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本文旨在分析采矿工程安全生产的特点和形 势,阐明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 安全风险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采矿工程,施工生产,不安全技术因素,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1 新时期采矿安全生产特点及发展形势分析
与常规作业相比,采矿生产作业面临的风险特征相对 突出,主要体现在爆破安全风险、瓦斯爆炸风险等方面。 根据以往的经验,矿井塌方、机械伤害以及冒顶风险可以 视为采矿生产作业频发的事故风险。如果生产现场缺乏安 全防护或应急管理,将容易诱发一系列高风险问题,对现 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近几年的采 矿安全生产情况显示,自“十三五”规划开始,我国政府部 门重点部署和落实了采矿安全生产以及筑牢安全底线的 问题。从安全生产趋势来看,与过去相比,“十三五”规划 以来我国煤矿事故总量大幅减少,同时较大以上事故的死 亡率也大幅下降。进入“十四五”规划后,政府相关部门进 一步规划和部署了采矿安全生产问题,促使矿山安全形势 逐步稳定并好转。然而,近几年受到经济因素、政策因素 等的影响,矿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煤炭产量逐年增加,再 加上采矿生产作业中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多,导致我国煤矿 安全生产面临更加复杂的安全形势和管理形势。尽管整体 环境向利好的方向发展,但由于采矿生产作业自身的风险 特征以及作业人员对安全发展理念的不牢固或对岗位责 任意识的不强烈, 导致矿山安全生产目标尚未完全实现。
2 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表现及成因分析
2.1 不安全技术因素表现
2.1.1 采掘施工不安全技术因素
采掘施工是采矿工程施工体系的重要部分,由于所面 临的施工环境条件相对复杂且工艺流程繁多,导致现场施 工涉及的安全隐患因素较多。如果不能妥善控制,就很容 易引发一系列生产风险问题。根据相关经验,采掘施工阶 段的不安全技术因素主要集中在矿井分斜坡开口和切眼 开口等风险问题上。在现场施工操作中,施工人员未能完全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规范操作,特别是在确定矿 井分斜坡开口和切眼开口位置时没有准确执行设计要求, 容易引发施工风险问题。举例来说, 在前期施工设计阶段, 测量人员对正倾斜数据的精确测量和分析不足,导致最终 使用的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客观地说,正常的采矿施工 作业开口方向必须与正斜方向呈垂直状态。如果数据存在 偏差,那么在施工期间可能会出现同方向的问题。一旦出 现这种情况, 很容易引发煤柱坍塌等安全事故。
2.1.2 采井巷不安全技术因素
采矿工程中的单道起坡轨道工程量相对较小,部分施 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出于成本效益考虑,对该施工阶段的成 本投入不高。主要表现在机械设备投入成本减少,可能对 现场生产进度和质量效益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出 现施工脱轨问题,不利于保障矿山生产作业的安全。与此 同时,现场管理人员在工作人员安排方面存在不合理的问 题。例如,在某些关键的道岔口位置未安排工作人员进行 辅助施工, 容易引发施工风险问题。在采矿施工作业期间, 部分管理人员对曲率设置缺乏合理优化,如果曲率设置过 高,整个斜坡的坡度将显著增加, 反之可能导致钢丝受损。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利于保障采矿生产 作业的安全。此外,在开展巷道开拓施工时,部分施工人 员对下部车场轨道的安全间距控制不合理,容易引发施工 压挤问题。严重时,可能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 全构成威胁。
2.2 成因分析
采矿工程生产现场所面临的不稳定因素相对较多,为 加强对风险问题的科学防控与识别管理,现场管理人员必 须严格遵循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技术规程要求,实现对 采矿施工现场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然而,部分管理人 员并未深刻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现场施工管理期 间,对于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安全管理内容的落实问题缺乏 高度重视,导致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并不是很高。从 问题成因上来分析,人为管理基本上可以视为采矿工程施 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形成的根本成因。现场施工人员安全 生产作业水平不高且安全规章管理制度不健全都会对采 矿施工现场造成严重的扰动影响。再加上施工安全组织体系以及标准化管理内容缺乏针对性与科学性,无法满足采 矿现场安全管理要求。除此之外,采矿施工单位缺乏结合 新技术以及新理念内容,在安全管理模式上仍旧以粗放式 管理为主,并未主动结合信息化、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内容 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不利于提升采矿工程施工安全管 理效能。
3 采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重点及原则分析
3.1 施工安全管理重点
