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法缩短战备训练中轻中度批量伤员救治 等待时间的研究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18 17:39: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通过管理战备训练中轻中度批量伤员的救治等待时间,优化伤员诊治流程,缩短等待时间(等待时间即从伤员被接至医疗组对伤员进行简单评估,辅助检查,物品准备及根据情况对伤员进行清创缝合或其他处置方法,开好医嘱至处置完成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伤员满意度,更避免诊治的延误和安全隐患。方法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法, 组成项目团队并明确分工 ,按六西格玛的方法,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步骤实施。结果 需要救治的伤员的等待时间从原有的平均 58.02 分钟缩短到 38.2 分钟。流程能力 Z 值从 0.14 提高到 1.58。结论 该项目运用六西格玛法改进,效果显著。

关键词:六西格玛法;战备训练;轻中度批量伤员;等待时间

本文引用格式:姜玉晓 .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法缩短战备训练中轻中度批量伤员救治等待时间的研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6):144-145.

0引言

六西格玛法作为一种质量标准管理技术,主要借助于统计学方法,通过定义 --- 测量 --- 分析 --- 改进 --- 控制五个阶段,达到改善和控制服务流程的质量缺陷 [1],从而改进细节,优化流程,控制结果,使环节质量和流程达到最佳境界 [2]。六西格玛管理法作为被实践证明了的现代有效质量管理工具,由于其卓越的管理效益已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采用。也有运用于医院管理的一些非常成功的案例,且很多实践及报道都说明了六西格玛管理法可以缩短伤员检查时间, 增加处置伤员人数,提高伤员满意度。

由于当前较为复杂的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未来战争也是信息化战争,可能会瞬间发生大批量的伤员,且伤情可能会比较严重,伤势可能会比较复杂,救治难度大。我院野战医疗队承担着战时伤病员的救治任务,但在日常训练和演习时发现,批量轻中度伤员救治等待时间较长。鉴于此,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本课题旨在研究野外驻训,模拟战争条件,对于短时间内集中出现的大批量轻中度战伤员进行有效救治,通过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法缩短其救治的等待时间。通过优化诊治流程,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和伤员的满意度,从而为应对突发事件和保障打赢提供有力保障。

1项目内容与方法
本项目以轻中度伤员及参加救治的医疗组成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法 , 组成项目团队并明确分工,按六西格玛的方法,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步骤实施 [3]。对轻中度批量伤员救治流程进行识别,分析影响伤员救治等待时间的关键因素,找出解决方案,并制定出相应措施进行控制,统计分析使用 Minitab 软件统计。

1.1 定义阶段
首先根据该项目涉及范围组建以医疗组医生和护士为主的项目团队,接受六西格玛知识的培训,并明确项目的质量关键点(CTQ)为轻中度伤员救治等待时间。起点:伤员到达医疗组。终点:对伤员完成处置。召集医疗组成员,明确责任,做出流程图(见图 1),对伤员救治流程展开头脑风暴,以鱼骨图的形式对所有可能影响 CTQ 的因素进行分类列举(见图 2)。

\

1.2测量阶段
根据流程图及鱼骨图,本研究将所有伤员救治总等待时间Y分为 Y1-Y4 共 4 个时间阶段,Y1 为病人到达至医生初步对病情评估时间,Y2 医生初步对病情评估至医生开始诊疗时间,Y3 为医生开始诊疗至开好医嘱时间,Y4 为开好医嘱至处置完成时间。并列出相关因素,设计专门的数据采集表,统一培训数据采集人员,指定专人负责跟踪记录并收集数据。

1.3分析阶段
收集的数据通过 Minitab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1)先对等待总时间 Y 进行分析,以确定流程能力;结果显示数据呈现非正态分布,均数为 58.02,标准差为 28.03,流程能力 Z 值为 0.14,说明流程能力较差,我们的改进余地较大。(2)再对 Y1-Y4 进行分析,Y1 的平均值为 11.2,Y2 的平均值为 6,Y3 的平均值为 30.5,Y4 的平均值为 10.5,其中 Y3 时间占用较长,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改进的重点。(3)对 Y1-Y4 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召集团队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查找原因,并进一步制度改进措施。

