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网络技术与各行业间的融合越发深入,与人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联系越发密 切。电商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居家购物的需求,网络招聘满足企业的人才招聘需求,而网络教育则可使知识共享得以实现,使人 们在线上获取知识的同时,又可于线上传播知识,进而实现知识的共享、共建。基于此种情形,本文对基于移动终端 App 模 式智慧课堂平台研究的内容、构建意义、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特色进行阐述,随后分析智慧课堂平台构建需要具备的条件,最后 评估智慧课堂平台构建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移动终端 ,App 模式,智慧课堂平台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Smart Classroom Platform Based on Mobile Terminal App Mode
LIU Xia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Design, Jiangxi Manufactur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chang Jiangxi 330095)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network technology and various industrie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depth, and i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daily life, study and work.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meets the needs of people shopping at home, online recruitment meets the talent recruitment needs of enterprises, and online education enables knowledge sharing, enabling people to acquire knowledge online and disseminate knowledge online. Realize knowledge sharing and co-construction. Based on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search content,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problems to be solve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mart classroom platform based on the mobile terminal App model, then analyzes the conditions requir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mart classroom platform, and finally evaluates the expect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mart classroom platform.
【Key words】: mobile terminal;App mode;smart classroom platform
0 前言
随我国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普及范围的扩大,我国 网民数量持续增多,加之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的 产生,使得电子设备及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及 工作中的必需品。从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初中以上 的学生基本已人手一部手机,尤其是大学生,手机几乎 不离手,上课时也在摆弄手机,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不 利于学生成长。针对此情形,部分学校想出多种措施去 解决此类问题,但依然无法有效遏制此现象,甚至部分学生还因手机被没收等状况与老师产生冲突。因此,对 于此情形,学校及教师可于授课过程中尝试采取 App 智慧课堂平台进行教学,将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课 后作业、教学案例等资料均传输至平台上,要求学生课 前预习,此种方式不仅可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即将学习的 知识,还有助于学生重点、难点知识点的理解。智慧课 堂平台可勾起学生求知欲,有助于学生知识内容的理 解,促进教学质效提升。除此之外,智慧课堂平台的运 用也可有效避免学生上课期间玩游戏、聊天,从而使学生将网络智能设备用到该用的地方,提升学生学习效 率。从当前我国移动终端 App 模式智慧课堂平台建设、 研发现状来看,蓝墨云班课这一平台较为成熟,其可基 本满足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需求,但其对数据流量访问 依赖性较强,学生需花钱购买流量进行学习,学生认可 度较低,从而使其应用及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 此,加强对移动终端 App 模式智慧课堂平台的研究以 及构建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构建以校园无 线网为基础多 App 模式智慧课堂平台,从而使学生于 校内可随时随地应用 App 进行学习,且完全免费。
1 相关概念
1.1 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指应用网络技术、互联网联合思维、传统 教育思想构建起的智慧化教育环境。在利用智慧课堂平 台展开教学时,学校及教师通过智能移动终端、信息系 统的应用革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 课前预习、课中处理问题、课后答疑、自行拓展知识范 围。智慧课堂可于根本上对传统教学模式予以革新,使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有助于学生学习 质效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主要指教师于授课期间以学生学习状况、 学习内容为依据,针对性采取的教学方式。近年来,随 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模式越发丰富 [1]。
2 基于移动终端 App 模式智慧课堂平台研究内容及构建意义
App 智慧课堂平台内容主要有两种,分别为远程教 育与在线测试。在当下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平板电脑、智能手 机等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学生对智能设备的依赖已成为 影响学生学习质效的重要因素,如何对此因素进行充分 利用,趋利避害、促进学生学习质效提升已成为教育界 研究的重要课题。智能设备与 App 软硬件性能的持续 提升及良好的人机交互发展,使得课堂教学中智能设备 运用越发普遍,基于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运用 智能设备、无线投屏技术创建智慧课堂平台,加强对师 生个人设备的运用,可有效减少学校的资金投入,并且 可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得到有效优化,促进教学方法革 新,其具备极高的应用及实践价值 [2]。
3 智慧课堂平台构建中需解决的问题
3.1 免费无线网络架构
(1) 从教室、报告厅等场所角度分析, 在上述场所中,师生活动较为频繁,因此,架构无线网络时,可采取有机联合无线局域网综合布局的方式。在实际架构 中,相关人员需以场地面积、容纳数量等为依据对接入 点数量予以确认。(2)对于办公室等场所,其存在一 定的封闭性,因此,在对无线网络架构时,应以实际需 求为依据,于实验室内、过道中安放接入点。针对图书 馆、会议室等场所,因其人员较为密集、空间大,因 此,架构无线网络时,可采取蜂窝网络结构,从而使网 络布设密度得以保障。(3)机房布局多采取有线、以太 网接入方式。以实际需求为依据,也可运用无线局域网 进行补充。(4)操场等户外场所需求量较低,且场地空 间大,因此,在架构无线网络时,仅需从覆盖范围层面 考虑即可。(5)对于学生宿舍,因其容量小、房间数量 多,不得布设接入点 [3]。
