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 > 正文

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开发模式研究综述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1 10:41:5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购物、手机支付、手机旅行预订等商务活动已成 为日常,而实现网购等活动是通过电商企业提供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的。本文以京东、淘宝等大型电商企业推出的各类移 动电子商务平台为研究对象,从实现的角度,剖析其开发和构建模式。研究表明,基于 B/S 架构的移动电商平台、基于 C/S 架 构的 App 移动电商平台以及基于微信生态的微信公众号微商城平台和微信小程序微商城平台,其开发技术不同,用户体验各 有特色,但都实现了用户随时、随地购物交易等需要。本研究对中小型电商企业构建自己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具有借鉴和实践 指导意义。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开发模式 ,App,小程序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Mode of Mobile E-commerce Platform

  WEI Wuhua

  ( Computer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Xi'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it has become daily for users to conduct business activities such as shopping, mobile payment and mobile travel booking through mobile terminal devices such as smart phone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online shopping and other activities i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mobile e-commerce platform provided by e-commerce companies. This paper takes various mobile e-commerce platforms launched by large e-commerce enterprises such as Jingdong and Taobao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analyzes their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mod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lizat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mobile e-commerce platforms based on B/S architecture, App mobile e-commerce platforms based on C/S architecture, as well as WeChat ecology-based WeChat public micro-mall platform and WeChat applet micro-mall platform have different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and different user experiences, but they all realize the needs of users for shopping transactions anytime and anywhere. This study is of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commerce enterprises to build their own mobile e-commerce platforms.

  【Key words】: mobile e-commerce platform;development mode;App;mini program

  0 引言

  随着移动端消费的不断上升,各类移动电子商务 (Mobile E-Commerce) 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其开发模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变化中。本文对各 大电商企业(包括京东、淘宝等)所推出的各种移动电 子商务平台的开发和构建模式进行剖析和评价,以期对 中小企业开展移动电子商务,构建移动电子商务平台提 供实践指导和借鉴。

\

 

  1 移动电子商务概述

  移动电子商务,狭义地说,就是以手机作为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接而开展的电子商务活 动。广义地说,就是应用移动终端设备,通过移动互联 网开展的电子商务。它完美地融合了因特网、移动通信 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以及其他信息处理技术,使得人 们能够在不受时空限制的情况下开展多种商贸活动,从 而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在线购物及交易。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有着密 切的关系。移动通信技术从 2G 到 3G 再到 4G 和 5G, 每次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都会带来速率的提高、 时延的降低和连接能力的增强。2G 的时代,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 ;3G 的时代,能上网和聊 QQ ;4G 的时代, 能玩手机游戏和观看直播 ;5G 的时代, 4K 与 8K 的超 高清直播、VR 与 AR、远程医疗与智能制造的应用方 兴未艾。5G 时代的到来,为移动电子商务带来了更大 的发展空间。

  2 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架构

  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分为两个层次 :移动电子商 务系统硬件平台和移动电子商务系统软件平台。硬件平 台包含 3 个要素 :服务器、网络与终端 ;软件平台包括 软件系统与资源。

  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架构如图 1 所示。

\

 

  (1)移动终端设备 :指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智能 手机、PDA 等。

  (2) 移动通信网络 :它由多个基站组成,用于发送 或接收来自移动终端设备和互联网的信息,并通过空 中接口实现移动终端设备与互联网的无缝连接。移动 通信网络由各大运营商负责运营、管理和维护,采用 3G/4G/5G/Wi-Fi 等技术。

  (3) 国际互联网 :即因特网(Internet), 是覆盖 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是资源的有效载体。

  (4)服务器(云服务器) :是连接在互联网中、存 放有丰富的资源和电子商务服务程序的计算机。随着云 计算技术的使用,服务器端可采用云平台进行架设。在 云架构中,消费者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访问“移动云” 服务器,购买移动电商企业在“移动云”服务器支持 下出售的商品。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负责提供安全便捷的 “移动云”服务,移动商务企业采用租赁、购买方式从 提供商那里获得适宜的云空间 [1]。

  3 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构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 的应用,移动电子商务软件平台的构建呈现多样化趋 势。目前主要的平台开发和构建模式有 :基于 B/S 架构 的移动电商网站、基于 C/S 架构的 App 移动电商平台、 基于微信生态的移动电商平台以及其他小程序平台 [2]。

  3.1 开发基于 B/S 架构的移动电商平台

  基于 B/S 架构的移动电商平台包括 WAP 网站和触 屏版移动 Web 网站。

  3.1.1 WAP 网站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是 一 种 无线应用协议,用于实现不同无线网络间的互联。它为 互联网和无线设备之间建立一个桥梁,实现了移动终端 与因特网服务器的互动。

  作为移动终端的手机,它可以利用 WAP 无线协议, 方便地访问因特网上的 WAP 网站。WAP 网站的开发使 用 XHTML MP( 可扩展标记语言移动概要 ) 和 WCSS 语言。

