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BNP的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患者各有2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了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相关指标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浆BNP水平、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组间数据差异具备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添加曲美他嗪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得到良好改善。
关键词:曲美他嗪;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应用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张辉,罗先润,高超,等.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BNP的变化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121-122.
0引言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心血管疾病,目前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通过治疗改善患者心衰程度。但目前临床仍缺乏最佳的治疗方案[1]。因此,需要加强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疗研究,探寻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才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尽早改善[2]。为此,本次研究中详细观察了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BNP的变化及应用价值,具体情况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将其采取随机数据表法分成两组进行治疗,其中包括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中男=11例、女=10例,患者最小年龄为59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68.5±3.5)岁;对照组男12例、女9例,患者年龄在60-78岁之间,平均年龄(69.0±3.6)岁。组间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经计算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患者入院后采取饮食控制,控制水及钠的摄入,指导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有效吸氧及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合理控制血压、血脂以及血糖水平,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的利尿剂、硝酸酯类以及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了曲美他嗪治疗,每次口服20 mg,每日三次于餐前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一个月。
1.3观察标准。采用我院自制的心功能评分标准记录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总分值为5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越好。同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记录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乐趣、心理状态、生活活动能力、睡眠质量)等生活质量,每项指标分值为1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好。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进行测定对比。
1.4临床效果判定。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基本恢复正常、心功能改善达到Ⅰ级标准,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显效;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改善良好=有效;患者以上指标改善较差或加重=无效。显效+有效例数除以总人数×100%为治疗总有效率。
1.5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数据均通过SPSS 20.0系统软件处理,BNP水平、心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通过(±s)描述计量数据,治疗总有效率数据通过n(%)描述,分别采用t和χ2进行检验,当数据差异显著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对比详情。评分记录结果显示,治疗前组间患者BNP水平及心功能数据相比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同对照组比较改善显著,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比较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1。
2.2组间临床疗效对比。经判定结果显示,观察与对照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各为95.2%、71.4%,相比之下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组间数据具备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2。
2.3观察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详情。治疗前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数据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其数据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心力衰竭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而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所造成的心肌纤维化,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扩大和心力衰竭,其主要诱发因素为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该病的发生会严重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若治疗不佳,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临床目前针对该病主要采取饮食控制,控制水及钠的摄入,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常规治疗虽然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却无法尽早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致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无法恢复,因此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据相关研究表明,心肌供血及耗氧量失衡是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的关键因素,而长期心肌缺血缺氧会直接降低心肌细胞收缩能力,从而影响心脏功能。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采取合理药物进行调节心肌能量代谢及心肌耗氧量[5]。曲美他嗪是一种调节心肌能量代谢类药物,该药为3-酮酰辅酶A硫解酶抑制剂,可对游离脂肪酸代谢进行有效抑制,提高氧的利用度,从而促进葡萄糖氧化;并能通过减少细胞内H、Ca2和Na的超载,增强乳酸利用率,抑制细胞的酮体产生及缺氧所致的细胞酸中毒,最终可有效改善心肌收缩力、降低BNP水平及减轻心肌细胞损害程度[6]。同时配合饮食控制,控制水及钠的摄入,指导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有效吸氧及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合理控制血压、血脂以及血糖水平,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的利尿剂、硝酸酯类以及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尽早改善,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良好恢复[7]。这与本文的观察结果也比较符合,在本文中同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添加了曲美他嗪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且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心功能及生活质量也均得到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加曲美他嗪在提高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BNP水平及心功能起到了重要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艳,胡喜田.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BNP的变化及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1):3258-3259.
[2]李剑.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4):67-68.
[3]汤玉慧.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0):94-96.
[4]杨彦立,安巨会,薛增明.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7):733-736.
[5]王雪,郑晓群.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01):30-32.
[6]郭山岭.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5):894-895.
[7]龙春霞.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北方药学,2017,14(8):1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