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血洒西北,衣衫褴褛一路乞讨也要找到红军
温玉成1915年生于江西省兴国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饱尝生活艰辛,受尽反动阶级的欺压。随着大革命风暴的到来,他积极参加农会,后又加入秘密赤卫队,同反动势力展开坚决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农会遭到残酷镇压,温玉成的家被反动派纵火焚毁,父亲逃难时受伤,不久撒手人寰。家破人亡,走投无路,幼小的温玉成内心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1929年,毛泽东率领红军解放了兴国县,这更加激发了温玉成的革命热情。1930年4月,不满15岁的他参加了红军,从此义无反顾地踏上革命的道路。
温玉成读过几年学堂,粗通文墨,再加上他干劲冲天,头脑灵活,不久就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1932年3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又担任兴国县独立营党总支书记。独立营改编为独立团后,他先后担任团党总支书记、团政治处主任等职。1934年8月,温玉成被任命为苏区红军新组建的第21师第62团政治委员。此时,正值第五次反“围剿”作战进入最艰苦时期。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军事指导,红军虽经浴血奋战,仍未能打破敌人“围剿”,不得不实施战略转移。
◆温玉成
长征前夕,温玉成调任新组建的红8军团担任直属队党总支书记。由于组建仓促,这支部队战斗力较弱,装备十分简陋,近1万人的部队仅有3千条枪。此外,通过快速“扩红”建立起来的这支部队,严重缺乏训练。温玉成晚年回忆道:“由于战事频繁,红8军团没来得及集中起来开一个成立大会,许多战士也没来得及进行起码的军事训练便投入战斗、参加了长征。”湘江战役期间,红8军团因故掉队而遭到国民党军重兵围攻,战斗减员十分严重,后来被撤销番号,余部编入红5军团,温玉成被分配到军委干部团上干队政治科工作。他随队继续长征,途中翻越了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夹金山,历经千难万苦,终于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
1935年12月,温玉成被任命为红5军(原红5军团)骑兵团政治委员,随左路军北上长征。然而,当左路军抵达阿坝地区时,张国焘拒绝继续北上,顽固坚持南下立场,并图谋另立中央。温玉成虽不清楚张国焘的险恶意图,但他对其分裂中央的做法颇为反感。一天,他和骑兵团外出筹粮,回来途中遭到当地土司武装的袭击,大队长在突围中失踪。红5军政治委员黄超认为温玉成救护不力,遂将其撤职关押,后又把他下放到勤务班当战士。1936年6月,温玉成被安排到红5军团政治部工作组工作。
三大主力会师后,红军组建西路军进入河西走廊,准备从新疆打开通往苏联的战略通道。这是一场史诗般的悲壮西征,装备简陋、缺枪少弹的红军身陷数倍于己的“马家军”重围,虽经殊死战斗,但由于孤立无援,群众基础薄弱,最终血染黄沙,几乎全军覆没。高台一战,红5军将士大部分牺牲,军长董振堂壮烈殉国。温玉成腿部负伤,但他和少数红军侥幸冲出敌人重围。在撤退途中,他们再次遭敌包围。弹药早已打光了,但绝不能让枪落到敌人手里。温玉成和大家一起砸毁枪支,埋入沙丘,然后分散突围。由于腿伤严重,再加上饥饿和疲劳,他不幸被俘。
决不当敌人的俘虏,一定要想办法找红军去!抱着这个念头,温玉成和一起被俘的战士们商量对策。他发现关押他们的地方是一间土坯屋,心里一下子燃起了希望。深夜,他们趁着守敌思想松懈之际,偷偷在墙上凿开一个窟窿,悄悄脱离了虎口。由于慌不择路,几个人走散了。拖着伤腿的温玉成换上老百姓衣服,昼伏夜行,一路乞讨,躲过敌人层层盘查,历经万般磨难,终于在一个多月后在甘肃镇原县找到了红军援西军司令部。衣衫褴褛的温玉成一把握着援西军政治部主任宋任穷的手,眼泪夺眶而出。他像一个流浪多年的孩子终于寻到亲生父母,心中万般委屈一下子如决堤洪水奔涌不止。休养一段时间后,温玉成被分配到援西军政治部组织部工作。
鏖战江南,指挥新四军第18旅痛击日伪势力
