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 摘要 ]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行动总 纲领。中国共产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总路线宣传教育工作是其宣传史上的一个伟大成功实践,不仅充分彰显了 其根本成就,而且亦反映了宣传教育在社会运动中具有宏大的推动力,有力助推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为此,对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展开多维探索与研究,为做好新时代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 实指导意义。
[ 关键词 ] 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中国共产党
1953 年,毛泽东和党中央经过充分酝酿和考虑提出了向 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并深入宣传动员广大群众支持和拥 护总路线、不遗余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1981 年中共十一 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对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推广的总路线进行了科学的历史定 位,指出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且是完全正确的。①纵观学术界 有关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整体研究成果,多数学者侧重于对总 路线提出的“重要因素”“理论依据”“历史背景”“效果 评价”进行研究。然而,关于这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研究成 果却付之阙如。武云在《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宣传的历史 考察》一文中对总路线在工人、农民、青年三大群体中的学习 宣传整体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了一定的阐发。②周震 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与鼓动》对中共宣传总路线的政 策及效果作了研究。③王文君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四川长寿 县各阶层的宣传学习及经验研究》对当时四川长寿县的总路 线宣传政策和各阶层的心理状态变化也作了研究。 ④总体来看, 目前学界关于总路线的研究已经蔚为壮观,但是对于总路线 宣传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多,尤其是关于总路线如何通过 宣传教育从党中央的顶层设计转化为广大群众行动过程的实 践过程之历史考察更为薄弱,故而,笔者认为这方面有较大 的研究空间,且对于今后中国共产党脚踏实地做好群众的宣 传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历史之维: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背景
(一)客观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要把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首先要扫清国内反动阶级的残余势力,要解除 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的严重威胁,要医治国民经济在民族和人 民解放战争中所受到的创伤,从而为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社 会主义经济建设打好基础。在人民政权建立以后的最初三年, 由于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 运动等一系列斗争的胜利和政治经济文教建设各方面工作的 成就,以及苏联的援助,上述这些要求条件都已逐步实现, 由此,工人阶级的地位逐步增强, 农民生产积极性亦不断提高,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各方条件日趋成熟。在这种社会背景 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认为, “要根本解 决社会矛盾,在全国逐步推行社会主义改造刻不容缓”⑤ ,因 之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实质上,社会主义过渡是通过社会主义经济成份比重的 增长和资本主义经济成份比重的下降来消灭阶级、消灭剥削, 这就需要逐步地实现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 “一方 面要建设新型的原来未曾有的社会主义经济,即要实现国家 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另一方面是要改造旧有的属于资本主义 性质范畴的经济成份,即改造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使 其社会主义化或半社会主义化”。⑥ 毋庸赘述,中国共产党在 过渡时期循着这条总路线前进,是党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为改 善人民生活、巩固新政权所采取的一个伟大艰巨的关键战略 步骤。因此,为了达到过渡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对广大民众 进行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推广教育,使其深刻领悟到社 会主义的优越性,进而调动起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全党当时的中心任务,自不待言。
(二)主观环境
中国共产党把过渡时期总路线公之于众之后,引起了广 泛的争议和巨大反响。其一,部分领导干部对现实形势认识 不清, 对总路线认识片面且不深入, 需要对其进行宣传教育。 譬如, 党的总路线传达之后, 就要组织干部、党员进行讨论, “在讨论国家工业化问题时,就有些同志不自觉为‘小农经 济观点’‘资本主义思想’所牵制,指出农业应当是国家建 设的重点”。⑦此外,许多地区的基层干部亦深受乡村资本主 义自发势力的影响和侵蚀, “犯上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毛病, 不能根本划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的界限,党的各项工 作因而受到了它的损害”。⑧ 由此,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总路 线,必须对领导干部进行深入宣传与教育。其二,广大工农 群众对总路线存有思想疑虑,亦需要对其进行宣传和解释。 尤其是农民, “经营着私有的小块土地,过着普通农民的生 活,不可避免地容易接受资本主义倾向的影响”。⑨新中国成 立后的近三年,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小生产者和其他阶级 成员大量涌到工人阶级的队伍中来, “使工人阶级长期生活 在小私有者的包围中,加之同时和资产阶级保持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导致狭隘自私、行会思想、经济主义等缺点和弱点 广泛存在工人阶级内部”。⑩ 因此, 对工人群众进行宣传教育, 绝不能因为这个群体易于接受总路线的学习教育而放松反复、 细致的宣传动员。
二、理论之维: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内容
1953 年 6 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对总路线 作了完整的表述: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 在 10 年到 15 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 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⑪ 实际上,过渡时期的中心问题即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 战胜谁”的问题。是时,中国共产党要向广大群众进行总路 线的宣传教育,就要向其解释清楚总路线的两个方面及其相 互关系、两种社会主义改造的区别和联系,以提高人民群众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启发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过渡到 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
