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论文 > 正文

翼热辽抗战史上的三大战役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31 11:01: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一、1941 年打治安军战役

  1941 年夏季反“扫荡”后, 冀东八路军主力部队开始转入外线作战, 秘密潜入长城以北的热南地带开辟根据地新区。这一战略转移行动给冀东基本区内的日军造成了错觉, 误以为夏季“扫荡”已经彻底打垮了八路军主力, 根本扭转了冀东地区的安全形势。为了弥补兵力的不足,日军开始加紧推进“以华制华”策略,将华北伪治安军大量派入冀东地区, 先后共有7 个集团, 合计 21 个团 3 万多人进驻。随着伪 治安军的大批到来, 敌伪势力甚嚣尘上, 沉渣 泛起, 一时间冀东基本区内的抗战形势急剧恶 化, 基层组织纷纷向上级领导机关告急, 希望 主力部队能够迅速扭转这种被动局面, 挽狂澜 于既倒。

  为了支持冀东基本区人民的抗战斗争,彻 底粉碎日军“以华制华”的战略企图, 冀东军分区果断决定集中兵力, 发动打治安 军战役。

  1941 年 12 月 15 日, 军 分 区 司 令员李运昌、副司令包森、参谋长 曾克林亲率第 12 团 2 个营、第 13 团 4 个连及曹致福游击总队,在遵化 县大柳树至四十里铺一线打响了战 役第一枪。在长达 10 公里的伏击圈 内, 八路军英勇出击, 横扫伪寇, 仅半小时即结束战斗。除部分敌人溃 逃外,此战共歼灭伪治安军第 3 集团 第 6 团 1 个 多 营, 毙 俘 伪 军 450 余 人, 缴获机枪 5 挺、步枪 350 支、弹 药 25000 发, 其 他 辎 重 150 马 车。 四十里铺首战大捷, 全军士气高昂, 军心振奋!
\

  此后第 12 团、第 13 团分兵出 击, 先后取得双城子、刘备寨、旧寨、 亮子河等多场胜利。1942 年 1 月 13 日,包森率领第 13 团 7 个连,在遵 化县果河沿全歼伪治安军第 4 团,击 溃援军第 3 团,共击毙伪军 100 余人, 俘虏团副以下 800 余人及大量武器弹 药,战果辉煌。1 月 20 日凌晨,李 运昌与曾克林率第 12 团 2 个营和游 击第 8 总队,向迁安县东部伪军第 20 团驻守的杨店子据点发起猛攻, 先后攻克外围据点并击退敌人援军 3 次进 攻。战斗从凌晨持续到当晚 8 时, 共 毙伤伪军 300 余人, 并最终迫使敌人 弃守这一重要据点。杨店子之战, 八 路军昼夜强攻,声威远震滦河两岸, 敌伪闻之色变, 为此后开辟滦东、路 南根据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果河沿、杨店子两战之后, 伪治 安军心理防线彻底崩塌,从此溃不成军。到 2 月 5 日打治安军战役结束时,八路军共作战 20 余次,每战必胜,共俘虏伪军 2189 人,击毙日军526 人、伪军 551 人, 逃亡、反正者2000 余人。另缴火炮 8 门、轻重机枪68 挺、长短枪 2000 余支、掷弹筒 25个、弹药 24.7 万发、电台和步话机 6部及其他大批军用物品, 极大地改善了军队装备, 受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通令嘉奖。1943 年 5 月,《晋察冀画报》第三期罕见地用一个整版全文刊发晋察冀军区致冀东分区的嘉勉电,向全军全国宣传了此次战役的重大胜利, 其历史地位及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斑。而冀东八路军也因此成为唯一一支获此殊荣的英雄部队! (《晋察冀画报》文献全集卷一,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177 页)在冀热辽抗战史上, 打治安军战役是第一次重大战役行动, 它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在军事上, 它彻底粉碎了日军“以华制华”的战略部署,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使部队主力从 4000 余人猛增到 7000 余人,政治素质与战斗力都获得了极大提升。同时它还迫使日 军从津浦线调回第 27 师团主力 2000 余人、伪满军 1 个团, 有力地支援了 敌后抗战斗争。在政治上, 它坚决反 击了日伪政权散布的“曲线救国论”, 重创敌人的嚣张气焰, 及时巩固了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基层抗日组织也恢 复了生机, 抗日民主政权得到了人民 群众更加广泛、衷心的拥护, 这一切 都极大地鼓舞了冀东人民坚持抗战 的必胜信心!

