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论文 > 正文

登步岛战斗不是失利之战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9 15:58: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一、国民党军在登步岛的兵力部署

  舟山群岛位于杭州湾外东海之中,由舟山本岛、岱山岛、长涂岛、普陀岛、桃花岛、六横岛、登步岛、金塘岛、梅花岛、大榭岛等 400多个岛屿组成, 总面积 1200 平方公里。其中,舟山本岛最大, 面积 523 平方公里, 是浙江省的重要港口, 巨型海轮可自由进出, 各水道均有浮标便于航行, 也是海军的良好基地。舟山本岛多山峦, 其中以五雷峰、老虎山、茅头尖、竺家尖等山的海拔最高, 约达 500 米左右, 可俯瞰附近海域。舟山群岛扼中国海上航行的要冲, 又是沪、宁、杭地区的海上屏障, 历来就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和 全面内战期间, 驻军在舟山群岛修筑了大量永 备工事。在舟山本岛, 修筑有飞机场和海军基 地设施。

\

  为保住舟山群岛,国民党东南军政长官公 署长官陈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等人亲自到舟 山前线视察, 策划和调整防务。10 月中旬, 台 湾国民党军统帅部决定调整舟山群岛防务 :成 立东南军政长官公署舟山指挥所, 统一指挥舟 山军政, 郭忏任主任, 石觉、丁治磐任副主任; 舟山指挥所下辖舟山防卫司令部, 石觉兼任司令官 ;海军第二舰队主力调往舟山群 岛,驻翁洲县(今岱山县)长涂岛 ; 加紧扩建岱山机场, 使之成为重型轰 炸机机场 ;急调第 12 兵团第 67 军、 第 19 军增援舟山群岛 ;准备反攻金 塘岛、六横岛。

\

  经过重新调整, 国民党军在舟山 群岛的兵力部署如下:以第 75 军 2 个 师守备舟山本岛西部及外围定海县 (今定海区)册子岛、大猫岛等岛屿; 以第 87 军 2 个师守备舟山本岛东部、 定海县登步岛、朱家尖(今均属普陀 区)等岛屿 ;以暂编第 1 军第 71 师 守备翁洲县岱山岛;海军陆战第 1 师 防守长涂岛 ;第 67 军 3 个师位于定 海县以北,为机动部队。第 19 军在 驰援途中临时增防金门, 暂时未能到 舟山群岛。

  登步岛位于舟山本岛东南, 面积 14 平方公里。全岛皆山, 南高北低, 以大山、炮台山最高, 仅西部及北部 海边有一些平地, 大山北侧鸡冠礁有 一个码头。登步岛北距舟山本岛沈家 门约 3.5 海里,南距桃花岛 1.3 海里, 西距蚂蚁岛 0.5 海里。由于多股海流 汇合于此, 潮水、风向变化较快, 帆 船航行不易掌握。为确保舟山本岛向 南的海上交通,国民党军以第 87 军 第 221 师师部率第 661 团全部、第 662 团第 1 营守备登步岛,以第 662 团第 2 营守备附近的蚂蚁岛。同时,以位于舟山本岛的第 87 军 1 个师、 第 67 军保持机动,随时准备增援登 步岛。
\

  二、第 61 师奉命攻占登步 岛

  10 月 24 日, 我 21 军 第 61 师 接到第 22 军电令 :迅速攻占登步岛, 进而夺取朱家尖岛, 尔后协同兄弟部 队从南侧攻击舟山本岛。随后, 该师 接到第 22 军的指示 :攻击登步岛的 时间应不迟于 11 月初。此时, 第 61 师已进入海上,既要巩固已占岛屿, 又要继续向国民党军发起攻击, 深感 兵力不足。国民党军飞机日夜盘旋在 第 61 师防守的六横岛、虾峙岛、桃 花岛及海域上空, 轰炸船只、破坏交 通,战场形势很紧张。

\

  该师将上述情况如实上报第 22 军后,第 22 军、第 7 兵团未改变决 心。于是, 该师坚决执行命令, 立即 进行战斗准备。战斗部队针对敌情、 地形,白天在岛上练,晚上出海练, 设置各种情况反复练。船只管理委员 会日夜抢修船只, 训练水手。师、团 机关按各自的职责制订计划、督促训练、调配干部, 整个桃花岛上一片繁 忙。作战物资源源不断地从穿山半岛 运来, 堆放在桃花岛洞下浦码头两侧 山沟的古庙、居民家中。

