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赴马里维和二级医院批量伤病员院内护理处置预案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7 12:29: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批量伤员是指大规模伤亡事件后短期出现超出医疗机构现有资源配置的大量伤员,从而导致医疗机构出现救治能力不足等情况。一个有效可行的护理应急预案有助于提高医疗机构应对批量伤员的能力。本文简单介绍了赴马里维和二级医院批量伤员救治的护理应急预案,该预案可以使医院在紧急状态下迅速由常态转变为紧急救治状态,为二级医院紧急应对批量伤员提供了一套简单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维和;批量伤员;院内护理处置预案;二级医院

本文引用格式:杨鲜苹,樊婷.赴马里维和二级医院批量伤病员院内护理处置预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282-283.

0引言

批量伤员是指由于大规模伤亡事件导致伤病员数量远超医疗机构的救治以及资源配置能力,其伤病员救治存在突发性、群体性、不可预知性及严重的破坏性[1-2]。护理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批量伤员救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合理可行的护理预案、娴熟的护理技术以及面对大规模伤亡事件时快速的反应能力,有助于提升批量伤员救治的成功率。马里作为目前联合国维和行动最危险的任务区,恐怖袭击及武装冲突频繁,维和二级医院伤病员救治任务繁重,在护理人员短缺,医疗物资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依靠合理的处置预案以及快速反应能力,圆满完成了多次批量伤员救治任务。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以便为今后执行医疗维和任务的护理同仁提供借鉴。

\

 
1一般资料

赴马里维和二级医院按照联合国要求,护理人员编制10名,分别为护士长1名、ICU护士1名、手术室器械护士1名、手术室巡回护士1名、门诊护士1名、病房护士5名。11月12日晚,我维和二级医院紧急收治被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伤员9名,均为外籍男性伤员;其中危重伤员2例,进行急诊大手术1例,清创缝合8例。全体医务人员连续48 h奋战抢救,救治成功率为100%。

2护理处置预案

在接到批量伤员入院的命令后,护理应立即参与到从伤员检伤分类到救治的每个环节,立即做好人员安排及物品准备等,以便有条不紊地开展救治工作,同时对护理文书的记录不容忽视。

2.1批量伤员的检伤分类

批量伤员的检伤分类是保证伤员得到合理有效救治的最重要环节,直接体现医疗机构对大批量伤亡事件的反应能力,而护士在检伤策略的计划和实施方面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批量伤员的检伤分类分为院前及入院后两个环节。维和二级医院设空运后送组,主要参与伤员的前接与后送,一旦有大批量伤亡事件发生,空运后送组需第一时间派往急救现场,马里任务区的批量伤员多为汽车炸弹及曲射武器袭击所致,人员遇袭后伤情复杂,往往合并大出血、冲击伤、挤压伤、肢体离断等多种伤情。当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需迅速检查周边情况,确保安全后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快速伤情评估采用MARCH(Massive Hemorrage,Airway,Respiration,Cieculation,Hypothermia)法[3],START(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法[4]确定伤员救治和后送的优先顺序。评估完成后分别给伤员佩戴红、黄、蓝、黑四种标识,代表紧急处置、优先处置、常规处置和期待处置[5]。

由于院前的批量伤员检伤受时间、急救措施等条件限制可能存在检伤不足或过度的情况,且某些伤员可能在转运途中出现较大的病情变化,故入院后再次检伤很有必要,甚至需要多次重复检伤,以避免检伤不当导致病情贻误。当不能明确是否仍有后续再来的批量伤员,故应给予最低限度的最有效治疗及护理,直至明确批量伤员的总数为止[6]。对于批量伤员到达后的文书记录应当简洁、方便,必要时可以用记号笔在患者身上做记录以避免遗漏必要的操作及抢救措施。当确定批量伤员全部到达后应迅速调配医护人员、床位、救治药物及仪器等,使所有伤员均能得到有效治疗。

2.2急救药品、器材、物品和仪器的准备

2.2.1急救药品、器材和物品的准备


各种药品、器材和物品要准备充足,保证批量伤员抢救所需。急救药品、器材、物品要定位、定人、定期检查并定期补充,每名护士必须熟悉其放置位置。发生爆恐袭击后,批量伤员不断增多时,库管护士负责药品器材和物品的补充,护士长不定时检查。

2.2.2急救仪器的准备

抢救室内必备仪器有无创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输液泵、注射泵、吸痰器、洗胃机、制氧机、氧气筒、气管插管用物、简易呼吸器等。每名护士熟练掌握这些仪器设备的使用,护士长日常按计划组训考核,要求每名护士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熟练程度必须达标。要专人负责,定期保养,每日检查其性能,发现问题,立即上报维修,确保抢救伤员时性能完好。

