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 > 正文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02 14:29: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单一、师资队伍不足、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大数据背景下对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方式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Big Data
 
  WANG Jinping
 
  (Boda College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 Jilin 136000)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single teaching concept and model,insufficient teaching staff,emphasis on theory and light on practice in computer major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on this basis,proposes the direction and content of reforming computer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big data.
 
  【Key words】:big data;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mputer major;teaching methods
 
  1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落后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需要不断的跟进时代步伐,对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而当前部分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设置的课程内容相对落后,教材上和教师讲解的计算机技术仍然是几年前的东西,没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更新。这就导致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都是学习得过时的技术知识,缺乏最新的理念和专业技术,这不利于学生毕业后进入技术性公司发展。
 
  1.2教学观念和模式单一
 
  在现阶段还有不少高校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采取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更多地注重对计算机基础的硬件知识和基本操作的讲解,在基础理论部分设置了大量课时,而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没有给到相应的重视[1]。而随着互联网资源的普遍和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熟练,学生对计算机高级技术的学习需求也增加了,如果还采取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不仅影响教学效率,还会影响计算机专业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
 
  1.3计算机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计算机专业的特性要求教师具有扎实专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基础,同时还要具备熟练的电脑技术操作能力。并且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的技术知识,关注当前计算机技术的热点,关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前景等,这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综合水平和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现阶段仍有不少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达不到这样的高要求[2]。与此同时,高校方面也没有重视对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缺乏对教师的专业技术培训和讲座,让教师在繁重的课时教学中缺乏进一步学习提高的时间,也就导致了无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进而导致了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整体师资力量不足。
 
  1.4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学轻引导
 
  对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讲解和引导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技术知识之后,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才能够逐渐加深学生对技术知识的理解。而现阶段不少高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学,轻引导的现象。在课程设置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占据了大量的课时,而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则需要学生自行在课下进行练习,有些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强的学生就会忽视对实践操作这部分的学习,从而难以保障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3]。同时在教学的时候也更加注重教师主导讲解,而缺乏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引导,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赖老师讲解,而缺乏自己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时间,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大数据对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2.1大数据的特点
 
  所谓大数据,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就是大量的数据。而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来理解,大数据就是指运用各种终端软件,传感器,网络技术等对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最终形成的一种性能远远高于传统数据库的数据集合。大数据的优点体现在强大的数据采集能力、优秀的数据管理能力,以及智能化的数据分析能力,同时还具有数据规模宏大,传输快速,数据类型多样化等特点。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与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联系紧密,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每时每刻都能产生大量的信息,而大数据通过不断地收集和处理这些信息,形成了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学习能力。因此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让它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4]。
 
  2.2大数据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
 
  大数据的应用体现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主要有以下两点好处:(1)对大数据的教学可以说是当今计算机技术的热点,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学习,能够对学生日后的就业和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大数据就业的发展前景也是十分可观的。在引入大数据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数据收集和挖掘等基础信息技术的讲解为起点,然后再进一步加深扩展大数据技术的完整内容。同时对大数据内容的引入也是加快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能够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保障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2)大数据教学内容的引入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课程内容优化与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5]。教师可以根据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反馈以及其他教师的反馈,去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安排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教学数据的挖掘和融合,能够形成对教学的横向对比,并对教学的成果归纳总结其相关规律,以此来弥补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
 
  3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内容
 
  3.1创新计算机技术教学理念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是无限的,学生通过大数据获取信息的渠道可以是来自于课堂和教材,也可以从互联网中免费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而且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存储和数据加工,为未来的进一步学习作为基础数据[6]。因此,需要教师创新计算机技术的教学理念,结合当下学生的技术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广阔、更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在现阶段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互联网的联系紧密,由于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能够随意获取,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在想学习的时候自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广阔的互联网数据资源为教学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计算机技术作品,用相关知识点的案例展示,或者是通过布置实践操作作业,让学生互相点评,机房授课等方式,让学生提高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通过创新计算机教学的理念,结合学生对学习的实际需求和掌握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使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因材施教的针对性教学模式。
 
  3.2对计算机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在大数据背景下对计算机专业教学进行改革,首先要引入大数据的相关技术课程内容,同时对一些陈旧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此来保证对大数据教学内容的有效教学。比如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中,Java语言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课程内容,而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就不再需要学习Java语言,而是应该增加JavaWeb、MyBatis、Spring MVC等大数据相关的主要课程[7]。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在教学时避免对Java语言的学习投入太多的时间,而应该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分清大数据开发和可视化的课程区别,让学生学习到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机器学习等课程内容,从而真正掌握大数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适应企业对大数据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要注意对计算机硬件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的结合,比如对“局域网组建”的学习,以及“网络设备与网络技术”“计算机的组装和维修”等学习内容相结合,通过这些课程内容,体现出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层次性,即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操作再到企业实习,这三个层次之间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关系。在对计算机语言和软件管理方面的教学,需要教师运用到启发式提问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行根据掌握到的计算机知识对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从而做到对知识的应用和充分的吸收理解。
 
  3.3对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备课,上课,测试这三个阶段,教师通常在备课和上课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最多。而基于大数据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则增加了数据分析和改进这两个阶段,这让教师能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数据分析这一个部分上来,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数据分析专业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实时获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难点进行分析,进而对教学内容改进,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针对化教学、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海量的数据存储是大数据的基本特点,而对数据进行分析是大数据应用的目标和手段,这也是将大数据运用于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优点[7]。海量的数据存储,能够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过程、测试方式等情况,通过数字的形式存储起来,然后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了学生的数据样本。教师根据学生的数据样本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得到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重难点,以此形成对学生的个性化和针对化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4对课程实践方式和反馈考核机制的改革
 
  在计算机专业的实践课程中,大部分的实验内容都是根据老师指定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应用,导致学生缺乏对实验内容进行设计和创新的能力,而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任务也缺乏自主积极性。同时对实验课程的考核也是通过测试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没有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教学需要改革对课程实践的方式和反馈考核机制。实践课程的实验内容需要调动学生充分参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当前计算机技术研究的热点自行设计和应用实验内容[8]。在实验课程中应该为学生构建实验所需的模型,重视基础性教学和实际操作的融合,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促进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的融合。在反馈考核机制上,也需要转变传统的通过期末考试进行评价的方式,而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的考查,分知识点让学生设计测试方法和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让平时的作业和期末考试的成绩综合进行评价。
 
  3.5加强对大数据资源平台的建设
 
  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而除了让学生从互联网上获取资源,本校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学习资源平台,提高学习资源的针对性、权威性和专业性。而要加强对大数据资源平台的建设,就需要教师对不同的课程进行视频录制、课件讲解、试题测试等不同形式的完善和改进,然后上传到学校的资源平台上。对大数据资源平台的建设也是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能够科学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有效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教学不能仅仅是教师知识的输出,学生获取知识资源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更重视的不是对知识的学习,而是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基于大数据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课程内容、实验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对大数据专业人才的高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军.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9(11):47.
 
  [2]王美佳.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才智,2018(18):83.
 
  [3]甄文波,孙波.基于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方向研究[J].数码世界,2018(4):122.
 
  [4]金鑫.大数据背景下基于CDIO模式的财经类高校计算机高级应用教学改革研究[J].教师,2018(32):70-71.
 
  [5]李俊.基于大数据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路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35):209.
 
  [6]王越.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研究[J].电脑迷,2018(15):153.
 
  [7]孙新杰,李伟.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数码世界,2018(4):107-108.
 
  [8]何淑昆,冯治丽,罗瑶.网络大数据驱动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与探索研究[J].消费导刊,2018(32):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3989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