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例谈玻尔原子理论中的量子化条件与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3-09-13 11:41: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在中学物理课程中,玻尔轨道量子化条件并未列入学习内容.但在“强基计划”校测试 题中,玻尔量子化条件是重要的考点,梳理玻尔轨道量子化条件,进行应用分析,旨在为相关考生提供助益.

  关键词: 玻尔,氢原子,量子化条件,应用

  1 玻尔原子理论基本假设

  玻尔理论是继普朗克量子假说和爱因斯坦光子 理论之后,向微观研究领域跨出的重要一步,开创了 原子现象研究的先河.玻尔理论中轨道量子化条件 表明,普朗克常量在原子现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它不仅决定了原子的大小、原子的能级结构,同 时它也能很好地说明氢原子光谱.

  1.1 现行高中教材的表述

  在人教版物理教材中,在“氢原子光谱和玻尔 的原子模型”一节中,介绍了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 假设,其内容要点包括 2 方面内容,即:

  ( 1) 轨道量子化与定态: 玻尔认为,原子中的电 子在库仑力的作用下,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 电 子运行的轨道半径不是任意的,只有当半径的大小 符合一定条件,这样的轨道才是可能的.也就是说电 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

  ( 2) 频率条件: 当电子从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 ( 其能量记为 En ) 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 能量 记为 Em,) 时,会放出能量为 hν 的光子( h 是普朗克 常量),这个光子的能量由前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决定,即 hν = En -Em.

  1.2 玻尔氢原子量子化条件

  现行教材中,玻尔提到的轨道量子化,仅仅局限 在文字描述的层面,未给出定量的表达式,存在明显 的缺陷,由此带来学生知识结构的断裂.玻尔量子化 条件表述如下:

  考察氢原子,若核外电子的质量为 m,在半径为 r 的圆周轨道上以速率 v 运动; 普朗克常量为 h,约 化普朗克常量为 ℏ,则有

  mv ·r = n·h/2π=nh( n = 1.2.3…)

  上式为玻尔量子化条件的数学表达式, n 为量 子数.

  表达式中的“mv · r”是动量与半径的乘积,为 电子运动的角动量大小.

  2 应用分析

  补充了氢原子轨道量子化条件,完善了玻尔氢 原子模型的认知结构,对于有关问题的分析便不再 存在困惑.

  2.1 玻尔轨道量子化条件与德布罗意波长之间的关系

  例 1 德布罗意指出: 玻尔模型与电子的德布 罗意波长之间存在着一个很有意思的关系,叙述并 推导这个关系.

  解析 德布罗意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 德布罗意发现,玻尔提出氢原子中电子的圆轨道模 型,刚好能容纳整数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否则氢 原子便是不稳定的.

  设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λ,如上所述,对于氢 原子核外电子,玻尔轨道量子化条件,表述为 n·h/2π
\
 
  该式的物理意义是: 电子绕核运动周长等于其 德布罗意波长的整数倍.

  评述 在历史上,玻尔 1913 年提出氢原子理 论.1924 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至此,玻尔 轨道量子化条件才具有较直观的物理意义.

  2.2 玻尔氢原子模型

  例 2 设无限远处氢原子体系的电势能为零,已 知电子电荷量为 e,质量为 m,普朗克常量为 h,静电 力常量为 k,试求量子数为 n 时:

  ( 1) 核外电子轨道半径的表达式;

  ( 2) 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的电离能.
\
 
  评述 在推导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半径及氢原 子能级的过程中,依照经典电磁理论、牛顿运动定律 及轨道量子化条件建立方程,其中,玻尔轨道量子化 条件是量子论思想的表现,也是玻尔氢原子理论精 髓之处.氢原子能级表达式也可由巴耳末公式导出.

  过程如下:
\

\
  2.3 玻尔类氢离子模型

  例 3 已知电子电荷量为 e,质量为 m,普朗克 常量为 h,静电力常量为 h.根据玻尔原子模型导出 He + 的能量表达式.

  解析 设电子电荷量为 e,质量为 m,运动速率 为 v,轨道半径为 r.由玻尔轨道量子化条件,有
\
 
  评述 He + 离子中原子核带两个单位的正电 荷,核外一个电子,与氢原子结构相仿,称为类氢离 子,玻尔理论仍然成立.导出过程中所用的思维方法 完全相同.

  2.4 类氢原子模型

  例4 ( 清华大学2020 年强基计划测试题) 氢原子 核外电荷若被粒子 μ - 取代,已知它的质量是电子的 207 倍,电荷与电子相同,则与电子相比,其基态的能 量、角动量、轨道半径分别为原先的多少倍( ).
\
 
  取氢原子核质量为电子质量 m 的1836 倍; 氢原子核外电荷若被粒子 μ -取代,则系统的约化质量 μ 为
\
 
  点评 分析 μ - 绕原子核的运动如同电子绕 原子核的 运 动,分 析 中 所 使 用 的 物 理 方 法 相 同. 基于玻尔氢原子模型的分析,氢原子核外电荷若 被粒子 μ - 取 代,则 需 要 将 电 子 的 质 量 改 为 系 统 的约化质量.

  2.5 奇特原子模型

  例 5 ( 2012 清华保送生测试) 物理学家在微 观领域发现了“电子偶素”这一现象.所谓“电子偶 素”就是由一个负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绕它们的质量 中心旋转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已知正、负电子的 质量均为 m,电荷量大小均为 e,普朗克常数 h,静电 力恒量 k.

  ( 1) 用玻尔模型推算“电子偶素”的基态半径; ( 2) 求赖曼线产生光子的最高频率.

  解析 ( 1) 由牛顿运动定律,有
\
\
  评述 奇特原子类似氢原子体系,通常由μ ± 子、τ ± 子、π ± 介子、D ± 介子、正电子、反质子、Σ ± 超 子和 Ω -超子等粒子组成,它们分别取代普通原子 中的电子、原子核或取代两者通过电磁作用形成的 原子.其中原子核被取代的粒子称为粒子素.不难发 现,例 4 中的 μ - 子替换电子后,氢原子成为奇特原 子.本例中的“电子偶素”即由正电子取代原子核而 成,“电子偶素”可视为类氢原子,显然玻尔理论仍 适用.

  参考文献:

  [1] 陈熙谋.大学物理通用教材 · 近代物理( 第 二版) [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4.

  [2] 彭前程.普通高中教科书 · 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86-87.

  [3] 张永德.物理学大题典④原子亚原子与相对论物理学 [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5: 16.

  [4] 王文涛,黄晶.名牌大学学科营与自主招生考试绿卡 · 物理真题篇( 第 2 版) [M].合肥: 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8: 241-242.

  [5] 周枫.强基计划校测物理标准教程 [M].西安:西安出版社,2021: 2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629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