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杭州至温州铁路位于浙江省中东部,是国家推出的8个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之一。长三角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省实现“1小时交通圈”的重要载体,也是浙江省对外高速铁路网和省内都市圈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城际、路网、旅游与沿线经济开发功能于一体的高速铁路。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浙江省会杭州至温州的交通条件,提高路网质量、完善路网布局、增强运输灵活机动性,实现杭州与温州市高铁1小时交通圈,对于加快温台城市群融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倡议、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均具有重要意义。杭温高铁的建设是完善国家高速铁路运输网络,构建浙江省1小时交通圈,满足杭州与温州间客运通道需要最为便捷的设施,有利于实现沿线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杭州至温州铁路沿线浙江区域综合概况进行整理,考虑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可分析出杭州至温州铁路对浙江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杭温铁路;沿线地区经济;交通运输经济
一、沿线区域概况
(一)线路简介
杭州至温州铁路工程义乌至温州段初步设计批复总投资为383.07亿元,全线正线长218.261公里,其中义乌站至永嘉站新建正线长度201.440公里、永嘉至温州南段利用甬台温铁路16.821公里,沿线共设义乌、横店、磐安、仙居、楠溪江、永嘉(温州北站)及温州南站7个车站。并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期4年,预计2024年6月建成通车,是一条客运专线铁路,建成后经济运量如表1所示。
(二)自然资源
浙江省境内矿产种类繁多,有铁、铜、铅、锌、金、钼、铝、锑、钨、锰等,以及明矾石、萤石、叶蜡石、石灰石、煤、大理石、膨润土、砩石等。明矾石矿储量居世界前列(60%),萤石矿储量居中国第二。并且旅游资源富集,横店影视城不仅为国家旅游局授予的5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球规模较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被美国《好莱坞》杂志称为“中国好莱坞”;神仙居景区是仙居国家公园核心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有世界上较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集群,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形成“观音、如来、天姥峰、云海、飞瀑、蝌蚪文”六大奇观;雁荡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东南第一山”之誉,主峰为百岗尖,海拔1 057米,总面积450平方千米,其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文化底蕴丰厚,2005年2月12日,雁荡山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跻身“世界地质公园”行列。2007年,被评定为国家5A级景区;还有以“水美、岩奇、瀑多、村古、林秀”闻名,被誉为“永远的山水诗,最美的桃花源”的楠溪江水系,内有火山岩地貌,以古村落、古民居为代表的人文景观资源,类型组合丰富,规模集聚完整,共同形成了浙江省新的黄金旅游线。
(三)经济概况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浙江省常住人口共6 456.7万人,与2010年的5 442.69万人相比,增加了1 014.01万人,增长18.63%;城镇化率为72.17%,比2010年上升10.5%。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地区产值累计增长88.15%,平均每年增长8.8%,人均生产总值100 189元,年增长57.7%。2022年区域及沿线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如表2所示。
二、杭州至温州铁路对沿线经济影响机理
(一)增加就业效应
铁路工程建设期间需投入大量的小型、轻型、重型机械设备及大量劳动力,同时也需大量水泥、钢材、砂石料、大理石、瓷砖、光电缆、柴油等众多材料。在建成后铁路运行阶段需要乘务人员、检修养护员、车站安保人员等相关工作人员,并且设备也需要人员定期维修保养,因此铁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社会就业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同时可以刺激以义乌市为代表的小商品批发零售,以及以横店影视城为代表的旅游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可以推动投资环境得到改善,投资环境改善后进一步促使产业结构改变,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实现良性循环,增加就业机会和地方收入,改善人民的生活、教育、就医便利及健康水平。
(二)优化产业结构,拉动经济效应
铁路建成进入运营阶段,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具有紧密的关联性,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进一步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及升级,达到经济持续发展的效果。浙江全省上下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连续实施三轮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率先探索出一条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协调发展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循环经济“991”行动已成为浙江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标志性行动。“十三五”时期,浙江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第三轮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循环型产业体系初步构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到2025年,现代化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立,资源集约循环利用和能源清洁低碳安全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全面绿色升级,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广,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建成绿色美丽和谐幸福的现代化大花园,努力夯实碳排放率先达峰的基础,打造全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标杆。而本铁路线路建成运营后将更好地优化第二产业结构,推进沿线第三产业发展,健全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环境保护效应
所有交通设施的建设都会对沿线生态造成一定的负外部性,并且在运营过程中也会带来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问题。但铁路相对于公路来说,其占地规模较小,污染物排放相对较低,环境效益显著。并且高速铁路运营期间能源消耗主要为电能,不会直接造成大气污染。并且自“十四五”规划以来浙江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实施“风光倍增计划”,大力发展风光等新能源,持续推进能源清洁化进程。目标到“十四五”末,浙江新增海上风电装机455万千瓦以上,力争达到500万千瓦,全省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41万千瓦以上,在宁波、温州、舟山、台州等海域,打造3个以上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此后,浙江先后并网岱山4号海上风电场、华电玉环1号海上风电场等多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并在舟山、嘉兴海域形成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群。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并取得显著效果,为铁路运营用电提供了优势基础。
