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矿山救护队是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应急救援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抢险救灾的成败。本文概述 了矿山救援队内涵, 分析了具体任务和新疆区域存在的问 题,浅谈了几点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的方法,旨在提高新疆 区域矿山救护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 :新疆,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提升
新疆矿产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矿产资源接替区,国家 级矿山企业较多。在矿山安全生产中,矿山救援队是最后 防线,是应急救援重要力量,能有效遏制事故发展、减小 事故损失。我国 1949 年在抚顺、辽源、阜新建立了专职矿 山救援队,1962 年时已有 58 个矿山救护队,人员超 3000 人,到 2008 年,我国矿山救护队人员数量超过 24000 人。 经过不断壮大发展, 我国矿山救援队已从单一的救护职能 转变成了抢险救灾、安全培训、安全排查、消防等多功能 队伍。但因矿山不确定因素众多,突发性强,矿山队伍需 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提升应急 救援能力, 更好地服务于矿山企业。
1 矿山救护队内涵
矿山救护队是处理和抢救矿井突喷、粉尘爆炸、火灾、 水灾、顶板、爆炸、中毒等一系列的矿山灾害,消除和处 理井下事故、抢救人员,最大限度缩小灾害范围、减少人 员伤亡、减小财产损失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一般分为三 级组织, 即小队、中队、大队, 小队是基层作战单位, 中队 是独立作战单位。矿山救护队具有职业性、技术性、军事 化的特点。军事化是指矿山救援队的管理方式,因职业特 性,进行军事化管理、军事化训练,有组织、有纪律、有 严肃的队伍风纪。以灾区为战场,矿灾为敌人,呼吸器械 为武器,坚决服从上级命令和指挥。为保证抢救行动的迅 速性,矿山救护队一直处于备战状态,以小队为单位,分 为值班队、待机队、休息队。其中, 值班队处于备战状态 ; 待机队进行学习、训练、下井检查 ;休息队可回家休息。
2 矿山救护队的任务
2.1 抢救矿山遇险遇难人员,处理矿山灾害事故
及时抢救矿山遇险遇难人员是矿山救护队的首要职 责。主要针对几类事故 :有害中毒,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窒息 ;水灾事故 ;顶 板事故 ;冒顶事故 ;尾矿库溃坝。在接到矿山发生灾害事 故的信息后, 应立即弄清事故发生地点、类别, 发出警报, 撤离周围人群,迅速集合救护队人员赶到事故区域。若是 重大事故要成立抢救指挥部,矿长为总指挥,救护队队长 指挥救护队具体行动。在灾区附近新鲜风流安全处设指挥 基地,设与执行队伍和指挥部联系的电话,设明显灯光标 志及备用救护器、装备。对粉尘爆炸、火灾、水灾重大事 故需先侦察,探明事故原因、类别、范围、遇难遇险人数、 所在地、通风情况、有毒有害气体情况,据此制定可靠可 行的处理事故方案。
2.2 参加排放有害气体、启封火区等安全技术性工作
矿山企业组织矿山救护队参与有害气体排放、启封火 区等安全技术性工作是企业重要的生产活动, 安全风险性 高,须严格按《矿山救护规程》有关要求执行。矿山救护 队接到有害气体排放任务后, 要先制定出行动方案及安全 技术措施,设立现场指挥机构,做好现场应急保障准备。 逐项检查排放措施,符合规定后才可排放。排放前,排放 回风侧巷道人员撤出,切断排放回风侧巷道中的所有电 源,设专人看守。在排放有害气体的过程中,派专人检查 气体浓度,采取控风和逐段排放措施,使排出的有害气体 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浓度不超过 1.5%,严禁“一风吹” 式排放。
按《矿山安全标准工作管理办法》,启封火区需在取 样化验证实火熄灭后才能启封。火熄灭条件为 :火区温度 降至 30℃以下,出水温度小于25℃, 或与火灾前空气温度 相同 ;氧气浓度下降至 5% 以下 ;空气中无 C2H2、C2H4. CO 下降至 0.001% 以下。这些条件需持续稳定 30 天以上。 2.3 参与矿山安全检查和消除事故隐患的工作安全检查是指为熟悉救援环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对矿井相关路线和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救护队应明确组织 分工,根据矿山企业编制的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制 定预防性安全监察计划,参与企业的安全检查,以消除事 故隐患。检查分为预防性和专项预防性安全检查,专项检 查包括粉尘、火灾、水灾、顶板等。先了解矿井作业区域 生产、通风、紧急避险系统,熟悉井下巷道分布和采掘工 作面情况,检查井上、井下消防设备和物资、通风设施、井下紧急避险硐室、通信设施、防尘设施、供水管道分布 / 管径 / 支管长度、排水泵运转、采掘面风量 / 有害气体浓 度、井内重点处的氧气浓度 / 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是否符 合要求,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填写对应安全检查表,经整 改后排除隐患。