2.2.3护理记录单的准备

抢救室除填写伤员救治表格外,还需准备抢救单、重症护理单和药品使用单等,我们将以上表格科学统筹设计在一张表格上,一目了然,客观、易懂、简单、节时,避免了各种表单太多太乱,记录繁杂的情况。

\

 
2.3救护小组人员编组分工

根据任务区有限的人力资源共分为3个救护小组及手术组,3个救护小组每组由1名军医和2名护士组成。每个救护小组由1名高年资军医担任组长,组长负责下达抢救医嘱。护理人员采取新老搭配,定人、定位、各司其职并相互配合等措施,确保批量伤员救治有序、高效、快速开展,为抢救伤员赢得了宝贵时间,提高了批量伤员救治成功率。例如,每组一名护士负责建立静脉通路、抽血,遵医嘱导尿等;另一名护士负责心电监护、吸氧等仪器使用,配合医生伤情处置等。协同完成医嘱及护理记录,有序快速省时;手术组由手术护士和巡回护士担任,配合医生开展各类手术,完成伤员手术室救治工作;护士长统筹安排,合理调配护士工作,给予技术指导,必要时加强到危重伤员抢救组;门诊护士初步评估患者伤情,并进行分类,准确核对伤员信息,做好标记,完善相关医疗文书患者基本信息,必要时作为助手加强到危重伤员抢救组。

2.4为提高紧急情况下的救治率,静脉穿刺应注意以下事项

由于人种的不同,非洲任务区的患者静脉穿刺时与国内的患者存在很大区别,加之受伤后失血失液,疼痛、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为护士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

2.4.1缓慢进针

非洲黑色人种皮肤角质层厚,穿刺时针感较钝,皮肤血管色差小,由于天气热,多数伤员体液不足,加之伤后诸多等因素影响,血管充盈度极差,回血较慢,伤员疼痛阈值较低,易躲避,因此穿刺时进针速度不宜过快,应缓慢进针。

2.4.2环形固定

因环境恶劣,患者身上脱落皮屑及污垢较多,非洲黑色人种汗腺发达,因此穿刺后固定留置针用透明贴易脱落,故需用胶布在透明贴上做环形固定。

2.4.3双通道,大号针头

伤员情况复杂,需大量补液,尽量选用大号留置针穿刺,建立双静脉通道。

2.5细致观察病情,及时巡视,加强心理沟通

二级医院救治对象包括联马团及战区维和部队,所以伤员哪个国家都有,语种较多,并且法语为非洲官方语言,加之因恐袭的原因,伤员存在的焦虑、恐惧、恐慌等心理特点,伤病员心理上往往恐惧沟通,因此有些清醒伤病员即使感觉不适也不会主动沟通,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细心观察,主动安抚伤员,及时发现问题,并且使用肢体语言、图片提示、寻求其他人员帮助等手段妥善处理,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从而也为伤病员的心理康复奠定基础[7]。

3体会

合理的人力资源调配是保证有效救治的前提条件。赴马里维和二级医院虽编制了10名护理人员,但是联合国对各护理岗位职责的描述是笼统的,尚不能满足突发批量伤员救治的需求。因此,管理者要在发生紧急状况下提前做出预判,做出预案,按照岗位要求合理分配,明确各护理人员在批量伤员救治中的任务分工,突出伤病员基本信息采集、伤势伤情了解、物品准备、各岗位间相互配合及注意事项的重要性,并有效防止重伤患者护理人员扎堆治疗,而轻伤患者无人照顾的不平衡现象。护理人员按照各组分工要求,各司其职而又相互配合,使护理人力资源调配达到最大的优化状态,有助于实现有序、快速、高效救治。

参考文献

[1]Propper BW,Rasmussen TE,Davidson SB,et al.Surgical response to multiple casualty incidents following single explosive events[J].Annals of Surgery,2009,250(2):311-315.
[2]张连阳,马明炎.重视批量伤员医院救治应急预案[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6,11(3):165-168.
[3]Perry,Brian W.Front Line Surgery:A Practical Approach[J].Journal of Trauma,2011,71(1):259.
[4]Bhalla MC,Frey J,Rider C,et al.Simple triage algorithm and rapid treatment and sort,assess,lifesaving,interventions,treatment,and transportation mass casualty triage methods for sensitivity,specificity,and predictive values[J].Am J Emerg Med,2015,33(11):1687-1691.
[5]宗兆文,张连阳,秦昊,等.我军战伤伤情评估和诊断方法的专家共识[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8,43(3):181-188.
[6]Hirshberg A,Holcomb JB,Mattox KL.Hospital trauma care in multiple-casualty incidents:A critical view[J].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2001,37(6):647-652.
[7]李雪玉,闫冬,刘福英,等.中国赴马里维和二级医院批量伤员救治护理应急预案研制[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4):408-4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5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