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运用流场声场数值模拟的浴室排气离心风机多目标优化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30 14:38: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对某浴室排气离心风机效率降低、噪声大的问题, 通过建立风机流量和噪声等多目标优化的方法, 采用理想点法求解多 目标优化函数, 计算得到了风机设计参数的最优组合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维流动计算域建模, 对离心风机内的流场和声场进 行数值模拟计算, 其中流场计算是对雷诺平均 N-S 方程进行数值求解, 而声场计算是求解 Lowson 方程。计算结果表明改型后的风 机内部气体流场较为均匀, 出口处的回流现象得以消除。改型风机蜗壳蜗舌位置的湍流噪声源有明显的缩小。风机的总体性能指 标有显著改善, 最大流量增加 12%, 工作区间内全压效率提高 3%~10%, 进出口压差提高 20 Pa 左右, 风机噪声下降 1~2 dB。表明 所采用的多目标优化和流场声场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浴室排气离心风机优化设计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 多翼离心风机,多目标优化,流场声场,节能降噪

\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Study of Bathroom Exhauster Centrifugal Fan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Field and Acoustic Field

                           Huang Si, Tang Zirui, Xie Huiyu, Yan Rui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reduced efficiency and pneumatic noise of centrifugal fan in a certain bathroom air-heater, a multi- 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flow rate and SWL of the centrifugal fan were taken as objective parameters . The multi- objective optimization was solved by ideal point method.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was built based on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parameters, and the total pressure performance and noise of optimal centrifugal fan were obtain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Lowson model . 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ed that the gas flow field inside the modified fan is relatively uniform, and the backflow phenomenon at the outlet can be eliminated. The turbulence noise source at the volute tongue position of the modified fan is obviously reduced .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fan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 the maximum flow increased by 12%, the total pressure efficiency in the working range increased by 3%~10%, the inlet and outlet differential pressure increased by about 20 Pa, and the fan noise decreased by 1~2 dB. It shows that the method of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combin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field and sound field is feasible for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bathroom exhaust centrifugal fan.

  Key words: multi-blade centrifugal fa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low and sound fiel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0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浴室换气风机的节 能降噪已成为家用电器设计制造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之一, 在国内外风机设计和研发过程中, 风机的气动噪 声控制也越来越得到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为了提高 风机的效率和控制噪声, 从风机的风道、叶轮和蜗壳等 方面入手进行了各种研究。在叶轮方面, 苏阳阳等[1] 研 究分析了离心风机叶片打孔位置对风机噪声的影响; 丁 鹏等[2] 发现气流加速可抑制叶片吸力面边界层分离以提 高效率和降低噪声; 林圣全等[3] 等通过改变叶片弦长和 相对弯度使得风机效率和噪声得到改善。 Yadong 等[4] 通 过瞬态雷诺平均和 Lowson 模型确定轴流风扇不均匀间距 叶片力的细节和风机产生的远场噪声, 以此确定风扇叶片间隔安排。在蜗壳方面, Sandra 等[5]通过声学压力测量 得到了蜗舌形状和位置对风机噪声影响的规律, 在不降 低风机性能的前提下调整蜗舌设计参数可减小噪声; 王 梦豪等[6] 采用声类比方法, 通过蜗舌改型优化使得蜗舌 附近湍流强度和涡量得到降低, 风机的风量和噪声都有 改善; Kim 等[7]通过多目标进化算法和响应面近似模型对 轴流风机进行优化计算, 提高了风机效率和出口压力。 牛瑞等[8] 针对轨道交通的供风多翼离心风机采用 CFD 技 术开展噪声数值模拟及机理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 通 过蜗壳、叶轮关键参数改进, 保持转速不变和风量风压 在合理工作范围下, 风机噪声减小 4 dB; 谭俊飞等[9] 通 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 详细研究了小型高速离 心风机噪声的主要因素, 结果表明采用低转速、倾斜蜗舌、适当增加蜗壳出口张开度和增加蜗壳宽度能有效地 降低噪声, 其中以采用倾斜蜗舌降噪效果最为显著, 且 对风机气动性能影响不大。王佳君等[10]通过研究蜗舌倾 斜度与风机内部流动和噪声的关系, 减少了蜗壳出口的 局部流动损失和噪声。孙长辉[11]研究了蜗壳型线对风机 性能和噪声的影响, 改变蜗壳型线后设计工况下风机总 压可提高 6%, 效率可提高 2.6%。

  综上所述, 尽管现有的风机研究资料较多, 但涉及 浴室换气风机的研究工作比较缺乏, 且离心风机多个结 构参数都对风机的性能有影响, 因此本文以某款浴室换 气离心风机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多目标优化和流场声场 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风机内部流场和声场, 通 过风机的改型设计优化离心风机性能降低噪声。

