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在大数据环境下,现代化企业要以数据驱动为中心,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来构建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以此来促进企业信息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程序化,避免企业信息管理工作出现随意性的问题,也能充分保障企业信息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本文主要就数据驱动下企业的信息管理框架构建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据驱动;大数据;企业信息管理
Data-drive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ramework Discussion
LU Wenbiao
(Shanghai Port Group Zhendong Branch,Shanghai 200129)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nterprises.In the environment of big data,modern enterprises should take data-driven as the center and make full use of big data technology to construct and perfe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o as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systematization and procedure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the problem of arbitrariness i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an be avoided,and the timeliness,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an be fully guaranteed.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ramework driven by data.
【Key words】:data driven;big data;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0引言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下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新发展常态后,数据驱动实体企业已经成为一种重要形态。数据驱动多实体经济主要是利用高效信息管理系统来提升企业发展效率。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关键在于信息投放,通过将各类信息进行筛选之后在企业运营及投融资过程进行有效利用,就能深入挖掘出市场中的潜在商业价值,也能有效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并实现行业产业机构的进一步优化。
1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1.1大数据、智能化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企业在传统的信息化建设中经营管理、IT技术、互联网等就是管理者认知中全部的信息化建设内容,但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行业的渗透更加广泛,推动了传统行业的快速转型,导致很多传统行业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信息技术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1]。首先,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加大算法研究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客户需求的精准定位,甚至可以满足部分客户提出的产品需求,从而实现了产品的差异化服务,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客户使用体验,也能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其次,企业可以借助自身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在自身价值链中上下游企业的高效整合,进而实现企业战略的垂直整合。最后,企业针对整个行业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和分析后可以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用户体验,同时也能推动企业逐步向其他行业渗透,甚至可能在新行业中占据一定优势,进而实现企业的全面转型[2]。
1.2以信息化技术提升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决策支持系统的辅助决策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也有很多企业已经践行。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仅仅关注的部分重点数据,而且各类数据在深度以及广度上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大数据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是以信息数字化为基础,重点是实现数据的整理分析,同时结合决策层级的不同来实现数据集中标准跟依据的有效区分,并以数据的深度、广度以及时间等为基础来实现数据的广泛采集,进而使得决策权力实现分散,而且决策系统也能体现出自动化和预判性。在进一步抽取和整理多维度数据之后可以实现决策顶层认为影响作用的有效控制,也能使得决策信息更加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从决策底层的角度看,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决策信息的全面量化,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决策机制都能得到不断完善[3]。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决策机制的数据支撑更加充足,由此可以将任务干扰因素控制在最低程度,也可以实现企业决策精确度的全面提升。另外,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在成本控制、服务体系以及产品研发中能全面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也能实现外部市场的积极拓展,进而实现企业综合实力的有效提升。
2以数据驱动为基础的企业信息管理框架设计
本文中针对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框架的设计主要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通用技术作为核心,从信息投放、企业价值、企业管理等几个角度来实现设计。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管理者、处理器、用户以及信息管理者等几个主要部分。如图1所示为其概念示意图。首先,信息投放是在企业信息资源获取、客户需求挖掘、价值评估等几个方面实现应用,其主要是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客观信息反馈,全面提升整个生产流通领域的整体管理效率;其次,企业价值主要包括了价值评估以及与相关利益方的利益权衡等,在整个行业领域中投放企业价值信息后能实现企业知名度的有效提升;最后,在企业管理中要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特性给予高度重视,其中包括了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等两个不同层面。
2.1企业信息管理基础元素
(1)信息投放。在企业的整个信息管理框架中信息投放属于非常核心的一个环节,其主要是在整个管理平台上实现客户需求、企业效益、行业信息、生产销售系统等各类信息的投放后,在企业与客户以及整个行业之间构建起一种信息通道,在此基础上,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类包含商业价值信息的收集和传递[4]。