  二、1943 年第一次恢复基本 区战役

  1943 年 1 月,中共冀东地委在热 南根据地召开会议, 确定了恢复基本 区、巩固山区、开辟新区这三项基本 任务, 其中恢复基本区是重中之重。 会议决定集中主力部队, 发动恢复基 本区战役。由于这次战役是首次集结 主力部队恢复基本区, 因此又被称为 第一次恢复基本区战役。

  冀东军分区研究了 1942 年 11 月两次行动失利的教训, 由李运昌司 令员提议, 亲率部队作为恢复基本区 战役的尖刀主力。晋察冀军区批准了 这次作战计划, 并给予极大关注, 电 令每日汇报战役进展情况。为了保证 与晋察冀军区的无线电联络, 李运昌 将唯一一部大功率电台交给了随第 12 团行动的政治部主任李中权,自 己仅保留了联络各团的小型电台。
\

  2 月 1 日战役拉开序幕。西路: 第 13 团从大水泉根据地出发,急行 军 3 天进抵蓟县城东 20 公里之九百 户村。4 日遭 5000 余日伪军围攻,苦 战终日, 杀伤敌百余名, 部队伤亡 30 余人。当夜突围后因弹药匮乏, 遂于 5 日返回热南根据地。东路:第 12 团 原计划西渡滦河, 进入迁滦丰地区行 动,结果被日伪重兵阻截未能渡河, 只得留在滦东一带活动。中路: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参谋长彭寿生率领 军区直属队和第 11 团于月初从喜峰 口附近越过长城封锁线, 挥师杀入冀 东基本区。

  原计划的三路突击, 仅有中路达 成了战役目标。此时八路军主力孤军 深入, 危机四伏, 但子弟兵毫无畏惧, 一往无前!

  12 日,部队进至遵化县丁家岭一 带, 次日傍晚遭到驻守新店子的日军 300 余人和伪军第 19 团的疯狂进攻, 此战共毙伤日伪军 100 余人, 俘虏伪 军 100 余人, 缴获枪支 100 余支。14 日部队乘胜南下, 越过通唐公路到达 丰润县西南部。17 日兵锋直抵距离 唐山仅 25 公里的南青坨,与第四地 区队会师。18 日,来自丰润、唐山、 天津等地总计 6000 多日伪军向我扑来, 南青坨战斗打响。八路军沉着应战,奋勇还击,与敌人昼夜激战 13个小时, 毙伤日伪军 170 余人, 俘虏伪军一部,缴枪 20 余支,并于当晚突围至七树庄附近隐蔽。

  李运昌司令员亲率八路军主力突破长城封锁线,跨越沟壕封锁区,一路势如破竹, 直逼日伪在冀东地区的大本营唐山市, 打响了轰轰烈烈的南青坨之战, 宛如在敌人的心脏上狠狠插下了一刀。这一突发战事极度震撼了敌人, 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冀东广大民众, 其政治影响十分巨大, 堪称是一次最具感染力、说服力的抗战宣传。

  19 日,部队向北转移。20 日凌晨, 分别在马家峪东西两山、芦各寨南山、东水头西山一带制高点设伏,痛击围攻来犯的日伪军 6000 余人,鏖 战终日, 毙伤日伪军 200 余人, 并于 当晚分兵突围, 神不知鬼不觉地摆脱 了敌人的重兵围堵。

  由于部队突围时保持电台静默, 因此中断了与后方的联络。当晋察冀 军区从唐山敌伪电台中听到广播说 李运昌部已被击溃, 下落不明时, 大 为震惊, 立刻电令李中权查明情况。 就在他们准备出发寻找李司令的下 落时, 李运昌已经带领部队胜利凯旋 了!

