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训练伤患者临床人文关怀体验的质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4 13:41: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了解训练伤患者对人文关怀的护理需求,为训练伤患者提供良好的人文关怀服务。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度访谈19例训练伤临床住院患者,采用Colaizzi分析方法对所得资料加以整合分析从中提炼主题。结果训练伤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程度排在前3位为个性化的健康指导、阳光般的人文关怀、阶段式的心理支持。结论在住院期间有良好的护理人文关怀体验,训练伤患者为功能障碍及心理敏感群体,其治疗效果与专科护理的质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将人文关怀贯穿治疗护理全过程,不断完善护理工作流程。

关键词:训练伤;关怀行为;心理体验;质性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亓文静,杨晓萍.训练伤患者临床人文关怀体验的质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7-8.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Nursing Humanistic Care Experience of Inpatient of Military Training Injury

QI Wen-jing,YANG Xiao-ping*

(Tai’an Hospital Nursing Department,No.96 Hospital of PLA,Tai’an Shandong)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nursing needs of 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 of military training injury,providing a good humanistic care service for the wounded military patient.Methods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to interview 19 cases with military training injury.The Colaizzi analysis was used to integrate the data to extract the subject.Results The demand of nursing service ranked top 3 were professional health guidance,humanized care care and scientific psychological guidance.Conclusion Patients have a good nursing care experience during the hospital stay.Training injury patients is a dysfunc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sensitive group.The treatment effec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the nursing care.The nursing should carry out the humanistic care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nursing car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nursing workflow.

KEY WORDS:Military training injury;Caring behavior;Psychological experience;Qualitative research

0引言

由于当前部队的训练任务重、要求严,训练伤发病率居高不下,因此对训练伤患者不仅局限于治疗疾病,使其机体功能的恢复,患者更需要的是针对性地制定防护措施,科学合理地调整及制定训练计划,尽最大可能降低训练伤的发生,因此医疗护理服务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人文关怀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本文旨在以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需求情况,探讨能满足训练伤患者护理人文关怀需求的有效途径。

\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1-6月我院骨科收治19例伤病员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入选者均为男性,年龄18-35岁,首次因训练受伤入院;(2)有明确的训练受伤史;(3)受伤后至入院时间小于30天;(4)患者病情稳定,思维清晰,口头表达能力强,无精神障碍;(5)本人自愿参加采访。研究对象详细资料见表1。



\

 
1.2方法

1.2.1访谈方法


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为指导,以训练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出院前进行半结构式的面对面深入访谈,访谈至资料信息未有新的主题出现。一般选择在单独、安静房间进行本研究,如:谈话间、会议室等。为了获得患者配合和理解,谈话前首先向受试者介绍说明研究目的、内容、隐私保护措施以及录音的必需性。为了使受访者自由描述自身感受,我们以开放式提问方式进行引导,并根据受访者的回答逐步深入访谈。我们灵活调整提问顺序和内容,有时依据受访者实际情况和访谈提纲内容,可适当反问或追问有价值的问题,确保信息的准确性。访谈时间不超过60min。

1.2.2资料分析方法

结束采访后,整理现场笔录和录音资料,采用Colaizzi的关于现象学的7步分析法[1]进行分析:(1)仔细阅读访谈记录;(2)选取有价值的陈述;(3)编码反复出现有意义的观点;(4)整理编码后的观点;(5)记录详细的描述;(6)辨别相似观点提炼主题;(7)返回受访者核对资料的真实性。研究者对访谈资料分析的结果进行反复分析、归纳和整理,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最终得到本研究的三大主题。

2结果

2.1主题一:个性化的健康指导


不同的训练伤发生于不同的科目,因此康复训练方法也各不相同[2],本研究19名受访者都希望护士康复锻炼指导能从心理、环境、营养、运动及医学干预等多方面进行,并加以预防和规避风险,根据不同的伤情,制定不同的康复锻炼指导,提出切合本人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指导方案,以利于健康维护与疾病预防。

患者G5:“反复腰痛3年,在当地卫生队理疗未见好转,入院后主管医生要我坚持做腰背肌锻炼,护士发给我的宣传刊物上面既有示意图,又有简单的文字说明,并且一步一动教会我技术要领,指导和监督我进行功能锻炼。平时你们工作那么忙,我都不好意思。”患者G16:“医生说我的手术很成功,但术后恢复需要很长时间,出院后必须继续进行功能锻炼,但住院时间有限,回部队后没有护士监督和指导,不知功能锻炼效果怎样?训练科目会对我预后有影响吗?患者G1:“我很想尽快恢复受伤的肩关节,如果在一开始康复锻炼时若有医生或护士在旁边指导我锻炼,锻炼效果一定会更好。”