采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更加侧重于强调施工单位需要 提前具备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以及安全防护理念,可通过 健全完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以及体系内容,实现对现场生 产隐患以及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与此同时,从事采矿 工程施工建设的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循安全管理制度以 及技术操作规程要求,通过提前掌握采矿工程施工环境特 征以及生产需求,加强对风险隐患问题的提前预防与控制 管理。在此基础上,按照风险防控措施要求对施工安全管 理重难点问题进行贯彻处理,保障采矿工程各生产环节可 以满足施工安全管理要求。除此之外,开展采矿工程施工 安全管理工作期间,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可重点围绕人员安 全管理、环境安全管理等内容进行统筹贯彻。通过不断提 高现场安全风险应对水平以及控制管理水平,及时消除现 场安全隐患以及其他风险问题。
3.2 施工安全管理原则
采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原则需要重点关注闭环控制 管理、动态控制管理、分级控制管理和多层次控制管理等 内容, 并进行统一的整体部署。
3.2.1 闭环控制管理原则
在采矿工程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应根据施工环境和 施工需求,按照闭环控制管理原则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 体系。其中,重点是构建贯穿整个施工项目生命周期的安 全管理体系,特别关注现场安全、质量和环境问题的控制 管理, 以实现闭环控制的目标。
3.2.2 动态控制管理原则
在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期间,现场人员应根据动态控制 原则,重点控制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可以通 过监控和测量方法及时获取各种反馈信息,并整合和应用 信息数据,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 控制管理。
3.2.3 分级控制管理原则
采矿工程施工现场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变 化等问题,风险控制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为了全 面提高采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管理人员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多级控制体系, 以实现对多种风险源因素的控制 管理。
3.2.4 多层次控制管理原则
为了全面提高现场施工的可靠性,管理人员应优先采 用多层次风险控制原则,从预防、遏制和维护等方面加强 对安全隐患问题的控制管理。
4 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的安全管理对策及风 险管理措施分析
4.1 采掘施工不安全技术因素的管理对策
为了消除采掘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需要对 现场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对策。他们应规范施工人员的技术 操作行为,并要求施工人员按照设计图纸的规范进行切眼 开口等操作。规范开展切眼开口操作可以有效保障采矿施 工作业的安全,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施工价值。在处理施工 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科学控制切口长度、切口方向等重 要参数。同时,为避免施工期间出现急倾斜矿层边坡扰动 问题,建议施工人员结合场地环境特征合理确定主倾角位 置。在此基础上,精确确定找破位置,尽量避免因坡度过 小而引发压矿等质量通病问题。此外,在回采工作面施工 期间,施工人员需要根据专项施工规程要求,精确确定运 输巷拨口位置。
4.2 采井巷施工不安全技术因素的管理对策
在采井巷施工作业之前,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场地环境 条件和现场施工需求来优化曲率半径问题。为防止施工期 间出现安全风险问题,可以通过适当减小巷道曲率来实 现。同时,为消除安全事故风险问题,设计人员需要结合 采矿现场道路情况来精确确定车场位置。需要注意的是, 下部车场的设计应避免位于弯曲巷道范围内,以防诱发施 工风险问题。在优化矿山车场设计体系的过程中,设计人 员需要特别关注两条轨道之间的安全距离的控制管理。在 进行控制优化时,可按照 1.4米的距离标准进行科学设置。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 对巷道开挖和中线施工操作进行规范处理。可以利用相关 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分析,并结合分析反馈数据来判断当前 数值结果是否满足采井巷施工要求。
4.3 精确确认施工环境安全程度,强化风险防控管理水平
在施工准备期间,施工单位要指派专业人员深入采矿 施工现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根据勘察数据结果,对采矿 施工区域的环境特征和扰动风险问题进行提前识别和控 制管理。设计单位可以结合勘察分析结果对设计图纸内容 和相关方案进行调整优化,提前加强风险问题的防控管 理。在采矿工程开采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可以结合场地环境特征选择使用单道起坡技术,减少施工人员在中部车场 环节的成本消耗,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岔道行驶阶段的飞车 问题。此外,在中部车场优化设计环节,设计人员需要结 合实地勘察结果精确确定中部车场位置,避免位置选择不 合理导致司机存在视野盲区并引发安全事故。如果在施工 作业期间面临采矿位置变化问题,技术人员需要在具体调 整过程中对关键数据和半径数值进行精确分析,加强对安 全距离的科学把控,以防止出现施工坍塌或挤伤等安全风 险问题。面对硬夹矸煤层带来的扰动影响,技术人员可以 通过适当调整巷道掘进方向规避风险问题的出现。
