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想要在确保安全运营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风险环境,企业管理层就必须及时地了解自身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为此要求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及时地针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从实现组织发展目标的角度入手,对各种风险作出科学评价,并为管理层提出合理化的风险预防和风险控制建议。与此同时,随着国家铁路建设项目的高速发展,政府通过各种宏观政策和调控手段来支持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铁路项目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从现阶段,我国铁路项目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现状来看,企业同样面临着管理方式粗放、经营效能低下、资源损失严重等问题的考验,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铁路项目施工企业的利润率出现下滑。文章正是基于此,以风险评估量化指标为切入点,重点探讨铁路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如何科学制定风险评估量化指标,并有针对性的对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成效作了重点探讨。
关键词:风险评估量化,铁路施工企业,内部审计
一、依据具体项目制定科学的风险评估量化指标
(一)施工企业设置科学的风险评估量化指标,对企业风险作出科学评估
利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专业知识,能够在科学分析风险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掌握企业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这要求专业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审计技能,还需对企业运营有深刻理解。通过细致入微的审计流程,科学分析企业审计结构中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且准确地发现铁路项目建设过程中潜藏的风险隐患,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借助风险前期测量来预先处理可能性风险
在设置风险评估量化指标的过程中,为了显著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并更有效地达成风险防范目标,应对铁路施工企业的整体审计风险概率及重大财务报表错报风险概率进行科学预测。在此基础上,需反复验证审计结果,以确保其准确性,并据此明确风险测试的具体性质与涵盖范围。通过将这些审计资源集中配置于高风险领域,可以更加精准地实施审计策略,从而大幅度提升审计工作的整体成效[1]。
(三)要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建设项目概况明确审计工作重点
第一,建设项目的核心关注点在于项目的立项决策过程,这一环节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审计工作致力于防范决策过程中的形式化或随意性倾向,通过严格的审查与评估,确保每一个决策都基于充分的数据分析和理性判断。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项目变更,避免因决策失误而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成本超支。其目标是确保每一个项目的立项决策都具备高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最终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在招标这一关键环节中,审计工作必须细致入微,尤其要严格审查项目合同的签订细节,确保每一条款都能够清晰明确、无歧义。同时,招投标流程的规范性也是审查的重点,必须保证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此外,拦标价的合理性同样不容忽视,它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项目管理效果的重要基石,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第三,项目设计阶段同样是整个项目流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在这一阶段,必须确保设计工作的准确无误,每一个细节都要经过反复推敲和验证,以避免任何可能的漏洞或误差,从而对后续施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整体效果和最终成果,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设计工作。
第四,变更签证环节是项目管理中的一道重要防线。若项目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对签字环节的监管出现疏漏,不仅会严重影响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还可能导致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关键要素以次充好,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必须严格落实好变更签证工作,确保每一项变更都经过严格的审核和批准,从而维护项目的整体利益和长远效益[2]。
(四)完善项目风险识别评估程序
建立健全铁路建设项目各个流程的风险识别评估程序,按照铁路建设项目阶段性风险评估流程(如图1所示)构建包含项目全过程的风险评估体系[3]。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铁路项目承接、实施、竣工阶段存在的风险,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和项目目标的实现。促进铁路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的独立客观性
(一)施工企业必须依据内部审计工作要求,科学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
对于铁路施工企业而言,要结合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和基础,持续升级和发展企业规模、经营业务相协调的内部审计机构,持续提升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权威性,要让内部审计部门和工作人员更具权威性[4]。为了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应考虑设立专门的风险管控部门,并赋予其全面的内外部风险评估与控制职责,以更有效地支持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在此过程中,企业应积极吸收并借鉴国内外内部审计的成功案例与先进方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审计机构模式。以铁路施工项目为例,公司内部审计委员会应全程监督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确保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保持独立,从而能够全面推行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工作,助力公司实现价值增值目标。此外,公司董事会应下设审计委员会,负责全面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效率与进度,并根据具体项目的实施情况,对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全面指导,确保各项审计活动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
(二)强化内部控制评价
基于风险导向和风险量化指标的内部审计工作发展会直接受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执行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大型的铁路施工上市公司而言,如果内部控制制度无法跟上公司发展,则内部人员执行也必然跟不上发展步伐,因此,完善的风险导向和风险量化指标内部控制机制至关重要,强化内部控制评价能够有效促进铁路施工企业更加高效、规范地运营。为此,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培养自身风险管理的意识,同时要自上而下地推广风险管理意识,企业需促使所有部门及员工逐步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企业应构建一套自上而下的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该体系不仅能够规范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还能为内部审计部门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支撑,促进其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赋予审计部门更高层级的审计权限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更多便利,同时也是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重要举措。为此,铁路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可以独立于其他经营部门,甚至管理层的决策和理念都不能制约内部审计部门的决策,如直接向董事会等高级管理层负责。内部审计部门可以独立性的依据铁路施工企业的规章制度来开展审计工作,甚至可以代替人力资源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评、决定部门人员的职务变迁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重新定位内部审计职能,明确审计重点
要结合铁路施工企业自身经营特点,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重点放在内外风险双重因素上。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要严格落实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确保企业的权责统一,充分把控铁路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运用科学的风险识别方法,理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评价工作的重心[5];另一方面,要结合内部审计工作相关法律和财务等多个动态化的信息资源,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全面数据支持,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
同时,为了确保企业内部审计目标能够科学匹配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目标,要结合现阶段铁路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有限的现状,通过构建风险评估模型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设置风险因素和权重指标来实现风险转移,明确不同权重下的风险概率,具体如表1风险阶梯所示。
其中,表1中的数据代表了不同的风险领域,3.6~4.5代表高风险;1.8~3.5代表中风险;1.8以下代表低风险。根据上图的数据来确定企业内部审计各个对象属于哪一个风险阶段,这样可以帮助内部审计部门更快识别风险类型,进而确定内部审计项目的工作顺序,集中更加优质的审计资源来处理高风险和中风险。
在风险阶梯表的帮助下,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尽快地识别和处理中高风险项目,确定风险的等级水平和重要水平。除此之外,还需要确定剩余的风险,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的并不是消灭风险,而是要将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确保企业可以在不承担巨大损失风险的基础上出现经营危机,所以对于剩余风险的评估同样至关重要。这一部分的风险评估同样需要注重风险发生概率的计算,按照风险阶梯表进行。
首先,要明确被审计的具体部门,紧密结合特定项目的实际情况、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以及风险控制目标,综合评估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潜在风险。其次,对于已经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要进行深入的内部控制评价,准确确定剩余风险,并针对这些剩余风险进行审慎评估,以确定可接受的剩余风险水平。最后,结合内部控制的严格要求,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应对建议,以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这些指标和流程是铁路项目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风险评估量化指标的主要内容,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法和标准,确保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任何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都要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构建与风险范围相匹配的审计流程。针对传统审计模式的弊端、不健全的风险评估指标、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缺失等问题,严格依据特定的施工项目制定科学的风险评估量化指标,明确审计工作重点,进一步完善铁路建设项目各个流程的风险识别评估程序,对企业风险作出科学评估,借助风险前期预测来科学处理好可能性风险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铁路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的有效应用,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贺雪霞,李明辉.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内涵的探讨[J].财会通讯,2019(19):104-108.
[2]林昊.基于风险导向的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探讨[J].财务与会计,2019(6):84-85.
[3]孟庆霖,戴斐斐,张耀心.经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策略及实践——以国有电网企业为例[J].财会通讯,2018(31):83-86+129.
[4]虞塘.风险导向审计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40(S2):53-54.
[5]杨晓彤.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与应用再认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40(S1):26-28.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8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