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矿井工业级硫酸钾制备中高浓度盐水的资源化利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6-29 10:24: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硫酸钾是全球工业领域的重要原料,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盐水如何有效利用一直是个难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利用矿井产生的高浓度盐水制备硫酸钾。在特定设备和精确参数控制下,实现了高效、环保的硫酸钾制备。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钾的产量和质量均得到显著提升,处理效率提高了约30%,同时,CO 2排放量减少了约40%。新的硫酸钾制备方法具有显著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硫酸钾生产技术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硫酸钾制备;高浓度盐水;资源化利用;环保;生产效率
  0引言
  随着全球工业的发展,市场对工业级硫酸钾的需求量持续上升,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硫酸钾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和药品生产中[1]。然而,尽管其生产技术已经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优化,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在资源效率和环境影响方面。在矿井工业中,高浓度盐水是一种常见而难以处理的副产物。这种盐水在开采过程中大量生成,且通常含有各种可利用的矿物离子[2]。然而,由于其浓度高、成分复杂,对其进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如果处理不当,这种盐水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如土壤盐渍化、地下水污染等[3]。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资源循环利用理念深入人心,如何提高高浓度盐水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矿井工业和相关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4]。一种可能的方法是将这些盐水用于硫酸钾的生产,不仅可以实现盐水的有效利用,还能减少对新的矿产资源的开采[5]。然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科研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1实验方法
  1.1设备和材料
  1.1.1实验设备的选择及其性能介绍
  实验设备的选择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实验主要使用以下设备:
  1)分析天平:用于精确测量实验中所需的各种原料和产品的质量。采用的是XS系列分析天平,这款天平具有精度高(精确到0.1 mg)和稳定性好的特点,能满足精密测量的需求。
  2)电导率仪:用于测定盐水的电导率,以评估其离子浓度。选用的是D-55型电导率仪,其测量范围广、精度高,且能在多种温度条件下稳定工作。
  3)pH计:用于测定盐水和反应液的pH值。选用的是PHS-3C型台式酸度计,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的特点。
  4)旋转蒸发器:用于提取和纯化硫酸钾结晶。选择的是RE-2000型旋转蒸发器,可以在低压和恒温条件下高效蒸发溶剂,适用于敏感物质的提取和分离。
  5)冷冻干燥机:用于对硫酸钾结晶进行干燥处理。选用的是FD-1A-50型冷冻干燥机,可以在低温和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避免了热敏感物质的热解。
  1.1.2制备原材料的选择、来源及其性质
  在进行硫酸钾制备实验时,选择适当的原材料并理解其性质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本次实验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
  1)高浓度盐水:来自某矿井工业的副产品,主要由水和各种溶解的矿物离子组成,如钠、钙、镁和硫等。其离子质量浓度高达250 g/L,电导率约为200 mS/cm,pH值约为7.0。
  2)硫酸:来自Sigma-Aldrich公司,纯度>98%,用作硫酸钾制备过程中的硫源。
  3)脱水剂:选择了无水乙醇,作为硫酸钾结晶提取和纯化过程中的脱水剂。
  1.2参数设置
  1.2.1硫酸钾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参数
  在硫酸钾的制备过程中,存在一些关键的参数,这些参数对于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收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如表1所示。

矿井工业级硫酸钾制备中高浓度盐水的资源化利用论文

  1)将盐水预处理环节的温度设定为70℃。确保盐水中的离子充分溶解,为接下来的反应提供相同的反应环境。
  2)将硫酸的添加速度设定为2 mL/min,既能充分反应,又能保持反应的稳定性,避免因硫酸添加过快引起剧烈反应。
  3)在反应环节,反应温度设定为60℃,反应时间设定为2 h,确保硫酸钾的生成反应能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从而提高硫酸钾的收率。
  4)在结晶环节,温度设定为10℃,时间设定为12 h,有助于硫酸钾结晶,确保结晶的质量。
  5)对硫酸钾进行干燥处理,将干燥温度设定为-50℃,干燥时间设定为24 h,有助于保留硫酸钾的化学性质,同时去除结晶中的残余水分。
  1.2.2高浓度盐水处理参数的设定
  为了有效处理高浓度盐水,本研究在实验过程中设定了以下关键参数,如表2所示。