  10 月 28 日, 主持华东军区和第 三野战军日常工作的副司令员粟裕 和代参谋长袁仲贤、副参谋长周骏 鸣在收到第 61 师攻击登步岛战斗部 署,并得知金门战斗失利的情况下, 致电第 22 军 :“同意六十一师采集中 使用逐次转移兵力逐步夺取登步岛 及蚂蚁岛(敌共两个团兵力)。我必 须首先集中足够兵力(应不少于两个 团),保证结束登步岛作战, 而后再夺 取蚂蚁岛及朱家尖 ;同时必须组织必 要炮火,切实遮断封锁敌舰艇活动 ; 最重要的必须准备足够的船只, 保证 第一梯队的同时登陆与第二梯队的 连续航运 ;对预定作战地区的地形、 海岸、海面、潮水、风向、气候等, 均须作详情侦察, 确实掌握敌情、水 情、风向、气候的变化, 以求准确的 部署 ;各项准备工作均需军首长负责 检查,严格防止领导上的官僚与指 挥上的粗枝大叶。”(《解放战争战略 追击——华东地区》,解放军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45 页)

  但是,第 7 兵团和第 22 军领导并 未重视, 甚至担心影响士气, 没有向 第 61 师传达这一重要指示。在他们 看来,此前攻占的大榭岛、金塘岛、 桃花岛面积都比登步岛大, 国民党守 军也都比登步岛多, 都非常轻松地攻 占了。现在, 国民党军经过连续打击 已经是溃败之师, 战斗应该更轻松。 其实, 台湾国民党当局对舟山群岛的 防御相当重视, 一面下令前线部队死 守, 一面派兵增援。这表明, 越接近 舟山本岛,战斗难度越大。而第 22 军、第 7 兵团却轻率决定出战, 给后 来的战斗带来被动。

  10 月底, 第 61 师领导率领机关 和营以上干部到桃花岛猫山两侧地 区逐点勘察,研究国民党守军地形, 分配各部队战斗任务。经过与各团干 部反复研究,第 61 师确定登步岛战 斗部署如下 :

  以第 182 团全部、 第 183 团第 1 营共 12 个连为第一梯队,第 183 团第 3 营及第 2 营 1 个连共 4 个连 为师预备队,担负攻岛歼敌任务 ;以 第 181 团控制虾峙岛、桃花岛等已 占领的岛屿, 防止国民党军登陆, 并 准备在攻取朱家尖时担负主攻任务 ; 第 21 军炮兵团第 1 营 9 门山炮部署在桃花岛北侧韭菜山、猫山阵地, 支 援步兵战斗。

  渡海登陆后, 第 182 团主力迅速 沿炮台山、张网湾山攻占鸡冠礁 ;第 183 团第 1 营沿流水岩山、大山猛攻 鸡冠礁。两团部队会合后,先控制鸡 冠礁,截断国民党军退路,阻止国民 党援军登陆,尔后分别歼灭岛上残敌。

  经反复研究潮水、风向规律, 第 61 师决定 11 月 3 日晚发起战斗。 第 61 师将上述决定和部署上报第 22 军,很快得到批准。

  三、第 61 师血战登步岛

  11 月 3 日黄昏,桃花岛北侧的 海边上, 第一梯队突击部队 3 个营紧 张而肃静地检查进攻前的准备。护送 勇士们的船只, 沿着桃花岛东西两侧 的海边静悄悄地向进攻的起渡点驶 去。指战员束紧身上的战斗戎装, 按 照统一号令, 有秩序地登上战船。炮 兵占领阵地, 装定诸元, 炮口高高地 扬起, 指向登步岛的预定目标。原定 20 时登陆,因多数船只要从桃花岛东 西两侧调到北侧起渡点, 调动船只延 误了时间。

\

  22 时许,在炮火支援下,经 20分钟航渡, 第 182 团第 3 营、第 2 营 第 4 连、第 5 连 1 个排,第 183 团第 1 营, 一共七个半连, 击退国民党军 在滩头的阻击,登上了登步岛。22 时 30 分后,海上突起逆风,潮水急退, 船开不出去, 致使后续部队当晚未能 按预定计划渡海登陆。在情况突变的 不利形势下, 已经登陆的七个半步兵 连、2 个机炮连,迅猛作战,发展很 快,以压倒一切的大无畏革命气概, 勇往直前地向岛上守军发起攻击。第 183 团第 1 营攻占流水岩山一带,1 个排攻上大山, 第 182 团第 4 连、第 7 连攻占了炮台山。拂晓时,第 182 团第 3 营攻占张网湾山, 鸡冠礁守军 乱成一团。该营主力若能猛插下去, 是有可能攻占鸡冠礁的。但是, 由于 指挥上有点犹豫, 失去了战机。因未 能攻占鸡冠礁, 登陆部队虽然打乱国 民党军部署,俘虏近 1000 人,却未 能阻止国民党援军登陆。

