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胃肠间质瘤相关研究进展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1-01 16:50: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胃肠道间质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的隆起型病变或肿块,表面覆有正常黏膜。外科手术完整切除是局限性 GIST 治疗的金标准。但术前评估瘤体不能完整切除,或者存在复发转移的病人,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外科手术综合治疗是目前最推荐的治疗模式。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甲磺酸伊马替尼;外科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董银 . 胃肠间质瘤相关研究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2):127,129.

\

0引言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原始或幼稚的胃肠道间质干细胞起源的间叶性肿瘤,多发生于胃、食管、小肠、结直肠等部位。病因主要是 KIT 或 PDGFRA 基因激活突变,常呈现CD117(c-Kit) 阳性表达。外科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对于复发转移和不可手术的 GIST 病人,甲磺酸伊马替尼能明显改善GIST 的预后,成为一线治疗方案 [1]。

1临床表现

GIST 最 常 发 生 于 胃 (60%~70%), 其 次 为 小 肠(20%~30%),10% 发生于直肠、结肠、食管等其他部位,极少数情况可在胃肠道外发现 [2]。GIST 多以腹胀、腹痛、贫血、扪及腹部肿块等症状就诊,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与胃肠道其他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症状类似。GIST 的淋巴结转移少见,主要是血行转移和腹腔种植转移。

2影像学特点

腹部 CT 能清楚显示瘤体的大小、密度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依此分辨其良恶性;侯毅斌、王忠富 [3] 等人将42例经病理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病人(其中良性 14 例,恶性28 例),均行腹部 CT 检查,发现良性肿瘤的密度均匀,无明显钙化点,且直径均在 5cm 以下;恶性肿瘤患者瘤体密度不均匀,形状不规则,边缘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直径在 5cm 以上。超声内镜 (EUS) 检查可探清肿瘤内部及周围的血液供应情况,清楚的显示消化道管壁的结构;陈欧,邱雄 等人将 26例患者病理确诊为胃肠间质瘤的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均可见黏膜下隆起病变、低回声团块;其中起源于固有肌层 23例,源于黏膜肌层 2 例,黏膜下层 1 例。

3病理诊断

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标本可以进行组织细胞学检查,是胃间质瘤进一步获得病理诊断的首选方法 [5-6]。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其穿刺针直径小,穿刺后肿瘤出血的风险、种植和腹腔播散转移的情况极低,诊断准确率达 90% 以上 [2]。对于转移性 GIST,可经皮穿刺活检。术前检查无明显转移的 GIST 不推荐常规进行术前活检。

4术前药物治疗

术前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可明显缩小肿瘤体积,减少手术切除范围,保留重要脏器的功能,降低手术风险,增加手术机会。适用于:
(1)GIST 瘤体巨大,侵及重要组织、血管,无法进行切缘阴性的 R0 切除;
(2)复发或者转移者;
(3)需要多脏器联合切除才能达到R0 的结果的病人。对于术前治疗, 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起始剂量多为 400mg/d;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也推荐 400mg/d 作为常规术前治疗剂量。

5手术治疗

5.1手术目的
完整切除肿瘤,保证切缘组织学阴性。不推荐常规行淋巴结清扫。

5.2手术适应症
1)直径≤ 2cm 的局限性胃 GIST,合并边界不清、溃疡、强回声、肿瘤异质性等不良因素,随访中瘤体增大,合并腹痛或出血者;
2)直径 >2cm 的局限性胃 GIST,无明显手术禁忌症,能达到 R0 切除者;
3)食管、直肠及小肠的局限性 GIST:直接切除会引起脏器功能丧失或可能引起严重术后并发症者,术前先行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肿瘤缩小且达到手术要求后,再行手术;
4)GIST 合并各种外科急症;
5)术前影像学评估或术中发现 GIST 侵犯周围脏器或局部淋巴结转移,但无远处转移者,估计能达到 R0 切除且手术风险不大,不会严重影响相关脏器功能者;
6)不可切除的原发、转移或复发GIST,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过程中进行动态评估,如果出现手术机会,可在疗效达到最大反应时行手术切除全部或部分病灶 [7]。