3.2 平台系统部署
从运行环境层面而言,平台架构期间其操作系统可选 取 Windows Server 2008(32 或 62 位)或以上版本 ;IIS 需使用 IIS6 版本以上, 数据库需使用 SQL Server2008 或 此版本以上。从硬件配置层面而言, CPU > 1.6MHz, 硬盘> 40G,内存> 2G[4]。
3.3 与课程相关的平台资源如何汇集
在 App 模式智慧课堂平台构设中,其核心为课程 资源建设。从课程资源建设角度分析,其需满足图片、 文字、视频、多媒体课件等不同形式,且在资料建设及 收集期间,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依据,需对当代教 育理念、思想予以彰显,其必须要与先进性、科学性相 符,并且需保障先进的教育技术可以得到有效运用,可 取得理想的教学质效,具备推广与示范作用 [5]。
4 基于移动终端 App 模式智慧课堂平台构建特色
在设计 App 模式智慧课堂平台期间,此平台必须具 备先进性、开放性特征,并且其需具备较强的扩展、兼 容能力,从而便于未来业务的发展。平台设计中运用的 知识及技术不仅需使现有用户需求得以满足,还需对未 来予以考虑,使其可以满足未来发展中生成的新功能。 从结构设计角度分析,系统应对先进性、扩容性、优化 性等方面要求予以充分考虑,要具备安全、可靠、实用 等特征。从系统硬件运作角度分析,建构期间尽量选用 独立服务器,从未来运作期间数据量累积、数据量扩大 等层面考虑,尽量不运用虚拟网络。从网络环境层面而 言,可考虑运用多种网络,从而保障数据传输的畅通 性。从具体应用层面而言,其具备如下特征 :(1)自主 性 :App 模式智慧课堂平台自主设计、架构,且系统 未来升级及功能丰富均可自行完成,其具备优秀的扩展 性、可定制性,且版权属于单位或学校,因此其无期限问题。此外,该平台课程资源建设均为学校教师长时间 的教学积累,其无版权问题,所以不会产生停用或者取 消等状况。(2)免费性 :App 模式智慧课堂平台构设中 完全以校园无线网为基础,因此可实现零收费 [6]。
5 构建智慧课堂平台需具备的条件
5.1 移动终端
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较为常见,其均属于移动终 端设备,其具备可靠性、移动性、便捷性、多任务性等特 征,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机 会、工作习惯均发生巨大变化。从学生层面而言,学生的 学习模式已然发生巨大变化,不再受空间、时间限制。
5.2 学习资源
App 模式智慧课堂平台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不 仅可随时查阅相关资源,甚至可于上学期学习下学期的 内容,或于下学期学习中复习先前学习的内容,不受时 间、地点约束。
5.3 学习环境
纵观教育发展进程,学生学习环境历经传统到数字 化再到智慧化的转变。传统课堂无网络信息技术支持, 其组成元素主要为粉笔、讲台、黑板等 ;数字课堂有 一定的网络信息技术支持,其组成元素主要为多媒体设 备、课件、投影等。但上述学习环境均未从根本上使学 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变,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依然未掌 握主动权,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 App 模式智慧 课堂平台的出现使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且并不受 环境约束,从而使学生可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行选择 学习内容。此平台以及教学模式的诞生从根本上使学生 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变。
5.4 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指为达到某学习目标而展开的师生行为总 和。相较于学习活动,教学活动在侧重点上有一定差 异。教育活动中教师占主体地位,智慧课堂教学活动设 计具备较强多元化特征,只有如此才可满足学生的学习 需求,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7]。
5.5 教学目标
通过移动终端 App 软件以及数据库使学生的平板 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成为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工 作,将其归于教学体系中,可使移动终端易于携带、具 备丰富资源等优势得以发挥,进而使学生于自主学习的 基础上展开充分自由的讨论,将学习活动延伸至课外, 可使课堂教学时间、空间得以拓展,进而使手机等设备 由对学生学习质效产生不良影响的物品转变为使学生学 习质效提升的工具。
5.6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指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搜集、 整理教学期间产生的各种信息及数据,并对其展开量化 分析,以此对教学成效、学习者学习学情(学习能力、 状况、态度等)等展开价值判断的过程。相较于单一的 教学评价机制,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其可将大数据的积极作用予以充分发挥。相比于传统评 价方式片面、单一的效果,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实现线 上线下共同评价,其更为科学、合理 [8]。
6 预期效果
在构建 App 模式智慧课堂平台期间,以课程建设作 为核心,充分整合、汇集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优质资源, 将其传输至平台中,从而实现校园范围中的知识免费共 享,并且智慧课堂平台可对资源进行存储,从而逐渐形 成集检索、存储、运营为一体的知识共享服务平台 [9]。
7 结论
综上所述,移动终端 App 模式智慧课堂平台的构 建可实现智慧化教学,此种教学模式可将学习的主体还 于学生,勾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习具备更高 的选择性,利于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教师只有持续学 习运用 App 模式智慧课堂平台,加强对智慧化教学的 研究,才可更好地把握智慧教学特征,推动智慧教学发 展,促进学生学习质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丽.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智慧课堂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应用探析— 以“普通话训练与应用”课程为例[J].广西教育, 2021(23):141-143.
[2] 张玮缨.基于智慧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 践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1.
[3] 李康梅.中职学校《会计基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 应用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1.
[4] 滕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以《建筑电气识 图与施工技术》课程为例[J].今日财富,2020(13):200-201.
[5] 童绪军,陈涛.基于移动终端App模式智慧课堂平台的研究 及构建[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31(22):217-218.
[6] 万灵娟.高校体育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及应用研究[D].成 都:成都体育学院,2019.
[7] 杨燕青.基于教育App的智慧课堂构建— 以中职《机械基 础》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19):251-253.
[8] 孙天祥.关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基于“智慧课堂 App”教学平台[J].基础教育论坛,2019(7):3-5.
[9] 李贵庭.基于高分云平台的智慧课堂有效性探究—以梁开中 学高分云平板智慧教学班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21(5):24-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53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