2.4 协助矿山企业搞好职工的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知识的普 及教育
自救是指井下发生灾害时,在灾区及受灾变影响区域 内的人员进行避灾及保护自己的方法。互救是在自救的基 础上,救护灾区内其他受伤的人员。为了使矿山企业中的 人员达到自救和互救的目的, 每个矿山负责人均应制定相 应的培训计划,在矿山救援队的协助下,对每个井下工作 人员进行知识的普及教育,使人员熟悉掌握自救器、自救 方法,并了解各种灾害的征兆、特点、有效避灾方法及抢 救受伤人员的基本方法。
现场急救是指当人员出现人身伤害时,现场人员对伤 员采取紧急救护措施,以挽救伤员生命、减少伤员痛苦、 避免发生二次伤害。如现场评估、解脱伤员、止血、包扎、 固定、搬运、心肺脑复苏、呼救等,强调的是现场性。所 以,应做好矿山企业人员的普及教育,以便在出现险情时 能迅速给予身边的人以帮助。要遵循“先看后抢、先抢后 救、先重后轻、先救后送”原则。对未能熟练掌握自救、互 救和现场急救知识的人员, 不允许其下井工作。
2.5 参与地面火灾、地震等灾害的救援
国家级矿山救护队按照应急管理部救援中心要求,要着 眼“一专多能”,深挖潜力,加强投入,拓展技能,积极开展训 练演练,持续提升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抢险救援能力。
3 现代矿山应急救援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3.1 政府重视力度不够,救护经费严重不足
近年来,我国对矿山企业进行了科学和严格的管理, 并关闭了大量不合格的企业。剩下的企业不断加强安全意 识,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实际上又引发了 新的问题,即事故发生概率降低,安全管理意识也随着减 弱,认为制度较合理,不会再发生安全事故,政府及相关 管理部门也放松了警惕性,对矿山救护队的关注度降低, 安全生产的投入也逐渐减少。一些企业甚至把矿山救护队 束之高阁。此外,因国际环保意识影响,不少矿山企业关 闭,行业整体经济水平下降,企业多存在亏损,部分企业 开始缩减安全管理成本,减少救援经费、救援设备、人员 福利等投入, 对矿山救护队的救援能力产生了不良影响。
3.2 队伍人员配备不足、专业技术性人才匮乏
矿山救援队的工作内容广泛,队伍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以针对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特点及时采取 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但新疆区矿山企业大多队伍是依托 企业建立的矿山救援队伍, 救援队伍中有部分人员是企业 职工,还有兼职人员,导致队伍的专业技术性人才匮乏, 队伍稳定性较差。此外,受到环境保护影响部分矿山企业 关闭,矿山救援队伍市场化途径收入减少,导致人员流动 性大,影响了平时专业训练的系统性。部分经过训练掌握 救援技能的人员因调岗、离职等离开队伍,不利于保障救 援队伍的整体救援能力。
3.3 先进、大型的专业救援设备配备不足
矿山救援队伍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企业投入、培训收 费、服务收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矿山救援队伍的运 行成本变高。省级财政对矿山救援队伍无专项资金补助, 大部分是由企业承担。而随着大多矿山的关闭,救援队伍 服务对象减少,收入也递减,导致日常的训练、演习、装 备配置、器材更新经费不足,更何谈及引进先进、大型的 专业救援设备, 影响着矿山救援队的救援能力。
3.4 “一专多能”专业能力需要提高
矿山生产的情况复杂,涉及的安全事故较多,这就要 求矿山救护队具备处置多种事故类型的能力,即“一专多 能”。但实际上,矿山救援队人员的专业能力有限,多重视 消防救援方法,在训练中注重方法运用,对其他事故类型 涉猎较少,且忽视了基础性的身体体能、职业能力、综合 素质训练, 导致专业程度不高, 影响整体队伍的救援水平。
4 如何提升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
4.1 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救护队正常运转
建立多级资金保障体系,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多渠 道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实现资金的多渠道筹集,以 进一步保障队伍的物质需求,保证救护队正常运转。建立 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人员保障机制, 在待遇上可 参考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以激励矿山救援队伍的健康发 展。另完善应急资源的使用及社会服务规定,政府出台矿 山救援队伍的抢险救援费用补偿政策, 属于企业自建和政 府依托企业建立的救援队伍, 经政府购买物资以加大政府 的投入及补助,发挥企业矿山救援队的社会面救援作用。 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政府和行业的参与力度,共同 承担救援队的应急救援经费,确定人员的待遇、抚恤、激 励及救援车辆免路桥费等。增加投入形成长效机制,确保 救护队正常运转, 以提高救援能力。
4.2 优化队伍人员结构,提高队员的专业水平