  11 月 4 日拂晓,国民党援军在 飞机、军舰掩护下, 从鸡冠礁码头上 岸。第一批 6 架飞机疯狂地对登陆部 队和船只进行反复轰炸扫射, 接着第 二批 6 架飞机也投入轰炸扫射。从早 到晚, 国民党军飞机轰炸扫射几乎没 有停止过。同时,国民党军舰及 B-26 轰炸机对桃花岛进行狂轰滥炸。9 时 许, 国民党援军在飞机和舰炮火力掩 护下向登陆部队反击。国民党军第 67 军第 67 师第 200 团向第 183 团第 1 营进攻, 占领大山、鹰嘴岩后, 集中 主力猛扑流水岩山。第 183 团第 1 营 在第 182 团第 4 连协同配合下,顽 强地抗击国民党军。流水岩山的枪声 像狂风一样地呼啸, 炮弹像雨点一样 地从空中降下, 整个阵地被震得颤动 着, 指战员的脸上、身上沾满战地的 烟尘。他们誓与阵地共存亡, 坚守住 了阵地。第 183 团第 1 营营长姜先 仁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 直到第二次 负伤才被抬下阵地, 战后被评为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第 2 连政治指导员魏 国民身先士卒, 以强有力的政治工作 鼓舞干部战士英勇作战, 战后被评为 华东二级人民英雄。

  国民党军第 67 军第 75 师第 224 团向第 182 团第 3 营进攻时, 第 7 连 在副营长柴发坤的指挥下, 连续打退 5 次集团冲锋,大量杀伤国民党军。 中午, 该连放弃炮台山阵地后, 同营 主力一起固守竹山及野猪塘山东北 阵地, 继续抗击国民党军连续进攻。 战后, 柴发坤被评选为华东三级人民 英雄。

  整个白天,登陆部队在无饭吃、 无水喝、无工事依托、无上级火力支 援、背水作战的情况下, 英勇顽强地 抗击优势国民党军的连续进攻。干部 伤亡了,战士就自动代理。弹药不足, 就利用战斗间隙, 派人到敌人尸体中 去搜集。子弹打光了, 就用刺刀、石 块同国民党军拼。国民党军冲上来打 不下去, 就拉响手榴弹同归于尽。就 这样, 登陆部队连续打退了国民党军 多次集团进攻。国民党军的进攻没有 停止, 登陆部队的战斗意志更没有松懈。

  11 月 4 日晚 21 时,第 61 师师 长兼政治委员胡炜率领第 182 团第 1 营及第 2 营 2 个连,第 183 团第 3 营及第 2 营 1 个连,师侦察连、警 卫连、九二步兵炮连, 冲破国民党军 的阻击, 登上登步岛, 与第一梯队汇 合。至此,第 61 师登上登步岛的部 队, 共计 2 个团兵力。胡炜决定两个 团集中兵力, 从左右两个方向会攻鸡 冠礁,攻占码头, 阻止国民党军增援, 歼灭岛上守军。左翼国民党军白天进 攻流水岩山连遭沉重打击, 夜间以约 2 个营的兵力迂回到流水岩侧后,企 图与正面部队配合, 夺取流水岩山。 第 183 团在攻击前进中与其遭遇, 迅 速展开激战。该团发扬钢铁团精神, 以泰山压顶之势, 向国民党军猛烈冲 击, 歼其大部, 然后跟踪追击。该团 追击到大山时, 天已大亮, 山上守军 较多, 攻击未能奏效。第 182 团第 1 营攻占张网湾山和陆家岙, 并以火力 阻止国民党军援军上岸。但是, 由于 该团第 2 营未能攻占炮台山、抢占制 高点,第 1 营处于国民党军包围中,最后被迫撤出张网湾山。

\

  四、第 61 师果断撤退

  11 月 5 日晨, 国民党军第 67 军第 67 师第 199 团、第 201 团全部到达登步岛, 后续部队还在陆续上岸。第 67 军军长刘廉一、第 87 军军长朱致一均到登步岛指挥督战。天亮以后, 国民党军飞机、军舰火力更猛。国民党军以优势兵力继续对流水岩山、竹山、野猪塘山一线阵地发起连续进攻,企图偷袭第 61 师阵地,将该师压缩到海边。整个上午和下午,第 61 师继续顽强抗击国民党军,击退其多次进攻, 给其以重大杀伤。在阵地前小型出击中,还抓了一些俘虏。至傍晚, 登陆部队在高度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鼓舞下, 顽强战斗, 击退国民党军数十次疯狂进攻。整个阵地战火弥漫, 杀声四起, 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胡炜等指挥员分析战场形势, 感到敌我力量悬殊太大, 而且登陆部队已无援兵到来, 以现有力量歼灭国民党军已无可能,乃决心主动撤出战斗。他们一面将撤退决心向上级报告,一面电告留守桃花岛的第 61 师副政治委员李清泉,组织所有船只,天一黑即从登步岛撤运部队。然而, 背靠大海, 又处在优势国民党军的压 迫下,组织撤退很复杂很困难。但 是, 胡炜非常镇定, 确定以佯攻掩护 撤退。他下达命令如下 :第 182 团、 第 183 团各抽调 1 个营的兵力,由第 182 团参谋长刘正昌、第 183 团团长 杜绍三指挥, 担负掩护撤退的任务。 该两营组织若干小分队, 各配备司号 员 1 名,轮番交替地实施佯攻, 以迷 惑国民党军。部队撤出前, 要把全部 伤员、烈士遗体先送到渡口。按照先 伤员、烈士遗体、俘虏, 后机关、部 队, 最后掩护部队的顺序, 陆续撤出 和登船。