  该平台基于 B/S 体系架构。在服务器(云服务器 端) 建立移动电子商务的 WAP 网站, 用户通过使用移 动端(如手机)的浏览器软件,就可访问位于服务端的 WAP 网页。WAP 的程序设计模型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

 

  京东、淘宝等大型电商企业,都推出有基于 WAP 的移动端网站,如 m.jd.com 和淘宝 WAP 网站。随着 技术的发展, WAP 网站模式逐渐被触屏版移动 Web 网 站所取代。

  3.1.2 触屏版移动 Web 网站

  手机触屏版网站是基于 HTML5 开发的移动 Web 网 站。该平台也基于 B/S 架构, 一般由服务端(HTML5 云网站)和客户端(移动端浏览器)两部分构成。

  这种模式中, 客户端不需要做任何开发, 使用移动 终端设备内置的浏览器即可与服务端交互。服务器端 以 HTML5、CSS3、JavaScript 作为开发语言, 并使用 JSP、PHP、ASP 等技术实现业务逻辑和数据库管理 [3]。

  这种模式具有跨平台性,既可以在手机上使用,也可以在平板 iPad 上使用,开发效率高,因为所有的代 码都在服务器上,所以具有容易安装、扩展以及升级的 特点。

  淘宝推出其触屏版移动 Web 网站 m.taobao.com, 京东的触屏版移动 Web 网站依然采用 m.jd.com 域名。

\

 

  3.2 开发基于 C/S 架构的 App 移动电商平台

  App 是 Application 的简称,通常专指移动终端上 的应用软件,这些软件通常都可以在应用商店下载。目 前国内各大电商,如京东、淘宝等均拥有了自己的 App 客户端。

  App 的开发主要有原生应用(Native App)开发 和混合应用(Hybrid App)开发两种模式。

  3.2.1 Native App 开发模式

  Native App 是一种基于本地操作系统的移动端应用 软件。由于苹果的 IOS、谷歌的 Android 等不同的手机 操作系统的存在,使得开发 App 时应该使用不同的语言 和架构。IOS 平台采用 Objective-C 语言, Android 平台 采用 Java 开发语言, 微软 Windows Phone7 采用 C# 开发,塞班 Symbian 则采用 C++ 开发。

  基于 Native App 开发模式如图 5 所示。

\

 

  这种开发模式以 C/S 结构为基础, 具有较强的表达 能力。客户端能够充分实现对智能终端设备本地资源的 访问,可以调用摄像头、拨号等硬件资源,具有更好的 表现和更好的用户体验。但是,它最大的缺陷在于,客户端必须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进行单独的适配开发工 作,不利于软件的移植和升级。

  3.2.2 Hybrid App 开发模式

  混合 App 开发基于 HTML5、CSS3 和 JavaScript, 是将用 HTML5 开发的移动 Web 页面封装在原生外壳 中,以 App 的形式与用户交互 [4]。HTML5 是 2014 年 W3C 修订后的最新版 HTML 标准,设计目的是为了支 持移动端的多媒体技术支持,增加如 Video、Audio 和 Canvas 标记。通过原生的相关底层类库,可以调用移 动设备的摄像头、传感器、地理位置等功能 ;开发打包 出来的 App 可以运行在不同设备上,同时可以兼容安 卓和 IOS 系统,具备跨平台性能 [5]。

  混合 App 开发模式如图 6 所示。

\

 

  这种开发模式完美整合了 Native App 开发模式的 交互体验与 HTML5 移动 Web 开发模式的跨平台特性。

  3.3 构建微信生态的移动电商平台

  微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方便的交流平台。多数商 家看准了这种移动社交媒体背后的庞大用户群, 将其发展 为自己的商业客户,微信电商由此产生 [6]。其模式主要有 基于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的微商城平台(B2C)和基 于朋友圈宣传产品、发展代理的平台(C2C)。

\

 

  3.3.1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商城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在微信上增加的一项新功能, 是一个集政府、媒体、企业、商家和个人于一体的开放 式平台。通过该平台,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都可以在 微信上建立自己的公众账号,并将第三方平台(如京东 的拍拍小店、口袋购物的微店以及口袋通的有赞微小 店等)对接到该微信公众号。用户只需要关注公众服务 号,即可进入第三方平台 [7]。

  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商城的基本步骤如下 :

  (1)注册微信公众号。电商企业通过桌面浏览器登 陆微信公共平台的官网,注册并开通微信公众号(服 务号)。

  (2)设置微信公众号。在成功注册微信公众号后,会自动跳转到公众平台的设置界面,设置公众号的基本 信息,如账号头像、名称、二维码、微信号、类型、介 绍、认证情况、所在地址、主体、邮箱等信息 ;

