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新疆乌什县北山一带金矿成矿规律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28 17:02: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为了提高金矿资源的产出量,为地质勘查作业提供保障,此次研究以乌什县北山一带作为找矿的中心区域,结合地区 矿产资源的成矿背景,进行区域金矿成矿规律的分析。通过绘制地区金矿岩层地质结构图,掌握区域矿产资源的基础迁移情况。 在此基础上,选择乌什县北山一带围堰二十三站组地质样品,进行Pb-U 测年。检测后发现此矿带内赋存大量矿产资源,大部分 资源集成在锆石中,其中金矿成矿主要来源于地层物质,其中前者对于金矿成矿存在一定促进作用。同时,乌什县北山一带的 燕山晚期阶段,区域内形成了一个呈现放射性状态的矿区断层,断层内热溶液中的硫化物质发生矿化反应,并聚集在岩体上形 成金矿。因此, 可将寻找地质断裂带与放射状填充岩体作为地质勘查的中心工作, 进行乌什县北山一带金矿成矿规律的描述。 

关键词 :新疆 ;乌什县 ;北山一带 ;金矿 ;成矿规律 ;成矿背景

在众多的金属矿床中,金矿一直是我国的稀缺资源,也是地 质勘查工作者的关注与研究重点,在相关地质勘查作业工作中 发现, 新疆乌什县北山一带出现了金矿痕迹, 在进行地区土质的 取样后发现,区域内赋存大量金矿资源,不仅规模较大,同时现 有的金矿质量也十分可观。为了提高金矿的产出量, 地质工作者 对此区域进行了深度勘查, 在相关研究中发现, 矿体存在显著的 异常现象, 部分呈现在地表外层的黄铁矿已出现了矿化趋势, 大 部分呈现矿化的地表层均呈现为稀疏的浸染状。此部分矿体的 品位相对较差, 将其与周边岩体质量进行对比后发现, 此部分矿 产资源的质量甚至低于周边围岩的质量, 因此, 技术研究人员在 此地区开展的地质找矿工作进展十分缓慢。为了提高地质找矿 工作的时效性, 勘查人员结合了早期地质资料, 进行了矿化带变 化规律的研究, 但在投入了大量人力与物力资源后, 找矿的成果 并不显著, 甚至部分研究学者对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存在争议, 这 些问题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对金矿找矿工作造成抑制。为此,本 文将以乌什县北山一带作为找矿的中心区域,结合地区矿产资 源的成矿背景,进行区域金矿成矿规律的分析,以此种方式,为 地质工作者的找矿工作指示方向。

\

1  新疆乌什县北山一带金矿成矿背景

为了掌握乌什县北山一带内矿产资源的产出量与赋存量, 应在相关工作前,落实对区域成矿背景的调查。在此过程中,结 合多种物探技术的使用, 调派专业的地质研究人员, 联合卫星成 像,进行乌什县北山一带高程地图的绘制工作。如下图 1所示。

\

从上述图 1 中可以看出,新疆乌什县北山一带的地质结构较 为复杂, 区域内成矿点及预测矿带数量较多, 金矿的成矿条件较 为良好。以图示中正上方作为正北方向, 其中金矿带主要位于地 块的东北边缘, 在此区域内构造带的变化较为显著, 地块整体呈现三角形分布趋势,在地势方面,呈现自南向北的展布。在古生 代地层中,岩浆十分活跃,变质岩发生裂解,地质结构出现增生趋势。

在不同时期,乌什县北山一带的岩浆变化趋势均不相同,综 合早期地质结构分析可知,乌什县北山一带在海西阶段的地质 迁移现象最为显著 [1]。并且,地区造山带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 矿产资源的演化受到沉积环境的影响,变化一直呈现一种异常 趋势, 甚至有部分研究学者认为, 乌什县北山一带的火山岩是岩 浆的直接产物。总之,对该区域的地质研究作业一直存在争议, 但要满足地质找矿工作的有序实施, 还需要在后期的勘查中, 结 合已有研究成果与现有资料, 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

2  新疆乌什县北山一带金矿成矿规律

2.1  物层来源促进金矿成矿


在完成新疆乌什县北山一带成矿地质结构的分析后,下述 将采用测年法, 进行金矿成矿规律的综合分析。为了确保测年结 果的准确性, 在此次的研究中, 选择乌什县北山一带围堰二十三 站组地质样本,进行Pb-U 测年。样品中大部分岩石均呈现棱角 状,只有少部分的样品岩体呈现圆形、椭圆形与次圆状 [2]。其中 Ka长石含量为 35.0%、斜长岩的含量为 40.0%、石英石的含量为 25.0%。取样分析后发现,大部分地质结构碎屑的分选性与圆度相对较差,且样品中含有少量的胶结物质,对此种物质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 构成胶结体的岩石为黑云母石, 其中金属矿物质的含量相对较少, 深度检测此部分物质的意义不大。

