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论文 > 正文

浅析人民军队在新式整军运动中的“四个改造”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23 16:18: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 摘要 ] 解放战争时期,既是人民军队成员数量快速增长、组织成分日趋复杂和亟需无产阶级改 造的时期之一,同时也是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发展、日趋完善以及成果卓著的时期之一。党在此 时期开展的以新式整军运动为重点的军队思政工作,在继承人民军队以往思政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 之上,既对军队思政工作方法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又对身份背景各不相同的军队官兵实现 了行之有效的“四个改造”。

  解放战争时期也是人民军队思政工作全面发展、日 趋完善以及成果卓著的时期之一。而 1947 年冬至 1948 年夏开展的以“诉苦”和“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 军运动,其不仅是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开展军队思政工作 的一个伟大创举,而且卓有成效地将身份背景各不相同 的官兵,尤其是从国民党军队中补入解放军的战士改造 为无产阶级战士, 使得官兵的军政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 因此, 浅析人民军队在新式整军运动中的“四个改造”, 对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政工作,提供了深刻的理 论意义和借鉴价值。
\

  一、新式整军运动的缘起

  根据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人员构成,可将解放 官兵划分为三类主体。第一类主体是那些经历过土地革 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老战士,其经过长期的战斗训练和 系统的思政教育。第二类主体是土改翻身后积极参军的 新战士,其具有土改工作的积极性和初步的革命思想。 第三类主体是从国民党军队中补入解放军的战士,而从 敌军士兵中补入解放军的战士则占了主要方面。为了将 身份背景各不相同的军队官兵整合为一支凝聚力强、战 斗力强和纪律严明的无产阶级军队,就需要对全军进行 一次深刻的阶级教育和思想整改,将广大官兵改造成为

  真正的无产阶级英勇战士,为夺取解放战争最终胜利做 好充足的准备。据此,朱德在 1947 年 9 月 7 日的全国 土地会议上提出:“我们的军队需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加 以整顿,需要一个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的运动,使 军队在思想上拥护土改,组织上纯洁严密。”①

  新式整军运动在全军范围内的开展,主要是按照以 下四个基本内容和步骤进行。② 一是学习党的土地政策 并提高军队官兵对于土改工作的认识。学习党的土地政 策的目的,是使部队中的每一名战士都能了解和掌握党 的土地政策的基本内容,同时悟透其与国民党施行的土 地政策的根本区别,从而懂得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巨 大意义,为“诉苦”和“三查”做好思想准备。二是发 动军队官兵和人民群众进行诉苦、追苦根。通过开展多 种多样的方式进行诉苦活动,把诉苦建立在群众高度自 觉的基础之上,使得军队官兵和人民群众懂得“什么是 苦、为什么要诉苦、苦从何而来”。三是开展批评与自 我批评,对官兵进行全面的“查”和“整”。查阶级、 查工作、查斗志的目的在于端正军队官兵对于解放战争 和土改工作的根本立场, 整改与之相背离的思想与作风。 四是将新式整军运动与部队的各项作战任务结合起来, 把思想政治觉悟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将新式整军运动焕发出来的热情引向练兵和杀敌立功运动中去。

  二、新式整军运动的核心内容:“四个改造”

  新式整军运动对于军队官兵的“四个改造”主要指: 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军队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用无产 阶级斗争策略改造军队中的非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用无 产阶级组织制度改造军队中的非无产阶级组织制度,最 终这三个改造形成一股合力,实现军队官兵人的改造, 即改造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

  (一)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军队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毛泽东指出: “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 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 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③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军 队官兵中非无产阶级思想蔓延的主观情况和军队思政建 设的客观实际,决定了在新式整军运动中应把思想改造 放在首要位置,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正确路线去教 育军队官兵,用党的无产阶级思想去改造和克服各种非 无产阶级思想。