首先,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是一件事情的两 个方面。这“一件事情”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前者是建设新 经济、组织新经济, 后者是改造旧经济。斯大林曾指出: “资 产阶级革命通常以夺取政权来完成的, 而对于无产阶级革命, 夺取政权却只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并且要把政权利用为 改造旧经济和组织新经济的杠杆。”⑫诚然,中国共产党并不 认为推翻了蒋介石统治就高枕无忧,党紧接着还要完成社会 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任务。所谓组织新经济就是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所谓改造旧经济就是要改造小商 品经济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及资本主义私营工商业。这两个 方面的任务无疑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而且任务极其艰巨。 恰如毛泽东所言:“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革命的第一步,
不是革命的结果。”⑬
其次,社会主义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和领 导力量。社会主义工业化愈发展, 国营经济的领导力量愈强, 才能愈有效地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不可否认, 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环节是工农联盟, 人民革命胜利后,在和平建设时期工农联盟主要是要建立在 经济基础上,建国初工人阶级运用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这一 强大的物质基础来帮助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即走社会 主义改造的道路。因此,唯有通过国家工业化才能进一步使 农民从互助合作逐步地提高到集体化,从个体经济逐步改造 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再者,当社会
主义的经济因素不 断强大起来时,方更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 会主义改造,尤其有利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囤积居奇、投机倒 把的倾向进行斗争。
最后,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资本主义私营工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者的性质不同。中国共产党对前者实 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是从社会主义经济和小商品经济之非 对抗性的矛盾产生出来的,因为农民、手工业者都是工人阶 级的同盟军,他们所代表的是小商品经济,是建立在自己的 劳动上的(不是剥削) ,所以这种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间的 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然而相反的是,对私营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是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经济的对抗性矛盾 生产出来的。因为社会主义否定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反对人 对人的剥削,而资本主义却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 立在少数人剥削最大多数人的剥削制度上的,这中间的矛盾 唯有通过消灭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因此,二者的 社会主义改造是从二者不同性质的矛盾产生出来的。
三、实践之维: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路径
首先,采取书面文章的形式宣教,给受众以强大的舆论 攻势。一是图书读物。中国共产党对总路线的宣传教育过程中, 组织各级党委文化宣传部门出版大量宣传总路线的图书读物, 使其传播到全国各个村镇。“在西北大区销售发行的有关宣 传普及总路线的书籍极其丰富。如列宁的《论合作制》;毛 泽东的《组织起来》《向农民宣传总路线》《农村供销合作社》 等等。”⑭二是宣言口号。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采用高度概括、 便于理解记忆的标语口号进行宣传鼓动, 不仅扩大了宣传面, 而且增强了号召力。总之,在各地的生产建设中, “总路线 万岁! ”“在总路线光辉照耀下努力进行各项工作! ”等均 成了当时广泛常见的口号。 ⑮三是报纸刊物。比如《人民日报》, 其动员本社力量,全力以赴运用新闻、社评等文字形式向群 众宣传教育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总路线方针政策之 内容、意义及影响,形成了一个让广大群众天天关注与学习 总路线的前所未有的高潮,且获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1954 年 1 月,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 “许多地方国营企业、 轻工业工人也都明确了本企业和国家工业化的关系,以及个人 在贯彻国家总路线中的责任,进一步提高了其阶级觉悟”。 ⑯
其次,采取人、事、物的直观性宣教,激发受众强烈的其次,社会主义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和领 导力量。社会主义工业化愈发展, 国营经济的领导力量愈强, 才能愈有效地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不可否认, 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环节是工农联盟, 人民革命胜利后,在和平建设时期工农联盟主要是要建立在 经济基础上,建国初工人阶级运用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这一 强大的物质基础来帮助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即走社会 主义改造的道路。因此,唯有通过国家工业化才能进一步使 农民从互助合作逐步地提高到集体化,从个体经济逐步改造 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再者,当社会主义的经济因素不 断强大起来时,方更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 会主义改造,尤其有利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囤积居奇、投机倒 把的倾向进行斗争。
最后,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资本主义私营工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者的性质不同。中国共产党对前者实 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是从社会主义经济和小商品经济之非 对抗性的矛盾产生出来的,因为农民、手工业者都是工人阶 级的同盟军,他们所代表的是小商品经济,是建立在自己的 劳动上的(不是剥削) ,所以这种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间的 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然而相反的是,对私营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是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经济的对抗性矛盾 生产出来的。因为社会主义否定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反对人 对人的剥削,而资本主义却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 立在少数人剥削最大多数人的剥削制度上的,这中间的矛盾 唯有通过消灭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因此,二者的 社会主义改造是从二者不同性质的矛盾产生出来的。
三、实践之维: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路径
