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论文 > 正文

拉开平津战役帷幕的张家口战役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21 16:41: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一、杨成武兵团奉命包围张家口

  平张铁路位于平绥铁路(北平—包头)东 段, 是连接北平、天津与傅作义集团后方绥远 省的唯一交通线。张家口是这条交通线上的重 要枢纽,傅作义以第 11 兵团司令官孙兰峰负 责防守。在平张铁路沿线,傅作义部署了 10 个 师(旅)的嫡系部队。其中, 第 105 军第 251 师和整编骑 5 旅驻张家口, 第 105 军第 210 师 和整编骑 11 旅驻怀安县柴沟堡,第 105 军第 259 师和第 11 兵团独立第 318 师驻宣化县城(今张家口市宣化区)、下花园(今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整编骑 12 旅、暂编骑 2 旅、骑兵第2 总队驻张北县, 第 104 军第 250 师、第 269师驻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区)县城、南口。1948 年 11 月中旬, 杨成武兵团奉命停止攻击归绥, 向绥东集宁县(今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丰镇县(今丰镇市)转移。11 月 22 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电杨成武兵团说 :拟以他们 3个主力纵队迅速秘密东进, 协同詹大南部切断平张联系, 包围张家口, 使张家口守 军无法向平张收缩, 吸引北平守军派 部西进救援张家口, 以迟滞傅作义集 团向南逃跑之时间。为此,3 个纵队 除在归绥附近之部队暂时不动, 迷惑 归绥之敌外,主力应准备待命于 11 月 25 日东进。

  11 月 24 日,中共中央军委致 电杨成武兵团, 并告第 2 兵团司令员 杨得志、政治委员罗瑞卿、参谋长耿 飚(杨罗耿),华北局,东北野战军 第 2 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参谋长黄志 勇(程黄),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林 罗刘):杨成武率主力 3 个纵队于 11 月 25 日由现地出发,以 6 天时间到 达张家口附近, 然后以 2 个纵队包围 张家口西南周家河、怀安两地守军, 以 1 个纵队插入张家口、宣化之间, 隔断张宣两处守军的联系,使周家 河、怀来、张家口守军不能逃掉。如 周家河、怀来守军迅速缩入张家口或 张家口守军迅速向东收缩, 则你们应 迅速向东, 包围张家口、宣化或下花 园。总之, 以抓住一批守军不使向东 跑掉为原则。抓住并包围之后, 不要攻击, 等候东北主力入关围歼敌人之后,再相机攻击。
\

  11 月 25 日,杨成武兵团采取急行军方式, 分 3 路秘密东进, 迅速向张家口、宣化地区开进。由集宁县卓资山(今属卓资县)出发的第 1 纵队主力, 进抵怀安县城、左卫镇之间洋河南岸地区。由丰镇县官村、隆盛庄出发的第 2 纵队, 进至万全县(今张家口市万全区)宣平堡一带。由集宁县出发的第 6 纵队, 进至万全县洗马林地区。11 月 29 日,各纵队按照作战计划, 同时向当面国民党守军发起突然攻击。11 月 30 日拂晓, 杨成武兵团第1 纵队一部进占怀安县城,第 1 纵队主力沿洋河南岸向东推进。第 2 纵队占领怀安县柴沟堡、左卫。第 6 纵队占领万全县城、郭磊庄。由于原驻柴沟堡、郭磊庄、怀安县城等地的敌210 师、整编骑 11 旅等部此前已缩回张家口,所以经 1 昼夜激战,仅歼灭保安部队 2200 余人。接着,第2 纵队、第 6 纵队继续向张家口以西发展, 攻占了万全县黄土梁、孔家庄等外围据点。第 1 纵队向张家口以南进攻, 进至张家口、宣化之间洋河南岸。这样, 杨成武兵团从西面、南面形成了对张家口的包围态势。

