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7 17:08: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方案治疗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方案治疗手术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方案治疗(微创组,n=50)与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方案治疗(开颅组,n=50)总有效率、血肿量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发症率展开对比。结果微创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6%,相较开颅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血肿量无差异(P>0.05),术后5 d均有减少,观察组减少量更为显著(P<0.05)。两组术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均有提高,微创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微创组并发症率为4%;低于对照组16%(P<0.05)。结论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方案治疗,相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促进血肿清除,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具更高安全性。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中等量基底核区;微创钻孔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

本文引用格式:罗敏.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79+81.

0引言

高血压脑出血为脑血管科多发性危急重症类型,多于基底核区发生,手术是重要对该病治疗的手段。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虽可发挥一定作用,但在操作过程中,易对脑组织构成损伤,加之创口较大,所需康复期较长,整体效果有限[1]。而微创钻孔引流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率低,在改善预后方面更占优势[2-3]。本次研究就相关病例予以选取,就上述两项术式效果展开对比探讨,以指导临床,现总结结果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符合中华医学会在1996年所制定标准。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41-79岁,平均(62.4±9.2)岁;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43-80岁,平均(62.7±9.0)岁。组间自然信息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对照组:本组病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即全麻,常规骨瓣开颅,切开脑组织,将脑白质分开,至血肿腔,在直视下,用可控吸引器将脑内血肿吸除。有活动性出血点检出时,需压迫止血,致密且呈粘连性的血肿,可不强行清除,以防正常脑组织受损。针对血肿破入脑室者,在完成引流后,再施以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常规引流。观察组:本组病例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即依据CT定位,于血肿最大层面距头皮最近处作为穿刺靶点,于局麻下,完成颅骨钻孔操作,用颅内血肿穿刺针将血肿穿破,入血肿腔中心后,将针芯拔除,与引流管连接,对血肿缓慢抽吸,首次抽吸量约为血肿量的50%。术后取尿激酶置入血肿腔,常规引流。

1.3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手术总有效率;②对比两组术前、术后5 d血肿量;③对比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采用ADL量表评估,为百分制,分值越高,情况越理想;④对比两组并发症率,包括再出血、肺部感染等。
1.4疗效标准。依据CSS量表评估,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在86%及以上;好转:评分改善在56%-85%;进步:评分改善在16%-55%;无效:评分改善<16%。

1.5统计学分析。文中所涉数据均在SPSS 22.0中输入完成相关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率采用(%)表示,组间施以卡方检验;血肿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采用(±s)表示,组间施以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总有效率。微创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6%,相较开颅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血肿量。两组术前血肿量无差异(P>0.05),术后5 d均有减少,观察组减少量更为显著(P<0.05),见表2。

2.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两组术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均有提高,微创组更为显著
(P<0.05),见表3。

2.4并发症率。微创组仅再出血、肺部感染各1例,并发症率为4%;对照组再出血3例,肺部感染3例,颅内感染2例,并发症率为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方案治疗,虽技术成熟,可获取理想的减压效果,但对机体构成的创伤较大,整体预后欠佳[4-5]。微创钻孔引流术可有效规避上述不足,具操作精度高、一次清除率高、创伤小等优势。其通过CT定位+微创操作,可有效保护脑组织,避免术后再出血和继发性损伤,为预后恢复创造了理想条件[6-7]。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肿量少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方案治疗,相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促进血肿清除,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且具更高安全性[8]。

参考文献

[1]余鹏飞,麦兴进,符树强.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13):1839-1841.
[2]王朝平,吴杰,周敏.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8):4494-4495.
[3]康东,蒋永明,曾春,等.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激状态及脑血流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4,13(12):1211-1214.
[4]陈刚,程继勇.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神经疾病杂志,2016,42(7):431-434.
[5]康东,蒋永明,曾春,等.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激状态及脑血流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4,13(12):1211-1214.
[6]李军,蒋宇,韩秀红,等.微创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5,39(5):555-556.
[7]黄颖,张志田,黄俊杰,等.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J].安徽医药,2014,18(5):926-927.
[8]王朝平,吴杰,周敏.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比较[J].中国老年学,2016,36(18):4494-44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2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