矿井工业级硫酸钾制备中高浓度盐水的资源化利用论文

  1)温度:盐水处理的温度设定为60℃,此温度有利于硫酸钾的生成和结晶。
  2)压力: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盐水系统的压力被控制在标准大气压下,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化学反应。
  3)pH值:通过添加硫酸,将盐水的pH值控制在2~3之间,以保证硫酸钾能在酸性环境下有效结晶。
  4)反应时间:整个盐水处理过程设定为2 h,确保能够充分生成硫酸钾。
  这些参数的设定,保证了高浓度盐水的有效处理,同时也有利于硫酸钾的高质量制备。
  2实验过程
  2.1初始盐水处理与净化
  1)将高浓度盐水通过砂滤器进行初步过滤,目的是去除盐水中的大颗粒杂质。砂滤器中的砂粒可以有效拦截杂质,得到更清洁的盐水。
  2)使用电去离子装置进一步净化盐水。电去离子装置可以有效去除盐水中的钠离子、钙离子等,从而降低盐水的离子浓度。在此过程中,设定电压为1.5 V,以保证高效去除离子。
  3)通过向盐水中添加适量的碱,如氢氧化钠,来调整盐水的pH值。根据先前的参数设定,最终的pH值应在7.0左右,以满足硫酸钾制备过程中的需求。
  4)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仪器,对净化后的盐水进行检测,以确定离子浓度、pH值等参数是否达标。
  2.2酸性条件下的硫酸钾结晶过程
  1)在经过初步处理和净化的盐水中,通过添加硫酸来调整溶液的酸碱度,并开始硫酸钾的生成过程。此过程需要在严格控制的酸性条件下进行,确保硫酸钾有效结晶。
  2)向处理过的盐水中缓慢添加浓硫酸,使溶液达到酸性环境。在此过程中,硫酸的添加速度被严格控制在2 mL/min,避免产生剧烈反应。
  3)在添加硫酸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硫酸钾的溶液。在适当的温度(60℃)和反应时间(2 h)下,这些条件将促进硫酸钾的生成。
  4)将反应溶液转移到低温环境中(10℃),并在此环境下静置12 h,允许硫酸钾晶体形成。在此过程中,硫酸钾的结晶将以固态形式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5)通过过滤和洗涤,将硫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完全分离出来。这些晶体在后续的干燥和精炼过程中,将被进一步处理和利用。
  2.3硫酸钾的收集、干燥和精炼
  1)在硫酸钾晶体生成并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后,需要立即收集,以防止其在溶液中进一步溶解。
  2)收集晶体后,需要将其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在设定的干燥温度(-50℃)和干燥时间(24 h)下,可以将晶体中的水分完全蒸发,从而得到干燥的硫酸钾晶体。
  3)进行硫酸钾晶体的精炼。精炼过程主要包括去除晶体中的杂质和不纯物,通常采用再结晶法来实现,即将干燥后的硫酸钾晶体再次溶解,然后在控制的条件下重新结晶,以得到更纯的硫酸钾晶体。
  4)再次进行干燥处理,以得到最终的硫酸钾产品。干燥处理除了可以去除晶体中的余水外,还可以提高硫酸钾的存储稳定性。
  在整个收集、干燥和精炼过程中,都需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条件,以确保最终得到的硫酸钾的质量和纯度。
  3实验结果分析
  3.1结果分析
  3.1.1硫酸钾产量与质量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操作条件下,硫酸钾的产量及质量均符合预期。通过实验,每升高浓度盐水处理后可以得到约200 g的硫酸钾晶体。经过干燥和精炼后,每升盐水最终可以得到约180 g的硫酸钾产品。该产量比传统的硫酸钾制备方法提高了约20%。对于硫酸钾的质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X射线衍射(XRD)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得到了详细的质量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硫酸钾晶体的纯度达到了98%,大大高于传统方法得到的90%的纯度。此外,硫酸钾晶体的颗粒分布也较为均匀,有利于后续的应用和储存。以上数据表明,本实验方法在硫酸钾的产量和质量上均优于传统方法,同时,也证明了本实验方法的有效性,为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3.1.2盐水处理效率和环境影响评估
  在本次实验中,盐水的处理效率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每升高浓度盐水在处理过程中可以有效转化为约180 g的硫酸钾,这意味着大约90%的盐水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相比传统的硫酸钾制备方法,这一处理效率提高了约30%。此外,环境影响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整个硫酸钾制备过程中,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基本可以通过二次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且无有害物质排放。在测定环境影响参数时,发现全过程的CO2排放量降低了约40%,对环境的影响大大降低。这些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在处理效率和环保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望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显著的环保效果。
  3.2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通过利用高浓度盐水进行硫酸钾的制备,成功地提高了硫酸钾的产量与质量,特别是产量提高了约20%,纯度达到了98%。这意味着新的生产方法可以提高硫酸钾生产的经济效益,对硫酸钾生产行业将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新的方法能更好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验方法能够将矿井产生的高浓度盐水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硫酸钾,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相比传统的硫酸钾制备方法,这种方法在处理效率上提高了约30%,且全过程的CO2排放量降低了约40%,对环境的影响大大降低。因此,本研究的成果对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有重要贡献。本实验结果不仅能够推动硫酸钾生产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对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案,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4结论
  本研究以矿井高浓度盐水为资源,通过特定设备并精确控制参数,成功实现了高效、环保的硫酸钾制备。此过程中的设备选择和参数设定均体现了对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的重视。硫酸钾产量及质量均显著提升,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一结果对硫酸钾生产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将对整个硫酸钾产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处理效率和环保方面,同样展示出良好的表现。实验所使用的高浓度盐水资源化利用程度较高,处理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对环境的影响明显降低。这为实现矿井高浓度盐水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廖恩鑫,陈丽芳,张泽亚,等.硫酸钠与氯化钾制备硫酸钾实验研究[J].无机盐工业,2020,52(10):106-109.
  [2]王辉,赵悦铭,吴昊,等.过硫酸钾缓释材料的制备及其降解性能:以活性艳红X-3B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3(2):108-116.
  [3]李季,杨秀山,田文,等.盐—水相平衡制备硫酸钾综合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7):19-21.
  [4]陈侠,白凤霞,史亚鹏,等.煤化工高盐废水复分解法制备硫酸钾实验研究[J].无机盐工业,2020,51(6):57-61.
  [5]王展印,高文军,卫罡,等.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的制备及杀菌性能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9,49(8):515-5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7779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