  二、张家口守军极力突破包围圈

面对杨成武兵团的迅猛攻势, 第11 兵团司令官孙兰峰紧急调整部署, 收缩兵力。同时, 急电华北“剿总”,请求派兵增援。得知张家口的情况后,傅作义立即决定以第 35 军第 101 师、第 267 师、第 104 军第258 师驰援。12 月 1 日,第 35 军等部向第 6纵队阵地发起反击, 一度占领万全县城。第 105 军等部向万全县孔家庄一带阵地猛烈反扑, 被第 2 纵队击退。 当日黄昏,第 1 纵队渡过洋河,以 强袭手段攻占宣化县沙岭子(今属张 家口市桥西区)车站, 破坏张家口与 宣化之间铁路, 隔断了它们之间的联 系。第 1 纵队涉渡洋河, 在齐腰深的 水中前进, 极其寒冷。尤其炮兵倍加 艰难, 要花费几小时才能把大炮拖过 去。由于在冰冷的水中站得过久, 不 少炮兵干部战士渡过洋河后不得不 被送进野战医院。有的肌肉坏死, 只 好忍痛截肢,落得终生残疾。

  12 月 1 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电华 北军区第 3 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副政 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天焕(杨李), 并告杨罗耿、程黄 :“你们任务是务 必包围几部敌人, 以便调动东面敌人 西援, 故不重在歼灭, 而重在包围。 你们包围几部敌人之后, 紧紧筑工围 好, 不使跑掉。”12 月 2 日 6 时, 中 共中央军委致电杨李,并告程黄 :如 果已把张家口包围, 并把张宣联系切 断, 你们应注意加强兵力, 巩固这种 切断,务使 35 军不能和张垣敌人会 合,这是至关重要的。
\

  12 月 2 日,孙兰峰部急攻沙岭子。张家口方面出动 2 个师和部分骑 兵,宣化方面积极策应,两面夹击, 激战竟日。守卫沙岭子阵地的第 1 纵 队第 1 旅,顽强阻击, 击退了国民党 军的进攻。面对傅作义集团主力部队 被包围,杨李认为随着杨罗耿兵团、 程黄兵团向平张铁路逼近, 张家口守 军向西逃跑的可能性增大。因此, 他 们以 2 个纵队部署在张家口以西地 区,以 1 个纵队部署在张家口与宣化 之间地区。同日 13 时,杨李致电中 共中央军委、程黄,报告了战场部署。

  12 月 4 日,在沙岭子方向,孙 兰峰部以 4 个师的兵力从东西两面 夹击。第 1 纵队第 1 旅依托阵地顽强 抗击, 击退了国民党军的多次进攻。 但是, 经过 3 天连续激烈战斗, 第 1 纵队第 1 旅伤亡较大。5 日拂晓, 第 1 纵队放弃沙岭子阵地, 将主力撤至 张宣线西侧洋河两岸地区, 以 1 个旅 位于张宣线东侧万全县东望山、西望 山(今均属张家口市桥东区)地区, 监视张宣线。国民党军重占沙岭子, 又打通了张宣之间的联系。6 日上午, 第 35 军乘汽车迅速通过了宣化、下 花园地区。

  7 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电杨李, 对沙岭子失守提出批评, 要求第 1 纵 队确保沙岭子、八里庄一带阵地, 必 要时将第 2 纵队一部或全部加上去, 待杨罗耿到达后再行调整部署, 不可 违误。杨李承担责任, 向中共中央军 委作了检讨。同时, 对部队进行严肃 批评教育,处分了第 1 纵队第 1 旅第 1 团主要干部。杨李向各部队下达死 命令说, 坚决不准国民党军突围, 国 民党军从哪里突围哪里的部队要负 全责。杨李命令第 1 纵队全部占领沙 岭子和飞机场一带,完全截断张家口 与宣化的通路。各部队立即行动, 加 修工事, 调整部署, 加紧包围。当日 晚, 第 1 纵队重新占领沙岭子, 再次 切断了张家口与宣化的联系。宣化守军独 318 师向张家口收缩时, 在沙岭子被歼灭, 该师师长张进修被俘。得知此消息,中共中央军委略感欣慰,电令嘉奖第 1 纵队。为重点防止守军逃跑, 杨李对包围部署作了进一步调整:以第 1 纵队布防于张家口以南、以东、东北地区,控制万全县沙地房(今属桥西区),宣化县沙岭子(今属桥西区)、榆林堡(今属桥东区),崇礼县(今崇礼区)乌拉哈达、朝天洼、西甸子一线 ;以第 2 纵队布防于张家口西南地区, 控制万全县宁远堡(今属桥东区)、北辛渠(今属桥西区)、孔家庄、郭磊庄一线;以第6纵队布防于张家口以西、以北地区, 控制万全县南天门(今属桥西区)、汉诺坝(今属桥东区)、水关台、正北沟、苏家桥、万全县城一线。