(四)填补沿线区域无高铁出行的空白,完善沿线交通运输结构
杭州至温州铁路义乌至温州段沿线区域交通发展不平衡,杭州与义乌之间有沪昆铁路,宁波至温州之间有甬台温铁路,杭州至宁波之间有杭甬铁路,而在建杭温沿线横店、磐安县、仙居县、楠溪江等地区交通方式单一,没有铁路、航空交通,出行只能依靠汽车出行,且到达杭州、温州地区的高速公路车流量巨大,时间较长,最快也要3至4个小时才能到达,该区域人群的出行相对不便,也减少了与省会城市的互动;同时,现有铁路网络杭州至温州最快也需2.5小时,不利于两地互通互联,而杭温高铁的建成通车,可结束沿线横店、磐安县、仙居县、楠溪江等地区无高铁出行的时代,满足沿线地区人口众多,出行需求旺盛的需要,实现浙江省1小时交通圈、形成杭州与温州间最为便捷的客运通道,对完善该区域的交通运输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杭州至温州铁路义乌至温州段对沿线经济影响分析
(一)拉动沿线地区经济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文中提出乘数原理,乘数原理是建立在消费倾向基础之上的,乘数原理的含义为:投资变动给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比投资变动更大,并且这种变动往往是投资变动的倍数。在经济学中投资乘数效应可以用于测算交通运输业投资对经济的拉动。通过以上理论,可以得出以下公式。
K=1/(1-△Y/△C)
△GDP=△I*K
公式中K表示投资乘数,ΔY表示收入的变动,ΔC表示消费的变动,ΔI表示新增投资。
根据Chen和Xue研究显示2002—2013年期间中国铁路投资对GDP平均拉动系数为1.6,即K=1.6,也就是说高铁建设每投资1亿元,可带动GDP增加1.6亿元。
根据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杭州至温州铁路义乌至温州段初步设计的批复(浙发改设计[2018]26号)数据,杭州至温州铁路义乌至温州段工程投资(不含动车运用所)为212.5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为10 549.05万元。
根据上述公式,可计算出(K=1.6),本线路可带动浙江省GDP增加340亿元。
且经统计,本线路可带来62.9万吨钢材需求、287.09万吨水泥需求和3 346.43万吨砂石需求,有效带动沿线相关产业发展。
(二)增加沿线地区就业
在杭州至温州铁路义乌至温州段建设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在沿线地区通过雇佣等方式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为沿线地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不仅能够为大量人员带来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生活条件,而且可以通过工作过程中的技术培训学到一技之长,为其未来就业致富开拓了新的渠道。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每修一千米铁路就可以提供600个就业岗位;且蒋茂荣的《中国高铁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和环境的短期效应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示在拉动经济增长同时,高铁建设投资对就业拉动显著,每亿元高铁投资可以创造1 084个就业岗位,2012年因高铁投资新增就业岗位高达565.23万人[1];因此根据初步设计批复本线路工程投资212.5亿元计算,可创造230 350个就业岗位,以2022年浙江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18 496元计算,可增加社会收入总额为272.96亿元,同时更加印证高铁建设投资会在发展社会经济、促进居民就业等方面注入强大的动力。
(三)促进旅游业发展
为浙江本地居民旅行提供便利条件,目前杭州和温州到横店影视城、神仙居、楠溪江、雁荡山等旅游景点主要以公路为主,以从杭州到神仙居景区为例,公路里程为213公里,驾车需2.5小时,高铁建成运营后,按照设计时速350公里/时计算,综合计算40分钟即可到达,50分钟可到达楠溪江、雁荡山,可实现杭州、温州区间的1小时旅行圈。
现阶段杭州至温州之间有杭甬高铁、甬台温铁路和杭长高铁、金丽温铁路两条通道,最快也要2.5小时车程;而杭州至温州铁路建成后,可形成杭州与温州间最为便捷客运通道,实现1小时交通圈,将有助于拉动沿线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缩短杭州与温州间的时空距离,完善国家高速铁路运输网络,带动沿线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沿线城市和景点之间的距离将大大缩短,对于游客出行更加方便,这将为当地的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对提高客运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促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截止2022年,沿线杭州市、金华市(沿线经义乌市、东阳市、磐安县)、台州市(仙居县)、温州市(永嘉县)城镇化率分别为84%,69.4%,63.9%,73.7%,全国平均水平为65.22%,浙江省平均水平为73.4%,城镇化水平略高于全国,城镇化水平相对靠前。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始终将交通放在发展的第一位。杭州至温州铁路建成运营后,很好地解决了东阳市、磐安县、仙居县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支撑服务浙江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五)环境保护
铁路的建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汽车和飞机等交通方式,铁路出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要少得多。铁路运输不依赖石油产品,可以通过电力供应,减少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铁路运输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要远远低于其他交通工具,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的干扰和伤害。铁路交通的发展可以引导人们选择公共交通,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铁路可以通过高铁、城际铁路等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实现城市间的快速连接,减少城市之间的交通往返时间,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
四、结语
杭温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将成为长三角地区和杭州、金义、温州三大都市圈之间的一条重要联结线路。这条高铁大动脉的建成,将对推动浙江东南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完善区域高铁交通网、拉动沿线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有助于促进浙江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浙江省的重要交通枢纽,杭州、金义、温州三大都市圈在经济上的发展十分迅速。而杭温铁路的通车,将使这三个都市圈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进一步增强经济合作和发展。同时,杭温铁路所经过的地区,也将迎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投资,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茂荣,范英,夏炎,等.中国高铁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和环境的短期效应综合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2):75-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生产批量问题是物流企业进行生产决策经常遇到...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