首先,加强矿山救护队人员的能力培养,以保障矿山 安全生产、提高救护队综合能力。对救援队员的选拔要通过救援大队监督, 组织机构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由熟悉矿 山救援技术技能的人员担任。矿山队指战员要具有一定文 化程度,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强,具有积极向上的朝气, 且具有丰富的矿山安全生产经验, 有利于救护队的各种技 能培训和训练。其次,要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掌握 矿山专业技术知识和安全质量标准, 熟悉各生产环节易引 发的问题, 做好安全隐患预防性的检查及安全质量的监督 检查。了解各类灾害引发的原因、征兆、预防措施及处理 方法。熟练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专业水平,以及 时、准确地应对抢险救灾工作。最后,注重救护队人员的 思想政治建设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严格纪律作风,以促进 人员全心全意为安全生产救援服务。
4.3 加强装备补充和更新,丰富救护队的救援手段
对开展矿山救援的工作来说,装备补充和更新是救援 队高效完成抢险任务和救援人员在抢险中自身安全的基 本物质保障。若没有先进的救援装备及完善的设施,会影 响救援工作的有效性和救援人员的安全。所以,应加强救 援队的装备补充和更新,对新技术装备进行研发应用。争 取得到国家资金支持,引进各种救援相关设备,如氧气呼 吸器、自动苏生器、自救器、搜救设备、救灾通讯设备、多 功能气体检测器、高倍数泡沫灭火器等。氧气呼吸器是救 护队在有害气体环境中佩戴的防护器械,气源为高压氧 气,隔绝掉外界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可根据大气压力分为 负压和正压氧气呼吸器 ;自动苏生器是在抢险救灾中, 对 窒息或假死状态的人员进行人工呼吸的器械, 用于中毒窒 息、胸部外伤、触电、溺水等引起假死状态伤员的抢救 ; 自救器是当井下发生爆炸、火灾、突发事故时,为避免人 员中毒及窒息的呼吸保护装备,具有体积小、轻便、作用 时间短的特点 ;搜救设备是在抢险救灾过程中用于对人 的搜寻,如寻人仪、生命探测器,以快速确定人员位置, 及时抢救 ;救灾通讯设备是用于井下新鲜风流基地与灾 区内救护队间的通讯联系,《矿山安全标准工作管理办法》 中规定救护队进入灾区前,须在基地设置好电话,以便指 挥员与进入灾区的救护队保持联系,随时掌握救援情况, 在需要时派出待命小队支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 使用无线通讯中的声能电话或语言直接通话 ;多功能气 体检测器是用于井下发生爆炸或火灾时产生有毒有害气 体的检测,包括手动检测仪器、便携式自动检测仪、气相 色仪,救援队佩戴氧气呼吸器进入灾区进行侦察,获知实 际情况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救灾方案 ;高倍数泡沫灭火器 多用于大型井下火灾灭火,不能完全熄灭火灾,但能快速 降温、稀释氧浓度、抑制燃烧,便于救援人员接近火源消除可燃物, 避免事故扩大。
4.4 加强训练,提升救护队的救援能力
在矿山救护队参与抢险救灾任务时,救援人员不仅要 有丰富的应急救援和安全知识, 还要有强壮的体质和充沛 的精力,以顺利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救援工作。所以,日常要加强对救护队人员的训练,如加 强体能训练、增加训练时间,并每季度进行一次高温浓烟 的演习训练,以提升救护队人员的体能素质,使其在抢险 救灾中能很好地适应恶劣环境, 有效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具体可加强力量、耐力、柔韧、速度、灵敏度训练。 力量是人体运动技能的表现形式,应加强肩部、背部、臀 部、腿部等技术动作训练,实施徒手练习或哑铃、肋木、 沙袋、栏架等器械练习。耐力是体能训练的重要指标,因 救援队工作环境恶劣、情况复杂多变,如高温、缺氧等不 确定因素多,救援人员需要有较高的耐力。可进行氧耐 力、专项耐力的训练,以提升耐力,提高运动素质。如通 过20min ~ 60min 的球类练习及比赛训练,跑带球、运球 过障碍、托球跑、长时间抛球 ;30min 的 30km/h 自行车骑 行练习,3组~ 5组,每组结束后心率应超过 160 次 /min, 恢复到 120 次 /min 后再进行下一组。柔韧是人体关节活 动程度,可通过主动性和被动性拉伸练习。重复同一动 作,通过力的拉伸作用有节奏地递增动作幅度,以持续刺 激软组织拉长。速度是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是体能训练 的重要部分,包括对刺激的快速反应能力、快速完成动作 能力、快速通过某距离能力, 可训练反应速度、移动速度、 动作速度。可通过负重高抬腿练习,慢跑时两腿绑上沙 袋,听信号原地高抬腿20s,3组~ 4组。也可通过牵引跑, 将绳子栓于腰部,全速 60m 跑2 次~ 3 次,2组~ 3组。灵 敏是人在突然变换情境下,能快速、准确、协调完成动作 的能力,是运动技能和素质的综合表现。可通过徒手、器 械的组合进行训练,如交叉步连后退跑、变换跳转髋连交 叉跑、俯卧连膝触胸、后踢腿连圆圈跑、侧手翻连前滚翻、 倒立前滚翻连单肩滚翻、跨栏连钻栏等。
5 结语
综述所述,矿山救护队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起着保 障作用, 不仅能减少人员伤害, 还能减少财产损失。所以, 应针对救援实际情况,找出问题,不断地优化改进,以提 升应急救援能力, 确保矿山人员及财产安全。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7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