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通过对制造行业现状分析,结合目标定义、国内优秀数字化产品和企业标杆考察与研究,说明制造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方法及应用模型。
关键词:数字化;规划;项目开发;实践
Plan and Practice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Digitization
GU Yuliang
(Sany Heavy Industry Co.,Ltd.,Changsha Hunan 410100)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combined with the definition of the target and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domestic excellent digital products and enterprise benchmark,the practical methods and models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digital;planning;R&D;practices
工程机械产品经过近20年高速发展,混凝土机械、压路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等产品结构、性能已趋于成熟和同质化,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励。如何让这些传统产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焕发新的活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当下,我们面临大旷世机遇,一是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德国国家工程院将企业数字化历程描述如图1所示。
传统制造业如何面对数字化浪潮,梁稳根先生在2018年3月第13届人大会上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数字化转型。力求抓住数字化发展机遇,将数字化与产品进行融合,深度挖掘传统产品的潜力,实现企业华丽脱变。
1行业现状
1.1产品同质化严重,不能形成竞争力
为满足客户需求,各厂家依据$APPEALS原则,在性能、可靠性、价格等都在各自产品上增加了数字化元素,如智能巡检、预测性维护等。但基本处于初始阶段的数据采集、传输和简单展示,对数据清洗、处理、挖掘和洞悉大多处于构想或预研,尚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1.2基础数据采集不全面
由于企业及产品定位差异,研发投入比参差不齐、数据的采集层次差异也较大。
1.3缺少协同能力,数据孤岛严重
单一的设备对中大客户吸引力越来越局限,国内外优秀企业大多提供成套解决方案为主,降低客户综合使用成本。打造一个上下游协同的工作平台,实现从需求到生产,从生产到运输,从运输到使用的环形驱动链,才能实现最大化共赢价值。
1.4客户需求日新月异
信息时代,“非标订制”是必然趋势。
1.5 5G的应用
让企业产品不再是一台台产品,更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终端。
2目标
通过产品研发数字化的推进,实现设备的数字化升级;采用数字化手段,打造领先行业至少3年的产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具体体现如下:
(1)开发智能化产品,提高设备数字化深度。
(2)打造智慧产品群,拓宽数字化广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产品智慧园区,将于设备有关的人、车、物联系起来,消除数据孤岛,让产品数字化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
(3)发展智慧产业链,提升用户黏度。机遇“云、网、端”架构,建立状态感知―实时传输―自主决策的智慧产品链体系。不仅涵盖产品及产品系,还实现产品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给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3标杆
3.1标杆选择
制造企业不同于互联网公司,企业生存的基础仍然是产品。通过数字化赋能,打造产品长生命周期的生存模式。标杆选择遵循以下原则:
(1)数字化产品能与现有设备强相关,且技术具有前瞻性。
(2)所选择的对象为行业领军企业,在企业中有引领性。
(3)所提供的服务或解决方案对企业产品数字化建设有借鉴性。
基于上述原则,选择西门子和ABB作为智能传感器产品标杆、选择ABB厦门工厂和西门子成都4.0工厂作为企业标杆、选择华为深圳天安云谷智慧园区作为一体化运营标杆。
3.2标杆调研
3.2.1智能传感
如图2所示新型传感,可自动实时测量设备状态参数,并结合系统尽心给预测性维护,减少设备异常造成损失。
3.2.2数字工厂
如图3所示,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入库,所有流程全部实现数字化:系统自动生成电子任务单、统一下达,生产数据实时与ERP同步实现生产计划、物料管理等数据实时传送。对每个生产环节实时监控,产品一次通过绿达99.9985%,质量可追溯。
3.2.3产业链协同
以全连接、数字化打造安全、绿色、智慧的园区图4),实现了人、车、物互联,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效率以及降低能源消耗。
4发展规划
4.1规划方法
基于SPACE理论的IPD体系助力华兴成为今天的一流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在这一系列的实践中,涉及需求定义、产品规划、项目研发和市场推广等。常见的几组定义需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1)SPACE和IPD、IPD流程和IPD体系;
(2)生命周期和全生命周期、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细分市场和市场细分...
(3)规划工程师不仅仅负责产品需求定义和产品规划;
(4)产品规划和技术规划、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
(5)SPEL、$APPEALS、SWOT和SMART...
规划既不是纸上谈兵,也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活动中调整、完善。同时,领导力很重要,要注意多用团队智慧、少依赖个人英雄主义。
4.2应用实践
4.2.1数字化产品―智能(intelligent)
整体思路:利用数字化思维,重构产品结构,让数字驱动研发、制造、营销。以混凝土搅拌站为例,三步走的路线如图5所示。
通过研发,最终实现了图6所示的数字化工厂:围绕智能生产、管理、维护和质量在线、环保先锋等核心,推进了40余项新技术实施,实现了设备的全流程数字化在线管控、无人值守。同时,将园区业务数字化整合,集中到一个数据化平台,大同数据共享,实现了一站式园区服务。
4.2.2上下游协同―智慧应用(Sapient)
智慧园区架构如图7所示,最终实现成果如图8所示。实现了基于IOT物联网技术,围绕“互联互通、数据集成、信息共享、服务提升”,建立混凝土产业链站、车、泵设备的智慧互联,实现生产、运输、浇筑全过程数据共享和实时互动,大幅提高生产、运输和施工效率。
4.2.3产业链―生态服务(Ecological)
未来,将进一步建设混凝土服务平台,将设备、服务、物流、销售以及政府监管等部门全方位纳入服务平台,打造混凝土智慧生态系统,实现产品到服务、产品链到生态链的全覆盖。项目目前仍在开发探索中,预期效果如图9所示。
5结语
数字化是企业的分水岭[1]。马云说,未来不属于互联网公司,属于拥抱数字经济的企业[2]。
数字化也是一个挑战。首先,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能看见的实体空间竞争转为实体家数字空间的综合竞争,这种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其次,数字化是一个多应用全方位的聚合体,任何一个组成单元出现不稳定,都会给整个系统带来风险。修后,数字化也为企业的数据保密带来新的挑战。
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数字化实践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全员参与的、利益共赢的变革,制造企业未来能走多远决定于此。
参考文献
[1]陈春花.迈向数字化产业新时代[J].哈佛商业评论,2019(11):1-5.
[2]马云.未来不属于互联网公司属于拥抱数字经济的企业[J].深博联科技社团SDEA,2019(11):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3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