  杨李要求各纵队构筑 3 至 4 道阻击阵地, 昼夜严密监视国民党守军。杨李兵团前委还颁发政治动员令, 要求全体指战员严格执行命令, 克服一切困难, 不怕任何牺牲, 不轻敌, 不疏忽, 不让一个国民党兵跑掉。各纵队按照兵团部署进入指定阵地, 迅速构筑工事, 并将张家口对外的所有道路全部切断。12 月 10 日前,各纵队完成了对张家口的第 1 道包围圈。12 月 10 日后, 张家口国民党守军对北辛渠、宁远堡、朝天洼等阵地进行连续反扑, 均被击退。12 月 15日,杨成武兵团各纵队相机占领宣化县轿顶山(今属桥东区)、崇礼县西甸子、宣化县 13 里营房(今属桥东区)等外围据点, 进一步收缩了对张家口的包围圈。同日, 北岳军区部队、骑3 师(原察北骑兵旅)、骑 4 师(原内蒙古军区骑 11 师)、骑 5 师(原内蒙古军区骑 16 师)占领张北县城,旋即占领康保县城、商都县城等地, 对张家口形成了第 2 道包围圈。姚喆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第 8 纵队、晋绥军区地方武装, 在集宁县、丰镇县、卓资 山一线,对张家口形成了第 3 道包围 圈。

  三、东野第 4 纵队增援张家 口

  张家口国民党守军被包围后, 第 11 兵团下辖第 105 军第 210 师、第 251 师、第 259 师 ;第 104 军第 258 师;整编骑 5 旅;整编骑 11 旅;察哈 尔省保安第 3 团、第 4 团、第 5 团 ; 独立野炮营 ;独立铁甲车大队 ;侦察 总队第 1 大队 ;辎汽兵第 1 团第 1 营。此外, 驻防张北的整编骑 12 旅, 暂编骑 2 旅、骑兵第 2 总队等部, 也 隶属第 11 兵团战斗序列。第 11 兵 团总兵力 6 万余人。

  杨成武兵团 3 个纵队 8 个旅, 连 同地方部队, 共计约 6 万人, 与张家 口国民党守军兵力相当。杨成武形 象地说 :“我们 3 兵团 3 个纵队 8 个 旅, 包围了这么多敌人, 真像是做包 子时薄皮包了大馅。这样一来,包围 和反包围,将是一场严峻的较量。” (《杨成武回忆录》下卷,解放军出 版社 1990 年版,第 237 页)中共中 央军委担心的是, 杨罗耿兵团在攻歼 第 35 军时,张家口守军有可能在飞 机掩护和归绥守军接应下, 集中兵力 在张万公路(张家口市—万全县)以 南、以北及清水河以西的宽大正面上 向西突围。因此, 中共中央军委征求 杨李意见, 决定抽调东野部队增援。
 
\

  12 月 20 日,东野第 4 纵队主力 3 个 师 4 万余人在司令员吴克华、政治委 员莫文骅率领下抵达张家口地区, 使 围城兵力增至 10 万余人,在兵力上 占据了较大的优势。

  张家口被包围之初, 孙兰峰即采 取“依城野战”的方针, 将张家口的 部队区分为野战部队和城防部队。野 战部队以第 105 军第 210 师、第 259师、第 104 军第 258 师、整编骑 5 旅、 整编骑 11 旅组成, 由第 105 军军长 袁庆荣指挥, 担任机动作战任务。城 防部队以第 105 军第 251 师、察哈 尔省保安司令部所属 3 个保安团、独 立野炮营、铁甲车大队、侦察大队等 组成, 由察哈尔省保安副司令兼张家 口警备司令靳书科指挥, 专司守城之 责。野战部队白天出击骚扰, 或抢掠 马草饲料, 夜晚协助城防, 企图“坚 守 3 个月”。