  此次战役共毙伤日伪军 500 余 人,八路军仅牺牲 36 人,伤 50 人, 在军事和政治两方面都取得了重大 胜利。尤其是八路军主力部队长驱直 入, 杀进冀东核心区, 激战之后安 全撤离, 充分证明了敌人任何防线都 无法阻挡英勇的八路军将士, 这对敌 人的军心士气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 击。在 1943 年抗战相持阶段最艰苦 的岁月里, 第一次恢复基本区战役的 伟大胜利, 为在黑暗中坚守的冀东人 民带来了胜利的一线曙光!
\

  “第一次恢复基本区战役,极大 地鼓舞了在基本区坚持的各级干部、 游击队和广大群众的胜利信心, 彻底 粉碎了敌人所散布的‘冀东八路军已 经被消灭光了’的谣言, 巩固了统一 战线。伪军、伪组织人员和汉奸、特 务受到很大震动, 战役之后, 许多地 方的伪军伪组织人员都主动设法与 抗日军政人员拉关系, 准备后路, 汉 奸、特务的活动也有所收敛, 从而为 后来基本区的坚持和恢复创造了条 件。”(《冀东革命史》, 中共党史出版 社 1993 年版,第 308 页)

  三、1945 年东进战役

  1945 年 5 月 9 日,德国宣布无条 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 告结束。8 月 8 日, 苏联政府对日宣 战。9 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 后一战》,号召发动全国大反攻。11 日, 八路军延安总部连续发布 7 道命 令, 指挥各解放区部队立即向日军占 领区发起进攻, 迫使日伪军无条件缴械投降。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走向抗战最后胜利的光辉时刻。

  在朱德总司令发布的第二号命令中, 电令“现驻河北、热河、辽宁边区之李运昌所部即日向辽宁、吉林进发。”这短短 25 个字, 标志着冀热辽子弟兵最终实现了他们为之浴血奋斗的目标:创建战略反攻前进基地, 担当东北解放开路先锋。这是冀热辽子弟兵最光荣的胜利成果, 也是冀热辽抗战最辉煌的不朽丰碑!

  冀热辽区党委从收音机里听到延安八路军总部的电令后, 立即在丰润县大旺庄召开紧急会议, 研究部署行动方案。会议决定, 成立以李运昌为书记的“东进工作委员会”和前方指挥部,同时抽调 2/3 主力,总计 9个团、2 个支队、1 个营和军政学校以及地方干部共约 1.5 万人, 组成三路挺进部队和第二梯队。同时“明确进军东北的任务是:

  一、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消灭东北和热河的日伪武装,接收伪政权;二、接管城市,建立人民政权;三、收缴日伪武器资财,扩大部队;四、为后续部队开辟进入东北的通道。”

  与此同时, 冀热辽区党委和军区并没有简单机械地执行延安“向辽宁、吉林进发”的第二号命令, 而是将三路挺进部队中的两路直接指向热河。因为长期的斗争实践使他们认识到, 热河才是东北的屏障, 要想争取东北,必先控制热河。事实证明,他们的决策是有先见之明的, 在 8 月26 日毛泽东代中央起草的《关于日寇投降后对时局的估计及我们的政策的指示》中就明确指出, 要先争取热河这个进入东北的前哨阵地17 日,赵文进和宋诚率领第十五军分区第 11 团和第 51 团共 3000 余人组成的中路部队, 从喜峰口附近出关, 向热河中部、东北部推进。26日进入平泉,解除伪满军第 19 旅武装。随后兵分两路,先后解放了宁城、 赤峰、建平、凌源、朝阳等地, 沿途 俘获日伪军 5000 余人,解放了大片 地区。