(2)企业价值。在整个企业信息管理框架中企业价值属于主要要素,在提升企业价值的实践中价值评估和利益权衡非常关键。对于一个成熟的现代化企业来说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框架能够正面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5]。关于企业价值提升系统的功能构建有如下一些构想:1)企业未来的市场收益以及成本取决于客户需求与企业生产和销售,这也是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的一个关键要素;2)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利益权衡会受到企业效益提升的影响,而且企业效益也会对企业价值产生决定性作用;3)行业信息与企业价值之间会产生相互传递和相互影响的效果,企业价值也可以通过行业信息正向传导得到有效提升。
(3)企业管理。在企业信息管理框架中企业管理是以企业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来这种获得投入产出效率最大化的客观需求。关于企业管理系统功能有如下一些构想:1)以企业经济信息为基础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入挖掘,在信息植入的情况下对企业生产和销售产生影响,就要让企业的效益能够在整个行业中传递,而通过行业信息的有效传导能够对下一期经济信息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让信息系统得到有效反馈;2)通过企业价值信息的充分利用能够对行业信息产生影响,并促进行业信息与经济信息之间的互相传导,最终完成信息系统的整体反馈[6]。
2.2企业信息管理框架基础要素设计展示
2.2.1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信息传递与企业价值
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主要存在财务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权衡信息传递以及企业与行业的信息传递等两种内循环系统。首先企业财务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内循环系统主要存在企业资本循环的主回路,还存在各项资本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费用等一些辅回路。在实现企业价值提升的过程中企业经营管理者、股东、员工以及债券方的利益权衡属于非常重要的一种要素。另外再设置企业投资和投资比例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综合后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考量:(1)企业筹资比例的设计需要综合财务信息决策结果、逐渐评估以及行业综合运营数据等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还要针对投资渠道进行合理确定;(2)针对企业投资比例的设计需要综合财务信息决策结果、行业综合运营数据以及风险评估等结果等进行合理确定,筹措到的资金通过合理的投资渠道再次投入到企业的生产运营中;(3)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对各类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为基础来实现运营资金比重的科学调节,在此基础上来实现成品生产和销售;(4)通过销售会给企业带来销售收入,而且在企业进行投资、运营等的过程中也会相应产生各类费用,扣除费用剩余之后就为企业利润,在全过程中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员工股东等主体之间的利益权衡直接决定了企业最终的价值,因此企业要想实现持续经营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在保障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合理权衡,同时实现分配比例的合理设置。
2.2.2企业与行业的信息传递内循环
企业与行业的信息传递内循环系统本身包括了企业与行业各要素信息传递回路,该回路的主要作用是为其下期开展投资和投资比例设置提供充足的设计依据;另一个回路是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后,以最终评估结果为下一期投资和投资比例设计提供依据[6]。
行业综合运营风险、风险评估与决策会对企业的筹资和投资比例设置产生直接影响,决策者是要充分结合上述两个基础因素对投资和筹资的比例权重进行合理设置。首先,充分结合企业的筹资、运营销售和投资等各个环节并以合理的算法为基础对企业的综合运营状况进行精确测算,在此基础上来实现企业与行业之间的综合运营数据对比,对企业未来发展中的风险信息进行测算,并完成风险评估与决策;其次,要充分结合风险评估结果以及行业的综合运营数据之后来实现动态化匹配,同时企业的筹资和投资比例也需要充分结合人工智能决策方法以及运筹原理进行合理设置,在此基础上可以为企业下期开展资本运营提供充足的决策依据。
3数据驱动背景下企业信息管理框架的优势
3.1突破传统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投放不充分的问题
在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投放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实涉及到了行业、销售、财务以及宏观经济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在全面开展市场调研之后,通过信息汇总最终传递给企业管理者。整个信息的处理过程中一旦出现时间滞后、非标准化以及主观性强等一些问题,企业的决策效率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也会导致决策准确性严重不足的问题出现。以数据驱动为基准的企业信息系统设计,可以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全面提升信息投放的准确率和标准化,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
3.2打破信息投放不对称的局限
企业一旦出现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现象就会导致企业股东、员工、管理者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同经济主体很难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以数据驱动为基准的企业信息管理框架基本目标导向是企业价值管理,针对企业内外部的环境信息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全面收集后,设计出更加智能化、科学化的投资方案,同时可以实现企业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能够保障股东、管理者以及员工之间的利益合理权衡。进而实现企业效益的全面提升。
4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起标准化、系统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全面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管理和投放,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各个环节之间的资源高效配置,从而实现企业运营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芳.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6):183-184.
[2]崔融融.基于协同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管理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3):107-108.
[3]李旭辉,孙燕.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基于课程改革的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2(1):51-57.
[4]吴一梦.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的整合措施分析[J].中国储运,2021(1):125-126.
[5]杜波,周璐,关捷,等.铸造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探索和思考[J].铸造设备与工艺,2020(5):55-59.
[6]黄泽.基于“二元”分析法的企业信息管理的架构:“三个Table的ERP”[J].软件,2020,41(5):231-2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39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