  杨成武判断,新保安第 35 军被 歼灭后, 孙兰峰第 11 兵团为了逃脱 被歼灭的命运, 就会立即择路突围。 突围的时间和方式, 很可能是在夜间 或拂晓以前悄悄运动, 拂晓时集团猛 扑。突围的方向, 估计向正西的可能 性大,因为正西面地形开阔。但是, 也可能向北突围, 因为北面有一条公 路通向张北县方向, 经过崇礼县朝天 洼、西甸子之后, 再往北便是一片草 原, 直到绥远。1946 年 10 月, 傅作 义集团偷袭张家口时就是从这条路 来的。
\

  杨成武认为, 准确判断国民党守 军突围方向很重要, 而不能盲目地拉 大网。只有根据正确判断部署兵力, 才能在国民党军突围时一举将它歼 灭。他根据判断拟订作战方案, 进行 具体部署如下 :第 2 纵队全部部署在张家口以西地区 ;第 6 纵队并指挥第1 纵队第 3 旅, 部署在张家口西北地区,倚山据险, 做好阻击国民党军集团冲锋的准备;第 1 纵队主力和东野第 4 纵队, 部署在张家口以东和东北地区 ;在张北县、尚义县、集宁县的地方部队,为了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也做相应的部署。

  作战方案制订出来后, 杨成武立即向旅以上干部作了传达。为了便于作战指挥,不失战机,不耽误时间,他决定立即在张家口郊区西太平山上开设兵团前进指挥所。他认为, 设在洋河南岸怀安县左卫镇的兵团司令部,围困张家口守军时处在前沿,现在聚歼国民党军离前沿有点远, 已经不太合适了。于是, 他把这里的工作交给李天焕, 自己先率领部分机关人员向西太平山转移。西太平山居高临下, 视野开阔, 能够俯瞰整个张家口城市和郊区, 对于指挥整个兵团作战极其有利, 杨成武很满意。在与各纵队的电话接通后, 李天焕也连夜登上了西太平山。在左卫镇原司令部, 只留下参谋处长晨光负责坚守。

  四、歼灭第 11 兵团

  果然不出杨成武所料, 张家口守军在新保安第35 军被歼后,准备突围了。1948 年 12 月 22 日,在第 35 军 被歼灭的当天下午, 傅作义密令孙兰 峰、袁庆荣说 :“郭军在新保安被歼, 希即研究可否及时突围, 经察北、绥 东与董其武军靠拢。”(《平津战役亲 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中 国文史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10 页) 同时, 他令董其武部予以配合。孙兰 峰当即召开秘密会议, 紧急决定分路 突围 :步兵从大境门撤出,骑兵从七 里茶坊分数路向商都县方向突进, 两 部最后向绥远移动。具体部署如下 : 整编骑 12 旅旅长兼察北绥东总指挥 鄂友三率领该旅、暂编骑 2 旅陈秉义 部、骑兵第 2 总队安恩达部等, 迅速 攻占张北县狼窝沟和神威台, 以接应 张家口突围部队 ;第 259 师为前卫, 于当日夜出大境门, 向崇礼县陶赖庙 (今陶南营)方向攻击前进,打通至 张北县、崇礼县之道路, 掩护全军撤 退后改为后卫,向商都县前进 ;整编 骑 5 旅并指挥整编骑 11 旅, 从七里 茶坊经孔家庄突围, 然后向察北、商 都一带前进;第 251 师为后卫,掩护 全军撤退后,在本队后跟进 ;本队按 第 210 师、兵团司令部、军司令部、 第 258 师、保安司令部及所属各团之顺序, 沿前卫行进路线向商都县前 进。整个突围行动由第 105 军军长袁 庆荣统一指挥。