全面抗战爆发后,温玉成经过“抗大”的半年学习,被分配到新四军军部任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不久又调任新四军第3支队工作。1940年春,温玉成根据组织安排到江南新四军工作。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总指挥陈毅告诉他:“你的任务是整顿和扩充部队,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创建稳固的抗日根据地。”温玉成领受任务后昼夜兼程,几日后抵达苏南东路地区,他被任命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第3支队政治委员。他放手发动群众,建立了澄(江阴)锡(无锡)虞(常熟)抗日根据地,并在昆山地区打击日伪军,鼓舞了敌占区的抗日士气。
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温玉成被任命为新四军第6师第18旅政治委员,旅长江渭清。为了把这支部队锻造成为一支党领导下的坚强武装,他从制度建设和培养干部入手,大抓军政素质训练,并在整顿部队的同时,积极扩充部队员额,使各团人数都达到1000人以上。经过一段时间整训,部队战斗力显著提高。
此时的江南地区,不仅盘踞有日军、伪军,还有多如牛毛的杂牌武装,他们不仅祸害一方,还对根据地虎视眈眈。温玉成首先和江渭清一道指挥部队赶跑了有恃无恐的“忠义救国军”,尔后又协助第6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谭震林在阳澄湖一带与日伪势力展开斗争。当地有一股以胡肇汉为首的伪军,经常以“清乡”之名勾结日军,鱼肉百姓,民愤极大。温玉成决定对其进行严厉打击。1941年9月的一天,这股伪军在日军掩护下在阳澄湖附近“清乡”,随后带着搜刮来的财物和其他辎重乘汽艇沿阳澄湖西窜。温玉成接到情报后,指挥部队在预设阵地实施伏击。“打!”随着一声令下,新四军各种轻重武器朝着敌人一顿猛打,敌人的船队顿时陷入混乱。与此同时,在岸上进行伴随掩护的日伪军也遭到新四军打击。一时间枪声大作,硝烟四起,水花四溅,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前后进退不得,水陆难以相顾。与此同时,温玉成还组织战士们对伪军展开政治攻势,劝其缴械投降。
战斗很快结束,共歼灭日伪军300余人,缴枪200余支。这一仗打出了新四军的威望和影响力,也留下了千古美名。上世纪60年代闻名遐迩的样板戏《沙家浜》,就是以阳澄湖为背景、以新四军第18旅为原型创作改编的。
这年10月底,温玉成率1个团北渡长江,进抵苏中地区的高邮、宝应一带展开活动。1942年3月,为适应形势发展,苏中区委成立中共苏中区第一地委和军分区、专署,第18旅兼第一军分区。由于江渭清调往苏南工作,温玉成兼任第18旅旅长。他针对当地形势,遵照我党“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着力巩固和发展江(都)高(邮)宝(应)根据地。他发挥自己擅长的政治工作优势,放手发动群众,紧密依靠雇农,团结进步力量,分化顽固势力,壮大抗日力量,组建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所在地区的抗日局面焕然一新。
◆温玉成
当地有一支武装叫“联庄会”,虽受到地主和绅士的控制,但其主要成分是雇农。温玉成决定对这股势力进行争取,使其成为新四军的外围力量。“联庄会”有一个头头叫王永济,经过宣传教育,答应为新四军提供内部情报。有一次,“联庄会”的两个头头召集群众,公开宣扬“不打皇军,专打共匪”的反动主张。王永济马上报告新四军,温玉成带人进入会场。他没有采取过激行动,也没有对那两个头头严厉斥责,而是温和、耐心地告诉在场群众抗日救国的道理,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同时对那些不实言论进行一一驳斥。这一招很有效果,得到在场群众的拥护,一些原本对新四军抱有疑虑的人当即表示愿意团结抗日。经过一段时间的争取,“联庄会”逐渐成为一个抗日群众团体,不少积极分子成为新四军领导下的民兵骨干。
新四军在这一带的活动,引起盘踞于此的日伪势力的恐慌和反扑。日伪军先后组织三次较大规模的“扫荡”行动,企图绞杀我抗日武装,但在新四军统一领导和温玉成等具体指挥下,敌人的企图不仅被逐一粉碎,我敌后抗日根据地还得到进一步扩大。据统计,在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的江高宝地区,根据地和游击区占了三分之二以上,日伪势力被压缩在不足三分之一的范围内。
1943年初,上级安排温玉成赴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于大会延期,他被安排进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直到1945年4月大会召开。
