两组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


通过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方式置管后,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术成功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1所示。


\

 

2.2对比两组患者穿刺置管后满意度

通过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效果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1.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2所示。

\

 
3讨论

采用盲穿法行中心静脉置管,在时间上不仅费时,成功率不高,并且很容易出现误穿动脉,形成血肿,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气胸以及动静脉瘘等并发症[5]。同时,每个病患的自身情况不同,例如:患者脱水、浮肿、短颈、低血压、肥胖、体位受限以及呼吸急促等原因,导致手术难度增大。而上文数据表明,盲穿刺的成功率要经过两次才有所显现,但是整体的成功率并不高。采用彩超进行引导穿刺置管,对于初次穿刺成功率较高,用时短,并且能够准确清晰的判定出静脉血管和动脉血管位置、管径以及深度[6-8]。

通过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其穿刺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初次穿刺成功率也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治疗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值得一提的是盲穿失败的患者再在彩超引导下置管可以轻易成功。因此,采用彩超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其成功率更高,风险更低。

综上所述,针对尿毒症患者利用彩超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更高,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缩短了整个置管时间,缓解了患者因病痛而受到的折磨,是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佳佳,邓志锋,谢亦农,等.高频彩超引导下经腘静脉置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1):89.
[2]志东,付智俊,陈萍.彩超引导股静脉穿刺在急诊开颅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7,12(11):11-13.
[3]郭士华,洪淑英,杨飞飞.超声导引下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在特殊体质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1):73-75.
[4]蔡敏,郝敬春.彩超引导下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应用中的对比[J].肿瘤影像学,2018,2(3):36-39.
[5]徐云美,姚丽萍,吕晓军,等.超声引导下贵要静脉穿刺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7,5(6):96-98.
[6]范天琼,朱金陵,闵丽霞,等.彩超引导与体表解剖标志定位在中心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西南军医,2017,6(5):42-45.
[7]Chen GY,Cheng KI,Hsu HT,et al.Ultrasound-guid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n the prone position[J].Br J Anaesth,2017,119(2):337-338.
[8]Hashimoto Y,Fukuta T,Maruyama J,et al.Experience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Diseases[J].Internal Medicine,2017,56(4):389-3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27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