\

 
  1 风机模型和计算方法

  1.1 风机计算模型

  离心风机的结构如图 1 所示, 主要由入口流道、叶轮、蜗壳和出口流道组成。离心风机工作时, 气体从入口流道吸入, 经离心叶轮旋转加速加压后, 沿着叶轮叶道甩出至蜗壳, 最后从蜗壳 出口流出。风机设计参流量为 200 m3/h, 在运行过程中 叶轮的转速维持在 1 250 r/min, 叶轮叶片周向分布, 叶 轮叶片为 40 片, 属于多翼离心风机。在对该款离心风机 试运行和检测中发现风机工作状态中气动噪声在 46. 1 dB 左右, 对比该尺寸和转速下的小型离心风机噪声偏大。 使用 Solidworks 软件绘制对应的离心风机三维结构, 并 分离得到内部整体流道与实际流道相对应。为了获得准 确的计算结果和出口流场的完整性, 在离心风机的进风 口和涡轮出风口按照出口面积和直径进行一定程度的拉 长以保证进出口处气流的稳定性。

\

 
  ICEM 网格划分软件对离心风机的流动计算域进行三 维建模和计算网格划分。将离心风机的内部流道分为入 口流道、叶轮、蜗壳和出口流道 4 个部分, 入口流道和 出口流道因其结构简单完整故采用结构化网格划分。叶 轮部分因属于风机内气体作用的重点区域, 故在网格划分时使用六面体结构化网格, 蜗壳部分因结构复杂和蜗舌对蜗壳结构的影响, 故使用非结构化网格进行划分, 在蜗舌连接处和近壁面进行局部的网格加密。离心风机的数值模拟可能受

  到网格数量和局部疏密程度的影响。通过选取 7 组不同 网格数方案进行网格无关性检验的风机流量 Q 对比, 如 图 2 所示。随着网格数的增加, 风机在网格数 N 达到 140 万左右时风机流量的结果基本保持稳定, 故确定网格单 元总数为 144 万。

\

 
  1.2 流场计算方法

  使用 CFX 流动软件模拟计算离心风机内非稳态流 场, 通过初步计算, 该离心风机仿真域内的最大马赫数 为 0.029. 属于不可压缩流, 故内部流体密度不变。在风 机的流动计算域中对雷诺平均 N-S 方程 (RANS) 进行数 值求解, 湍流模型选择 Standardk-ε 双方程湍流模型, 壁 面函数为 Scalable 壁面函数。叶轮因为在离心风机中不 断旋转, 故需要单独设置成旋转域, 叶轮计算域旋转速 度设置转速 n=1 250 r/min, 其余部分保持为静止域, 静 止计算域和旋转计算域之间的交界面采用滑移网格连接。 出口边界条件设置为 Opening 以观察是否出现回流的情 况, 进口边界条件分为给定流量值和 Opening 两种情况。 求解控制参数选择二阶格式 High resolution 获得较好精 度, 计算模型的残差类型选择 RMS 平均残差, 最终收敛 精度设置为 10-5.

  1.3 声场计算方法

  由离心风机流场的数值计算结果得知该风机内的流 动马赫数最大值为 0.029. 属于低速运动状态, 气动噪声 的主要声源为偶极子源, 而 Lowson 点力发声计算模型较 适用于预测这类低速运动的声场特性[12] 。Lowson 模型描 述声压波的方程见式 (1) [13- 14], 在计算叶片的气动噪声 过程中, CFX 内置的宏计算器将离心叶轮的叶片视为多个叶片上单独点力的组合。

  p' = ( xi , yi ) =+ +( 1 )

  Lowson 模型在时间和空间上积分后得到周期性旋转载荷产生的 m 级谐波给出的方程见式 (2), 模型中的几 何关系如图 3 所示。

\

 
  pm' =∫+ +exp (jmωt)dt( 2 )

  式中: ω为叶轮角速度; c0 为声速; xi = (x, y, 0); yi = (0. R cos θ, R sin θ ); Mr =; τ = t -; Fi = ( -F,Fy sin θ, Fy cos θ ); xi 和 yi 为观察点 O ( r, φ, τ ) 和声源 S ( R, θ, t) 的坐标; Mr 为在 r 处对流运动的旋转马赫数; Fx 和 Fy 为叶片上施加的推力和阻力。

  由于浴室风暖和使用者的距离长度基本保持固定在 1 m 左右, 故根据噪声的声功率级计量大小来评估噪声 高低。对于所研究的离心风机, 可根据声功率噪声 LWm 大小来评估噪声高低。声功率噪声 LWm 与声功率 SWm 的转换关系按下式计算:

  式中: Wref 为声学参考功率, Wref =1×10- 11 W/m3.