本次测年法检测的地质点共由 110.0 个点构成,为了确保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确保所有检测点在区域内分布具有一定 随机性,检测后发现此矿带内赋存大量矿产资源,大部分资源 集成在锆石中。但由于锆石表层呈现灰色与黑色,极易与地质 围岩发生混淆。因此,在深度找矿中,需要结合锆石的其他物 理性质,进行乌什县北山一带成矿规律的预测。例如,区别于 其他矿石,锆石的表层存在透明与无色区域,整体长度比值在 1.0:3.0~1.0:4.0之间。综合此种理论,对测年结果进行统计,统计 的数据应当以206Pb/238U 呈现。如下图2所示。

\

上述图 2 为乌什县北山一带金矿年龄谐和示意图,综合图 中信息可知,206Pb/238U 的结果均小于 1.0,比值结果集中在 0.15~0.4之间,证明测点区域表面存在异常情况。图中圈定的区 域为异常现象较为显著的区域, 经过统计学认证后发现, 此区域 内存在金矿的概率大约为 95.0%。除上述得出的结果,可根据乌 什县北山一带地质成矿条件的差异,将赋存金矿的区域进行矿 产资源类型的划分,划分后得出区域金矿大多以组合矿体存在, 主要为氧化矿体与原生矿体 [3]。根据测点周边矿体的氧化情况可 知,在圈定区域的地下 10.0m~20.0m 范围内,存在两种矿石并存 的现象发生,为了进一步掌握金矿在乌什县北山一带内的成矿 规律, 使用电子探针, 进行地质探测, 将探测的数据进行 SEM分 析,结果如下表 1所示。

\

综合上述表 1 中信息可知,区域内现有的矿产资源较多,在 现有的资源中, 含有金矿的主要矿物质为自然金, 属于钛铁矿与 黄铁矿的主要构成, 因此, 可直接分析钛铁矿与黄铁矿的赋存规 律,便可以实现对金矿成矿规律的有效输出。

乌什县北山一带的燕山晚期阶段,其中呈现中细粒状的闪 长岩石,与花岗岩石连接,受到地质结构变化与迁移的影响,区 域内形成了一个呈现放射性状态的矿区断层。同时, 乌什县北山 一带的长斑岩在此过程中被不断富集,其中含有的大量金元素 也呈现一种富集状态。在此种地质结构变迁的背景下, 含金元素 的热溶液形成概率不断提升, 在晚期阶段, 热溶液随着岩层的变 迁发生迁移, 当迁移到物理环境较为适宜的地区时, 热溶液中的 硫化物质发生矿化反应, 并聚集在岩体上形成金矿。

同时,在高温的作用与影响下,Cu与Mo 等金属矿化物受到 低温条件的影响, 形成独立的矿体, 此种矿体受到变质岩的入侵 作用, 形成放射状岩体, 其中石英岩脉的金矿就此形成。

综合上述分析,金矿在乌什县北山一带的形成是具有一定 规律的, 成矿的过程不仅受到地层物质的影响, 同时也在一定程 度上受到断裂层地质迁移的影响。因此, 可在后期的金矿找矿工 作中,将寻找地质断裂带与放射状填充岩体作为地质勘查的核 心工作, 以此种方式, 精准定位对乌什县北山一带的成矿规律。

3  结语

本文以乌什县北山一带作为找矿的中心区域,结合地区矿 产资源的成矿背景, 进行区域金矿成矿规律的分析, 此次研究分 别从物层来源促进金矿成矿、岩层地质迁移形成金矿带两个方 面入手, 希望通过此次的研究, 为我国金矿找矿工作的实施提供 一个全新的方向,提高矿山工程中,金矿资源的产出量,使金矿 在我国不再成为稀缺资源。也致力于通过此次研究, 为新疆地区 的找矿工作者后续工作的实施作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  杜菊民 , 连晨光 , 陈诚 , 等 . 哈萨克斯坦阿尔泰戈尔诺耶古近纪砂金矿地质特 征及成矿规律 [J]. 新疆地质 ,2021,39(01):134-139.
[2]  石富文 , 苏新瑶 , 唐广明 , 等 . 河北省平泉县下营坊矿区下金宝沟矿段金矿矿 床成因及成矿规律 [J].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2):31-32.
[3]  李调丽 , 熊靓辉 , 杨玲玲 , 等 . 埃塞俄比亚西部地区奥格哈利法金矿成矿规律 与找矿标志 [J].矿产勘查 ,2021,12(01):19-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348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