挺进东北,以“铁脚师长”之名享誉全军
抗战胜利后,中央安排温玉成带领100多名干部返回江南,继续开展新四军工作。然而,他们还未走出华北地区,就接到命令转赴东北。此时,国内时局已发生重大变化,中央制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东北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战略焦点。
1945年12月,抵达东北的温玉成被任命为北满松江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时兼任哈东地委书记。抗战胜利后的北满地区,遍布数不清的杂色武装和土匪势力。面对复杂局面,温玉成没有丝毫退缩,而是依据中央政策精神,积极创建根据地,放手发展群众武装。他亲自带领1个团在哈尔滨阿城地区开辟根据地并执行剿匪任务,在不到3个月时间里,发展了一支3个团共5000多人的队伍。
1946年12月,东北民主联军组建独立第2师,温玉成兼任师长。随后,他一方面在部队中深入发动思想动员,坚定广大指战员的必胜信心,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军事训练,为即将到来的大战作准备。
在“三下江南”作战中,温玉成率独立第2师纵横驰骋,歼灭国民党军2700余人,受到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的嘉奖。在接下来的夏季攻势作战中,温玉成指挥部队顺利打下磐石县城后,又奉命截击从海龙县逃跑的国民党军暂编第21师。该敌与独立第2师稍一接触便夺路而逃,温玉成判断敌人已成惊弓之鸟,于是果断决定抓住战机,以雷霆之势追歼这股敌人。他立即集合全师主力勇猛追击,经过一昼夜强行军,终于在双阳县吉昌镇追上了这股几乎累瘫的敌人,并迅速发起战斗将其5000余人全部歼灭。这次战斗,温玉成发挥了年少时的铁脚板功夫,一直奔跑在队伍前面,就连不少年轻战士都赶不上他,他也由此被大家亲切称为“铁脚师长”。
在接下来的四平攻坚战期间,东北民主联军虽歼敌1.7万余人,但也付出1.3万余人的伤亡代价,各攻坚部队战斗减员严重,急需补充。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林彪找到温玉成:“能不能抽调1个团补充7旅?”“坚决服从命令,我没有意见!”温玉成回答得十分干脆,林彪甚为满意,主动说:“你们抽1个团给7旅,7旅也会抽一部分干部给你们,部队可以再慢慢发展嘛。”东北民主联军政治委员罗荣桓多次说:“温玉成这个人有大局意识。”
1948年3月,独立第2师改编为第12纵队第34师,温玉成任师长,政治委员谭友林。接着,温玉成率部配合主力围攻长春,最终迫使守敌投诚,长春和平解放。随后,温玉成又率部在第12纵队编成内参加辽沈战役。他指挥部队追击从沈阳逃跑的国民党军第116师及守备总队。为堵截敌人,他命令1个团以急行军赶到敌人前面,炸毁装甲车,堵塞敌人逃跑的道路。经过激战,俘获敌守备司令彭定一以下4000余人。

◆1951年秋,志愿军第40军军长温玉成(左一)与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副军长邓 岳、参谋长叶荫庭在朝鲜战场某阵地前留影。
辽沈战役结束后,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第12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9军,温玉成所在的第34师改称第145师,他仍担任师长。其后,他奉命挥师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并同兄弟部队共同担负南集团作战主攻任务。攻打天津总攻开始后,温玉成指挥突击团发起攻击,但突遭城南守军侧射火力拦阻,一时无法取得进展。他当即调整部署,派出一部兵力压制敌人火力,同时在友邻部队支援下迅速打开突破口,攻入城内。守敌又退守前后尖子山,并居高临下负隅顽抗。温玉成果断调整作战部署,指挥两个团向敌发起攻击,接着又指挥全师向纵深发展。此次战役,第145师共消灭国民党军4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在短暂担负天津卫戍任务后,温玉成升任第41军副军长,并奉命在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编成内发起衡(阳)宝(庆)战役,围歼退守湘南地区的国民党军白崇禧集团。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缜密部署了各参战部队的作战任务。战役发起后,温玉成协助军领导指挥所属部队向永丰地区发起攻击,经过激战,夺占永丰,歼敌2000余人。尔后,温玉成又指挥所属部队协同兄弟部队连续作战,歼灭白崇禧部4个师。战役结束后,温玉成随第41军进军广西,直至完全消灭了白崇禧的残余势力。
