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中医护理加理疗干预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5 年 3 月至 2017 年 3 月 20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00 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内科治疗外予中医护理加理疗干预,观察两组两个疗程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两个疗程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7.0%,治疗组为 100.0%;对照组痊愈率为 34.0%,治疗组痊愈率为 64.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应用中医护理加理疗干预面神经炎,能够显著改善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护理;理疗;面神经炎
本文引用格式:王志琴 . 中医护理加理疗干预面神经炎的效果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2):300-301.
0引言
面神经炎又称贝尔麻痹,俗称“面瘫”,是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患侧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略高于女性,病因目前尚不是很清楚 [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其年发病率为 26— 34/10 万、患病率为 258/10 万 [2]。 面神经炎在临床中尚无有效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改善微循环及抗炎作用,使面神经得到局部恢复 [3],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 [4]。然而,单纯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症、快速治愈面瘫方面仍然面临很多问题,联合其他物理治疗一直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 [5]。本研究中面神经炎患者在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中医护理加理疗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神经病学》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突然起病、面部表情肌瘫痪、不能皱额蹙眉、不能吹口哨及鼓腮、耳后疼痛、额纹消失、眼裂闭合不能或闭合不全、迎风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露齿、苦笑时更明显;患者伴有恶寒怕冷,汗出等症状。同时排除继发性面神经麻痹,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颌后的化脓性淋巴结炎、颅后窝病变、腮腺炎或腮腺肿瘤引起的麻痹。选取我院自 2015 年 3 月-2017 年 3 月住院的200 例被确诊为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100 例。对照组中,男 52 例,女 48 例;年龄 20 ~ 64 岁,平均45.6±1.1 岁;病程 1~15d,平均 7.7±1.7d;治疗组中,男 54 例,女 46 例;年龄 17~ 65 岁,平均 44.8±5.4 岁;病程 1~16d,平均7.1±3.5d。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进行了匹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肌肉注射维生素B12100 ~300g,1 次 /d;静滴利巴韦林 0.5g 加入 250mL 生理盐水;口服阿司匹林 0.5~1.0g,3 次 /d;维生素 B120mg,3 次 /d,地巴唑 5~10mg,3 次 /d。若患者处于急性期,口服强的松10mg,3 次 /d,用药 7d 后逐渐减量停药。7d 为一疗程,2 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组除常规内科治疗外予中医护理加理疗干预:除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外,采用中医护理兼物理治疗。中医护理主要包括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以及中医按摩护理。起居护理主要为护理人员应该调节好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气温下降时,应该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避免运用冷水洗脸,避免面部受寒,做好面部的保暖工作。天热时, 叮嘱患者切勿吹空调或者电扇。此外,还应该注意保护眼睛, 叮嘱患者尽量减少用眼,少看电视、看书、上网或者看报,并且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眼药水滴眼治疗。饮食护理主要为护理人员首先需要积极鼓励患者进食,加强饮食的指导,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合理安排患者的日常饮食,对患者进行营养和饮食指导,鼓励患者积极进食,食物多为半流质, 细嚼慢咽,少食多餐,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叮嘱患者严禁食用刺激、生冷、动风、坚硬的食物。情志护理主要从医患关系入手,护理人员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解,并且将患者的心理需求作为基本依据, 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应找一些患者比较喜欢的话题,减轻患者内心对疾病治疗效果的焦虑心情,尽量摒弃心中的消极心理,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的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多给予关心与爱护,多安慰和鼓励患者,使患者消除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增加依从性。在做中医按摩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进行解释穴位按摩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患者的配合度。按摩护理主要为点按局部穴位和肌肉,改善面部的麻木僵硬感,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患者取仰卧位,首先采用大鱼际从患者患侧额部进行慢慢的推向其太阳穴,按摩太阳穴,并且反复多次。然后采取大鱼际与拇指桡侧进行轻轻的揉患者的面颊,从迎香穴到翳风穴, 且需要反复多次。并采取同样的方法对患者患侧下颌部进行按摩处理,并且将其皮肤带动且牵向颊车穴的位置,需要反复多次。理疗干预主要为采用 TDP 治疗仪选择风池、下关、地仓、太阳、迎香、翳风、攒竹、承浆等穴位,照射 10min,10 天 1 个疗程,另中药敷贴配合红外线照射 30min,10 天 1 个疗程。
2疗效判断标准
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对其面神经炎改善状况进行评估 [6]。①痊愈:面瘫症状完全消失,且面部神经功能恢复正常。②显效:面瘫症状基本消失,且面部肌肉功能明显改善。③有效:体征和症状有所缓解,且鼻唇沟和额纹未恢复。④ 无效:体征和症状无变化。
3统计学方法
选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 [n(%)] 表示,采用 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5讨论
面神经炎又称为面瘫,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贝耳氏麻痹,是指茎乳突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为临床特征。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面神经炎的治疗方法很多,且发病时间越短, 面神经受损越轻,此时进行及时治疗,可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恢复,治疗效果更好。
常规内科治疗是使用注射、口服等途径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通常患者将给予维生素 B12、利巴韦林、阿司匹林、地巴唑等药物进行治疗,根据病情安排治疗疗程 [7]。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系统化整体中医护理措施对面神经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6,8]。中医护理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从生活起居、营养膳食、心理等各方面给予针对性的指导,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对本病的认知度大大提高,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身体锻炼等方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患者的依从性更高,极大地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疗程,治疗效果更好。
理疗指的是物理疗法,是指将各种物理因素通过照射作用于人体局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本研究采用 TDP 治疗仪,选择风池、下关、地仓、太阳、迎香、翳风、攒竹、承浆等穴位,照射 10min,10 天 1 个疗程,另中药敷贴配合红外线照射30min,10 天 1 个疗程。理疗促进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的进一步消除,从而减轻了面神经在茎突孔内的压力, 有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红外线为可见光,波长为 600-700nm,该波段对人体穿透深,疗效更好,光斑大,为治疗一些大面积的病症提供的更好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且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医护理加理疗干预,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患者的依从性更高,极大地提高了治愈率,改善了患者的全身状况。结果表明,给予中医护理加理疗干预对于面神经炎患者来说意义重大,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董红梅 , 马靖 . 综合疗法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6):795-796.
[2]吴俊 , 周贤刚 , 钟渠 . 面神经炎后遗症危险因素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7(2):109-111.
[3] 宗时春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 43 例 [J]. 陕西中医 ,2003(8):705-706.
[4]郭宇.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6):101-102.
[5]务孔彦 . 中西医结合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 72 例临床观察 [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21):87-88.
[6] 周彦君 . 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护理 [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18):172-173.
[7]董一谕 , 陈俊伊 . 应用中医护理加理疗干预面神经炎 48 例临床研究 [J]. 齐鲁护理杂志 ,2010(11):41-42.
[8]潘晓玲 , 秦大平 , 程光万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护理体会 [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2):230-231.
《中医护理加理疗干预面神经炎的效果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07/20181107050237155.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