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由于资源的良性开发与利用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分析矿山水文地质类型及矿产资源赋存规律。从开采条件和 含水量两个方面,分析矿山水文地质类型。了解矿产资源赋存规律,包含存在沉积环境呈现周期性变化和多种矿产能源共生共 藏这两组特点, 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矿山水文地质 ;地质类型 ;矿产资源 ;资源赋存规律 ;沉积环境 ;共生共藏
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迅猛,煤炭资源为我 国电力发电提供了坚实基础, 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国 电力生产的主要能源仍会以煤炭为主。但是煤炭资源的不可再 生性, 使得国内煤炭资源逐渐呈现枯竭, 开发和利用其他矿产能 源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受我国地形高低起伏的影响, 在 长期的地壳运动变化中, 我国矿山中除了煤炭资源, 其实还有多 种矿产资源,如致密的煤层气、坚实的页岩和丰富的油页岩 [1]。 由于中国地质类型的多种多样性,早在 1900 年前后就有法国学 者开始了地质考察研究,对矿山的地层结构和古生物演变进行 了论述,为其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而我国在 90 年代后期 才开始对各类型矿产资源进行评价,但在早期的工作中研究人 员只进行单一矿产资源勘探调查,常把矿产资源类型划分成单 一矿种,就矿找矿,割裂了矿产资源之间存在的原有联系。虽然 有部分地质勘探人员提出了共生资源勘探概念,但其层次不够 清晰和完善, 使得研究工作无法大力度的开展, 对地质调研工作 的分布呈现南多北少的局面, 可供参考的研究实例不多。本文从 矿山水文地质类型入手、根据地质变化特征, 分析矿山中资源的 赋存规律, 为日后矿产地质的调查工作部署, 以及勘查选区提供 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1 矿山水文地质类型分析
由于中国的地势呈现高低起伏的状态,盆地和丘陵居多,为 我国的矿产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研究表明, 矿产资源 分布在沉积的岩石层内,而矿山的地质类型决定了对矿山资源 的开采难易程度,因此本文从开采条件和矿山含水量的特征来 进行矿山地质类型分析。首先从开采条件来看, 一般将矿山水文 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地质、中等地质和复杂地质和极其复杂地 质的三种 [2]。其一极其复杂型表示为其矿山中所含有的水分较 多,开采时极易造成塌方事件。其二复杂型表示为该矿山水文地 质具有一定含水现象, 但成分和结构能够适当进行开采, 一旦出 现事故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其三简单型表现为在开展开采工 作时, 处理手段较为简单便捷, 不需要难度较高的技术手段加以 支持, 直接能够对矿山加以开采。其四中等型表现为矿山水文地 质相对较少, 在开采工作中难度较低, 不会造成过大的影响。
其次从根据矿山空隙含水层的充水量分布特征,来划分目前矿山水文地质类型。一般将其划分为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第 一个类型为矿山岩层内部有孔隙存在,其孔隙分布的位置和所 在岩层厚度, 大多数由周围自然地理条件所致, 使得该矿山的充 水量呈现面状形态。第二个类型是根据矿山岩层中存在裂隙所 致,在古地理环境的作用下,矿山岩层会形成不同宽度的裂隙, 其深度变化主要受矿山岩层受裂隙力学影响,地质构造的复合 组合, 让矿山中裂缝呈现竖直状态分布, 大部分充水量储存在缝 隙之中,难以被发现。第三个类型主要由溶洞构成,其发展形成 主要是在第二种类型的基础上, 受矿山内部环境影响, 矿山内部 形成的水泊难以蒸发, 外部山体裂缝在雨水的冲刷下, 逐渐形成 溶洞地质, 致使矿山岩层内充水量过多。
2 矿产资源赋存规律
2.1 沉积环境呈现周期性变化
矿产资源主要由黑色、灰色以及黑褐色的沉积岩组成,在上 一亿年的地壳变迁中, 在地下形成了数以万计的矿产资源, 除我 们日常了解的煤炭外,还存有一定比例的水分岩石颗粒和碎屑 岩石颗粒 [3]。受晚古时期影响,地下构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 沉积环境发生了改变, 多数的矿产资源在侏罗纪时期形成, 为古 生时代的地形加以天平,不同时代的沉积环境造就了矿产资源 的填充顺序,使得对应矿产资源安装沉积环境的变化周期分布, 以某矿山为例, 分析其矿产资源分布特点, 如图 1所示。
