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论文 > 正文

改革开放后陈云牵挂民生二三事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20 11:25: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改革开放后,陈云在处理推进改革开放等国家大事的同时,对事关群众生活的民生问题也非常的关注。陈云对儿童发展和中小学教育问题,对有关老百姓的物价、吃饭、吃菜、烧煤等问题:对中年知识分子和30岁以上未婚青年问题:对希望工程和贫困群体等问题都给予了关注,并在实践中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为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关心儿童发展与中小学教育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很 快, 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 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但是在社会经济生活的 某些领域还存在着不少短板, 如儿童缺少活动 场所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1981 年 1 月 27 日陈云就 26 日《人民日报》第八版刊登的 茅盾、夏衍、阳翰笙、曹禺、赵寻《想想孩子 们吧》一文提出的缺乏儿童剧演出场地问题致 信胡耀邦,指出 :解决儿童剧演出场地问题很 重要, 也可能办到。可否由中央书记处指定有 关部门专门人员议一下 ? 开放单位内部礼堂可 先在中央和北京市党政军民学机关试行, 然后推广到全国。这样就解决了教育儿童的一件大事。中共中央书记处在 3 月召开的儿童和少年工作座谈会上,传达了陈云的这一意见。(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5 年版, 第 307 页)4 月 13 日, 中央办公厅率先将怀仁堂向儿童开放, 在那里演出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话剧《岳云》。

\
 

  1982 年 5 月 25 日陈云致信胡耀邦、万里等人 :昨日《人民日报》一则小文反映,目前首都儿童看戏难的问题仍没解决, 建议在新儿童剧场落成之前, 暂时拨借一个剧场专供孩子们看演出 ;如果固定一个剧场有困难,可以由几个剧场轮流定期为孩子们开放。我 认为,他们的意见是好的,应当支 持, 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 全国城镇 的所有影剧院和机关、企业的所有礼 堂,均应免费向孩子们开放一天。如 同意, 请考虑可否由中央和国务院联 名就此事作出紧急决定。28 日,中 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 出《关于全国的影剧院和礼堂、俱乐 部“六一”向少年儿童开放的紧急通 知》。《紧急通知》的发出, 引起了全 国上下的高度重视, 各级政府纷纷采 取措施为儿童活动开辟活动场所, 使 儿童活动场所缺乏的局面得到大大 的缓解。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中小 学老师肩负着培育祖国花朵的重任, 责任重大。陈云关心中国教育事业的 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工作生活中的 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1981 年 2 月 5 日陈云同胡耀邦等出席中共中央书 记处在怀仁堂召开的首都中小学、幼 儿园教师春节座谈会。在座谈时指 出:教育界同志们的工作很重要,也 很辛苦。要使大家认识到, 关心下一 代,就是关心祖国和全世界的伟大前 程。

  1984 年 10 月 9 日 陈 云 在《 关 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 资制度改革的意见》送审稿上批示 : “原则同意。对中小学教师,不仅要 有工龄工资, 而且要使他们的工资标 准, 比同等学历从事其他行业的人略 高一点才好。”

  1986 年 2 月 9 日陈云邀请北京市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代表来住所举 行春节座谈会。在谈话中指出 :办好 中小学教育是关系到提高中华民族 素质的一项根本大计, 是与祖国繁荣 富强联系在一起的。现在中小学教育 办得怎样,将决定 21 世纪中国的面 貌。学校是传授文化、科学、技术知 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场 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 要阵地。中小学生将来具有什么样的 世界观, 能否担负起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历史重任, 同中小学教育有密 切联系。中小学教师要进一步发扬不 为名、不为利的艰苦奋斗精神, 献身 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党和政府各级 组织, 都要关心教师, 为教师的工作 和生活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

  1993 年 5 月 25 日陈云在住所会 见青浦县及练塘镇党政负责人, 听取他们关于家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情况的汇报。次日委托秘书打电话给练塘镇领导,说 :“一定要把教育抓好,今后社会发展要靠教育。”