5.3手术方式
食管 GIST:出现粘膜溃疡,无论瘤体大小,首选食管切除术,肿瘤直径较小,可行局部切除 [8]。胃 GIST:肿瘤直径 <2cm,行局部切除术;直径 >5cm,或者直径 <5cm,但距离贲门和幽门较近,宜行近端或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同时切除大网膜;直径在 5cm 以内者,但距贲门和幽门一定距离者,可行胃楔形切除 [9]。由于 GISTs 较少发生淋巴结转移,除非有明确的淋巴结转移征象及病检结果,手术一般不进行广泛性的淋巴结清扫 [10]。十二指肠的 GISTs:根据肿瘤大小,瘤体与周围组织如胰头、胆总管、Vater 壶腹和肠系膜根的关系选取楔形切除、十二指肠病变段切除、十二指肠空肠吻合;胰腺侧受累,是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关键 [11]。空回肠 GIST:局限性的 GIST 可采用局部小肠切除术,近端空肠 GIST 应离断 treitz 韧带,末端回肠 GIST 应将回盲部同时切除;累及其他小肠肠段时整块病变切除,累及其他脏器者应行联合脏器切除 [7]。结、直肠 GIST:对于局限性的结肠间质瘤,无淋巴结转移者,可行结肠部分切除,若合并周围淋巴结转移,根据瘤体的部位不同,分别行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或乙状结肠切除术,必要时联合脏器切除。对于直肠 GIST 推荐:(1)肿瘤直径在 2cm 的以内的病灶,尽量行经肛门直肠肿物切除术,且保证切缘病检为阴性;(2)直径 2~5 cm 者,可行局部切除或 Dixon、Miles、Hartmann 术;(3)直径≥ 5 cm 的病灶,可行 Dixon、Miles、Hartmann 术 [7]。

\

6 术后药物治疗

国内外的指南均推荐,对于原发 GIST 病人,经术后评估为中度或高度复发风险者,术后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及减少肿瘤复发转移有重要作用。中度危险者建议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至少 1~2 年,高度复发风险者至少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 3 年。对于既往接受过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且期间未出现复发的病人,若停药后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伊马替尼仍然是标准一线治疗。刘秀峰,秦叔逵 [12] 等人对 2003年4 月至 2012年3 月术后接受伊马替尼 400 mg/ d 一线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停用伊马替尼 3 个月以内的患者的中位 TTP(肿瘤进展时间)和中位 OS(总生存期)与未停药者无明显差异;停药 3~12 个月患者的中位 TTP 和中位 OS 与停药 3 月以内及未停药者有显著差异。综上所述,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术后转移复发的胃肠间质瘤客观效果好。胃肠间质瘤临床表现虽无特异性,但其病理检查、影像学特点、手术方式各具特色,术前、术后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对于手术切除及术后转移复发的患者生存率也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 雅 杰 . 胃 肠 间 质 瘤 规 范 化 药 物 治 疗 [J]. 中 国 实 用 外 科 杂志 ,2015,35(04):451-453.
[2] 张晓童. 胃肠间质瘤诊断和外科治疗进展 [J]. 吉林医学 ,2012,33(01):190-192.
[3]侯毅斌 , 王忠富 , 陈志军 , 等 .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与恶性判定依据标志分析 [J].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15,13(07):78-79+91.
[4]陈欧 , 邱雄 , 邵泽勇 , 等 .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J]. 西南军医 ,2016,18(03):217-219.
[5]WATSON RR,BINMOELLER KF,HAMERSKI CM, et al.Yield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endoscopic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for diagnosingupper GI tract stromal tumors[J]. Dig Dig Sci, 2011,56(6):1757-1762.
[6]CHANDRASEKHARA V, AHMAD NA. EUS-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theGIST of the matter[J]. Dis Dis Sci, 2011,56(6):1596-1598.
[7]胃 肠 间 质 瘤 规 范 化 外 科 治 疗 专 家 共 识 [J]. 中 国 实 用 外 科 杂志 ,2015,35(06):593-598.
[8]崔亚 , 姜礼双 , 卜平 . 食管胃肠道间质瘤治疗进展 [J]. 肿瘤防治研究 ,2017,44(04):303-307.
[9]韩 学 东 . 发 生 于 胃 的 胃 肠 间 质 瘤 外 科 治 疗 [J]. 临 床 医 药 实践 ,2006(09):961-963.
[10]罗 坤 , 王 康 . 胃 间 质 瘤 手 术 治 疗 进 展 [J]. 实 用 医 院 临 床 杂志 ,2014,11(05):212-215.
[11]陈平 , 宋天强 .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外科治疗进展 [J]. 中国肿瘤临床 ,2017,44(04):186-190.
[12]刘秀峰, 秦叔逵, 王琳, 等. 甲磺酸伊马替尼一线治疗复发/ 转移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8(01):45-49.

《胃肠间质瘤相关研究进展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01/2018110104510976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1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