  1.4 风机多目标优化模型

  设计多目标优化模型首先分析目标优化对象的设计 变量。离心风机的流量与风机的设计变量有关, 多个变 量和目标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 而风机的声功率跟风机 几何参数和流动特性有关, 相关参数如下式所示[15]。

  SW ∝ ρξD2(2)= ρξD 2(2)u3 M3 ( 5 )

  式中: ρ 为气体密度; ξ 为阻力系数; D2 为叶轮出口直 径; u 为叶轮圆周速度; M = u /c0. 为马赫数。

  因此, 为了兼顾该风机流量优化和噪声优化, 本文 对离心风机流量、声功率级的多目标优化命题一共考虑 5 个设计变量, 叶轮入口角、出口角、叶片数、叶轮直 径和蜗壳出口断面面积, 为综合多个变量的 5 维非线性 规划问题。对于本文的多目标优化采用理想点法, 使得 离心风机的流量和噪声两个目标都尽可能逼近其理想 值[16]。

  为实现离心风机同时具有良好流动性能和低噪声的 设计目标, 设置风机流量最大、声功率最小的多目标优化函数如下式所示:

  式中: X 为风机优化变量, 包括了叶轮叶片入口角 βb1、 出口角βb2、叶片数 Z、叶轮直径 D2 和蜗壳第八断面面积 A; Q (X) 为流量目标函数; LW (X) 为声功率噪声目 标函数, *代表原型风机的参数。

  优化变量的约束范围为 50 ≤β b1 ≤ 60. 140 ≤ β b2 ≤ 160. 38 ≤ Z ≤ 42. 144 ≤ D2 ≤ 156. 3 400 ≤ A ≤ 4 600. 风机的多目标优化参数应保持在较小范围内。对于多目标优 化函数 (6) 的计算, 可采用理想点法通过 C++编程求解。

  2 风机计算结果及分析

  2.1 多目标优化计算

  通过编程对建立的风机流量和气动噪声模型进行多 目标优化, 针对流量目标、噪声目标以及多目标优化函 数 (4) 的计算结果如表 1 所示。多目标优化后的改型风 机改变了叶轮叶片安装角, 蜗壳出口处的截面面积相比 原型有所扩大, 蜗舌与叶轮叶尖的间隙相应变大, 蜗舌 半径有所减小。

\

 
  2.2 风机内流场分布

  为了更好地对比多目标优化后的风机运行情况, 根 据多目标优化后的参数组合建立改型风机的三维结构并 抽取流体域建模划分网格数值计算。图 4 所示为流场模 拟计算得到的改型前后风机开放边界条件下中心截面的 流速矢量图。由图可见, 原型风机蜗壳部分因设计不合 理, 在出口段靠近蜗舌位置出现了一些涡流和回流现象,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离心风机的全压效率和流量。改型后 风机内流动较为均匀, 从蜗壳蜗舌到风机出口位置未出 现回流和涡流现象, 蜗壳到风机出口的流场也比较均匀。 叶轮部分随着风机叶轮一同旋转, 叶轮支架也对风机内 部气体流动有一定的影响。

\

 
  蜗壳处出现的涡流情况, 由于风机的叶轮气流甩入 蜗壳后与蜗舌撞击产生涡流, 而风机内任何大尺度涡流都会显著地增加噪声。优化后的风机蜗壳出口处截面更 大, 蜗舌位置角和蜗舌与叶轮的间隙有调整, 从而减 轻在该处涡流情况, 以达到增加风机流量和减小噪声 的效果[17]。

  2.3 风机内声场分布

  图 5 所示为计算得到的不同频率下风机声功率噪声 LWm 的数据对比, 由此可见改型风机在各频率段噪声都 有所下降。

\

 
  2.4 风机的总体性能

  表 2 所示为原型风机和改型后的风机运行在进出口 开放边界条件下的性能对比, 改型后的风机流量更大, 噪声更低。相比原型, 改型风机流量提高了 13%, 工作 时的气动噪声降低了 8.58 dB 左右, 全压效率提高了5%。 图 6 为原型和改型后风机不同频率声功率对比, 改型后 风机的各频率段噪声都有下降。相较于原型风机, 改型 风机进出口压差也有一定提高。分析模拟计算得到的原 型和改型风机在不同流量工况下的总体性能对比情况可 知, 原型和改型风机的整体性能趋势和改型前相同。由 图可知, 改型风机的最大流量达到了 280 m3/h, 比原型 的最大流量 250 m3/h 增加了 12%。在不同流量下改型风 机的噪声、进出口压差和全压效率都有明显的改进和提 高。观察图 6 (c) 的风机声功率计量噪声曲线图可发 现, 随着流量的提升, 风机噪声也是明显提高的, 通过 改型优化内部流动后的风机在各个工况下的噪声都有明 显的下降。整体上, 改型风机的噪声下降了 1.58 dB, 全 压效率提高了 3%~10%, 进出口压差提高了 20 Pa 左右。

