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0例采用奥氮平治疗(奥氮平组),40例采用利培酮治疗(利培酮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分、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及血糖、血脂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BPRS评分改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奥氮平组MCCB评分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利培酮组(P<0.05)。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均出现显著变化,且奥氮平组较利培酮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
奥氮平组TESS评分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其能够更好地改善认知功能,且对血糖、血脂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较轻微。
关键词:奥氮平;精神分裂症;疗效;血糖;血脂
本文引用格式:陈晓明,陈克全,赵晓燕.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128-129.
0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全球发病率为3.8‰-8.4‰[1]。精神分裂症以青壮年为好发人群,易引起思维、行为、情感等分裂,精神活动很难同外界环境协调,从而对患者正常生活产生影响。该病易反复,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易造成精神残疾,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对于精神分裂症,主要是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患者精神症状[2]。需引起注意的是,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减退,除伴随精神症状外,还可能同时伴有多种其他疾病,这会对疾病治疗造成影响[3]。
因此,对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是需重点考虑的问题。奥氮平与利培酮是临床常见的两种抗精神病药物,本研究对比分析二者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糖、血脂等影响,以为选择更有效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手段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入组标准:(1)均符合WHO公布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中有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4];(2)年龄≥60岁;(3)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40分;(4)近3个月内无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史;(5)无心肝肾功能不全;(6)同意配合研究。应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每组40例。
奥氮平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7.88±5.23)岁;病程(56.34±6.23)个月;首发15例,复发25例。利培酮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68.45±5.76)岁;病程(57.45±6.43)个月;首发14例,复发26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奥氮平组:给予奥氮平(国药准字H20052688,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口服治疗,起始剂量为5 mg/d,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将剂量调整为10-20 mg/d。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国药准字H20070271,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治疗,起始剂量为1mg/d,随着病情进展可将剂量调整为4-6 mg/d。待两组患者药物剂量达到目标剂量后,再按病情调整用药剂量。连续用药8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行BPRS量表评定,以评价患者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该量表共18个项目,包含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等5个因子,评分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采用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定患者认知功能,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认知功能越好。
并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680型)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此外,进行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以评估药物治疗安全性,评分越高表示安全性越低。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描述为(±s),组内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2检验;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BPRS评分及MCCB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BPRS评分及MCCB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BPRS评分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MCCB评分相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
两组BPRS评分降低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奥氮平组MCCB评分较利培酮组升高更显著(P<0.05),见表1。
2.2血糖、血脂变化比较治疗前,两组血糖、血脂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 8 周后,两组血糖、血脂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变化(P<0.05),且利培酮组血糖及血脂指标(TC、TG、LDL-C)变化较奥氮平组更为显著(P<0.05)。见表 2。
2.3安全性评价
治疗 8 周后,奥氮平组 TESS 评分为(4.46±0.92)分,明显低于利培酮组的(4.98±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9,P=0.026<0.05)。
3讨论精神分裂症作为常见的精神性疾病,由于病程迁延、病情易反复,常会导致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社会危害较大。目前,精神分裂症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奥氮平、利培酮是临床常用药物,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且椎体外系反应较轻微,在精神疾病治疗中有着广泛应用[5]。
研究报道[6,7],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糖脂代谢异常,使得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对奥氮平、利培酮两种常用药物对于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期望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本研究显示,治疗8周后,两组血糖、血脂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变,表明无论是奥氮平还是利培酮对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均有影响,在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血糖、血脂变化;同时还发现奥氮平组FBG、2hPBG、TC、TG、LDL-C变化较利培酮组明显要小,提示奥氮平对患者糖脂代谢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本研究中,两组BPRS评分改善无统计学差异,而奥氮平组MCCB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利培酮组,且奥氮平组TESS评分明显低于利培酮组,这说明对于老年精神分裂症,奥氮平与利培酮对于精神症状的疗效相当,而奥氮平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毒副作用轻微,安全性较高。
综上,与利培酮相比,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能够更好地改善 患者认知功能,且对血糖、血脂代谢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轻微,安全 性较高。本研究存在不足,即样本量较小,所得结果仍需大样本量研究加以证实。
参考文献
[1]Mccorkindale S,Fleming M P,Martin C R.Perceptions Of Learning Disability Nurses And Support Staff Towards People With A Diagnosis Of Schizophrenia[J].J Psychiatr Ment Health Nurs,2017,24(5):282-292.
[2]朱庆,唐小伟,丛小兵,等.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1):97-100.
[3]李静,袁捷,周雪丽,等.氨磺必利与氯氮平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药物评价研究,2017,40(5):691-695.
[4]杨朝晖,索冠伟.最新国际疾病分类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原发性精神障碍精神症状评定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8,44(1):55-57.
[5]王莹,边艳辉,江芮.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房,2017,28(36):5083-5086.
[6]张静,韩笑乐,辛立敏,等.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分析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7,26(1):66-69.
[7]白延欣,方袁,牟世伟.阿立哌唑、利培酮和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糖脂代谢及体重影响的临床观察分析[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8,40(5):526-5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