首先,采取书面文章的形式宣教,给受众以强大的舆论 攻势。一是图书读物。中国共产党对总路线的宣传教育过程中, 组织各级党委文化宣传部门出版大量宣传总路线的图书读物, 使其传播到全国各个村镇。“在西北大区销售发行的有关宣 传普及总路线的书籍极其丰富。如列宁的《论合作制》;毛 泽东的《组织起来》《向农民宣传总路线》《农村供销合作社》 等等。”⑭二是宣言口号。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采用高度概括、 便于理解记忆的标语口号进行宣传鼓动, 不仅扩大了宣传面, 而且增强了号召力。总之,在各地的生产建设中, “总路线 万岁! ”“在总路线光辉照耀下努力进行各项工作! ”等均 成了当时广泛常见的口号。 ⑮三是报纸刊物。比如《人民日报》, 其动员本社力量,全力以赴运用新闻、社评等文字形式向群 众宣传教育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总路线方针政策之 内容、意义及影响,形成了一个让广大群众天天关注与学习 总路线的前所未有的高潮,且获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1954 年 1 月,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 “许多地方国营企业、 轻工业工人也都明确了本企业和国家工业化的关系,以及个人 在贯彻国家总路线中的责任,进一步提高了其阶级觉悟”。 ⑯
其次,采取人、事、物的直观性宣教,激发受众强烈的数民众对总路线的认同, 而且使其对社会主义方向愈加坚定。
其次,调动了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建 设的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灯塔的万丈光芒照耀着、指引 着新中国航船过渡期间的全部航程,广大民众的生产和工作 热情也愈加积极和高涨。“经过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各城市 和乡镇工厂、矿山中的青年团员及广大青年认清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大意义,以及自己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和重大责任, 其深受鼓舞, 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不可否认, 全国各地广大职工和农民群众、手工业劳动者、私营工商业 者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和宣传教育下,无不积极发扬着艰 苦奋斗的精神,为保证完成国家的建设计划而深入开展增产 节约运动,为改善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斗争;无不 以饱满的生产热情,深入贯彻执行国家总路线总任务,从而 以伟大的创造力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最后,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捍卫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所提出的总路线,不仅为增强党的群 众基础以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科学指南,而且为 广大群众树立了社会主义观,这无疑亦是当时最实际的一次 共产主义教育。譬如,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各部队各机关、各学校大张旗鼓地向广大干部、战士宣传国家在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一普遍深入的宣传教育运动,提高了 干部和战士的社会主义思想”。 此外,各地青年团组织随着 广大优秀青年积极分子的加入不断巩固和壮大,到 1956 年, 全国农村中的青年团员达到 1000 万名,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 中率先垂范打出了青年突击队的旗帜,且在周围群众中发挥了 重要的示范作用。总之,经过党的宣传教育,广大民众一致表 示: “听共产党的话,用自己的手盖社会主义的大楼! ”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新中国政 权亦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 注释 ]
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N]. 人民日 报 ,1981-7-1(1).
②武云 . 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宣传的历史考察 [J]. 海 南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4,27(11):130-136.
③周震 .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与鼓动 [J]. 山东理工大学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0,26(06):27-30.
④王文君 . 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四川长寿县各阶层的宣传学 习及经验研究 [D]. 西南大学 ,2018.
⑤中国共产党简史 [M]. 北京 :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1:109.
⑥李先伦 , 张子礼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总路线的嬗变 [J].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1(02):20-22.
⑦教育区乡干部彻底懂得总路线 [N]. 人民日报 ,1953-12- 11(1).
⑧我不听共产党的话吃了亏 [N]. 人民日报 ,1953-12-9(2).
⑨建立和开展农村支部的经常教育工作 [N]. 人民日 报 ,1953-12-20(1).
⑩向广大工人群众宣传总路线 [N]. 人民日报 ,1953-12-12(1).
⑪毛泽东文集 ( 第六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9:316.
⑫斯大林选集 ( 上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72:402-403.
⑬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 ( 第二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 社 ,2011:115.
⑭西北大区出版史 [M]. 西安 :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7:156.
⑮杨德山 . 中共党史上的 80 个口号和术语 ( 下 )[J]. 北京 行政学院学报 ,2001(04):44-49.
⑯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后 各地职工社会主义觉悟大大提 高 [N]. 人民日报 ,1954-1-31(2).
⑰华东准备全面向农民宣传总路线 [N]. 人民日报 ,1953- 11-30(1).
⑱卖余粮 ( 宣传总路线演唱材料 )[M]. 天津 : 华北人民出 版 ,1955:16-32.
⑲启发农民自己教育自己 [N]. 人民日报 ,1953-12-30(1).
⑳东北行政委员会举行扩大会议 根据总路线布置今后工作 [N]. 人民日报 ,1953-11-30(1).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史 (1949—2000)[M]. 北京 : 中 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68.
22.必须在春节期间加强进行工农联盟的宣传教育 [N]. 人 民日报 ,1954-1-11(1).
23.全国国营和地方国营厂矿职工 初步受到总路线的教育 加劲生产争取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N]. 人民日报 ,1954-1-7(1).
24.中国共产党历史 ( 第二卷 )[M]. 北京 : 中共党史出版 社 ,2011:194.
25.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 第一次全 体会议上的发言 [N]. 人民日报 ,1954-12-27(2).
26.全国各地青年团组织 普遍向团员和青年宣传总路线 [N]. 人民日报 ,1954-1-13(3).
27.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各部队 大张旗鼓地 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 [N]. 人民日报 ,1954-1-13(3).
28.胡绳 .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M]. 北京 : 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1:2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hizhenglunwen/3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