挥师入朝,打响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第一枪
朝鲜内战爆发后,温玉成被任命为第40军军长。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他率部开赴东北,肩负起保卫东北边防的任务。1950年10月19日,温玉成率第40军渡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成为最早一批入朝参战的志愿军部队。彭德怀对温玉成明确要求,第40军是先头部队,出国第一仗要打得漂亮,打出威风,打掉敌人气焰,并掩护志愿军主力进行集结与展开。作为久经沙场的军人,温玉成深知首仗胜负对战争全局的意义,决心打好出国第一仗。
经过5昼夜行军,军直属的第118师、第119师和第120师均已进抵预定作战地域。10月25日,第120师先头部队与南朝鲜军交火,由此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枪。温玉成指挥部队在既无固定工事又无野战工事的情况下与敌激战。第118师全歼南朝鲜军1个营外加1个炮兵中队。与此同时,温玉成又奉命指挥主力对温井地区的南朝鲜军发起攻击。经过激战,在两水洞地区歼灭南朝鲜军第1师和第6师各一部共1000余人,取得志愿军入朝作战的首战大捷。10月25日这一天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
◆晚年的温玉成在家闲谈。
紧接着,温玉成又奉命率军主力在白龙洞、龙头洞一线合击南朝鲜军。28日,他指挥部队向敌发起进攻,歼灭南朝鲜军4个营,并缴获榴弹炮20余门、汽车60余辆。
至30日,40军在6天内连战连捷,共歼灭南朝鲜军1400余人,受到志愿军司令部嘉奖。其后,温玉成指挥军主力在追击南逃的南朝鲜军的同时,与美军第24师发生遭遇战,全歼其1个连,并击溃前来支援的美军。至11月5日,志愿军全线停止进攻,以歼敌1.5万人的战果胜利结束第一次战役。
此后,温玉成又率部完整参与了朝鲜战场的后续四次战役。第四次战役期间,温玉成指挥第40军在横城地区对敌发起攻击,共歼灭南朝鲜军第8师3个团及第3、第5和美军第2师各一部共1.2万余人,其中俘虏7800余人,迫敌后退26公里,给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以沉重打击,同时也对志愿军完成战役防御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五次战役期间,温玉成奉命率部担负战役割裂任务。战役开始后,他指挥部队突入纵深数十公里,圆满完成对敌穿插、分割任务。第120师还击溃了撤退的美军1个炮兵团,缴获其全部装备。经过两天激战,第40军歼灭南朝鲜第6师和美第24师各一部,缴获各种火炮20余门、坦克12辆、汽车50余辆。
1951年5月底,温玉成和其他入朝参战各军的领导回到国内,向中央报告战场形势并请示今后的作战方针,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半个月后,他们一行重返朝鲜战场。此时,朝鲜半岛的敌我力量已形成大体平衡的格局,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形成相持局面。温玉成一面担负志愿军司令部赋予的相应任务,另一方面适时组织部队进行整训,为可能到来的下一次作战作准备。1952年8月,温玉成兼任第40军政治委员,次年7月率部撤回国内。
1954年,温玉成进入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次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9月,他被任命为广州军区参谋长,两年多后升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他在任职期间,对军区部队的正规化和边海防建设倾注了不少心血,也抓出了实效。
1989年10月29日,温玉成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去世,享年74岁。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hizhenglunwen/3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