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1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个案护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0-02-24 11:28: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总结分析1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在常规抗感染、止咳、平喘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改善呼吸功能、促进有效排痰、密切观察病情、并做好发热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儿呼吸功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轻呼吸道炎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并发症,缩短病程,减轻病痛,促进疾病的恢复,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个案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罗乔芬.1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个案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335+30引言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是支气管肺炎中的一种,主要由病毒、支原体及细菌等微生物侵入导致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息等,如未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对患儿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

因此,积极治疗与护理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对减少患儿痛苦,防止哮喘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科2017年10月收治了1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通过实施改善呼吸功能、促进有效排痰、密切观察病情、并做好发热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儿,女,4岁6月,因“咳嗽1天加重伴喘息半天”于2017年10月7日11:20以“1、喘息性支气管肺炎2、急性咽炎”收住入院。患儿1天以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呈阵发性非痉挛性咳,昨晚咳嗽加重伴喘息,今日咳嗽、喘息继续加重并出现发热。体格检查:T37.8℃,P146次/分,R41次/分,W14 kg,身高103 cm。

一般情况差、精神差,急性病容,面色苍白,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Ⅰo肿大,无渗出;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细湿啰音伴哮鸣音。
 

\
 

辅助检查:WBC9.4×109/L,N61.6%,L30.0%,M6.7%。遵医嘱给儿科Ⅰ级护理、抗感染、止咳、平喘、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雾化吸入、氧气吸入等治疗方案,加强改善呼吸功能,促进有效排痰、密切观察病情、发热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入院第2天T38.3℃,第3天体温降至正常,第7天患儿稍咳嗽、无喘息、咽稍红,双侧扁桃体Ⅰo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啰音,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并发症,病情好转,于2017年10月14日10:00给予办理出院。

2护理措施

2.1改善呼吸功能

2.1.1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温控制在18-20℃、湿度50%-60%。嘱患儿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注意被褥要轻暖,穿衣不要过多,以免引起不安和出汗;内衣应宽松,以免影响呼吸;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使患儿感觉舒适,以利于休息。治疗护理应集中进行,尽量使患儿安静,以减少机体的耗氧量。

2.1.2氧疗:遵医嘱给鼻前庭导管给氧,氧流量为0.5-1 L/min,氧浓度不超过40%,并保持给氧导管通畅,以改善低氧血症。

2.1.3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止咳、平喘治疗,促进气体交换。

2.2促进有效排痰

2.2.1翻身叩背:给患儿保持舒适体位,取坐位或半坐位,每1-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给予叩背,有助于改善患儿呼吸和咳嗽排痰。

2.2.2深呼吸和有效咳嗽[2]:深呼吸是指胸腹式呼吸联合进行,以排出肺内残气极其代谢产物,增加有效通气的一种呼吸方式。有效咳嗽的作用在于加大呼气压力,增强呼气流速以提高咳嗽的效率,帮助痰液咳出,适用于神志清楚,一般状况良好、能够配合的患者。

实施的注意事项是:①首先指导患儿父母及患儿掌握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目的及正确方法,用奖励小红花的方式鼓励患儿,取得进一步的配合,使患儿取坐位,先进行深而慢的腹式呼吸5-6次,然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秒,继而缩唇,缓慢地经口将肺内气体呼出,在深吸一口气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时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

也可让患儿取俯卧曲膝位。②经常变换体位有利于痰液咳出。③减轻咳嗽时疼痛。

2.2.3氧气雾化吸入护理:氧气雾化吸入是借助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3]。

氧气雾化吸入具有雾化药液浓度高、颗粒小、对生命体征干扰小、排痰效果好、不宜发生刺激性呛咳反应,操作简便等优点[4]。氧气雾化吸入前给予有效的翻身拍背及吸痰,能提高雾化吸入的效果,改善患儿的肺部活动,促进血氧饱和度的提高,并增强疗效[5]。

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前准备:保持病房环境安静、安全、整齐、舒适,遵医嘱准备雾化药液及雾化、吸氧装置,向患儿及家属介绍雾化吸入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时间(雾化吸入应在进餐前或两餐之间,不宜在餐后进行,以免呕吐引起窒息),翻身拍背及吸痰。

\

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护理:患儿可选择坐位或者半卧位,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为6-10 L/min,再连接雾化装置,将雾化装置的面罩完全覆盖患儿的口鼻,压力适中开始治疗。

治疗过程中密切患儿的病情变化、管道是否通畅及出雾情况。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后的护理:治疗结束后清洁面部,进行口腔护理,每次治疗后进行叩背5-10 min,必要时吸痰。

氧气雾化吸入注意事项:防止窒息,雾化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10-20分钟为宜),避免降低吸入氧浓度(造成患儿胸闷、气促加重),按规定消毒氧气、雾化装置及病房环境,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口腔护理,避免呼吸道交叉感染。

2.3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注意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咳嗽、咳痰的性质,喘息情况,详细记录痰液的颜色、量、性质;咽部有无充血、水肿、化脓等情况;面色有无青紫、苍白或发灰等情况;神志及精神状态、肌张力、有无腹胀等变化,并做好记录。

警惕心力衰竭、肺水肿、中毒性肠麻痹、颅内高压等并发症。及时发现尽早配合医生救治。有可能发生惊厥的患儿应加强巡视,床边设置床挡,防坠床,备好急救物品和药物。

2.4发热的护理。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如体温超过38.5℃,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降温时应避免体温骤降,引起患儿虚脱。

体温在37.5-38.5℃,鼓励患儿多饮水,使饮水量达到1.5-2 L。多饮水:一是可以降低体温,防止发热导致脱水;二是可以湿润呼吸道黏膜,稀释痰液,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除,并助于黏膜病变的修复,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2.5饮食护理。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增强患儿的机体抵抗力,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C及维生素E的摄入,如:鸡蛋、瘦肉、胡萝卜、水果等,禁止患儿进食辛辣、油腻以及生冷刺激性食物。

2.6用药护理。遵医嘱给抗生素、止咳、平喘药,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向患儿父母解释说明强镇咳药的副作用,切勿自行给患儿服用,以免加重痰液的聚集,引起窒息。

2.7健康教育。指导家长了解本病理论知识,怎样观察病情;加强患儿的营养,培养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增强体质,改善呼吸功能,经常户外活动,多接触阳光,呼吸新鲜空气,但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避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3体会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病原菌以细菌、病毒及其混合感染为主,气道的炎性水肿及粘稠痰液栓塞加之气道的狭窄性导致了喘息的发生,患儿咳嗽较为乏力,如不及时治疗则可导致呼吸功能和心功能下降,雾化吸入可以消除气道的炎性反应,抑制水肿的发生,作用效果明显[6]。

因此,对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应加强休息、氧气吸入治疗、抗生素治疗等措施减少机体的耗氧量、改善低氧血症、促进气体交换,改善呼吸功能;鼓励多喝水、氧气雾化吸入,湿润呼吸道黏膜,稀释痰液,翻身叩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等措施促进有效排痰;密切观察病情、发热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

能有效改善患儿呼吸功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轻呼吸道炎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并发症,缩短病程,促进疾病的恢复,减轻患儿病痛。

参考文献

[1]李运秀.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5):230,235.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六版,2017.
[3]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六版,2017.
[4]肖西平,周静,于艳静,等.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对气道湿化的效果研究[J].现代护理,2006,12(26):2453.
[5]钱明芳,白文娟.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呼吸管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8(12)81-83.37.
[6]胡淑萍.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2):2871-28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44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