\

\

 
  3 结束语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针对某公司风暖产品中 的小型多翼离心风机进行优化, 通过多目标优化和数值模拟计算获得风机工作状态下内部流动的情况。得到以 下结果。

  ( 1) 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离心风机的结构参数进 行寻优计算, 可得到风机叶轮叶片入口角、叶片出口角、 叶片数和蜗壳出口截面面积的多维参数最优组合。

  ( 2) 根据优化设计参数建立风机流动计算域三维模 型, 进行流场和声场的数值模拟计算。原型风机蜗舌部 分产生的涡流使风机的气动性能价差, 以至于风机的效 率较差和噪声过大。改型后的风机内部气体流场比较均 匀, 出口处的回流现象得以消除。改型风机蜗壳蜗舌位 置的湍流噪声源有明显缩小。

  ( 3) 根据数值模拟获得的风机性能可以看出, 改型 离心风机比原型风机的总体性能指标有显著改善, 最大 流 量 增 加 了 12%, 不 同 流 量 下 全 压 效 率 提 高 了 3%~ 10%, 噪声下降了 1~2 dB, 进出口压差提高 20 Pa 左右。 表明本文所采用的多目标优化和流场噪声数值模拟相结 合的方法对浴室排气离心风机优化设计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苏阳阳,穆塔里夫 · 阿赫迈德, 孟祥云 . 叶片打孔对离心风机 噪声的影响分析[J]. 液压与气动,2021(1):14- 19.

  [2] 丁鹏, 杨爱玲, 陈二云 . 叶片前缘开缝对离心风机气动及噪声 的影响研究[J]. 热能动力工程, 2019. 4(11):27-35.

  [3] 林圣全, 丁云斌, 李嘉渊 . 多翼离心风机叶片的结构改型设计 与试验研究[J]. 风机技术, 2019. 61(2):43-49.

  [4] Yadong Wu, Dinghao Pan, Zhigang Peng. Blade force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axial noise of fans with unevenly spaced blades [J]. Applied Acoustics,2019.146.

  [5] Sandra Velarde-Suárez, Rafael Ballesteros Tajadura, Carlos San⁃ tolaria Morros. Reduction of the aerodynamic tonal noise of a for⁃ ward-curved centrifugal fan by modification of the volute tongue geometry[J]. Applied Acoustics,2006.69(3).

  [6] 王梦豪, 吴立明, 刘小民 . 基于蜗舌改型的空调用离心风机流 动分析及降噪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0.41(1):147- 153.

  [7] Kim Jin Hyuk, Kim Jae Woo, Kim Kwang Yong. Axial-Flow Ventilation Fan Design Through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to Enhanc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Fluids Engi ⁃ neering, 2011. 133(10).

  [8] 牛瑞, 刘凯, 郭志刚,等 . 供风装置多翼离心风机气动噪声的降 噪[J]. 机械设计与研究,2021.37(5):224-228.

  [9] 谭俊飞, 李景银,韩越 . 小型高速离心风机噪声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4. 35(11):2182-2186.

  [10] 王佳君,王政道,杨徽,等 . 倾斜蜗舌对多翼离心通风机内部非 定常流动及噪声特性的影响[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 2022(3):371-381.

  [11] 孙长辉,刘正先,王斗,等 . 蜗壳变型线改进离心风机性能的研 究[J]. 流体机械,2007(4):1-5.

  [12] Nilugal Manjunath L,Vasudeva Karanth K,Madhwesh N. A Crit⁃ ical Review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 ⁃ ics in Centrifugal Turbomachines[J].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2020.1473.

  [13] Lowson M V.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Compressor Noise[J].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70.47(1B).

  [14] ANSYS Inc. CFX-Post User`s Guide [M]. 19.0. US:ANSYS, Inc, 2017.

  [15] 吴玉林, 陈庆光,刘树红 . 通风机和压缩机[M]. 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05.

  [16] 辛喆,王顺喜,李钊婧,等 . 基于 CFD 的 6MF-30 型风力灭火机 多目标优化[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2):39-44.

  [17] 陈志涛, 余国成, 吕立丰, 等 . 多翼离心风机叶片结构的优化 设计研究[C]// 2021 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 2021:1499- 1504.

  [18] 朱哲民,龚秀芬,杜功焕 . 声学基础[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5852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