4.4 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深化专项教育培训活动
采矿企业应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主管部门要求, 重点健全完善采矿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安全管 理制度内容需要围绕教育培训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和 应急管理制度等重点内容进行统筹部署。对于教育培训制 度来说,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强化采矿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 意识和生产技能推进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现场 安全管理制度来说,管理人员需要立足于安全管控管理角 度,精准贯彻各项安全措施,保障各岗位工作人员能够履 行各自职责, 推行现场管理工作。对于应急管理制度来说, 需要通过风险识别与分析强化应急管理方案内容,以防止 盲目施救。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确保采矿企业的现场施工 安全生产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企业必须健全完善专项安全 教育培训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要有序 组织现场负责人、作业人员和救援人员积极参与专项安全 教育培训活动。在教育培训过程中,管理人员应重点研究 和分析采矿区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结合危险有害因素 的表现和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同时,管理人 员还应重点阐明和概述采矿施工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事 故应急处置措施等,让所有参与人员都能深刻意识到安全 风险防控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4.5 注重安全风险细节防控问题,科学应对施工风险问题
在采矿施工期间,除了需要管理人员进行规范管理以 确保人员操作技术之外,还应该在采矿区域内采取一系 列风险防控措施,包括做好安全组织和应急管理工作。首 先,管理人员需要在区段内设置警示标牌并配备相应的安 全防护设施,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施工现场的人员和财产安 全。其次,采矿企业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气象条件提前预测潜在的灾害问题,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策略,确保 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现场管理人员还需定期检查 和维护采矿相关机械设备, 消除机械设备运转风险。
4.6 结合先进技术手段,构建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及应急管理体系
4.6.1 收集与梳理监测数据
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借助信息化、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 段,确定风险预警系统的监测与收集方式。可以采用人工 录入、仪器收集等方法实现动态的数据传递流程,并为各 方主体提供直观且实用的交互界面。构建的数据监测系统 可以整合应用超前地质预报数据和其他测量设备数据,通 过整合和应用这些数据,实现对采矿工程施工信息的动态 查询和管理。此外, 数据监测系统还包括多种信息资源, 安 全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基础地质信息和工程施工方案规划信 息等重要资源, 评估和分析采矿工程的安全风险问题。
4.6.2 数据监测与动态化解析
施工风险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大量采集应用监测数据为 后续施工安全提供有效的证据。系统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和 分析各类监测数据,及时处理异常变动情况,以防止采矿 现场出现安全风险问题。
4.6.3 风险预警与分析
当系统监测数据超过临界值时,系统将自动启动异常 解析处理机制。同时会及时提醒相关技术人员对监测数据 进行合理评估和分析,或者启动远程专家会诊系统,及时 进行风险数据评估和分析。根据分析反馈的结果,启用合 适的应急预案迅速处理施工现场的风险问题。此外,系统 还可以启用巡查监控和实时风险评估功能,通过整合监测 数据, 有效判断当前采矿工程是否存在风险问题。
5 结论
总的来说,采矿工程施工作业具有危险性、隐蔽性和 环境复杂性等突出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不稳定 因素的影响,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为确保采矿施工始终 保持稳定高效的状态,建议在未来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各 方主体成员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不安 全技术因素,通过强化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主动结 合新理念和新技术, 严格控制不安全技术风险问题。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69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