  首先,在军队官兵中普遍开展无产阶级思想教育, 提高军队官兵的理论水平。各部队在通过思想学习提升 军队官兵政治觉悟程度的同时,把学习理论同研究中国 过去的经验“结合起来”,不仅能使广大官兵认清党和 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而且为进一步的土地政策教育和 诉苦运动奠定了无产阶级的思想基础。其次,组织军队 官兵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党的土地政策,确立正确的土 地政策观念。对于那些未亲身经历过土改的战士们,这 样做是为了提升他们对转变土地制度必要性的认识,在 思想上、行动上结合好新式整军运动和土改斗争。最后, 发动军队官兵进行诉苦运动。大部分实现组织上翻身突 变的战士,其实并没有在组织转变的那一刻就实现了思 想上和组织上的解放,反而使得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 无纪律现象在军队中蔓延开来。④而在军队中开展诉苦 运动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早在 1946 年 10 月, 《解 放日报》社论《好好进行俘虏工作》就对诉苦运动进行 了宣传:诉苦使得“成千上万的俘虏兵打开了眼睛,他 们立即就觉悟到一系列的问题,立即就自动要求加入我 军与蒋介石和美国帝国主义者拼命。”⑤诉苦运动之所 以能成为改造部队官兵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有效方法之 一,是因为它与土地改革工作紧密结合,以控诉受封建 的统治、压迫、剥削之苦为重点,使得军队官兵和人民 群众懂得“什么是苦、为什么要诉苦、苦从何而来”,从而进一步转化为官兵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实际行动。

  通过军队内无产阶级思想和土地政策的学习教育, 结合诉苦运动的开展,既充分促进了部队官兵的阶级觉 悟和贯彻执行党的土地政策的自觉性、积极性,又有效 改造了部队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整顿了部队中存在的 非无产阶级作风,并且使得无产阶级军队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作风在人民军队中得到了巩固。

  (二)用无产阶级斗争策略改造军队中的非无产阶 级斗争策略

  毛泽东曾向全党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由于 受到旧式军阀战争方式和斗争策略的影响,很多从国民 党军队士兵中补入解放军的战士,在一段时间内难以用 无产阶级的斗争策略来分析和解决实际战争中所遇到的 困难与矛盾。并且在反动军队官兵转变入人民军队的过 程中,也会将很多非无产阶级的斗争策略和战斗方法带 入。如果对于这些非无产阶级的斗争策略不加以改造, 很容易导致其侵袭党和军队的健康肌体,使得党领导下 的斗争策略难以得到准确地贯彻与实施。

  因此,党对于军队官兵们,尤其是从反动军队转变 到人民军队中的战士的斗争策略的无产阶级改造,主要 是在以斗争求团结的基础之上,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的原则,利用说服教育、思想帮扶、政治育人和治病救 人的基本方法,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法宝,对于自 身和他人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斗争策略进行改正。中央军 委还在《关于练兵与训练干部的指示》中强调: “在每 一个战役或战斗结束后,应在干部及战士中进行经验的 检讨与总结,从指挥上、战术上、技术上、各兵种协同 上、各部门工作配合上来加以检讨”, “这种检讨应发 扬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的作风,在团结与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的精神下来进行。”⑥

  通过军队官兵内部团结互助和思想帮扶的方式,可 有效改造那些刚转变组织身份战士们的斗争策略,以达 到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和纪律上保证党 和军队纯洁性的目的,并有效提高部队战斗力。

  (三)用无产阶级组织制度改造军队中的非无产阶 级组织制度

  创造党和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基础,使人民军队真 正成为一支无产阶级化的革命军队,是军队组织上实现 无产阶级改造的主要任务。一方面,党中央和中央军委 在整顿组织、纯洁内部的同时,把民主集中制运用于军队组织之中,扫除新战士、被解放战士乃至老战士头脑 中和行动中的那些封建糟粕和独裁专断的恶习。另一方 面,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运用“三查三整”将坚持特权阶 级和土豪劣绅等大资产阶级立场的旧官僚分子、流氓投 机分子和消极革命分子清理出军队的组织,从而进一步 改造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组织。

  由于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过程中的诉苦运动普遍启 发了军队官兵的无产阶级觉悟,使得绝大多数从反动军 队中补入人民军队的战士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并且党 中央和中央军委在运动中采取了“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 的方针,对于那些具有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官兵并非进行 过火的批判和打压, 而是在军队民主和平等的原则之上, 着重于端正思想、改进工作、转变作风,通过“查”和 “整”的方式使得许多被俘战士深受教育并解除了思想 包袱,因而在“三查三整”期间纷纷坦白反省,并主动 揭发部队中暗藏的敌对分子。 ⑦

  (四)军队官兵人的改造,即将身份背景各不相同 的士兵改造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在前三个改造有效实行的基础之上,党中央和中央 军委实现了对官兵的第四个改造,也是新式整军运动过 程中最重要的“人的改造”。以“诉苦”和“三查”为 核心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有效将那些具有非无产阶级 革命倾向的老战士、缺乏斗争经验和完整无产阶级思想 的新战士以及昔日受国民党和蒋介石驱使和压迫的国民党 士兵,改造成为具有高度政治素养和无产阶级立场的人民 解放军战士,并在战斗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战斗激情。