  18 日,冀热辽军区机关和直属部 队划分成两部分, 前方部队代号“东 进纵队”,由李运昌率领挺进东北; 后方部队由詹才芳领导, 留守冀东。

  19 日,舒行和李子光率领第十四 军分区第 13 团和第 16 团共 2000 余 人组成的西路部队, 出关进入兴隆县 境。下旬接收了伪满西南防区 1 万 多人起义部队, 扩建为新军。此后部 队进入承德与苏军会师, 先后收复围 场、隆化、凤山等地, 并配合苏军消 灭收编了溃散的伪满警察部队。

  29 日,曾克林和唐凯率领第十六 军分区第 12 团、第 18 团、卢抚昌 县支队和朝鲜义勇队共 4000 余人组 成的东路部队, 从义院口和九门口出关。30 日,在绥中县前所车站与苏军会师, 随即在苏军配合下回师山海关。由于守关日伪军拒绝投降负隅顽抗,部队遂发起强攻,经过 4 小时激战, 胜利收复山海关要塞。这座饱经屈辱的巍巍雄关终于重新回到了中国人民的手中。此后, 部队迅速东进, 陆续接管了绥中、兴城、锦西等重镇。9 月 4 日,东路部队到达锦州,受降伪满军 2 个旅 7000 余人,控制了这个拥有葫芦岛军港的辽西中心。6日,部队抵达沈阳,与苏军会师。9 月初, 李运昌率领东进纵队前指机关和 3 个团及一批地方干部沿北宁路向东北进发。9 月 6 日,纵队前指机关到达山海关后, 立即组建了冀热辽军区第 19 旅,任命张鹤鸣为旅长,镇守东北南大门。9 月 8 日,李运昌率军直机关到达锦州后, 迅速组建了中共辽西地委、专署和卫戍区,任命徐志为书记兼政委, 张士毅为专 员, 计明达为锦州市市长, 王衍为卫 戍区司令员, 管辖锦州、阜新、北票 等 15 个县市。至此,整个辽西地区已 经全部掌控在冀热辽军队的手中了。

  9 月 14 日,冀热辽军区司令员 李运昌率领东进纵队前指机关抵达 沈阳, 接管伪辽宁省政府和沈阳市。 苏军特意派出 300 多人的仪仗队到火 车站迎接, 并接受了李运昌司令员的 检阅。当八路军将士步出沈阳火车站 时, 十几万群众夹道欢呼, 热烈迎 接亲人子弟兵的胜利到来。人群高呼 “抗战胜利万岁”“共产党万岁”“毛 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等口号, 胜利的歌声响彻云霄。

  同日, 曾克林奉冀热辽军区前指 机关派遣,陪同苏军代表前往延安, 为党中央及时了解苏军的态度和东 北当前的局势提供了第一手的重要 资料, 它也是此后中共中央作出“向 北发展, 向南防御”重大决策的重要 依据。冀热辽子弟兵在历史转折关头 又一次作出了重大贡献。

  从 8 月 11 日延安发布第二号命 令,到 9 月 14 日李运昌将军率冀热 辽军区前指机关及部队进驻沈阳, 在 短短 1 个月时间里,冀热辽东进纵 队势如破竹,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 机挺进东北, 解除日伪武装, 配合苏 军作战, 接收伪满政权, 创建人民政 府, 初步在东北站稳了脚跟, 打开了 局面, 为后续部队进入东北创造了先 决条件, 最终英勇实现了冀热辽抗日 根据地作为战略反攻前进基地的历 史性目标。
\

  冀热辽东进战役取得了空前伟 大的历史性胜利, 它不但代表八路军 亲手收复了沦陷 14 年的东北国土, 为抗战胜利写下了最后辉煌的篇章; 同时它也正式拉开了东北人民解放 战争的历史序幕, 为新中国的创建立 下了不朽的功勋!■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hizhenglunwen/65978.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