  入夜以后,岛上到处响起枪声、 手榴弹声、冲锋号声。鉴于登陆部队 前两夜曾连续实施过猛烈进攻,国民 党军未敢轻举妄动,只是惊慌地乱射 击。而此时,一艘又一艘的船只从桃 花岛向登步岛开来,然后一艘又一艘 的船只把指战员接回去,来来往往不 停地行驶在两岛之间的海峡上。11月 6 日 1 时,登陆部队全部安全撤回桃花 岛。胡炜率领指挥所和掩护分队最后 一批上船,也安全地撤回了桃花岛。 指挥员的沉着镇静和从容不迫,使干 部战士倍受鼓舞,部队撤退非常圆满 成功。天亮后,国民党军爬到野猪塘 山,不见登陆部队踪影,看到的却是滚滚东流的海水和他们同伴的尸体。

\

  五、关于登步岛战斗的评价

  登步岛战斗历时两天三夜, 当时 有文电称它为失利之战。时至今日, 仍有史书和文章称它为失利之战, 甚 至与金门战斗相提并论。失利之战通 常指败仗, 是败仗的另一种表述。登 步岛战斗虽然没有取得胜利, 但不是 失利之战。

  战后, 胡炜和李清泉回忆说:“登 步岛战斗, 我未能实现歼敌占岛的预 定计划, 但给敌人的打击是沉重的。 我以 5 个营的兵力, 与在飞机、军舰 火力支援下的敌六七个团的兵力激 战两个多昼夜, 连续击退敌大、小 20 余次轮番进攻, 坚守着阵地。我虽伤 亡千余人,却使敌付出了4000余人的 伤亡代价, 其中敌第 200 团、第 224、 第 661 团团长均被我击伤,我还运 回了数百名俘虏。在敌众我寡、背水 作战的极其困难复杂情况下, 顺利实 施了海岛上的撤出战斗, 粉碎了敌人 妄图全歼我登陆部队的美梦。登步岛 战斗后, 敌人很快从台湾调兵增防舟 山,说明这次战斗给台湾高层以相当 的震动。”(《解放战争战略追击 · 华 东地区》,解放军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789 页)

  单从敌我伤亡比例看, 登步岛战 斗毫无疑问是胜仗。但是, 此战歼敌 与占岛两个目标都没有完成, 也是不 争的事实。由于风向、潮水变化, 第 一批登陆部队仅七个半连, 无力全歼 岛上守军一个半团。第二批登陆部队 到达后, 总兵力达到 2 个团, 而此时 国民党军已增至六七个团, 还是无力 全歼。第 61 师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 歼敌甚多, 却无力全歼国民党军和占 领全岛,最后被迫撤退。尽管如此, 第 61 师不是战败撤退,而是在战场 条件不利的情况下, 不计一城一地之 得失, 实时果断地撤退, 灵活运用了 毛泽东军事原则。战后, 国民党军不 得不承认 6 师是“共军最剽悍的一个 师”。

  关于登步岛战斗, 军事科学院编 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说:“由 于我军对敌第八十七军之第二二一 师据岛顽抗及援军迅速登岛估计不 足, 遭守军、援军和海、空军联合反 击,伤亡千余人,被迫撤出战斗。”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 3 卷,军 事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41 页) 这个结论符合实际, 客观准确, 得到 当年参战指战员的认可。

\
 
  解放军总参谋部主编的《当代中 国军队的军事工作》说 :“由于登步 岛上的国民党军处于绝对优势, 而解 放军六十一师在短时间内难以再组 织部队登岛参战, 使上岛人民解放军 部队处境十分困难, 为保存力量, 以 利再战, 登岛部队遂于十五日晚主动 撤回桃花岛。”“进攻登步岛受挫的 原因, 除解放军没有海、空军的支援 外, 最主要的是思想上轻敌, 战前对 气象、潮汐的变化掌握不准, 战斗准 备不充分,战时组织不严密。”(《当 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上卷, 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251 页)因此, 登步岛战斗结果称进攻受 挫更准确。■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hizhenglunwen/59748.html
本文标签: 登步岛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