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针刺加一贯煎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6 15:26: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加一贯煎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病例6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予硫酸羟氯喹片口服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联合一贯煎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症状疗效,检测schirmer实验及未刺激的全唾液腺流率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chirmer实验及未刺激的全唾液腺流率测定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加一贯煎联合硫酸羟氯喹片能较好地改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三者协同治疗疗效佳。

关键词:针刺;一贯煎;硫酸羟氯喹片;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本文引用格式:孟倩文.针刺加一贯煎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129-130.

0引言

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其特点为泪腺和唾液腺功能下降伴由此所致的眼干和口干[1-2],此外还可以出现多种累及多个脏器和脏器系统的其他疾病表现。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替代治疗和对症治疗,然临床疗效不明显。本研究是在应用西药基础上加针刺联合中药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口眼干燥症状,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符合2002年SS国际分类(诊断)标准[3]。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符合SS诊断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上,无严重多脏器系统损害,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符合2002年SS国际分类标准中的排除标准[3],且年龄小于18岁,有严重多脏器系统损害,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有视网膜病变或视野改变者。

1.3一般资料

62例患者均为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风湿科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的S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1例,男性2例,女性29例,年龄(45.09±8.71)岁,病程0.2-15年。对照组31例,男性1例,女性30例,年龄(44.03±8.30)岁,病程0.4-1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患者硫酸羟氯喹片(上海中西医制药有限公司0.1g/片),2片/次,2次/天,连续服药3个月。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及针刺治疗。中药予“一贯煎”,处方组成:生地黄30g北沙参12g南沙参12g枸杞子15g麦冬12g天冬10g当归8g川楝子8g白芍10g。肝肾阴虚证者加女贞子、酸枣仁、石斛、丹参,气阴两虚证者茯苓、山药、太子参、石斛,阴虚血瘀证者加丹参、当归、桃仁、红花,阴虚湿热证者加青蒿、地骨皮、白薇、茵陈每日一剂,煎水取汁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连续服用药物3个月。针刺治疗取穴:太溪、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承浆、廉泉、颊车、下关、翳风、睛明、四白、攒竹、鱼腰、丝竹空,其中睛明穴操作时嘱患者闭目,医者一手将眼球轻轻外推并固定后,另一手持针缓慢进入约0.5-1寸,不行手法,出针时需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其余穴位常规针刺,进针得气后,留针30min,每周五次,连续治疗3个月。

3治疗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3.1.1疗效观察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风湿病中西医诊疗学》[4],显效:口干、眼干症状明显好转,全身症状好转,检查指标改善较大;有效:口干、眼干症状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有所改善,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口干、眼干症状改善不明显,或者不稳定,检查指标改善不明显或不稳定。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3.1.2实验室指标

Schirmer实验(+):≤5mm/5min,未刺激的全唾液腺流率(+):≤1.5mL/15min。

3.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结果

3.3.1两组疗法总有效率比较


经12周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3.87%,对照组有效率为64.52%,经2检验,P<0.05,两组治疗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
 

3.3.2两组schirmer实验及未刺激全唾液腺流率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未刺激全唾液流率和schirmer实验情况无显著差异,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针刺加一贯煎联合硫酸羟氯喹片可明显改善患者唾液流率及schirmer实验指标,结果见表2。


\

4讨论

SS的病因及机制不明,是一种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同时还可累及其他系统特征的风湿免疫疾病,常见于50-60左右的女性,但亦可发生于青少年、年轻成人和男性,目前尚无方法根治。中医认为此病为“燥痹”,“燥”的病机或是津液输布失常或是阴津亏损,以上病因基于脏腑功能失调,其中以肝脾肾三脏为主。肝,“主疏泄”,肝气调达则气血津液畅行;“藏血”,津血同源,血足而津充;“开窍于目,在液为泪”,肝经循行过目,故若疏泄失常,津血不足,则易生眼干不适。脾,“主运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津液的生成及输散皆依赖于脾,脾气健运则生化有源、输布正常;“开窍于口,在液为涎”,若脾阴不足,加之他脏疾病传变,则易生口干不适。肾,“藏精”,肾藏精气,主机体一身之阴阳,《景岳全书》:“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然则阴平阳秘是维持机体功能平衡的基础,肾阴不足,他脏失润;肾阳不振,水津失布;中医治疗多以“滋阴润燥”为法,调理脏腑功能。

一贯煎基础方由生地黄、北沙参、南沙参、枸杞子、麦冬、天冬、当归、川楝子、白芍组成。方中枸杞子入肝肾二经,长于滋阴补肝,生地黄滋肾养阴,肾水得充则可涵养肝木,并可清虚热、生津液;当归养血补肝,为血中气药,养血之中可有调血功能,补肝血之中兼有疏肝气之效,气行则津液畅行;白芍平肝阳、敛肝阴;南北沙参、麦冬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一则养肺金而制肝木,二则使脾胃之气强而不受制于肝,津液得以生化;川楝子苦寒,与诸甘寒滋阴养血药物配伍,无苦燥伤阴之弊,又可引主要直达肝经。此方通过调理肝脾肾三脏功能而达“滋阴润燥”之效。针刺取穴思路为整体取穴加局部取穴。其中太溪为肾经原穴,《九针十二原》:“五脏六腑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此穴为肾气宏大之处,有滋阴益肾之效,肾水充足可滋肝木;太冲为肝经原穴,肝经水湿风气由此上冲而行,此穴有疏肝行气之效,气行津布;足三里为脾经下合穴,“合治内腑”,此穴有健脾益气,疏风化湿,兼具扶正祛邪之功,脾胃健运则生化有源,津液输布正常;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相交会之处,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之功,加强太溪、太冲及足三里功效;合谷,有“面口合谷收”之意;承浆、廉泉、颊车、下关、翳风为针对口干症状的局部取穴,睛明、四白、攒竹、鱼腰、丝竹空为针对眼干症状的局部取穴,局部取穴可疏通病灶处的气血。针刺治疗以整体取穴调脏腑功能,使气血津液生化有源且得输布,局部取穴加强病灶气血津液的运行,两者相结合则可达到整体与局部的调节。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未刺激全唾液腺流率及schirmer实验结果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针灸加一贯煎联合硫酸强氯喹片改善SS症状疗效显著,三者协同治疗作用佳。

参考文献

[1]Ramos-Casals M,Tzioufas AG,Font J.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new clinical and therapeutic concepts[J].Ann Rheum Dis,2005,64:347.
[2]Pertovaara M,Korpela M,Uusitalo H,et al.Clinical follow up study of 87 patients with sicca symptoms(dryness of eyes or mouth,or both)[J].Ann Rheum Dis,1999,58:423.
[3]施桂英,栗占国,唐福林.凯利风湿病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1255.
[4]周翠英,孙素平,傅新利.风湿病中西医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51.
[5]梁红,汪元,刘佳佳,等.10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分析[J].江西中医药,2019,50(03):28-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09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