2.2主题二:阳光般的人文关怀

护士细致的工作是军队伤病员认为是最具关怀的护理行为,当他们接受护理服务之后的体验符合他们期望时,军队伤病员就会感受到关怀[3]。

患者G7:“记得我手术当晚,医生要求患肢抬高制动,长时间仰卧导致腰背部疼痛,这疼远远超过刀口疼,腰背部痛使我无法入睡,值班护士得知此情况后一直不停的安慰我,还帮我按摩酸痛背部,虽然这个动作很微小,但在我心里引起很大的波折,但让我永生难忘。患者G10:“我只是一个脚扭伤,单位没派陪护,饭菜都是医院定时送到病房,护士每次顺便问一句,喜欢吃什么下次给你订,住院正好赶上元宵节,护士们还送来了元宵给我吃,我一想起这些,我就感动不已。”患者G3:“医生建议我保守治疗,住院以后一直使用激素,本身我手背血管不好,又加晚上光线差,值班护士连扎3次才成功,护士连声道歉,其实不能怪护士,她也挺着急的。”

2.3主题三:阶段式的心理支持

肢体运动障碍不同程度影响军队伤病员的心理和社会功能[4],大部分被访者提到自己有恐惧、焦虑、无助等心理问题,护士应及时掌握患者的期望、忧虑和心理防御风格,获得真实的客观治疗信息和主观感觉。术前进行术前访视矫正错误认识,实施行为应对疗法,对术中、术后疼痛及不适进行讲解,建立正确的期望和心理防御机制;术后实施示范脱敏法,利用术后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恐惧、降低焦虑水平。患者G18:“我今年还不到20岁,也是新兵,第一次遭受训练伤,我非常担心自己因伤留下残疾,影响我将来就业、婚姻,时时感觉到迷茫困惑和恐惧。”患者G4:“本来年底打算参加技能大比武,争得好名次年底调士官,听医生说我的肩袖损伤,半年内不能进行投掷及对抗性项目训练,我现在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年底只能退伍啦。”患者G13:“现在回想起手术的经过,至今仍历历在目,我原以为自己很勇敢,能够应对任何挑战,医生说我还需二次手术,把钢板取出,但经过这次手术,我再也没有勇气上手术台了。”

3讨论

3.1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


本研究结果表明,训练伤伤病员运动功能障碍,心理敏感,情感脆弱,住院及恢复期存在着较大的护理需求,不仅仅需要人性化的护理关怀和有针对性的康复锻炼指导,还需要更加体察入微的心理疏导。

3.2注重人文关怀,构建健康服务新型模式

为了顺应和满足伤病员需求,去年我院护理部与某部队签订了“军人健康咨询师”聘任协议,率先探索总结了军队医院护理单元对接部队基层营连健康服务新型模式。首批8个营与8个护理单元结对,由每个科室护士长及3-4名骨干护士组成健康保障小组,在护理部统筹下,每月或每季度到部队开展健康咨询和辅导授课,为官兵及家属普及健康知识,同时为官兵开通微信、电话等服务通道,同时,结合部队跳伞、海训等演训任务建立伴随常态机制,为实现官兵扎根基层、服务部队做了有力保障。

3.3注重人文关怀,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总体来说,作者初步认识到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很大程度决定了伤病员对人文关怀的感受。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军队伤病员对人文关怀护理的真实体验,找出最具有关怀性的护理行为,以便更主动有效地关怀伤病员。

4小结

4.1针对军队伤病员自身特点,满足伤病员合理需求


护士关怀行为对大部分受访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段简单的倾听,一个很细微的动作,一句关心的话语,这些很简单的方式,都会让患者体会到护士对他们的关注、关爱和尊重。因此,骨科护士应体会、识别患者实际需求,协助患者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4.2不能忽视患者特殊心理,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大部分受访者情绪容易激动,对预后过分担忧及痛苦,特别是亲人不在身边无人照顾的军人,会产生孤独、寂寞心理。作者发现,护士给患者必要的心理安慰很好的促进患者情绪的稳定。骨科护士应善于倾听患者的诉说,细心关注患者的心理反应,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尽可能消除患者负面心理,让患者控制好情绪,在接受治疗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4.3提高骨科护士专业技能,加强宣教与沟通

护理技术在本质上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5],其最终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点依然是实现对生命的关怀[6]。作者发现,护士经验丰富,专业技术熟练,可使患者对治疗的害怕和焦虑不安减轻。护患沟通应以专业知识为铺垫,对患者适时、适人、适量地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播,使患者对自身病情和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达到知、信、行的程度,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中的配合度[7]。

参考文献

[1]胡雁.护理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49-270.
[2]黄昌林.军事训练伤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92-238.
[3]邱俊杰,安花花,姜晓莉,等.门诊候检军队伤病员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7,31(08):538-541.
[4]李顺飞,何伟华,李佳,等.军队医院平时服务保障职能及其评价的思考[J].人民军医,2018,61(06):562-565.
[5]张丽华,刘义兰,阮满真,等.急诊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行为感知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03):45-48.
[6]薛朝华,刘义兰,鲁才红.眼科住院患者关怀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7,32(12):79-82.
[7]宋春燕,王改利,吴红艳.住院患者对护患沟通感受与需求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1):69-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53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