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投稿(www.lunwensci.com)
SCI论文的写作过程是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和时间的,论文写到结尾处,作者通常会因为疏忽放松没有写好结论。结论作为一篇论文的总结,具有高度凝结论点和总结论点的性质,因而同样至关重要,这一部分切不可大意马虎。结论部分虽说所占篇幅并不大,但写作起来并不好写,该怎么写?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SCI论文结论写作的经验。

一、写作内容
结论内容应重点体现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适用范围,可提出建议或展望。 还可以指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思路。 因此,一般应在结论中说明;
研究结果解释了哪些问题,揭示了哪些原理和规律(理论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实用价值);
与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做了哪些修改、补充和发展;
本研究的剩余问题及建议和展望。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结论写作都需要具备上述内容。 作者可以根据研究结果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但第一点是必不可少的。
二、注意事项
(1) 不能模棱两可或模棱两可。语言要明确,数据要准确可靠,不能使用“probably”、“maybe”、“may be”等词语,以免产生自相矛盾的感觉,怀疑论文的真实价值 .
(2) 不能使用抽象和笼统的语言。 一般不只是数量符号,而是数量名称,比如不说“T与p成正比”,而是说“XX温度与XX压力成正比”。
(3) 结论不能写成对正文中每一段的简单重复。如果得到的结果的要点在正文中没有明确给出,可以在结论部分用最简洁易懂的语言写出来。
(4)不要贸然否认或批评他人的结论,也不需要进行自我评价,如“本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本研究成果为国内首创”、“ 该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等评价。 读者会评论结果的水平,论文作者不必写在结论中。
(5)不要出现“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总的来说,作者在写结论的时候要记得把握好写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另外,在书写格式上,要分层书写,并严格按照内容要求编号,如(1)(2)(3)等,各成一段。如果结论段的内容不多,可以把整段做成一个段落,用几句话来解释。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cilunwen/42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