  首先,实现军队官兵人的改造的逻辑起点是在思想 教育和“诉苦”中进行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即在阶级情 感、阶级立场的教育中灌输给军队官兵无产阶级思想, 形成了“天下穷人是一家”、要团结一致对付共同敌人 的无产阶级认同。其次,在进行“诉苦”思想改造的同 时,结合实际的战斗实践,军队官兵们普遍确立了推翻 “三座大山”的理念,并将其凝结为同敌人血战到底的 阶级仇恨,明确了“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为谁服务” 这一“为了谁”的问题。最后,新式整军运动进一步促 使军队官兵在身心上接受革命的教化与磨砺,并迅速转 化为实战中的战斗力。正如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九 月会议的通知》中所指出的那样, “在人民解放军中, 实行了有秩序的、有领导的、由全体战斗员和指挥员一 起参加的民主运动,开展了自我批评,克服了和正在继续克服着军队中的官僚主义,恢复了……军队中的各级 党委制和连队中的战士委员会制,这样就使军队指战员 的政治积极性和自觉性大为提高,战斗力和纪律性大为 增强,溶化了大约 80 万从国民党军队来的俘虏兵,使 他们变为解放军战士,掉转枪口打国民党。”⑧

  如此一来,如何将身份背景各不相同的军队官兵改 造为无产阶级战士的问题,在新式整军运动的“四个改 造”理论与实践中得到了实质性的解答。

  三、新式整军运动的基本经验

  第一,密切围绕党和军队的中心任务和阶段性目标 展开相关工作。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开展人民 军队思政工作,既不能脱离党和军队所处的历史时期, 也不能脱离工作目标和官兵思想状况而展开。而新式整 军运动之所以能够有效改造身份背景各不相同的军队官 兵,正因为其适应党的中心工作和部队的实际情况,在 坚持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实行土地改革的同时 武装夺取政权,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和推翻反动统治。

  第二,提高军队官兵的无产阶级觉悟是全面提升战 斗力的中心环节。尤其是在解放战争初期,要在有限的 物质基础上实现“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总目标, 主要是依靠军队官兵的力量,而广大官兵的无产阶级觉 悟是难以自发形成的。因此,需要将无产阶级的思想政 治灌输给广大军队官兵,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官兵的战斗 热情和充分发挥应有的效力。

  第三,将民主平等原则贯穿于军队思政工作之中。毛 泽东曾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 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 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⑨在 新式整军运动中,身份背景各不相同的军队官兵们之所 以参与程度高、改造效果好,最根本的原因是将民主和 平等原则贯彻于端正思想、改进工作和转变作风之中。
\

  第四,善于吸纳以往有益的工作经验。新式整军运 动是在部队过去多次诉苦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 的,并且是整军与土改相结合的一种群众性政治工作, 这种将有益经验结合起来实行的做法,不但可以将思政 教育的主线贯穿始终,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各类有益做 法的叠加效应,既对以往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进行提 炼和升华,又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 创新。

  第五,以实现军队官兵“人的改造”为最终目标。 做战士的工作是军队思政工作的核心,在以军队官兵为 中心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新式整军工作,既能够充分调动 军队官兵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更能完整、准确、 全面地实现“四个改造”中最为核心的“人的改造”。

  [ 注释 ]

  ①朱德年谱 ( 新编本 )( 中 )[M]. 北京 : 中央文献出版 社 ,2006:1274.
  ②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 第二版 )[M]. 北京 :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8:125.
  ③ 毛 泽 东 选 集 ( 第 三 卷 )[M]. 北 京 : 人 民 出 版 社 ,1991:1094.
  ④⑦秦程节 . 溶俘 : 新式整军运动中“解放战士” 思想改造研究 [J].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6(02).
  ⑤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 . 中共党史参考资 料 (6)[M]. 人民出版社 ,1979:181.
  ⑥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 . 军队政治工作 历史资料 (10)[M]. 解放军出版社 ,1984:468.
  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 第一卷 )[M]. 北京 :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 ,2018:484.
  ⑨马克思主义著作选编 [M]. 北京 : 中共中央党校出 版社 ,1994:987.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hizhenglunwen/6540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