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超敏RP、D二聚体、LP(a联合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2-25 15:32: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实施超敏CRP、D二聚体、LP(a)联合检验的诊断效果。方法将内科80例冠心病患者(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设为冠心病组,将同期80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健康组,分析超敏CRP、D二聚体、LP(a)检测结果。结果冠心病组和健康组、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超敏CRP、D二聚体、LP(a)差异显著(P<0.05)。

冠心病组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冠心病组各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冠心病实施超敏CRP、D二聚体、LP(a)联合检测可提升诊断效果,且可辅助病情判定。

关键词:冠心病;超敏CRP;D二聚体;LP(a);诊断

本文引用格式:尹翠红.超敏CRP、D二聚体、LP(a)联合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168-169.

0引言

冠心病是因冠脉梗阻或闭塞而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性坏死病变,冠心病发病诱因较多,且病情进展可引起多种心血管事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加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控制病情,并积极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改善冠心病预后的关键。

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生率与慢性炎症、凝血-纤溶功能异常、脂代谢异常等存在关联[1],为明确相关血清学指标在冠心诊断中的运用效果,本研究对内科80例冠心病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人员实施了超敏CRP、D二聚体、LP(a)检测,现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进行样本筛选,选期间内科80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冠心病组,将同期80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健康组,冠心病组年龄42-76岁,平均60.7岁(s=11.4);性别分布:男/女为49/31;疾病类型:稳定型心绞痛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急性心肌梗死28例;健康组年龄40-76岁,平均60.6岁(s=11.7);性别分布:男/女为49/31。对健康组、冠心病组一般基线资料对比,结果处于对比研究标准内(P>0.05)。

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本研究课题。纳入病例:冠心病组实施冠脉造影、心脏彩超检测确诊为冠心病者;健康组未发现明显病变;意识清晰者;自愿配合检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病例: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其他系统及组织严重病变者;中途退出研究者;其他心脏疾病者;严重感染性疾病等相关影响检测结果疾病者;精神障碍及检查配合度较差者。

1.2方法。所有人员均实施超敏CRP、D二聚体、LP(a)检测,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2 mL肘静脉血,置于抗凝管,在3000 r/min下离心分离处理10 min,取血浆实施D二聚体检测,另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3 mL肘静脉血,置于促凝管,在3000 r/min下离心分离处理10 min,取血清实施超敏CRP、LP(a)检测,采取hitachi日立3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相关配套试剂盒实施检测,均通过免疫比浊法检测。

1.3观察指标。①分析两组人员的检测结果。②分析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检测结果。③分析两组人员检测阳性率状况。阳性标准:超敏CRP>8 mg/L;D二聚体>225 ng/L;LP(a>300 mg/L[2]。

1.4数据统计。用SPSS 20.0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F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人员的检测结果分析。冠心病组超敏CRP、D二聚体、LP(a)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见表1。

\
 
2.2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检测结果分析。冠心病组中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敏 CRP、D 二聚体、LP(a)差异显著(P< 0.05),见表 2。

\
 
2.3两组人员检测阳性率状况分析。冠心病组超敏CRP、D二聚体、LP(a)阳性率及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冠心病组超敏CRP、D二聚体、LP(a)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超敏CRP、D二聚体、LP(a)单项检测阳性率,χ2=4.103,P=0.043;χ2=12.333,P<0.001;χ2=5.959,P=0.015,见表3。

\
 
3讨论

冠心病临床发生率较高,且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多种因素存在关联,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发生的病理基础。

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炎症、血栓形成等存在关联。因此本研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的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以了解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CRP是反映急性炎症状况的急性相反应蛋白,可在炎性细胞因子诱导下于肝脏的合成及分泌,其水平高低与炎症状态存在密切关联。

D-二聚体是r链将两个含D片断碎片连接形成的物质,其可反映机体凝血及纤溶活性,其水平越高显示机体血栓形成风险升高[3]。LP(a)在肝脏内合成,其可阻止血管内血块溶解,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4]。

根据本研究结果,冠心病组超敏CRP、D二聚体、LP(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且冠心病组各指标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健康组,说明三项指标均可辅助冠心病诊断,但冠心病组超敏CRP、D二聚体、LP(a)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超敏CRP、D二聚体、LP(a)单项检测阳性率,三项联合检测可发挥协同效果,进一步减少漏诊。此外,冠心病组中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敏CRP、D二聚体、LP(a)差异显,说明超敏CRP、D二聚体、LP(a)可辅助患者病情判定,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

综上所述,冠心病实施超敏CRP、D二聚体、LP(a)联合检测可提升诊断效果,减少漏诊,且可辅助病情判定。

参考文献

[1]鲍巧玲.血清CRP、Hcy、LP(a)、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1):77-79.
[2]欧阳玉立,鲍曼.Hcy、hsCRP、LP(a)和D-D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江苏医药,2016,42(9):1074-1075.
[3]黄容,侯玉芹.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血清尿酸联合血脂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2):1830-1832.
[4]魏丽.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D-二聚体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9):133-1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4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