  国民党军突围的时机与突围方 向,完全与杨成武预料相同。1948 年 12 月 22 日 22 时许,张家口守军 第 259 师出大境门作试探性攻击, 遭 第 1 纵队第 3 旅的顽强阻击。杨李 兵团司令部在西太平山上观察大境 门, 密切注视着西甸子、朝天洼一线 第 3 旅方向的情况。很快, 第 6 纵队 报告, 国民党军有出大境门向北突围 的迹象。接着, 第 2 纵队报告, 在万 全县孔家庄东、洋河北发现国民党军 骑兵, 有向西南突围的迹象。杨成武 当即命令第 6纵队堵住自大境门向北 的大沟, 不让国民党军向北突围。接 着,他命令第 2 纵队要密切注视国民 党军, 防止它突围方向转向西南继而 向西。
\

  张家口城外以北是西太平山(今 属桥西区)、东太平山(今属桥东 区),两山中间夹着一条宽约 500 米 的河滩。出大境门后, 从这条河滩向 北延伸 10 公里,即可到达崇礼县西 甸子、朝天洼。河滩左侧有一条旧公 路,向北一直通往张北县。12 月 23日凌晨,孙兰峰兵团主力经过准备,冲出大境门, 向北面突围。时值严冬, 河道冰封, 非常寒冷。国民党军在炮火的掩护下,沿着河滩、公路,以步兵、骑兵轮番攻击前进, 向西甸子方向狂奔。直到此时, 张家口警备司令靳书科才得知第 11 兵团已经撤退,遂令警备司令部人员和保安队直奔大境门。

 4 时许, 整编骑 5 旅、整编骑 11旅向张家口以西突围。进至万全县郭磊庄附近时, 他们发现孔家庄地区有围城部队重兵把守。这时, 他们得知第 259 师已将大境门外的公路打通,正向北撤退, 意识到上司的突围计划是牺牲骑兵掩护步兵。于是, 他们擅自改变计划,掉头向大境门方向转移,也加入了向北撤退的行列。这样,国民党军突围都涌往北面一个方向,更加有利于杨李兵团围歼了。按照傅作义的指令, 归绥指挥所暂 5 军新 7 师、暂 5 师、整编骑 13 旅等部已向卓资山、凉城县方向开进,准备接应张家口突围部队。察北绥东总指挥鄂友三率部也向张家口方向接应,等待孙兰峰部的到来。杨成武认为,打好张家口歼灭战,关键要堵住国民党军向北突围,坚决守住西甸子和朝天洼一线, 因为从此往北便是一望无际的塞外草原、无险可守了。23 日拂晓,杨成武下达了围歼国民党军的命令:第 1 纵队第3 旅坚守西甸子、朝天洼阵地,坚决阻止国民党军北逃 ;第 6 纵队由朝天洼至大境门以北阵地由北向南攻击 ;东野第 4 纵队 1 个师迅速插到朝天洼、西甸子东南,由南向北攻击,与第 6纵队形成南北夹击 ;第 2 纵队(附第1 纵队 1 个旅),从万全县黄土梁地区向大境门出击 ;东野第 4 纵队主力与第 2 纵队并肩向张家口以北出击 ;第 1 纵队另 1 个旅、北岳军区部队及绥蒙军区 2 个骑兵师, 插至沽源县五十家子、崇礼县麻地营子、张北县 汉诺坝(汗淖坝)、店门口、广土坝 及其东南地区, 构筑第 2 道、第 3 道 阻击阵地。命令规定:12 月 23 日 22 时,各部到达指定位置。

  崇礼县西甸子位于张家口大境 门以北河滩大沟左岸, 是一个不起眼 的小村庄。村庄两侧是山, 旧公路从 中间穿过, 直通崇礼县乌拉哈达, 是 孙兰峰部经张北、向绥远逃跑的必经 之路。23 日拂晓,第 259 师接近阵 地后, 便立即发起集团冲锋。尽管有 督战队的威逼, 但在坚守部队的顽强 阻击下, 第一轮冲锋很快被击退。接 着, 孙兰峰部又以第 259 师和第 210 师发起第二次集团冲锋。第 1 纵队第 3 旅全部投入战斗,与之展开节节抗 击、反复拼杀。