  (3)认证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为保证公众号 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通过微信认证的方式,对其主 体提交的主体信息、资质文件等进行合理、谨慎的书面 审核,微信公众平台开放的接口权限、微信支付等高级 功能都依赖于微信认证资质认证结果。认证过程主要 包括选择验证方式、填写申请公函、填写资质认证、确 认名称信息、填写收款发票等步骤。通过认证来确保公 众号背后的企业的基本合法性,使公众号能够获得更丰 富的高级接口,使用户能够获得更加有价值的个性化服 务,包括微信支付、多客服等多种功能。公众号通过认 证后,拥有靠前的搜索排名。认证主体包括企业、网点 商家、媒体、政府及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他们应该拥有 相关运营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且证件尚处有效期内。

  (4)微信公众号的商用设置。在微信公众平台申请 开通微信支付、微信推广等功能。

  (5)微信公众号与第三方平台对接。微信公众平台 自身并没有太多应用,大部分都是交给第三方去研发, 将第三方平台和微信公众号进行无缝对接,让用户可以 充分利用微信的优势,同时也可以弥补平台的缺陷。

  以第三方平台“有赞商城”为例,将其与微信公众 号进行对接的过程如下 :电商企业登录“有赞商城”网 站,在网站注册账号并登录,进入“创建店铺”界面, 输入相关信息并确认后,即可单击“我有微信公众号, 立即设置”按钮,进行授权。随后在店铺后台进行微页 面的设置、商品设置与发布、订单、物流、消息和客户 等管理。

  各大电商企业,如京东等,都建立有自己的微信公 众号,在微信中搜索、关注它即可进入基于微信公众号 的微商城平台。

  3.3.2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微商城

  2017 年 1 月 9 日, “小程序”在微信上正式发布。 “小程序”是一款无需下载和安装就能运行的软件, 通 过微信上的小程序,用户只需搜一搜就能打开应用,并 登录到微商城。在微信中“用完即走”,具有不占用系 统空间等优点,使得人们越来越容易接受 [8]。

  开发小程序使用的语言有WXML、WXSS以及JavaScript。 一个小程序页面一般对应 .wxml, .wxss., .json 和 .js 4 个 文件。其中 .wxml 是页面布局文件, .wxss 是样式文 件, .json 是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小程序中的 .js 文件用 于事务处理。一个小程序应用程序会包括 app.json 和page.json 2 种配置文件, 前者是全局的, 后者是页面 自己的。每个小程序页面都要在 app.json 文件中进行 注册。

  腾讯官方网站提供了微信小程序的开发工具,该工 具提供了这 4 种文件的编辑功能。

  另外,利用微信朋友圈也可以进行销售、宣传产 品、发展代理等活动,微信朋友圈属微信生态模式的移 动电商平台。

  3.4 构建其他小程序模式的移动电商平台

  除了微信小程序外,像支付宝小程序、QQ 小程序、 今日头条 + 抖音小程序等都可用于开发为移动电商平台。

  4 结语

  总之,不同类型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模式和 所采用的开发技术不同,用户进入平台和使用体验也 各具特色。WAP 商务网站和触屏版 Web 商务网站这 类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基于 B/S 架构,分别需要使用 XHTML MP、WCSS 或 HTML5、CSS3、JavaScript 开发语言及数据库技术,设计出网站网页,将其存放到 互联网服务器中,客户端为手机浏览器软件,用户在手 机浏览器地址栏输入 WAP 商务网站和触屏版 Web 商 务网站的网址即可进入商务网站浏览。WAP 商务网站 和触屏版移动 Web 商务网站都是跨平台的技术, WAP 网站更侧重在移动端使用 Web 技术做展示,包括文 字、媒体信息等 ;而移动 Web 网站更加注重“功能”, 如实现 LBS 定位、音视频播放、调用相机、GPU 加速 等功能。智能手机上的商务类 App,如京东 App、淘 宝 App 等,是基于 C/S 架构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是 移动商务类应用的主流平台,该类平台的开发通常采 用原生开发和混合开发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开发的 App 所采用的开发语言和技术也不相同。原生开发出 的 App, 虽然性能更好, 使用起来也更好, 但是不能 跨平台运行,需要针对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进行独立的 开发,客户端软件的升级和维护比较困难。服务器端要 支持多个客户机,很难进行扩充。混合模式开发出的 App,具有跨平台的优势。基于微信生态的微信公众号 和微信小程序的微商城这两种移动电子商务平台,能够 有效利用微信这个社交平台的用户群,将其纳入微商城 的客户。这两类平台的构建机制大不相同,但由于不需 要安装软件,用户的体验更方便。

  参考文献

  [1] 陈元.依托云计算的移动电子商务模式浅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0(2):30-35.

  [2] 张夏恒.移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建路径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40-44.

  [3] 吴海,彭雪昶.基于移动端农技应用系统开发方式经验探讨[J].信息通信,2019.201(9):104-105.

  [4] 黑马程序员.HTML5移动应用开发[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

  [5] 陆凌牛.HTML5与CSS3.0权威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6] 许焕新.微信平台建设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与发展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4):31-32.

  [7] 闫河.微信公众号后台操作与运营全攻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8] 傅伟,涂刚,张贤龙.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电子商城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0(3):60-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533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