  二、关心居民生活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 陈云长期主管财经工作, 在经济基础薄弱的条件下,既要发展工业化,又要照顾群众生活,确实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1960年 12 月,中国经济在三年困难时期,陈云在一次谈话中就指出“我是搞穿衣吃饭的”。改革开放初期, 陈云对于老百姓的穿衣吃饭问题依然保持了很高的关注度。对于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生活带来的新变化,陈云有着很深的感受,他在 1982 年 11月 22 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关于“六五”计划(1981—1985 年)的报告稿时发言。发言中指出 :这 3年情况有很大变化, 商店东西很多,人们把票子带在身上, 好的就买, 不好就不买。这么好的形势很久不见了。

  物价工作关系面很大, 特别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物价工作更是非常的敏感。1981年 11 月 27 日陈云在北京市公安局报送的一份关于群众对调整物价反映的材料上批示 :涨价的事关系千家万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个界限,那就是 :除了保证人民吃饭(不能吃得太差, 也不能吃得太好)外, 还要有能力进行建设。这是我们经济政策的大方针。(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陈云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年版,第 327 页)陈云的这个批示在改革开放初期发挥了很大作用,促使有关部门科学合理安排积累和消费的比例问题, 在改革开放的推进步骤上也更为谨慎。

  陈云指出“大白菜是北京市民当 家菜类,因此必须安排在前”。1982 年 10 月 25 日陈云致信胡耀邦等人 : “霜降已过,十一月八日立冬。今年 必须避免烂菜。因此,生产、流通、 消费这三个环节必须立即组织好。”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陈云年谱(下 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354 页)中共北京市委和市政府于 10 月 26 日召集各区、县、局和有关单位 开会, 动员大家做好秋菜的供应、储 存工作, 并成立了秋菜指挥部。1983 年 11 月 8 日陈云委托秘书转告段君 毅 :“今年北京市冬贮大白菜的供应 工作比往年好, 但听说买的人少。要 想点办法, 尽可能多卖一些, 不要让 大白菜冻在街上。”事后,北京市委 市政府就大白菜收贮运销工作向中 央办公厅并陈云写了情况报告。22日,陈云在此报告上批示 :“城市居 民贮藏有困难, 但春节后吃不到便宜 的大白菜又有意见。这件事要由北京 市委拟出一个妥善可行的办法才好, 因为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为 了落实陈云这一批示, 北京市委市政 府对 1984 年大白菜和其他蔬菜的生 产、贮存、供应、价格等问题进行了 研究, 然后就具体安排计划向中央办 公厅并陈云再次写出书面报告。陈云 在报告中的第一项措施, 即:“适当减 少郊区的大白菜生产, 在远郊如河北 省邻县产菜区相应多定购一些,并组 织好就地贮存,以备后期上市。”旁 批 :“这一条必须由市委、河北省商 量好。其他都同意。”

  老百姓的烧煤取暖问题。1983年 1 月 16 日陈云将《北京日报》社刊载 群众来信反映市民“烧煤难”问题长期解决不了的内部材料批转万里。批语中指出:“请向北京市打个招呼, 要他们重视这个问题。我相信, 只要领导重视,这类问题是可以解决的。”食品安全问题。1985 年 6 月 23日陈云听取食品工作者关于食品工业生产和研究情况的汇报, 并应他们的请求题词:“民以食为天, 向人民提供营养、卫生、方便、实惠的食品,有利四化建设。”陈云的题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8 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这一题词。1988 年 2 月 28 日陈云为《吃的选择》一书题词:“民以食为天, 人民吃得如何是关系国运昌盛的大事。”12 月 18 日,《人民日报》对此作了报道。