\

1.4改进阶段。

1.4.1通过分析,影响 Y1 病人到达组室至医生初步对病情评估时间的因素为医生有无做好接受伤员的准备。因此, 要求伤员到达后,护士要立即安排床位,准备好病历及检查用品,对病人做好生命体征的评估,并及时通知医生,确保医生有所准备。

1.4.2影响 Y2 医生初步对病情评估至医生开始诊疗时间的因素为病人到达时间是否为救治病人高峰时段,有无需要紧急救治的伤员,高峰时段人员配备情况。因此,需要护士对于新来的伤员要做好评估,并及时向医生告知大概病情, 使医生能够做好准备减少重复操作的时间。同时,对于高峰时段人手不够的情况,医疗组组长要及时报告,请求支援。

1.4.3影响 Y3 医生开始诊治至开好医嘱时间的因素为医生是否知晓相关疾病知识及是否需要做相关化验及检查以助其诊断,检查结果时间长短及是否了解组室常备药物。

1.4.4影响 Y4 开好医嘱至处置完成时间的因素为护理人员对业务的熟练程度及病区是否有药物,药物配置途径。因此, 要求护士熟悉自己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并且要求护士熟悉本组室常备药物,及时列出清单,常备药物要配备齐全,存放在相应位置。如果病区无药,尽快联系相关部门,及时做好接收药物准备,护士接收到医嘱后, 及时备全药品,按要求配置。护士在操作前也要做好宣教, 物品准备完成后,及时对伤员进行治疗。
1.4.5综合以上关键因素,通过讨论分析,确定了关键因素, 并且为了节约人力资源,对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做了相关的调整。(1)对医疗队的布局进行调整,辅助科室在医疗组周围搭建,减少来回路程的时间。(2)合理安排人员, 并及时召集相关人员来医疗组加强,减少伤员在高峰时段的等待时间。(3)加强业务培训,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战场救护能力。(4)标识清晰,方便伤病员的查找。

1.5控制阶段
在此阶段,贯彻最优解决方案,确保流程稳定,避免流程漂移 [4]。在改进的基础上,制定工作标准,并请医疗队的专家为流程监督员,及时听取反馈意见,对流程和制度进行调整和修改。

2数据处理

项目中的数据使用 Minitab 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改进措施并经过 1 个月的实施后,对数据进行第二次收集,通过 Minitab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 Z 值从 0.14 提高到 1.58,改进后平均等待时间 38.2 分钟,平均缩短 19.82 分钟,并对改进前后两次数据进行双样本 T 检验,P<0.05,结果显示改进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改进措施有效。

\

4讨论

六西格玛是伤员开始,由伤员结束,并且是一个确定什么是伤员的真正要求和找出没有满足伤员期望的缺陷,以便建立新的服务流程或提供伤员满意度的过程 [5]。在本研究中,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批量轻中度伤员救治流程及相关因素进行改进,使伤员救治等待时间明显缩短,真正体现了以伤员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救治效率,提高了伤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Henk de Koning,John P.S.Verver,Jaap van Henvel,et al.Lean Six Sigma in Healthcare[J].Journal for healthcare Quality,2006,2(28):4-11.
[2]张萍 .“六西格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J]. 护理研究 ,2005,19(3A):379-380.
[3]( 美)罗纳德·D·斯尼·罗格·W·何瑞尔著 , 熊伟译. 服务业六西格玛[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9-11.
[4]黄漫容 , 文向东 , 郭少云 . 头脑风暴法在护理质量改善中的应用 [J]. 现代护理 ,2002,18(9):707.
[5] 何晓群 . 六西格玛的统计学原理 [J]. 中国统计 ,2004(12):44-45.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法缩短战备训练中轻中度批量伤员救治 等待时间的研究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18/20181218054015854.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86.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