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广西凭祥地区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远景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16 15:19: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由于广西凭祥地区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为了实现广西凭祥地区金矿找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了广西凭祥地区金矿 成矿规律与找矿远景研究。以广西凭祥地区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利用区域内各地层的金丰度值,详细分析了广西凭祥地区金矿 床的赋矿地层,结合构造控矿分析,研究了广西凭祥地区金矿成矿规律,根据广西凭祥地区金矿床特征,分析了研究区资源概 况,在此基础上,对广西凭祥地区金矿的找矿远景划分,实现了广西凭祥地区金矿的找矿远景分析,促进广西凭祥地区金矿找 矿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广西凭祥地区 ;金矿床 ;成矿规律 ;找矿远景 ;赋矿地层 ;构造控矿

广西凭祥地区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具有金矿床挖掘潜力的 地区, 其地处太平洋成矿带, 与喜马拉雅山脉构成了复杂的地质 成矿区。广西凭祥地区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 历经了岩浆热液活 动,形成了区域地质复杂的具有广西特色的金矿床 [1]。目前,我 国的金矿床分布特点呈集中趋势, 受地质变迁的影响, 各个金矿 床的类型与成矿特点又都有所不同,展现出分布不均衡的成矿 规律。广西凭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床找矿远景之一, 根据广 西地矿局编写的《广西金矿地质》里可以看出,广西凭祥地区的 地质背景复杂, 以含金沉淀的金矿床为主, 并对金矿成矿区的具 体区域进行的划分,根据广西地区的成矿条件结合多年的找矿 经验, 详细论证了各个金矿成矿区的地质特征, 本文结合广西金 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对广西凭祥地区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远 景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在对广西凭祥地区金矿成矿远景和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的基 础上,对广西凭祥地区的 150 个金矿床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其地 质特征, 并记录新发现的金矿床位置。为了找到广西凭祥地区金 矿成矿规律, 利用计算机绘制金矿床的分布位置曲线图, 结合不 同的地质构造特征演示其成矿的历史规律,分析结果可知广西 祥地区金矿床主要由六个金矿带组成,并利用计算机绘制金矿 床的集中地区与当地的地质构造关系 [2]。经实地调查和分析可 知,金矿成矿的构造环境是影响金矿带成矿规律的主要因素, 通 过对岩浆活动、矿化类型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分析, 得到了广西 凭祥地区金矿成矿的分布规律和成矿特点。希望本文的研究成 果对广西凭祥地区今后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广西找 矿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

1  广西凭祥地区金矿成矿规律

金矿矿床的形成受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综合 产生的结果。对于金矿的矿床来说, 地质要素决定了矿床的分布 空间,而岩浆运动造成的矿物质迁移,影响了矿床的空间展布。 分析影响金矿成矿的主要影响因素,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找矿和地质勘探中, 为预测金矿矿床位置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针对广西 凭祥地区的金矿区地层和构造进行研究,总结了广西凭祥地区 金矿成矿规律。

1.1  赋矿地层

广西凭祥地区矿床出露地层较为单一,其中包括下二叠统 茅口组(P1m),该组地层上部夹两层玄武岩、玄武玢岩,底部为 白云岩夹灰岩透镜体,该组地层厚度大概 600m 左右。上二叠统 (P2),该层属滨海相沉积, 下段(P21)上部有泥岩、页岩、粉砂质、 含黄铁矿砂岩等, 厚度为 30m~100m ;中段(P22)为厚至块状灰 岩, 厚度约为 30m ;上段(P23)有板岩、粉砂质泥岩、炭质页岩、 硅质岩。本统与下伏茅口组灰岩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部分为断层 接触 ;下三叠统北泗组(T1b),下段(T1b1)底部为中薄层状灰岩、 白云质灰岩。中段(πT1b2)为中酸性熔岩、凝灰岩,地层厚度大 致为 400m, 在矿区内出露不全, 与下段(T1b1)灰岩呈断层接触。

广西凭祥地区地层中金的丰度值如表 1所示。

\

在早三叠系火山岩喷发和后期成矿热液的影响下,广西凭 祥地区矿床中的金的含量为 0.93×10-9,广西凭祥地区的炭质 板岩的金含量明显超标,其中铁矿炭质板岩中金的含量高达 197.3×10-9,远远超过了平均值。