如图 1所示不同沉积环境下的矿产资源的厚度不同,其主要 分布情况和其地形走势相关。根据沉浸环境将整个矿产资源的 分布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段受河道影响,两侧逐渐发展成沼 泽和冲击平原,在沉积力量的不断冲击下其所在地形逐渐趋于平坦,而沼泽环境能够在河道边缘扩展状态下,形成了中厚甚至至厚煤层。在第二到四段沉积环境,尤其河道逐渐变宽,向上出 现较为粗的三角洲层序, 其岩层发育成典型的湖泊状, 和与第一 段沉积环境相比较,此时的变化尤为明显,在垂直走向上,从三 角洲的浅滩不断向三角洲边缘过度沉积,使得含有大量泥质的 砂岩包裹住较细砂质, 减少细沙的流失。在沉积环境流经至平原 地区时, 大多数泥质砂岩最终进入沼泽区, 直观的造成了浅滩三 角洲的整个发育过程。因受区域性水进和水退的影响, 多阶段性 重复的特点充斥整个过程。到第五阶段该地区的湖水随着时间 逐渐退出冲击区, 沉积环境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内部分流河道, 其 典型的泥岩层异常匮乏,晚期其垂向层序的特征显示为向上变 细,具有向冲积环境过渡的特点, 整体反映该期由浅湖三角洲又 向冲积平原过渡延安组主要由砂岩、粉砂岩、泥质岩等碎屑岩, 以及煤组成沉积物 [4]。由此根据岩层分布特点,得知其所在沉积 环境呈现周期性变化。
2.2 多种矿产能源共生共藏
矿山资源除了含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外,在各个矿层内含有 其他多种矿产资源,在各种地质的演变作用中不断演化与改造, 尽管每种资源形成的年代不尽相同, 但其成因有相似关联性, 受 地形因素影响, 在各个矿层内均含有不同成分的矿产资源。但矿 产资源形成年代历史性久远,每个不同时代所形成的资源形态 不同, 每个地区矿产资源的演化阶段各不相同, 各种矿产在演化 过程中因其所在地质因素的多变性,多种矿产资源形成相互依 存的形态,但共存形式不尽相同 [5]。矿产资源的共生组合类型相 当复杂, 在石炭纪向侏罗纪转化的过程中, 地壳由浅海向内陆不 断推进, 在此阶段矿山岩系开始逐渐出现共存状态, 除了煤炭资 源的发育外,油页岩、铀矿和各种金属矿产相继出现,与之产生 共生。通过对地层综合分布, 对矿山内部岩系的各类矿产资源进 行比例讨论,估计矿产资源的层位分布,其资源组合模式如图2 所示。
如图所示,其中 1 代表金属矿产资源,2 代表页岩气资源、3 代表致密气资源、4 代表油页岩资源、5 代表砂岩铀矿资源,其 组合模式暂时分为三种。第一种模式为以金属矿产资源为底板, 砂岩铀矿资源为包围圈层,将灰色油页岩和深灰色页岩气包裹 在内,形成页岩气煤层和金属矿产致密共生组合,其中深灰色 页岩气为细粒砂岩厚度在整个圈层最高,作为底层的金属矿产 孔隙度和含量相对较低,能够保证气系矿产资源保持度和储存 度 [5]。第二种模式为页岩气与金属矿产共生组合,底部依旧是金 属矿产资源为核心, 顶底均匀覆盖页岩气矿产资源, 作为顶部保 护圈层,开采难度较低,能够减少开采成本和时间,最厚部分主 要有油页岩资源占据, 表示该组合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且主要 的金属矿产包含铝、镓和锂等, 与物种起源和海陆互相沉积交换 有关。第三种模式为致密气系和页岩气共生组合, 底板由页岩气 为主,生烃能力突出,减少脆性矿物含量,顶部也均匀覆盖致密 气资源, 使得整个组合模式的和包容性更强, 其资源附着程度较 高,但由于其致密性特点,开采难度较大,对施工要求和开采人 员的配备队伍要求较高。
3 结语
通过对矿山地质类型的分析,了解当下自然地质条件。在大 量资料的调查研究中根据地质类型划分矿产资源分布和集聚条 件,探索矿产资源赋存规律。但由于时间问题,对矿产资源的赋 存规律仅限于资源类型的演化,对资源的产生及应用没有更深 入地研究, 无法了解其构造演化的影响。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针 对矿产资源类型和分布条件,进一步探索矿产资源的演化规律, 为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文 . 矿山水文地质类型及地下水对采矿的影响研究 [J]. 中国高新科 技 ,2020(19):71-72.
[2] 曹代勇 , 秦国红 , 魏迎春 , 等 . 煤系矿产资源赋存的盆地动力学控制——研究 现状与展望 [J]. 中国煤炭地质 ,2020,32(09):38-46.
[3] 宁 树 正 , 刘 亢 , 曹 代 勇 . 煤 系 矿 产 地 质 系 统 研 究 框 架 [J]. 中 国 煤 炭 地 质 ,2020,32(09):54-58.
[4] 何毅 . 铁矿水文地质类型及地下水综合利用研究综述 [J]. 中国金属通 报 ,2020(07):234-235.
[5] 贾庆辉 .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矿产资源赋存规律研究 [J]. 世界有色金 属 ,2019(23):113-1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35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