  第 3 旅第 8 团第 1 连阵地前是 一块洼地,国民党军在机枪、迫击 炮、枪榴弹火力压制下仰攻。该连指 战员不停地投弹、射击, 打退一窝蜂 又一窝蜂往前冲的国民党军。经过一 阵激战, 该连剩下的子弹和手榴弹不 多了, 迫击炮弹也几乎打光了。没有 等他们喘息, 右侧山头上的国民党军 又俯冲下来了。他们在阵地上一弹不发地等待着, 最后国民党军近至相距 六七米的地方,双方仅隔一道石墙, 连呼嗤呼嗤的喘息声都能听到。国民 党军指挥官高喊“里面没有人了, 冲 啊!”“你冲! ”第 1 连副连长一扣 扳机, 那军官两臂一张, 仰面朝天地 栽了下去。剩余的人, 在群龙无首的 情况下争相逃命, 溃散而去。一发子 弹打退一次冲锋,与其说是靠火力, 不如说是靠阻击部队气吞山河的威 慑力量。由于力量相差悬殊, 第 3 旅 在大量歼灭国民党军后, 主动退守朝 天洼以北和乌拉哈达一带阵地。

  23 日上午 9 时,国民党军进占了 西甸子。11 时许,孙兰峰驱车到达朝 天洼第 105 军指挥所, 见到该军军长 袁庆荣、兵团参谋长贾璜、察哈尔省 民政厅长周钧、教育厅长胡子恒、还 有几位师长旅长。袁庆荣再次下令, 要求第 259 师师长郭跻堂带领全师发 起猛攻, 并令炮兵向通往崇礼县的道 路猛烈轰击。但是, 杨李兵团兵力不 断增加, 愈战愈强, 对进攻部队形成 两面夹击态势。

  下午 16 时许,第 2 纵队、第 1 纵队第 2 旅、东野第 4 纵队突入张家 口市区。经过巷战, 跟踪追击出大境门,他们将孙兰峰部后卫拦腰切断,一举俘获 1 万余人。孙兰峰兵团在前进受阻, 一筹莫展之下, 后退之路也彻底断绝了。这种战场态势使官兵不知所措,更加惶恐动摇。冬季天黑得早,夜幕很快降临,天阴得更沉了, 穹窿低垂, 压着连绵起伏的峰峦。孙兰峰兵团数万人被压缩包围在大境门外的西甸子、朝天 洼、乌拉哈达、黄土窑子之间的山沟里。被包围地区宽不足 1 公里,长不到 10 公里,十分狭窄。向来怯于夜战的国民党军, 随着白昼的结束, 像泄了气的皮球再也没有气力蹦达了。夜间,天降大雪,孙兰峰部建制混乱,人马拥挤,饥寒交迫,陷于绝境。孙兰峰见部队突围受阻, 等待而至的将是灭顶之灾。于是, 他没有同战役总指挥袁庆荣交代, 便带着兵团司令部少数人员, 在整编骑 5 旅 1 个连掩护下, 向陶赖庙小山口方向突围走了。他们沿着崎岖曲折的山路, 通过长城神威台, 向商都县方向走去。在商都县四台房子一带,他们与鄂友三部会合。然后, 撤退到武川县、固阳县一带, 与董其武部会合。袁庆荣带着军部少数人员突围, 却没有孙兰峰幸运。他们在山里折腾一夜,仍没有走出包围圈,最后当了俘虏。1948 年 12 月 24 日拂晓,杨成武兵团展开全面围歼。各部勇猛穿插,纵横厮杀, 很快将孙兰峰部分割成若干小块, 然后各个歼灭。下午 16 时,战斗结束, 除少数官兵乘隙逃脱, 大部被歼。张家口战役(1948.11.29-12.24),历时近 1 个月,杨成武兵团和东北野战军第 4 纵队伤亡 2900 余人,歼灭国民党军 5.4 万余人, 俘虏第 105 军军长袁庆荣、副军长杨维垣及大部分师长、旅长, 缴获各种炮 410 门。至此,傅作义嫡系部队主力丧失殆尽,余部深陷归绥地区。■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hizhenglunwen/69415.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