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采用阻垢剂添加在锅炉水中,可通过阻垢剂与水样中离子的作用,减少水垢的产生,提高锅炉使用的安全性。采用挂片法的实验方式,对不同阻垢剂作用时的阻垢效果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用量及水样条件下,ATMP的阻垢效果最佳,可作为优选的阻垢剂。
关键词:锅炉;水处理;阻垢剂;挂片法;阻垢率
1概述
锅炉是在一定压力下运行的设备,锅炉水中的杂质在高温、压力、蒸汽浓缩的情况下会产生多种物理、化学反应,生成一定的水垢附着在锅炉内部,影响锅炉的正常使用,且水垢长期堆积,容易造成锅炉的腐蚀破坏,影响锅炉的安全使用[1]。随着水处理技术的发展,采用阻垢剂进行锅炉水处理的应用逐渐增多,而用量少、阻垢效果好的高效阻垢剂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在各种不同的阻垢剂中,有机药剂的阻垢作用要好于无机药剂,各种不同的有机药剂中,不同的阻垢剂进行水处理的效果不同[2]。针对不同的阻垢剂作用效果,采用实验检测的形式进行分析,从而选取锅炉水处理的高效阻垢剂,提高锅炉水处理的效果。
2不同阻垢剂锅炉水处理实验方案
水在自然循环中与外界接触,并溶解混杂多种物质,含有较多的杂质,依照水中杂质存在的颗粒状态可以分为悬浮物、胶体及溶解物。进入到锅炉内部的水质在受热蒸发及浓缩的条件下,将水中的杂质以不同形态的沉淀物形式析出,从而形成水垢和水渣。水渣主要是由水中的悬浮物形成,可通过锅炉表面的排污排出,而水垢则主要由水中的溶解物形成,附着在锅炉内部的受热面上,结晶体较为致密,难以排出,,对锅炉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受不同的水质条件及结垢条件的影响,水垢的成分较为复杂,表现为多种化合物的混合体。
采用有机药剂进行锅炉水的处理主要通过有机阻垢剂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形成稳定的离子,从而减少水垢沉淀的析出,同时高效的阻垢剂溶于水之后,通过官能团的化学反应可对钙、镁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作用,从而抑制水垢晶体的生成。有机药剂溶解分散后能够吸附在粒子的表面,改变粒子间的电荷分布,从而减少碰撞长大的机会。
常用的有机阻垢剂主要包括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亚乙基二磷酸(HEDP)、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聚丙烯酸(PAAS),为比较不同阻垢剂对锅炉水的处理效果,采用ATMP、HEDP、HPMA、PAAS阻垢剂在实验水样中进行实验分析,对锅炉水样进行阻垢率实验计算。
采用挂片法进行阻垢率的测量,依据刮片结垢量的不同变化来计算阻垢率,从而衡量阻垢剂的性能。采用锅炉用碳钢制作一定量的刮片,刮片尺寸为25 mm×10 mm×1 mm,采用较低浓度的盐酸浸泡刮片2 min,去除表面的杂质及锈渍,采用丙酮浸泡2 min,并采用蒸馏水冲洗掉表面的杂质,采用自然晾干的方式。将刮片放置在干燥器中干燥12 h候进行称重;采集1 000 mL实验水样,依据实验设计加入不同类别及配比的阻垢剂,搅拌均匀后将称重后的刮片置于烧瓶内,采用可调电路加热试样,并保持加热4 h浓缩至100 mL。同时,采用同样的方法不添加阻垢剂进行实验,以空白实验进行对照。加热浓缩完毕后将挂片取出,并采用蒸馏水缓慢清洗后置于烘干箱内,调节烘干温度80℃烘干30 min,放入干燥器中进行冷却后称重。
依据称重得到的刮片的不同质量进行阻垢率的计算,阻垢率r可表示为式(1):
式中:m1、m1′为空白实验前后挂片的质量;m2、m2′为加阻垢剂实验前后挂片的质量;Δm1为空白实验挂片的结垢质量;Δm2为加不同阻垢剂实验挂片的结垢质量。
3不同阻垢剂处理阻垢效果分析
3.1 EDTA-Na2实验效果分析