1.2  构造控矿

构造运动是成矿的主要影响因素,它驱使地壳物质运动和 岩浆活动, 使成矿流体在地层中迁移, 同时促使了矿液的聚集形 成矿体。广西凭祥地区位置复杂,控制着整个金矿带的矿床分 布,该地区在空间上金矿床呈网状分布。在受构造运动的影响 下,产生了深大断裂的现象, 造成了集中分布的金矿矿体从轴部 抽离,呈平行趋势分布,以此推迟断裂影响造成的复式背斜,使 矿液受到垂直轴力的影响,向水平方向作用力而形成金矿的矿 床。金矿体大部主要受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 只有很少的一部 分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按照控矿的地质要求, 广西凭祥地区 的金矿断层主要呈现压剪性的特性,局部地区呈现张裂的特性, 造成这一现象与该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有关 [3]。通过对地表进行 钻孔调查, 发现金矿多赋存于棱角状岩石中, 说明金矿的形成与 深大断裂紧密相连, 受到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 使地层受到压断 和断裂的不同程度压力, 致使断层泥的出现。这些裂痕被黄铁矿 填充, 造成了广西凭祥地区的金矿呈网格细脉状分布, 形成浸染 状的金矿石。

2  广西凭祥地区金矿找矿远景

2.1  研究区资源概况


广西凭祥地区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金属矿产以金矿为主,铝土矿、黄铁矿、铅锌矿等为辅 [4]。金矿分为岩浆热液型和 火山岩型, 具有沉积型的矿床以南坡铝土矿为代表。广西凭祥地 区金矿床的具体特征研究如表2所示。

\

2.2  找矿远景划分

广西凭祥地区金矿经过多次的构造运动,其金矿的成矿特 点呈多样化, 主要矿床类型为岩浆热液型及火山岩型金矿。

广西凭祥地区找矿远景的划分原则及方法有以下四点,分 别为 :①首先以金矿的成矿规律图开展基础的矿区确定工作。 ②将确定的金矿区域进行边界限定,利用遥感手段对该地区的 地质信息进行勘测, 结合探测手段确定金矿矿区的边界线。③按 照最小面积尽量确定预测边界线,在最小的矿区范围内发现最 大的金矿空间。④利用收集分析法, 对已经确定的成金矿区域进 行对比优化, 确定出最优预测区。

金矿预测区的确定。利用 GIS 成矿模型对广西凭祥地区进 行地质勘探, 结合对大量的金矿成矿资源的总结与分析, 构建广 西凭祥地区的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型,然后利用有限元素分 析法对成矿单元进行网格化分析,根据组成成矿单元的各种要 素的比例对成矿模型进行计算,最终获得与成矿模型匹配度最 高的指标, 进行金矿预测区的确定。

金矿预测区的分类。根据上述的找矿远景划分的原则和圈 定方法,总结出广西凭祥地区金矿的主要成矿类型为 :①岩浆 热液型金矿、黄铁矿 ;②火山岩型金矿、赤铁矿。

通过上述对广西凭祥地区矿产类型的预测,对广西凭祥地 区的金矿成矿规律进行总结归纳,确定出该地区的预测图层后, 根据遥感手段和地质勘探构建成矿单元,最终确定广西凭祥地 区的最小预测区有三类,其中Ⅰ级预测区2 个,Ⅱ级预测区和Ⅲ 级预测区各 1 个。Ⅰ级预测区 :广西凭祥地区内确定的两个金矿 Ⅰ级预测区, 该地区具有大型远景以上金矿资源量潜力, 找矿远 景标志明显,且金矿的成矿条件好,与邻近的其他矿区相比,该 地区的矿床周围的边界线确定准确度较高,圈定指标内的金矿 含量较高。Ⅱ级预测区 :广西凭祥地区内确定的 1 个金矿Ⅱ级预 测区, 该地区具有中型的找矿远景潜力, 金矿的找矿标志相对明 显,成矿的地质条件优越, 该地区的圈定界线与已知的矿床匹配 度较高。Ⅲ级预测区 :广西凭祥地区内确定的 1 个金矿Ⅲ级预测区,该区域具有小型的找矿远景潜力,金矿的找矿标志不明显, 成矿地质一般, 与实际的圈定界限匹配度不高。

3  结语

本文提出了广西凭祥地区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远景研究, 以广西凭祥地区金矿床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金矿床的构造控 矿, 同时详细分析了广西凭祥地区金矿的成矿规律, 根据研究区 资源概况, 划分了广西凭祥地区金矿床的找矿远景, 为下一步的 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知春 , 阳纯龙 , 龙鹏 . 桂西北林旺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模式探讨 [J]. 地质与勘探 ,2020,v.56;No.490(02):41-51.
[2]  马秀军 , 海连富 , 母彩霞 , 等 . 卫宁北山多金属矿构造岩相成矿规律与找矿研 究 [J]. 中国矿业 ,2018,27(0z2):91-95.
[3]  李鹏程 , 伦知颍 , 公凡影 . 山东烟台辽上金矿床成矿规律及远景评价研究 [J]. 中国矿业 ,2018,27(S2):103-105.
[4]  段留安 , 杨晓勇 , 魏有峰 , 等 . 安徽南部地区金矿控矿条件及其成矿规律研究 [J]. 岩石学报 ,2020,036(001):225-2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3439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