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有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对广大女性的影响是十分巨大且不利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因发生部位和病程不同而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有所差异,病理组织学上虽然是良性的,却能够表现为一些恶性行为。本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寻找有效的治疗此病的方法。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组织;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贺志华 .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科临床医学中的分析探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1):60,66.
0引言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育龄妇女中是比较高发的一种妇科疾病 [1]。子宫内膜异位症会有明显的疼痛症状,而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使患者变得烦躁不安。目前为止此病产生机制尚不清楚,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与下列因素存在密切的关系:炎症反应、雌激素、神经纤维损伤再生、心理认知等, 由此可见,此病的发生涉及多方面,是非常复杂的过程 [2,3]。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的发生机制进行了解,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本文就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内异症相关疼痛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同时探究了内异症手术分期与生育结局的关系及药物治疗对生育的影响。
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人们已经经过了很多年的深入研究,从组织细胞到蛋白、基因等分子水平,从激素代谢、黏附侵袭等到免疫系统异常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实施深入研究分析,以前常常提到的是经血逆流种植学说,除此之外还有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等 [4]。近期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郎景和教授就提出了“在位内膜决定论”。最近内异症干细胞来源的理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深部浸润型内异症
深部浸润型内异症通过手术治疗是无法改善生育方面的问题的,DIE 在内异症手术患者中的比例高达一半以上,有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腹腔镜对患者实施保守手术治疗, 对于阴道直肠隔 DIE 患者来说并不能改善患者的生育能力[5,6]。但是经过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重度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采取肠道内异症手术治疗的方法一直都存在较大的争议,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肠道切除手术治疗肠道内异症并不具备很好的指征。对于肠道内异症应用肠道切除的患者来说,在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之后,病人的自然妊娠率显著提高,要优于开腹手术的病人。
3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的临床特点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生的疼痛主要有痛经、性交痛等。并不是全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都会发生疾病相关的疼痛情况 [7,8]。内异症病灶和内脏器官之间有相关的交叉疼痛症状出现,疾病相关的疼痛会引起正常内脏器官的疼痛。总之,疼痛的程度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类型等没有显著的联系,但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症状则是非常严重的,且痛经类型和严重程度与病灶侵及的部位、范围等均是有很重要的联系的。
4内异症手术分期和生育结局有关
内异症生育指数 EFI 是当前唯一能够准确预测生育结局的分类系统。其主要包括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与手术发现等情况 [9]。这些数据能够准确预测患者的妊娠率。由双附件功能评分计算能够得出“最小功能评分”,这个指标是非常客观的,对于每个患者来说没有太大的差异性。该系统能为内异症不育患者术后治疗提供很好的评判,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5内异症药物治疗对生育的影响
采取相关的药物抑制排卵这种方法对内异症相关不育的自然妊娠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对于不同阶段的内异症病人,联合应用口服短效避孕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醋酸甲羟孕酮或不治疗,对于自然妊娠率和活产率都是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的 [10]。
6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此病的患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广大女性朋友的身体健康,同时会让患者出现多种心理问题,也不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患者在患病期间由于身心受到影响,对工作及生活均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扰,疼痛的折磨让患者对疾病产生恐惧感,而失去治疗的信心。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患者很明显的症状就是相关的疼痛,而产生疼痛的机制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炎症因子种类、神经纤维的类型等都在疼痛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炎症因子会刺激周围神经末梢,或者刺激异位内膜组织侵及神经纤维或神经损伤再生,这些情况均会导致疼痛情况的出现,在向大脑特定感受区传导疼痛感受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交叉过敏的症状,由于患者的情况不同,程度也不同,因此疼痛产生了,并且疼痛产生的机制与过程也是十分复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一种症状依赖性疾病,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最为重要也是最首先解决的就是缓解患者的症状,而不单纯以去除病灶为治疗的目标。因为疾病产生的机制是什么目前还不是十分明确,应用药物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并且对患者应用手术治疗也没有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当前我们建议应用整体观的思想联合针灸和心理治疗等手段实施治疗。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的产生机制还要继续进行研究 [11-13],我们相信,通过同仁们的不懈努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会不断完善,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顾永忠,孙湛博 .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10):801-804.
[2]孔东丽,郭红燕 . 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长期用药预防复发的研究进展 [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01):19-22.
[3]李雅男,王丹波,陈英汉,等 . 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及意义分析 [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01):34-36.
[4]于玲,田永杰 .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1(02):79-83.
[5] 张玲玲,应小燕 .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的比较研究 [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04):305-308.
[6] 吴佩蔚.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血清IL-6 及TNF-α 水平变化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644-1646.
[7] 徐丛剑,程明军,黄宇婷,等 .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学研究进展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09):712-714.
[8] 周莉娜.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J]. 北方药学,2011,8(11):49-50.
[9] 周友芬,唐顺姣,郭雅琴 .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观察 [J]. 当[10] 代医学,2012,18(20):36-37.
[10] 李雷,冷金花 .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治疗对女性生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9(05):393-396.
[11] 曹月林 . 探讨妇产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及效果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5(50):55.
[12] 韦燕逢 .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痛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6(75):393.
[13] 宋俊霞 , 孔令普 . 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5(5):527-529.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科临床医学中的分析探究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15/20181015052024263.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