采用EDTA-Na2进行阻垢效果的实验分析,为保证阻垢剂性能的充分发挥,首先对不同水样的处理效果进行实验分析。锅炉水主要采用自来水或地下水进行补充,对不同地区自来水及地下水进行水质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为分析不同水质阻垢效果,采用化学试剂制备不同实验水样,制备水样硬度为7 mmol/L,钙硬度为3.5 mmol/L,碱硬度分别为3、4、5、6 mmol/L,分别添加EDTA-Na2作用后进行阻垢率计算,得到不同水样时的阻垢率变化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碱度的水样中,当水样碱度较小时,随着EDTA-Na2用量的增加,进行锅炉水处理的阻垢率均呈上升的趋势,其中水样碱度为3、4 mmol/L时,得到的阻垢率具有较大的提升,最大可达到近100%,具有良好的阻垢效果;在水样碱度较大时,随着EDTA-Na2用量的减少,锅炉水处理的阻垢率呈负值变化,说明此时的阻垢剂产生了致垢作用,随着EDTA-Na2用量的增加,阻垢率呈缓慢的上升趋势;水样碱度为6 mmol/L时的最大阻垢率近似为0,说明此时EDTA-Na2阻垢剂的作用有限。
EDTA-Na2阻垢剂进行水处理时,与水中的钙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比例为1:1的金属络合物,具有较大的稳定常数,络合物稳定性较高。随着水样中碱度的增加,EDTA-Na2阻垢效果下降,这是由于实验水样中的碱度主要由H2CO3形成,水样中含有较多的碳酸钙颗粒,影响了EDTA-Na2的阻垢效果。
3.2 ATMP实验效果分析
采用ATMP进行阻垢效果的分析,同样对不同水样的处理效果进行实验分析。采用化学试剂制备不同实验水样,水样硬度为7 mmol/L,钙硬度为3.5mmol/L,碱硬度分别为3、4、5、6 mmol/L,分别添加ATMP作用后进行阻垢率计算,得到不同水样时的阻垢率变化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碱度的水样中,添加ATMP作用后的阻垢率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水样碱度较小时,随着ATMP用量的增加,阻垢率呈一定先减小后上升的趋势,尤以4 mmol/L碱度时的减小及增加的趋势变化比较明显,在ATMP用量较大时,阻垢率达到100%;当水样碱度增加时,ATMP作用时在较小的用量下阻垢率上升,随着ATMP用量的进一步增加,则阻垢率快速下降至负值,说明此时的ATMP阻垢剂起到致垢作用。
对比图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水质条件下,达到较好的阻垢作用时所需的ATMP用量要远小于EDTA-Na2,这说明ATMP的阻垢作用较好,具有低剂量效应,在减小的剂量条件下即可达到较好的阻垢效果,但随着ATMP用量的增加,阻垢作用的增加不明显,当用量较大时,甚至出现严重的致垢现象。这是由于,在阻垢剂作用量超过某一范围时,则水样中的钙离子与阻垢剂的离子积作用高于其溶度积,造成热反应形成沉积,加剧了结垢作用。
3.3不同阻垢剂的实验效果分析
采用其他不同的有机阻垢剂,加入到硬度为7 mmol/L、钙硬度为3.5 mmol/L、碱硬度为3 mmol/L的水样中,ATMP、HEDP、HPMA、PAAS每种阻垢剂的添加量均为10、20 mg/L,对不同阻垢剂作用后的阻垢率进行计算,得到阻垢率的变化如表2所示。
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4种不同的阻垢剂中,在添加量减小时,均具有较好的阻垢效果,以ATMP的阻垢效果最佳,在20 mg/L的用量时,阻垢率最大可达75.2%,优于其他类型的阻垢剂效果;同时,ATMP所用原料较为简单,制备成本较低,可作为优选的阻垢剂。
4结论
1)锅炉水在使用过程中的结垢会对锅炉的安全使用造成影响,采用阻垢剂进行锅炉水处理可以减小结垢的发生,从而提高锅炉运行的效果及安全性。
2)采用挂片法对不同的有机阻垢剂效果进行实验分析,在不同的水样碱度条件下,对EDTA-Na2和ATMP的阻垢效果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碱度减小时,ATMP较小的用量即可达到较好的阻垢效果;进一步对ATMP与其他阻垢剂的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用量及水样条件下,ATMP的阻垢效果最佳,可作为优选的阻垢剂。
参考文献
[1]牛国印,全勤俭,潘伟峰,等.新型锅炉水处理剂在锅炉运行中的应用总结[J].氮肥与合成气,2023,51(7):48-49.
[2]郑智超.工业锅炉水处理对锅炉能效的影响分析[J].电子技术,2022,51(12):186-1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78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