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8 14:16: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群众对养生健康的关注,社会越来越重视药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问题。正所谓: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一方面,药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关系到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另一方面,人们对于药品不仅仅局限于“量”的有限性,更加追求安全,健康的“质”,药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加强药品质量控制是保证药品安全的有效方式。对药品的质量进行控制有助于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同时药品质量控制也是药库药品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重视药品质量控制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探讨如何进行药品质量控制,保证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药品质量控制;药库药品管理;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杨文秀.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235-236.

0引言

为避免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更好地服务患者,各大医院都纷纷建立起了适合自身医院体系的药品质量控制体系。药品质量控制工作是医院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药品安全关系着群众的生命和健康,药品被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保障药品的安全、经济、有效是药品质量控制的关键。药库质量控制工作不仅只对药品日常采购、供应、库存保管等过程进行监控管理,同时还要对药库公共部分进行监控管理,从而更好地服务临床安全用药。

1对采购的药品进行事前的质量控制

1.1严格把关。严格执行国家药品审核法规和审核制度,质量检验部门应对每批药材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审核,检验项目包括药材的性状,杂质,指标性成分等等。检验报告应由检验人员,质检部门的专门负责人签章,检验报告应当存档,严格把关药品的经销商资质认证,包括对销售药品的资格证书、经销商的各种经营药品资质进行严格验证。进口药品通关单,进口药物的药检报告,进口药品注册证书,省级政府部门的物价单等等。都要安对其进行详细记录并归档。以保证药品合法合规[1]。

\

 
1.2实行药品安全阳光化。坚持做到药品网上阳光采购,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网站进行购买,按照省级阳光采购标准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及其他有关规定依法进行采购,务必做到药品无过期,无劣质,无假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1.3保证药品在用药安全期内。要根据其医院的用药规模,保证药库库存量在合理的区间内。根据库房面积和药品的周转情况,一般根据临床医疗活动实际需要,合理安排采购量,用量大的常规品种一般储备一到两个月的用量,不常用的特许品种,由应用科室写出申请,经科主任同意后再进行采购,保证临床用药,领药房用药品一般为一到两周的用量,在满足临床用药需要的大前提下实现最大限度减少库存的目标,从而保证医院资金周转灵活。用药应符合近效期先用,先进先出原则,按批号先后发货,杜绝人为产生的过期药品。药库管理员要及时掌握医院内药品需求量,并根据药品市场供应情况及时调整药品储备规模,防止出现短期药品积压过多的现象出现,每月定期清查药物的有效性期,药库药品据失效期五个月,必须填报滞销近效期表,医生人手一份,强制要求优先使用滞销产品,用完之后不在采购或采购及少量。压缩资金周转时间,缩小采购的量,采取少量多次购买的原则,特别是对于不常用的药品,增加药品的流通率,如果某药品几个月内无销售,要有预防性的措施,尽快挑拨至使用的站点。

2保证药品的收入库制度完善,规范验收流程

在对药品进行验收时,检查国产药品是否具备相关部门盖章的当批次的《药品检验报告书》;进口药品是否具备当批次的《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和《进口药品注册证》。对相关情况做好记录,需逐一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数量、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有效期、包装规格以及包装是否完整、产品批号、质量等相关情况,对效期超过两年的药品,购进时距离失效期不得少于一年,否则不得验收入库[2]。建立仓储设施设备的管理台账和档案,对各类药品定期进行检查,并加以记录,确保药品的质量,对于部分药品的包装常常因搬运或运输不当等原因而造成破损,要重视这种药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处理。通过规范验收流程,保证药品的入库时质量过关。

对于药品批次及效期的验收工作要求,保证半年内将失效的药品拒绝入库;3个月内失效的药品除非市场供应紧缺外否则原则上是不能入库。只有药品经过检验合格后,药库管理员才能将所检验合格的药品的各项信息输入到电脑,方便药库药品日后开展对药名后续管理的工作。

3严格要求在库药品的质量安全

对在库药品要分门别类地进行摆放,按使用途径分口服药品区、药械区、高危险药品区、注射药品区、外用药品区等区域,集中定位存放,同一药品要按照不同批号分别摆放,近效性在前,远效性在后,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域按药品的适应症再进一步细分。第一类精神药品、麻醉药品要实行“五专”管理,且要配置防盗报警系统;高危险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毒性药品要进行特殊管理,单独存放并做好相关标识[3]。

同时要根据药品说明书的建议,按药品所需的温度、湿度及光照要求来保存药品,要派专门的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的储存和陈列,对库房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监测和管理,如果温度或者湿度超出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设施。库房要设有“三温库”,冷库温度要求在2-10℃区域,阴凉库温度要在20℃以下,常温库温度要在0-30℃之间。湿度保持在45%-75%之间。按照van’Hoff经验显示,温度一旦每升高10℃药物降解反应速度就会增加2至4倍,因此,要严格控制药物在库存中的环境温度。药库管理员要经常对药品环境进行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节温度、湿度,并及时作记录,保证药品的温、湿度适中,防止药品变质或失效。尤其是对中药饮片应按其特性,采取干燥等方法进行储存。而且同种药品要根据各批次按顺序摆放做好标识以便区分,对于那些有效期短的药品要放置在最外层,不可将药品倒置。口服药品或外用药品要分开摆放,摆放位置要得当。药品堆垛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距离,药品与屋顶、墙的间距不小于30cm,与库房散热器间距也不能小于30 cm,与地面的间距不能小于10 cm。在药品储存期间,因保管,人员责任心不强或者是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药品出现质量问题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责任到人,加强管理。

4加强药品出库管理

对于药品出库要严格遵循“近期先出”、“先进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严格审核出库凭据,防止药品漏发错发。购入的药品由仓库保管员验收入库,输入电脑填制药品商,生产批号等信息,与电脑上药品入库单核对,核对无误后进行财务验收并打印入库单,入库单由采购员和库房保管员共同签字后交予药剂师进行核准,优先选取有效期短的药品、旧药,压缩药品周转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对于第一类精神药品、麻醉药品要实行双人核对发放的规则。

\

 
5药品盘点的要求

要保证药库管理工作做到位,必须要详细记录药品的进出情况,必须做到有单可查,有据可依。在确保药品进出安全的大前提下,医院要对药库实行每月盘点制度,把月底手工盘存的药品数与计算机上的数据两相核对,找出不符的地方并及时处理解决。

6加强对药品管理员的管理和培训

医院药库管理员一定要具备药学专业职称,能清楚了解各种入库药品的性质和性能,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并加强与临床沟通联系,从而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7结论

药品质量安全关系到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唯有国内生产企业,监管者以及社会群体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药品质量的安全。只有坚持药品质量安全底线不放松,才能减少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才能保证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医院要加强对采购的药品事前的质量控制,严格确保所采购的药品的质量合法合法,经得过质量检查,建立好药品的质量监管体系;保证药品的收入库制度的有效性,规范验收流程;严格要求在库药品的质量安全,确保药品在库的药效性安全性;加强药品出库管理,保证药品依规依法出库;重视药品盘点,防患于未然;加强药品管理队伍的建设。只有层层重视。只有保证药品质量控制工作不出差错,才能发挥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文煜.浅谈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南药学,2017(7):290.
[2]祝明羽.药库药品质量控制管理效果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0):1013-1016.
[3]袁蓉,全晓雯.药库药品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及其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6):165-1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81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