  关注人民的卫生健康事业, 发展中国的卫生健康事业, 陈云给予了高度重视。1984 年 9 月 10 日 陈云为地方病防治工作题词 :“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提高民族素质,为民造福。”1991 年 8 月 28 日陈云为祝贺1931 年在瑞金创刊《健康报》创刊60 周年题词 :“宣传卫生工作方针和医药卫生知识,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三、关注中年知识分子和大龄未婚青年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科学发展虽然迎来了春天,但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工资收入相对较低、待遇不高是突出存在的问题。1982 年 7 月 1 日陈云就两份材料反映中年知识分子生活和工作负担重、工资收入低、很多人健康水平下降一事致信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指出 :这是国家的一个大问题,要下大决心,在今明两年内解决,不能再按部就班地搞。据了解,35 岁至 50 岁中专以上毕业生有 480万人,如果分两年提高他们的工资,今年大约需要七八亿元, 今后每年也 就是十二三亿元。基本建设每年要用 五百多亿元, 为什么不可以用十几亿 元来解决他们的问题 ?他们是各条战 线的中坚力量, 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 活条件应当看成是基本建设的一个 “项目”,而且是基本的基本建设。 生产、科研、教育、管理部门的知识 分子, 是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最宝贵 的财富。日本、西德战后所以恢复那 么快,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保存了一批 骨干, 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作用。因 此,我们把钱用在中年知识分子身 上, 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应向人民 讲清楚, 受教育程度高比受教育程度 低、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在工资收入 上高一些,这是合乎社会主义经济规 律的, 也是合乎人民长远利益的。不 这样做,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就不可能 上去。事后, 这封信被印成中共中央 政治局会议参阅文件,并于 1983 年 4 月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内部刊物 《文献和研究》上刊出。

  陈云的这封信, 情真意切, 指出 了中年知识分子问题的所在, 并就解 决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做了重要论 述,信中也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方案。这充分体现了陈云认真务实 为民的工作作风。

  改革开放初期, 受长期社会运动 等原因的影响, 大量的社会问题存在 着。其中30 岁以上未婚青年的大量存 在是其中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其不 仅关系到社会稳定, 也关系中国未来 的可持续发展, 陈云通过各种渠道敏 锐地抓住了这个问题。1984年2月27 日陈云将新华社题为《天津市三十岁 以上未婚青年有六万多, 市政府要各 级领导关心这些人的婚姻问题》的内 部材料批转胡耀邦,在批语中指出 : “这个问题不仅天津有,北京和其他 地方也有, 尤其是女青年方面占的比 例很大, 是个不算小的社会问题。建 议书记处议一下,指定一个部门专门 抓这项工作。”事后,在中共中央书 记处会议上讨论了这个问题。5 月 22 日, 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关心三十 岁以上未婚青年婚姻问题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重视和关心这 个社会问题, 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组 织应把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一项重要 工作认真抓好。由于国家的重视, 社 会各界采取了有效措施缓解了这个 一度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赢得了群众的赞许。
\

  四、为希望工程和贫困群体捐钱捐物

  希望工程, 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 1989年 10月建立的中国第一个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基金。基金成立后, 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1994 年 4 月 6 日陈云从新闻联播中听到中央机关为希望工程捐款的消息, 委托身边工作人员从自己稿费中取出五千元, 捐给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这笔捐款后来落实到河南省卢氏县汤河乡和朱阳关乡的 16 名失学儿童身上。1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局转来这 16 名儿童写给陈云的信,陈云收到后说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绝不能让儿童失学, 应当动员全社会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1994年 11月陈云在病床上从新闻广播中听到中央号召为贫困地区捐赠衣被的消息, 委托身边工作人员转告夫人于若木马上去办。全家除捐赠了几十件衣服外, 还特意以陈云名义捐赠一条崭新的丝棉被和床单。当陈云听说所捐的被子和床单已经送给贵州遵义地区一位前志愿军战士家时, 将于若木叫到病床前, 亲自告诉她这个消息。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 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民生问题, 陈云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 对一些民生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 推动有关部门着手解决相关问题。这些民生问题的解决,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而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 又为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深厚的为民情怀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高尚情操。■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hizhenglunwen/69314.html
本文标签: 陈云牵挂民生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